词条

(物理)

,是作为幅度和重复次数出现的一种属性。它和品质、实质、变化、关系一样是事物的一种基本类别。数量的概念始于份额,也就是可以带有数量的实体。作为一个基本的词汇,数量被用于指代事物的任何量化的属性或特征。有些量由其本质决定(譬如,数),而另外一些是作为对状态的描述(属性,尺寸,特征),譬如重和轻,长和短,宽和窄,大和小,多和少。

量的两个基本分类,幅度和重次(或者数字),蕴涵了连续和离散的重大区别。

属于重次的量是离散的,可以分解成不可再分的单位,譬如集合名词:军队,舰队,羊群,政府,公司,聚会,人群,合唱团,数。属于幅度的是连续的,可以一直分解下去,包括所有非集合名词:宇宙,物质,能量,液体,材料

和对其本质和分类的分析一起,量的问题涉及很多密切相关的课题,譬如幅度和重次的关系,量纲,等式,比例,测量,测量单位,数和数系,数的类型和它们的关系。

这样,量是存在于幅度和重次的范围内...

量相关文献
实数实数的量通常称为绝对值或模。它写作|x|,并以此定义:这给出在实数线中从零开始的距离。例如-5的模就是|-5|=5。复数相似地,复数的量称为模,给出在阿根图从零开始的距离。这条给出复数的模的公式和勾股定理一样:例如-3+4i的模为5。欧几里得向量在欧几里得空间中,向量的实数量x最常为欧几里得范数,这是由欧几里得距离引伸过来的:向量自己的内积的平方根:在此u、v和w是分量(用x来作表记法亦可)。例如,[4,5,6]的量为√(4+5+6)=√77,即约8.775。一般向量空间一般来说,量的概念可以应用到向量空间,称为范数向量空间。将物件对应到其量的函数称为范数。应用量永远非负。比较的大小时,使用对数为尺度很有帮助。生活中的例子有声音的音量(分贝)和恒星的亮度。
查看全文
度量
定义集合X上的度量为一函数(称之为“距离函数”或简称为“距离”)这里的R是实数的集合,且对于所有X内的x、y、z,均满足如下条件:d(x,y)≥0(非负性,或称分离公理)d(x,y)=0当且仅当x=y(同时公理)d(x,y)=d(y,x)(对称性)d(x,z)≤d(x,y)+d(y,z)(次加性/三角不等式)。条件1与条件2为正定函数的定义。条件1可由其他条件推导而出。上述条件反应了对距离这个概念的直观想法。例如,不同点间之距离为正值,且从x至y的距离会等于从y至x的距离。三角不等式则意指从x经过y至z的距离至少会大于直接从x至z的距离。欧几里得在其著作中表示,两个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直线;这即是其几何学内之三角不等式。上面的条件也可只保留条件2,再加上一个新的三角不等式条件:条件1可直接由条件4*导出。使用条件2与条件4*可导出条件3,并因而给出条件4。一度量被称为超度量,若该度量满足更强...
查看全文
背景量的概念自古即有,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或更早。亚里士多德将量作为一个基本的本体论的和科学的类别。在亚里士多德的本体论中,量或者量子被分类为不同的类型,他总结如下:更多实例数量的一些进一步的例子有:1.76升牛奶,连续的量2πr米,其中r是用米表达的圆的半径,也是一个连续量一个苹果,两个苹果,三个苹果,其中数字是一个代表可数的物体(苹果)的集合的整数500人(也是一个个数)一对通常表示两个物体少数几个通常指三个或四个参考Aristotle,Logic(Organon):Categories,inGreatBooksoftheWesternWorld,V.1.ed.byAdler,M.J.,EncyclopaediaBritannica,Inc.,Chicago(1990)Aristotle,PhysicalTreatises:Physics,inGreatBooksoftheWes...
