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货币)

是一种货币单位。书写支票时,中文数字大写是“”,但“”也可以接受。

元以下的货币单位(角、分)全部会转化成元的单位,以小数表示。

元相关文献
宋、辽、金、元(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
宋、辽、金、元(公元前960年--公元1368年),公元1059年,北宋蔡襄(公元1012一1067年)在《荔枝谱》中总结了我国古代
查看全文
元朝国号: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
元朝国号: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所建。他的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查看全文
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
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元成宗元贞元年刻介川先生倪杨应元墓志(2009-04-0507:19:38)  
查看全文
六元状元钱
六元状元钱,简要介绍:钱ぃqǐ)(1734~1799),原名起,后因避唐代诗人钱起同名,遂改
查看全文
元姓 元(yuán)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1位。其源出有五:1、出自殷商元铣之后,世代相传姓元。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魏国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的后代毕万之后,以地名为氏。3、出自拓跋姓,为鲜卑族的后代,至魏孝文帝时下诏改姓为元氏。4、出自复姓纥骨氏、是云氏所改。5、出自玄姓,为北宋时为避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父亲圣祖赵玄朗名讳,改姓元氏。&
查看全文
元相关标签
货币单位
圆 (货币)
元导读知识
朱元璋有多少个老婆
朱元璋有多少个老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自然会有后宫的皇后和妃嫔,老婆这个词是现代人对妻子常用的俗称,在古代,老婆也有老年妇女的意思,皇帝的老婆通常是泛指皇后和妃嫔,从通俗意义上朱元璋的老婆如果算皇后和后宫妃嫔,在《明会典》中称,“太祖四十妃嫔,惟二妃葬陵之东西,余俱从葬。”又有史书称是四十六嫔妃,而《国榷》中记载,有昭敬充妃胡氏、成穆贵妃孙氏、淑妃李氏、安妃郑氏、庄清安荣惠妃崔氏、安妃达氏、碽妃、宁妃郭氏、惠妃郭氏、顺妃胡氏、郜氏、韩氏、余氏、杨氏、周氏、贵妃赵氏、贤妃李氏、惠妃刘氏、丽妃万氏,等等。  朱元璋的皇后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妃嫔有李淑妃、碽妃、胡充妃、达定妃、郭宁妃、郭惠妃、胡顺妃、邹妃、韩妃、杨妃、周妃、赵贵妃、李贤妃、刘惠妃、葛丽妃、孙贵妃、郑安妃、高丽韩妃、张美人、崔惠妃、任顺妃、翁妃等。
浏览量:3194次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元宵不是汤圆,两者区别如下: 1、制作方法的不同 俗话说“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元宵:北方的传统美食,就是把提前做好的馅料放入盛有糯米粉的箩中,通过摇晃元宵,让其翻滚,然后蘸水继续滚,这样糯米粉就会一层一层地粘在馅料上,一直滚到核桃大小即可,所以称作“滚元宵”。 汤圆:做法更像包饺子,将糯米粉揉成面团,通过醒面的方式让面团变软,然后下成大小相同的剂子,用手整理成小碗形状,将馅料包进汤圆皮中,所以叫做“包汤圆”。 2、口感不同 元宵:因为是生粉一层一层滚起来的,整体会不牢固,在煮的时候,粉会从元宵皮上落进水中,最后锅中的水会变成糯米面糊一样浓稠的汤汁,吃起来也是口感略粗糙,很有嚼劲,馅料也是比较抱团的状态; 汤圆:因为是包起来的,所以汤圆皮一般都比较薄,不会有多余的糯米粉掉下来,所以煮好的汤圆,锅里的汤汁依然是清澈的,而且汤圆吃起来非常软糯,馅料是流沙状态。 3、馅料和吃法不同 元宵:馅料相对来说传统一些,品种比较单一,以白糖芝麻、花生、山楂、桂花什锦等,吃法基本上就是煮和炸两种; 汤圆:馅料非常丰富,除了平时甜味的馅料,还有咸味的,甚至还有肉馅的,吃法也多种多样,搭配桂花、莲子、糖水和红豆羹等。
浏览量:1614次
盂兰盆节读音
盂兰盆节读音
盂兰盆节的读音是“Yúlánpénjié”,日期为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的节日。盂兰盆节也被叫做佛欢喜日、盂兰盆会等等,民间最普遍的叫法是中元节。盂兰盆是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盂兰盆经》中记载,七月十五日是僧众安居终了之日,释迦弟子目连的母亲死后在地狱中忍受苦难,如处倒悬,于是他便求佛救度自己的母亲,佛祖要求他在这一天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这样就可以使他的母亲解脱。这便是盂兰盆会的起源。这一天佛教徒会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并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浏览量:2085次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么
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么
