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西方)

欧洲文化中的龙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结果。前有希腊、巴比伦神话以至基督教,后有北欧神话、凯尔特文化以及英格鲁-撒克逊传说,造就了欧洲文化中丰富多彩的龙的形象。受到希腊神话的影响,许多传说中,龙是宝藏、财宝的看守者。同时,龙也变成了贪婪与破坏的象征。与东方龙不同,在基督教传说的影响下,龙成为了恶的象征。

此外,并非全部都是恶的象征,传说中有圣龙的存在,祂们是神圣的龙,是少数象征纯洁与重生的龙,也有部分圣骑士能加以驯服圣龙,成为龙骑士。

龙相关文献
龙,龙
查看全文
寻寻龙城龙踪说说龙城龙事
寻寻龙城龙踪说说龙城龙事,      玉兔辞岁,金龙贺春 在有“龙城”之称的常州城里,自然有数不清
查看全文
寻寻龙城龙踪说说龙城龙事
寻寻龙城龙踪说说龙城龙事,      玉兔辞岁,金龙贺春 在有“龙城”之称的常州城里,自然有数不清
查看全文
恐龙不是“龙”
恐龙是已经绝灭的史前爬行动物,是爬行动物大家族中的一大类成员。它们生活在地球历史的中生代。中生代分三个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从2.3亿年前起,至6500万年前止。 恐龙大约出现在三叠纪的中晚期,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极为繁盛;但到白垩纪末突然在世界各地全部消失。 恐龙是中生代的大主角,它的一些爬虫亲戚也先先后后扮演了比较重要的角色。因此,中生代常被人们称
查看全文
龙年龙联赏趣
二○一二年是农历壬辰年,因其生肖排列为龙,也称龙年。眼看已到辛卯年尾,笔者特精选数副龙联与联友们共赏,并以此为即将到来的龙年新春佳节增添点喜气和年味儿,为满世界龙的传人带来好运和吉祥。乌须铁爪紫金龙,驾祥云出碧波洞口;赤耳银牙白玉兔,望明月卧青草池中。这是江南碧波洞门前的一副妙联。据传,碧波洞门前原先只有上联,不知何故,尽管年长月久,却一直没有下联。直到清朝康熙年间,时任江南主考、世人赞赏的著名学者周起渭路过此地时,才亲笔为此洞门续写了下联。此联以颜色见长:上联嵌乌、紫、碧,下联嵌赤、白、青。联中还巧妙地嵌入了紫金龙、碧波洞、白玉兔、青草池之名,纵观全联,对仗工整,生动活泼,尤其是联家将紫金龙和白玉兔这两种吉祥之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真可谓令人过目难忘。凤栖窝里窝栖凤;龙隐洞中洞隐龙。相传,古时有一位秀才在桂林名胜之地斗鸡山游玩,纵目四望,处处可爱,连山名也觉得新奇可亲。他一面游览,一面念念有...
查看全文
龙相关标签
龙 (西方)
中世纪传说
怪物
欧洲传说生物
家族谱大览
龙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23[1934]修.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龙久诺,字作言,号庆澜 ; 龙久进,字樵园,号灵昭 ; 龙久梁,字春陵 ; 龙久瑞,字云生 ; 龙久怙,字顺生 ; 龙必应,字清涛. 受姓祖 : 龙作. 粤稽虞廷命官纳言得姓受氏. 鼻祖 : (东汉) 龙伯高,讳述. 先仕公子. 原籍京兆. 生二子 : 龙夷诏,字推贤(中授浔阳丞) ; 龙夷明(不详). 始迁祖 : (元) 龙大禄. 仕临公次子. 伯高52世孙. 由湘迁邵. 生一子 : 龙梦焕. 邵陵一世祖 : (明) 龙祖兴,字长发. 仲泽公之子. 伯高57世孙. 祖兴公下二子(2世) : 龙宗铭,字奉若 ; 龙宗贵. 宗铭派下房祖(4世) : 龙志华,字振岳 ; 龙志能 ; 龙志琇,字昆玉. 皆为德清公之子. 志琇房下支祖(5世) : (明) 龙应浒,字卜岐 ; 龙应汉,字凌霄 ; 龙应㵯,字朝宗. 宗贵公下三房(3世) : 龙德升 ; 龙德通 ; 龙德海. 德升房下支祖(4世) : 龙志棱 ; 龙志麟. 德通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纩 ; 龙志纪 ; 龙志纬. 德海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纲 ; 龙志纶 ; 龙志绶. 旧班派 : 大梦源林仲 祖宗德志应 永兴国安邦 文明治世定 必久成泰运. 续班派 : 训行先孝友 师范奉廉公 学守光敦厚 时清代效忠. 新班派 : 前哲贻谋善 锡祥庆泽长 典章勤继述 万载启蕃昌.