查看全文
度量张量
例子欧几里德几何度量二维欧几里德度量张量:弧线长度转为熟悉微积分方程:在其他坐标系统的欧氏度量:极坐标系:(x1,x2)=(r,θθ-->){displaystyle(x^{1},x^{2})
查看全文
相量
定义正弦波可视为旋转矢量通过欧拉公式,我们可以将正弦信号表示为二复数函数项的和:也可单用实部表示:或可单用虚部表示:更进一步,若所分析电路为线性,由于信号源只为单一固定频率ω而不产生其他杂项(例如谐波),因此可以只取其复数的常数部分Aejθθ-->{\displaystyleAe^{j\theta}\,},一般把这部分定义为相量。我们也可以用另一种更精简的极坐标形式表示:A∠∠-->θθ-->{\displaystyleA\angle\theta\,}。在电气工程领域当中,相角通常是以度来定义,而非弧度;振幅大小则通常是以均方根定义,而非峰-峰值。正弦波可以被理解成复平面上的旋转矢量在实轴上的投影。这一矢量的模是振动的幅度,而矢量的幅角是总相位ωω-->t+θθ-->{\displaystyle\omegat+\theta}。相位常数θθ-->{\displaystyle\theta}代表...
查看全文
家族谱大览
朱氏族譜, 2, 卷3, 毗公 7世量繼 量義 量蔣 量滿 量本公起, 186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同治6[1867]年重修. 存8册: 插图, 世系表. 注: 此谱不全. 缺卷1(世德录, 传文, 墓志等). 受姓祖: 曹挟. 封于邾,后因封为氏,并去邑为朱. 砀山祖: (唐) 朱诚,号五经. 始迁祖(1世): 朱毗,字玉田. 迁居桂阳,为五经公5世孙. 毗公派下支祖(7世): 朱量继 ; 朱量本(外沙祖, 本宗祖) ; 朱量义(白沙祖) ; 朱量蒋 ; 朱量满(相传徙居秀流). 量本公派下支祖(17世): 朱守兴(外沙巷口房) ; 朱惟全(水边房) ; 朱详叟(上屋房) : 朱一诺(大屋房) ; 朱一咏(竹围楼下房)...等. 派行: 惟守王日继 承先世克(孔)大(绍) 其(文)家(明)存仁由 义性裕中和 事宏经济德 崇业广体全 用备永隆作 述光昭万亿. 散居地: 湖南省桂阳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吳寧應氏宗譜, 冊1, 譜序 目錄 名目 圖像 墓圖 派行 世系1世量公起, 199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8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应韩. 周武王地第2子,封汝南郡王,迁于应国,以国为姓. 永康祖 : (晋) 应元. 迁居于永康官田,为南宗第一始祖. 始迁祖(1世) : (唐) 应量,字承明,行定七十八. 由钱塘浙院徒居吴宁万岁乡. 量公下派祖(10世) : (宋) 应通,字茂泰,更字崇亨,行兆十一(金州岭下派上祖) ; 应道,字茂正,更字崇德,行兆十七,原行千七(迁巍山). 皆为大陠公之子. 溪口派祖(11世) : (宋) 应礿,一名永文,字惟光,又字克敬,行万五. 道公次子. 下有二子 : 应世华,行仁六 ; 应世宗,行仁七. 巍山派祖(13世) : (宋) 应观禹,字嘉夏,行宗十一. 为道公长子应洪之孙. 下有一子: 应仲启,字文开,行清四. 仲启公下分祖(15世) : (宋) 应皎,字开明,行来一(西宅祖) ; 应悯,字开贤,行来九(东宅祖). 巍西和房祖(18世) : 应得溪,行贵五 ; 应得盛,行贵十. 皆为惠公之子. 巍东分房祖(18世) : (元明之际) 应得文,字元章,行贵十四(天房祖) ; 应得荣,字元芳,行贵二四(地房祖) ; 应得潮,字元溢,行贵二八(人房祖). 皆为望公之子. 巍东和房祖(18世) : (元) 应得华,字元光,行贵一(敦公长子) ; 应得尧,字元勋,行贵十三(政公长子) ; 应得祥,字元瑞,行贵十七(庆公长子). 行辈(9至24世) : 文兆万仁 义礼智信(宗清来仁) 贤英懋忠(富贵荣华) 允干晋坎(延洪福寿). 派行(25世起) : 元亨利贞 盛泰康宁 端平方正 蕃胜隆仍 升恒亦世 奎壁联映 中和呈瑞 起凤高腾. 名行(25世起) : 孝尧其德 朝守司章 为邦立仕 友学时昌 光国会嘉 开永绍唐 圣祖崇继 惠泽相焕. 字行(25世起) : 怀思之汝 叔仲惟良 秉以纯若 日裕明扬 功本如习 乐亦廷芳 士子从心 斋锡恭宽.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编目.