元宵节不是法定节假日。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其他节日暂不能算是法定节假日。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将“夜”称为“宵”,而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就将正月十五称之为“元宵节”。另外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被称之为“上元节”。元宵节的形成是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的,相传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习俗,根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的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受到重视了,而真正将正月十五作为元宵节成为全国民俗的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是与佛教东传有关,唐代时期佛教大兴,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仕官百姓普遍都会“燃灯供佛”,于是从唐代开始,元宵张灯成为了法定之事。元宵节岁不是法定节假日,但是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有很多民俗活动,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此外不同地方习俗不同,比如北京市的元宵节,有上元灯会、舞龙舞狮、老北京叫卖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节传统节目;河北省元宵节有一个比较独特的习俗,是井陉的拉花,井陉的拉花算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安徽省古城凤阳县有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
浏览量:1366次
元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元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定都大都。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共经历了太祖、太宗、定宗、宪宗、世祖、成宗、武宗、仁宗、英宗、泰定帝、天顺帝、文宗、明宗、宁宗、顺帝十五皇帝(大汗)。 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落,建立了大蒙古国,之后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地区。1227年,在征伐西夏,途中去世,秘密安葬。 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史称“窝阔台汗”,元太祖第三子。1229年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逝时年56岁。 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史称“贵由汗”。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长子。1246年即位,次年吐蕃归附蒙古帝国,1248年死,逝年43岁。 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元帝国的创建者,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是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朝第二位皇帝,1294年即位。在位期间停止战争,整顿军政,减免部分赋税、新编律令等。使社会矛盾暂时有所缓和。同时,发兵西北平叛,稳定了西北地区。统治基本稳定,但滥增赏赐,入不敷出。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以军事实力取得地位,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内部矛盾得到舒缓,元朝统治稳定而顺利,国力强大。 元仁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减裁冗员、整顿朝政,推行“以儒治国”政策。 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登基后“以儒治国”,裁减冗官,严格监督官员,采用“助役法”以减轻人民的差役负担,还颁布了《大元通制》。史称“至治改革”。1323年8月被刺杀,年仅20岁。 元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1323年被拥立为帝,在位时并未有太大变动,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成果。 元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1328年在上都被权臣倒剌沙拥立为帝,与大都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对抗,展开两都之战。一个月后,阿速吉八被害。 元文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一生两次在位,颇有建树。在大都创建奎章阁,命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历代帝王之得失,仿唐、宋会要体例,编修《经世大典》,整理并保存大量元代典籍。还提倡尊孔。但是文宗在位期间,燕帖木儿独专朝政,奢靡无度,导致吏治渐趋腐败。 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琜:蒙古帝国第十三位大汗,元朝第九位皇帝,庙号明宗,谥号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庙号明宗,谥号翼献景孝皇帝,蒙古汗号为“忽都笃汗”。 元宁宗孛儿只斤·懿璘质班:1332年10月即位,1332年12月14日在大都病逝,年仅7岁,在位仅53天,葬于起辇谷,庙号宁宗,谥号冲圣嗣孝皇帝。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明宗长子。在位期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浏览量:236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