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邵陵龙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龙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23[1934]修.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龙久诺,字作言,号庆澜 ; 龙久进,字樵园,号灵昭 ; 龙久梁,字春陵 ; 龙久瑞,字云生 ; 龙久怙,字顺生 ; 龙必应,字清涛. 受姓祖 : 龙作. 粤稽虞廷命官纳言得姓受氏. 鼻祖 : (东汉) 龙伯高,讳述. 先仕公子. 原籍京兆. 生二子 : 龙夷诏,字推贤(中授浔阳丞) ; 龙夷明(不详). 始迁祖 : (元) 龙大禄. 仕临公次子. 伯高52世孙. 由湘迁邵. 生一子 : 龙梦焕. 邵陵一世祖 : (明) 龙祖兴,字长发. 仲泽公之子. 伯高57世孙. 祖兴公下二子(2世) : 龙宗铭,字奉若 ; 龙宗贵. 宗铭派下房祖(4世) : 龙志华,字振岳 ; 龙志能 ; 龙志琇,字昆玉. 皆为德清公之子. 志琇房下支祖(5世) : (明) 龙应浒,字卜岐 ; 龙应汉,字凌霄 ; 龙应㵯,字朝宗. 宗贵公下三房(3世) : 龙德升 ; 龙德通 ; 龙德海. 德升房下支祖(4世) : 龙志棱 ; 龙志麟. 德通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纩 ; 龙志纪 ; 龙志纬. 德海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纲 ; 龙志纶 ; 龙志绶. 旧班派 : 大梦源林仲 祖宗德志应 永兴国安邦 文明治世定 必久成泰运. 续班派 : 训行先孝友 师范奉廉公 学守光敦厚 时清代效忠. 新班派 : 前哲贻谋善 锡祥庆泽长 典章勤继述 万载启蕃昌.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邵陵龙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龙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23[1934]修.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龙久诺,字作言,号庆澜 ; 龙久进,字樵园,号灵昭 ; 龙久梁,字春陵 ; 龙久瑞,字云生 ; 龙久怙,字顺生 ; 龙必应,字清涛. 受姓祖 : 龙作. 粤稽虞廷命官纳言得姓受氏. 鼻祖 : (东汉) 龙伯高,讳述. 先仕公子. 原籍京兆. 生二子 : 龙夷诏,字推贤(中授浔阳丞) ; 龙夷明(不详). 始迁祖 : (元) 龙大禄. 仕临公次子. 伯高52世孙. 由湘迁邵. 生一子 : 龙梦焕. 邵陵一世祖 : (明) 龙祖兴,字长发. 仲泽公之子. 伯高57世孙. 祖兴公下二子(2世) : 龙宗铭,字奉若 ; 龙宗贵. 宗铭派下房祖(4世) : 龙志华,字振岳 ; 龙志能 ; 龙志琇,字昆玉. 皆为德清公之子. 志琇房下支祖(5世) : (明) 龙应浒,字卜岐 ; 龙应汉,字凌霄 ; 龙应㵯,字朝宗. 宗贵公下三房(3世) : 龙德升 ; 龙德通 ; 龙德海. 德升房下支祖(4世) : 龙志棱 ; 龙志麟. 德通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纩 ; 龙志纪 ; 龙志纬. 德海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纲 ; 龙志纶 ; 龙志绶. 旧班派 : 大梦源林仲 祖宗德志应 永兴国安邦 文明治世定 必久成泰运. 续班派 : 训行先孝友 师范奉廉公 学守光敦厚 时清代效忠. 新班派 : 前哲贻谋善 锡祥庆泽长 典章勤继述 万载启蕃昌.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邵陵龙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龙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23[1934]修.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龙久诺,字作言,号庆澜 ; 龙久进,字樵园,号灵昭 ; 龙久梁,字春陵 ; 龙久瑞,字云生 ; 龙久怙,字顺生 ; 龙必应,字清涛. 