浏览:100
吳寧應氏宗譜, 冊3, 世傳 1世量公起, 199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8年重修. 4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受姓祖 : 应韩. 周武王地第2子,封汝南郡王,迁于应国,以国为姓. 永康祖 : (晋) 应元. 迁居于永康官田,为南宗第一始祖. 始迁祖(1世) : (唐) 应量,字承明,行定七十八. 由钱塘浙院徒居吴宁万岁乡. 量公下派祖(10世) : (宋) 应通,字茂泰,更字崇亨,行兆十一(金州岭下派上祖) ; 应道,字茂正,更字崇德,行兆十七,原行千七(迁巍山). 皆为大陠公之子. 溪口派祖(11世) : (宋) 应礿,一名永文,字惟光,又字克敬,行万五. 道公次子. 下有二子 : 应世华,行仁六 ; 应世宗,行仁七. 巍山派祖(13世) : (宋) 应观禹,字嘉夏,行宗十一. 为道公长子应洪之孙. 下有一子: 应仲启,字文开,行清四. 仲启公下分祖(15世) : (宋) 应皎,字开明,行来一(西宅祖) ; 应悯,字开贤,行来九(东宅祖). 巍西和房祖(18世) : 应得溪,行贵五 ; 应得盛,行贵十. 皆为惠公之子. 巍东分房祖(18世) : (元明之际) 应得文,字元章,行贵十四(天房祖) ; 应得荣,字元芳,行贵二四(地房祖) ; 应得潮,字元溢,行贵二八(人房祖). 皆为望公之子. 巍东和房祖(18世) : (元) 应得华,字元光,行贵一(敦公长子) ; 应得尧,字元勋,行贵十三(政公长子) ; 应得祥,字元瑞,行贵十七(庆公长子). 行辈(9至24世) : 文兆万仁 义礼智信(宗清来仁) 贤英懋忠(富贵荣华) 允干晋坎(延洪福寿). 派行(25世起) : 元亨利贞 盛泰康宁 端平方正 蕃胜隆仍 升恒亦世 奎壁联映 中和呈瑞 起凤高腾. 名行(25世起) : 孝尧其德 朝守司章 为邦立仕 友学时昌 光国会嘉 开永绍唐 圣祖崇继 惠泽相焕. 字行(25世起) : 怀思之汝 叔仲惟良 秉以纯若 日裕明扬 功本如习 乐亦廷芳 士子从心 斋锡恭宽.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编目.
