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氧化物

氧化物

氧化物,是负价氧和另外一个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例如氧化铁(Fe2O3)或氧化铝(Al2O3),通常经由氧化反应产生。氧化物在地球的地壳极度普遍,而在宇宙的固体中也是如此。普片的氧化物为生锈。

氧离子(O2−)是氢氧根(OH)离子的共轭碱,存在某些氧化物离子晶体中。自由的氧离子具强碱性(pKb ~ -22),在水溶液中是不稳定的。

{\rm {O^{{2-}}+H_{2}O\rightarrow 2OH^{-}}}

氧化物中的氧元素应该呈负氧化态。如果含氧二元化合物中的氧为正氧化态,例如二氟化二氧(O2F2)和二氟化氧(OF2),则它们一般称为氟化物,而非氧化物。

氧化物相关文献
氧化物
性质氧化物一般不导电。这属性最常以二氧化硅取得优势,况且硅能轻易氧化而成品能制造成晶体管。这是现代电脑科技的多数基本组成。除碱金属外,金属氧化物一般难溶于水,可通过单质与氧化合,或灼烧金属氢氧化物、碳酸盐、硝酸盐等盐类得到。非金属氧化物容易发生水解。可以与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可以与酸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与酸和碱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般是碱性氧化物,但也有少数例外,如高价氧化物七氧化二锰(Mn2O7)和三氧化铬(CrO3)等。参见氢氧化物—OH过氧化物—O2超氧化物—O2臭氧化物—O3二氧基盐—O2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查看全文
氮氧化物
化学性质氮氧化物都为非可燃物,不过都可以助燃。因此一氧化二氮、二氧化氮和五氧化二氮等遇高温或可燃性物质能引起爆炸。氮氧化物中有许多酸酐,遇水可生成硝酸、亚硝酸等酸类。此外许多氮氧化物有毒,且多为神经毒气。纯的一氧化二氮无毒性。有神经毒性的系不纯的一氧化二氮含有其他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对人体神经危害,会破坏人体之中枢神经,长期吸入会引起脑性麻痹,手脚萎缩等危害。大量吸入时会引起中枢神经麻痹,记忆丧失,四肢瘫痪,甚至死亡等病变。一氧化氮尚可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氮氧化物:对人体神经危害,会破坏人体之中枢神经,长期吸入会引起脑性麻痹,手脚萎缩等危害。特别是二氧化氮的危害特别明显。参考文献
查看全文
酸性氧化物
常见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碳(CO2)(碳酸酐)二氧化硫(SO2)(亚硫酸酐)三氧化硫(SO3)(硫酸酐)五氧化二氮(N2O5)(硝酸酐)七氧化二氯(Cl2O7)(高氯酸酐)五氧化二磷(P2O5)(磷酸酐)二氧化硅(SiO2)(硅酸酐)七氧化二锰(Mn2O7)(高锰酸酐)三氧化铬(CrO3)(铬酸酐)三氧化二磷(P4O6)(亚磷酸酐)更多详见Category:酸性氧化物注意非金属氧化物大多为酸性氧化物,但也不完全是,如一氧化碳(CO)为不成盐氧化物。少部分酸性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Mn2O7)。氮氧化物(NOx)中,只有五氧化二氮(N2O5)和三氧化二氮(N2O3)是酸性氧化物,其余均为不成盐氧化物。二氧化氮(NO2)有时会被误认为是酸性氧化物,事实上二氧化氮与碱反应时歧化生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所以它为不成盐氧化物。参看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含氧酸氧化物酸酐
查看全文
过氧化物
无机过氧化物含有过氧基-O-O-的无机物,如:过氧化氢(H2O2)过氧化钠(Na2O2)过氧化钾(K2O2)过氧化钙(CaO2)过氧化镁(MgO2)过氧化锌(ZnO2)过一硫酸氢钾(2KHSO5&mi
查看全文
过渡金属氧化物
物理特性/应用同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经常具有多种物理性质,例如铁电性、铁磁性、超导体、热电效应、半导体、光电效应、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磁弹性、电感耦合、超流体等,因此可以透过变化温度或压力而达到金属-绝缘体两个状态的相变。通常被使用的特性包括催化活性和半导体特性。另外也常被用作油漆,塑料,最显著的材料代表是二氧化钛。参考资料Transitionmetaloxides之OxidationstatesSurfacePropertiesofTransitionMetalOxidesFunctionalIonDefectsinTransitionMetalOxidesTransitionmetaloxides–Thermoelectricproperties
查看全文
氧化物相关标签
按阴离子分类的化合物
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