受姓祖 : 龙作. 粤稽虞廷命官纳言得姓受氏. 鼻祖 : (东汉) 龙伯高,讳述. 先仕公子. 原籍京兆. 生二子 : 龙夷诏,字推贤(中授浔阳丞) ; 龙夷明(不详). 始迁祖 : (元) 龙大禄. 仕临公次子. 伯高52世孙. 由湘迁邵. 生一子 : 龙梦焕. 邵陵一世祖 : (明) 龙祖兴,字长发. 仲泽公之子. 伯高57世孙. 祖兴公下二子(2世) : 龙宗铭,字奉若 ; 龙宗贵. 宗铭派下房祖(4世) : 龙志华,字振岳 ; 龙志能 ; 龙志琇,字昆玉. 皆为德清公之子. 志琇房下支祖(5世) : (明) 龙应浒,字卜岐 ; 龙应汉,字凌霄 ; 龙应㵯,字朝宗. 宗贵公下三房(3世) : 龙德升 ; 龙德通 ; 龙德海. 德升房下支祖(4世) : 龙志棱 ; 龙志麟. 德通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纩 ; 龙志纪 ; 龙志纬. 德海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纲 ; 龙志纶 ; 龙志绶. 旧班派 : 大梦源林仲 祖宗德志应 永兴国安邦 文明治世定 必久成泰运. 续班派 : 训行先孝友 师范奉廉公 学守光敦厚 时清代效忠. 新班派 : 前哲贻谋善 锡祥庆泽长 典章勤继述 万载启蕃昌.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邵陵龙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龙氏四修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敦厚堂, 民国23[1934]修.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编谱人员 : 龙久诺,字作言,号庆澜 ; 龙久进,字樵园,号灵昭 ; 龙久梁,字春陵 ; 龙久瑞,字云生 ; 龙久怙,字顺生 ; 龙必应,字清涛. 受姓祖 : 龙作. 粤稽虞廷命官纳言得姓受氏. 鼻祖 : (东汉) 龙伯高,讳述. 先仕公子. 原籍京兆. 生二子 : 龙夷诏,字推贤(中授浔阳丞) ; 龙夷明(不详). 始迁祖 : (元) 龙大禄. 仕临公次子. 伯高52世孙. 由湘迁邵. 生一子 : 龙梦焕. 邵陵一世祖 : (明) 龙祖兴,字长发. 仲泽公之子. 伯高57世孙. 祖兴公下二子(2世) : 龙宗铭,字奉若 ; 龙宗贵. 宗铭派下房祖(4世) : 龙志华,字振岳 ; 龙志能 ; 龙志琇,字昆玉. 皆为德清公之子. 志琇房下支祖(5世) : (明) 龙应浒,字卜岐 ; 龙应汉,字凌霄 ; 龙应㵯,字朝宗. 宗贵公下三房(3世) : 龙德升 ; 龙德通 ; 龙德海. 德升房下支祖(4世) : 龙志棱 ; 龙志麟. 德通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纩 ; 龙志纪 ; 龙志纬. 德海房下支祖(4世) : 龙志纲 ; 龙志纶 ; 龙志绶. 旧班派 : 大梦源林仲 祖宗德志应 永兴国安邦 文明治世定 必久成泰运. 续班派 : 训行先孝友 师范奉廉公 学守光敦厚 时清代效忠. 新班派 : 前哲贻谋善 锡祥庆泽长 典章勤继述 万载启蕃昌.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版心题 : 邵陵龙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龙氏族谱 [23卷,含首1卷,末1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忠孝堂藏, 民国26[1937]重修. 26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山西太原寻源姓氏文化中心. 注 : 附继谱世系1卷, 龙伟公祠享册1卷. 敖邑始迁祖 : (梁) 龙岱,字寿嵩,行才七郎. 由江西吉州徙敖邑洪口. 义井始迁祖 : 龙念四郎,行二. 卜居城南小浦匕府,夙有紫府之号. 康乐房祖 : 龙光显,号六四郎. 东房祖 : 龙光辉,号六五郎. 西房祖 : 龙光德,号六七郎. 散居地 : 江西省万载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万载义井龙氏重修族谱. 版心题 : 万载义井龙氏族谱. 谱序题 : 义井龙氏族谱. 卷端题 : 万载小府龙氏族谱.