浏览:100
云南大理南涧县无量山镇古德村商氏家族族谱
云南大理南涧县无量山镇古德村商氏家族族谱
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县无量山镇古德村
浏览:0
畬川牟氏宗譜, 24, 系圖卷38-39_ 二派 靜軒 29世永量公起, 199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5年. 29册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注 : 本谱共含有茅畬派(诗文卷1-4, 系图卷1-34, 文集卷5), 及大树下派(系图卷38). 注 : 目录中列有诗文卷1-4, 系图卷1-38. 实际卷数含诗文卷1-4, 文集卷5, 系图卷1-34, 及卷38. 缺系图卷35-37. 始祖 : 牟尧,字唐佐,号简庵. 避王均乱,由蜀陵阳中峰携俸与季至钱唐,复南行至台州黄岩,卜居牟村. 俸又迁茅畬. 畬川祖(1世) : (北宋) 牟俸,字伯禄,行天一. 由蜀陵阳中峰南徙黄岩畬川. 生二子 : 牟昱,字明仲,行地一(后分大树下派) ; 牟晏,字平仲.行地二(畬川派,后分长,二,三,四派). 晏公下派祖(5世) : (北宋) 牟㦏,字德政,行宇一(长派) ; 牟忱,字诚叔,行宇二(二派) ; 牟恪,字叔恭,行宇三(三派) ; 牟宾,字叔钦,行宇四(四派). 长派下派祖(13世) : (元明之际) 牟忠顺,字彦成,行辰二十七(顾汇派,即下庄) ; 牟宗温,字从恭,行辰三八(下为殿岭派). 长派下支派祖(17世) : (明) 牟阿八,字存贵,行寒二十八(松门派) ; 牟阿福,字存仁,行寒三十(下系加阿字) ; 牟雨,字存甘,行寒三十四(童家洋岩头派) ; 牟采,字存龙,行寒三八(平田派) ; 牟改,字存作,行寒五一(下系加宗字). 二派下派祖(10世) : (元) 牟若峻,字子南,世称南轩先生,行月三四(南轩派) ; 牟德堡,字子城,号素轩,行月三七(上庄派). 二派下派祖(12世) : (元明之际) 牟锦,字原纲,行昃六一(下为柏树下派) ; 牟顺华,字宗质,号园绮,行昃六二(父: 牟适,字伯英,行盈四九,为九公派). 二派下派祖(13世) : (明) 牟兴完,字从善,行辰四九(下马洋屿派) ; 牟尚孝,字从仁,行辰五四(下为上岙派) ; 牟桴,字从台,行辰七八(右老九公派,适公二传,顺熙公之子) ; 牟构,字从肯,行辰八六(若峻公后,下为右柜岙派). 九公派下房祖(13世) : (明) 牟楣,行辰六九(长房) ; 牟𥹳,字从虞,号诚斋(二房,下为老六房派) ; 牟楞,字从简,号介轩,行辰七一(三房,下为介轩派) ; 牟榄,字从祥,行辰七三(五房,下为砂墩派) ; 牟(木刺),字从岐,行辰七四(六房) ; 牟聚,字从成,行辰七五(七房) ; 牟樵,字从九,行辰七七(八房). 上庄派下分派祖(13世) : (明) 牟梅,字从勉,号双塘,行辰百一(双塘派,下为教官公派) ; 牟柏,字从干,号北溪,行辰百二(下为从朝公派). 𥹳公生(14世) : (明) 牟炌,字尚明,号恒轩,行宿三九 ; 牟煓,字尚鉴,号嘉南,行宿四十 ; 牟熇,字尚干,号西屏,行宿四一 ; 牟㷆,字尚兴,号环清,行宿四二 ; 牟炼,字尚坚,号三峰,行宿四三 ; 牟燠,字尚温,号南川,行宿四四. 炌公生(15世) : (明) 牟璋,字克文,号静轩 ; 牟瑾,字克瑞,号东麓,行列七五 ; 牟璠,字克衍,号西崖,行列七六. 大树下派一世祖 : 牟简庵. 支祖(5世) : 牟纪,字宗载 ; 牟纯,字宗粹 ; 牟思侑,字宗乐 ; 牟通 ; 牟丕(东岙派). 永康行派 : 宜宏远瑞泰 福禄孟(辰)良礼 启亨加乐成 金玉崇敦顺 道义嘉垦国 正直武本康 葆华连富贵 诗书绿叶长. 阳行派 : 从尚克寅 存养处公 世守显德 仁则维同 永锡宣哲 天家望隆 行善再乐 邦国钦崇 允绍祖训 心端表正 敬武修文 竹茂松盛 佐嗣廉直 匡石恂信 任重道远 旭日东升. 阴行派 :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排行(大树下) : 彦凯献庆 文爵世攸 宜善元魁 德章功优 奎显忠惠 恒昭硕休. 讳行(大树下) : 师则文南 永秉仲季 时之于允 崇尚道气 胜景克礼 邦家迁继. 表字(大树下) : 若守原良 宏存玄宗 希明国世 守赤德仁 贞廉忠顺 衍庆华光. 散居地 : 浙江省黄岩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书脊题编目. 版心题 : 牟氏宗谱.
浏览:100
閤川馬氏宗譜, 5, 卷7_ 世傳 南房 37世學量公起, 1948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37[1948]重修. 存8册 : 世系表. 注 : 此谱不全. 缺卷4; 山南派卷1; 下吴派卷1-2. 且第二册版心处误把卷2标成卷1(按照目录中所列内容应为卷2). 受姓祖 : 赵奢. 战国时赵国名将. 因赤心报国,被封为马服君. 子孙遂以马为氏. 一世祖 : (唐) 马孟乐,字君琼,号文叔,行纲一. 官至江西广信府刺史. 生二子: 马阳顺,字公仁,行纪一(迁温郡乐城) ; 马阳纲,字公义,行纪二. 此谱主要为阳顺公下后裔世系.. 阳顺公下派祖(17世) : (宋) 马朝萧,行详一,字韶盛(端遨公之子,合口派祖) ; 马朝范,行详二,字念通(端游公之子,山南派祖). 合川始迁祖(21世) : 马唐雍,行承二,字万丰. 下有四子: 马虞韶 ; 马虞音 ; 马虞璜 ; 马虞风. 虞韶公下支祖(23世) : 马时津,行诗一,字存蒨,号杰峰 ; 马时丰,行诗二,字存采 ; 马时春,行诗三,字存熙,号厚庵 ; 马时川,行诗四,字存湾 ; 马时遐,行诗五,字存龄,号梧亭 ; 马鸿声,行诗七,字存鸣,号筠心. 虞音公下支祖(23世) : 马时梁,行诗九,字存燕 ; 马时持,行诗十一 ; 马时魏(巍),行诗十二,字存峙 ; 马时峙,行诗十三,字存挺. 虞璜公下支祖(23世) : 马时邱,行诗十六,字存澜,号息山 ; 马时香,行诗十七,字存郁 ; 马时育,行诗十八,字存发 ; 马翔风,行诗二十,字耸云,号东岗. 虞风公下支祖(23世) : 马时赓,行诗二十三,字存赞 ; 马时从,行诗二十四,字存遂 ; 马时勇,行诗二十五,字存壮 ; 马时轮,行诗二十七,字存. 分支祖(24世) : 马占魁,行书九,字诗古,号有中. 时川公子. 占魁公下派祖(25世) : 马德春,行启十六,字一元,号云龛(大房派) ; 马德珠,行启十七,字灵元,号利见(一房派) ; 马德璆,行启十八,字碧元,号复庵(南房派) ; 马德琳,启十九,字添元,号逸叟(老鼠嘴派). 阴行 : 礼乐承先远 诗书启后香 嘉猷陈黼座 硕画著旗常 孝悌传闻广 贞忠姓世扬. 名次 : 廷际唐虞盛 时雍德政宽 世尚清纯士 君守太平安 亭嘉钦载锡 永从序朝端. 字行 : 主敬必有恒 存诚修之宝 明良兴家邦 文国思孟道 学宗圣贤传 祖武应客绍. 散居地 : 浙江省乐清县等地. 书名依据版心题及书签题编目.