浏览:0
龙导读知识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一本讲述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的内容包括西周结束(公元前789年)至秦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这五百多年间发生的历史故事,故事情节非常丰富复杂,书中将分散的历史故事、人物传记,按照时间的先后串联起来,融合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历史演义。全书共108回,前83回写春秋五霸,后25回写战国七雄。小说描写周幽王凶残无道,引起西戎之乱。周平王东迁,周王室逐渐衰微,诸侯国争霸,士大夫势力日益壮大,最终形成七雄对峙局面,各国征战不断。最终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全书的布局谋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每一个故事既可独立成篇,又可贯穿一体。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引人入胜。批判了昏庸愚昧的昏君暴君,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歌颂了赏罚分明的王侯和有胆识的将相勇夫。
浏览量:1964次
龙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
龙氏家族族谱字辈大全
龙姓,中华姓氏之一,发祥于山西河南等地。在宋朝排名256位,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0.05%;在2016年人口统计中列第85位,人口280万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3%。 【龙氏家谱】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学川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另有一部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湖南长沙龙氏族谱十六卷,(民国)龙佩璋修,龙翰青、龙鹤龄等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武陵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河南新密密县龙氏家谱,(现代)龙云兴等修,1993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广东省顺德县大良乡龙氏族谱十七卷,(民国)龙景恒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厚堂铅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江西万载康乐坊龙氏族谱不详,(清)龙发祥等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龙氏字辈】 四川宜宾龙氏字辈:善朝德应福思时兴荣显清高彦富贵文章本圣贤孝弟承先泽忠信纯由天仁义著家国礼智渊源远四川达州龙氏字辈:献必凤瑞起世上德立清永定荣华国重庆开县龙氏字辈:海滕登文正绍启永仕通显代廷光远恩泽荣华志立宗湖南长沙龙氏字辈:福归志思永太兴,国安民正定乾坤,英贤蔚起文星运,功德昭垂烈祖恩湖北恩施建始龙氏字辈:金水廷必玉,有德世克昌,忠孝传家远,敦厚衍庆长,盛代仁恩广,熙朝治道光,培植昭永久,万禩毓祯祥江西宜春万载龙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傅家诒哲方来垂徽及远贵州毕节龙氏字辈:启镇在云腾,廷士连文元,万支同一本,先后德维馨广东广州、广东东莞龙氏字辈:天胜武振、永远家声、贤开文润、福禄荣登江苏徐州龙氏字辈: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
浏览量:5392次
于姓名人
于姓名人
于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出自炎帝、黄帝世系的典型的自黄河流域播迁全国的姓氏。一般认为于姓最早出自姬姓,西周初年,西周姬姓周武王之子邘叔获封于邘国(河南),后邘叔的子孙就以于为氏。春秋战国,邘叔有后裔迁山东郯城。魏晋南北朝时期,于姓真正走向全国。 历史上于姓的重要人物有:汉朝宰相于定国;东汉末期道士于吉;三国时期曹魏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唐朝宰相于志宁;明朝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谦和于慎行;清朝第一廉吏于成龙等。 于谦 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于成龙 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清初名臣、循吏。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于成龙被任命为罗城县知县,在任上明确保甲制度,百姓安居乐业,全力耕作土地。康熙六年(1667年),于成龙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于志宁 本姓万忸于氏,字仲谧,雍州高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人,鲜卑族,唐朝宰相,北周太师于谨曾孙,中书舍人于宣道次子。初仕隋朝,授冠氏县令。晋阳起兵后,投奔秦王李世民,出谋划策,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封黎阳县公。担任散骑常侍、太子詹事,教导皇太子李承乾,直言进谏,不为所动。麟德二年(665年),于志宁病逝,时年七十八岁,追赠太师、左光禄大夫、幽州大都督,谥号为定。
浏览量:1930次
武夷山岩茶
武夷山岩茶
武夷山岩茶一般指武夷岩茶,中国传统名茶,是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了,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产自福建闽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乌龙茶中之极品。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穷。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已被列为“贡品”。
浏览量:2021次
龙姓宝宝起名大全女孩
龙姓宝宝起名大全女孩
龙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宋朝排名256位,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0.05%;在2016年人口统计中列第85位,人口280万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3%。 龙姓女孩名字推荐: 【龙静秋】 名字出处:取自谭用之的诗句《边城夜静月初上,芳草路长人未归》静: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文静、斯文、平和、温婉内秀之义;秋: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成熟稳重、收获、成功之义。 【龙明颖】 名字出处:取自《成语大全》——先见之明明:五行属火,用作人名意指明理、明智、睿智之义;颖: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明智、杰出、有才之义。 【龙柠汐】 柠: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清秀、敦厚、充满朝气之义;汐:五行属水,用作人名意指有气势、速度快、出众之义。 【龙倩菲】 倩:五行属金,用作人名意指神态俏丽、漂亮、亭亭玉立之义;菲: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充满活力、清艳脱俗、风姿卓越之义。 【龙黛茉】 黛:五行属火,用作人名意指动人、美丽、温婉之义;茉:五行属木,用作人名意指思维广阔、聪明睿智之义。
浏览量:17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