浏览:100
量导读知识
蒲姓人口数量
蒲姓人口数量
  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八十六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七十位,人口约七十六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42%左右。据史籍《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中的记载,蒲氏郡望为河东郡,表明蒲氏族人曾长期繁衍于该地区,而且人丁兴旺,家族势力庞大,而后世繁衍于全国各地的蒲氏亦多由此分衍而出。  蒲氏人分布区域较广,台湾及东南亚各地均有蒲氏人入居。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蒲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大幅下降的态势。四川仍为蒲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蒲姓总人口的49%。在全国,蒲姓主要集中于四川、重庆、陕西、甘肃、湖南,这五省市大约占蒲姓总人口的83%,其次分布于贵州、广东、海南、湖北、河北等省。全国形成了以四川为重心,向东南倾斜的蒲姓分布带。
浏览量:4585次
清明上坟的供品数量
清明上坟的供品数量
清明节到来的时候,我们都会去到去世亲人的坟前扫墓,此时我们往往都会带供品给先人,在供品的数量及选择上,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上坟时祭祀先祖准备的祭品一般是单数,三样或者五样,每样的数量也是单数的,三个或者五个; 2、不用任何肉食等荤腥之物; 3、以素食、水果、点心、干果、素酒等类食物祭祀为好; 4、可以用先人在世时比较喜欢的食物来上供。 其实,祭祀的贡品先人是吃不到的,但依然要精心挑选,这是表达对先人的恭敬追思之意,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孝心,即使用比较简单的贡品,也依然是非常圆满的。其次准备鲜花(讲究环保)代替烧纸。 古代对逝者的祭奠有许多规定,至今仍然在延续的是:戴孝期间不能穿红色衣服,三年之内,过年不能贴红对联。其余的规定都已经发生了变化:例如,结婚、逝者过百天就可以结婚;戴孝,在下葬之后就可以把孝布取下;理发、洗澡等,在烧七之后,就可以进行。 传统习俗对逝者祭奠的核心是:通过耳濡目染无言之教,教育后代,建立“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社会风气。只要我们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达到了传统习俗的核心要求。
浏览量:1939次
危姓人口数量
危姓人口数量
危姓在当今的所有姓氏中位列第303位,总人口大约有24万人。危氏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在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140位门阀。自汉、唐以来,中国长江以南的江西省境内就有很多以危为姓的人家,东汉学者王符所著的《潜夫论》中就有一句话:“危氏,三苗之后”说的正是这个意思。危姓自古以来就广泛分布在如今的四川、云南、西藏、贵州、湖南、广西及琼州等地。危姓的主要来源有三,分别是:出自姬姓,来源于西周初期周武王庶子,属于帝王赐姓;出自姒姓,两汉之际大司空甄丰之子甄寻,甄寻一族被流放于三危山,后裔以流放地名改姓;出自缙云姓,来自蚩尤后裔三苗,三苗族人迁徙到西北的三危山,后裔以危为姓。危姓的郡望有:汝南郡、临川郡;堂号有:汝南堂、临川堂、太史堂。危氏历代名人有:危全讽、危仔昌、危德馨、危昭德、危稹、危和、危亦林、危素、危进、危岳、危人伟等。
浏览量:2825次
信姓在全国共多少人
信姓在全国共多少人
信这个姓氏目前属于罕见姓氏,总人口数量大约有6万人,在当今的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491位。信姓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魏国魏安釐王弟名叫魏无忌,号信陵君,曾窃符救赵,还曾率关东诸侯,败秦国与函谷关下。后来魏国被秦国所灭,信陵君后人中有一支隐姓埋名,以祖先封号作为姓氏,则便是信氏的起源。《风俗通》中有记载:“(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之后。”以邑为氏。信陵君,名无忌,魏安釐王弟。魏亦为姬姓国,故此亦当系出姬姓。信姓的郡望主要有魏郡,汉高祖置,治所邺县,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
浏览量:2834次
容姓哪里最多
容姓哪里最多
容氏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当代容姓人口总数较少,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容姓人口总数大约19万,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周朝,掌管礼乐的官也被称为容,这些官吏的后代就以此官名为姓。又有一说,古代有容氏国,这个国度的子民大多以“容”国名为姓的。源自上古的容氏家族,数千年来,繁衍于南方吴地,以国为氏,或以官为氏。容姓的望族居住在敦煌(今甘肃省敦煌)。如今,容氏族人主要分布于广东省的信宜市(池洞镇、怀乡镇、水口镇)、高州市大井镇、吴川市(兰石镇、谭巴镇)、江门市荷塘镇、博罗市、新会市、香山县、惠州市、佛山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桂平市(麻垌镇、中沙镇、罗播镇、社步镇、南木镇等)、钦州市(浦北县安石镇、灵山县佛子镇)、河池市金城江区长老乡,湖南省邵东县简家陇乡,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杜家凹村,贵州省的遵义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安徽省,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
浏览量:21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