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升州

升州

(唐朝)

升州,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时期和北宋在今江苏省境设立的州。治所在今南京市。

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设置,倚郭上元县。后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割据淮南,并于907年建立吴政权,昇州位于吴国境内,后升金陵府,并置江宁县,与上元县同为倚郭。南唐代吴后,改为江宁府,并建为西都。宋平定江南后,又降江宁府为昇州,1018年重升为江宁府,南渡后改为建康府

升州相关文献
微州文化—徽州名人—毕升
微州文化—徽州名人—毕升,毕升(?—约1051),北宋著名科技家、活字印刷术的创始人,歙县人。毕升是徽
查看全文
浙江省-杭州诸升
诸升:字日如,号曦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擅长兰花竹石,亦能山水,画竹下笔劲利,潇洒不繁,竹竿劲挺秀拔,横斜曲直,不失法度,竹叶皆个分,疏密有致,所画雪竹尤佳。墨竹图轴诸升[清](一六一八至?)字日如,号曦庵,仁和(今杭州)人。善画兰石,师鲁得之,笔劲利匀整,所绘雪竹尤佳。有石竹栖雀图,亦工山水,有山水图,现存日本。年逾七十三。《仁和县志、国[清]朝画征录、桐阴论画》
查看全文
浙江省-杭州-淳安何升
何升(生卒年未详),字文达,明淳安文昌人。正统戊辰年(1448)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正统末年,明朝内外交困,蒙古瓦剌部不断强大,首领也先经常骚扰边境,并准备大举南侵,明王朝危在旦夕。何升受命和御史杨春趱一起护运边饷,昼夜兼行,历尽艰难险阻,置生死于不顾。但由于英宗的腐败无能,明朝军队大败,英宗被俘于土木堡。战后遗骸遍野,何升在回京途中,将沿途骸骨掩埋。景泰年间(1450—1456),户部尚书金濂为军兴财用之急,主张更变明朝长期实行税亩之法,将夏秋两季的税粮一并予以征收,以备急用。何升认为,这将扰乱民心,于国不利,代宗采纳他的建议。天顺六年(1462),晋升为何南管河右参议。当时黄河经常发生水患,黄河两岸的人民深受其害。何升到任后,组织民工修疏河道,加固堤防,使漕运畅通,人民生活得以安宁。
查看全文
浙江省-杭州洪升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诗人。字昉思,号稗畦、稗村,又号南屏樵者。浙江杭州人。生于世宦家庭。或说生于顺治二年(1645)。少负英绝之才,康熙七年(1668)进国子监肄业,次年回到故乡。不久,因同父母关系恶化,过着飘零寄旅的贫困生活。十八年,其父“被诬遣戍”,更使他坎坷的生活多了一桩灾难。18岁时开始创作《沉香亭》,后改名《舞霓裳》,23岁时又将《舞霓裳》修改为《长生殿》,历经数年,三易其稿,27岁时三稿《长生殿》问世,一时轰动京师,到处搬演。二十八年因“国恤”期间演出《长生殿》被劾下狱,受株连者近50人,被革去国学生籍,逐出北京,返回故里,过着郁郁寡欢的生活。康熙四十三年从南京返杭途中,舟经乌镇,酒后溺水而死。洪升作有传奇9种:《长生殿》、《回文锦》、《回龙记》、《锦绣图》、《闹高唐》、《孝节坊》、《天涯泪》、《青衫湿》、《长虹桥》;杂剧1种:《四婵娟》。今仅存《长生殿》和...
查看全文
广东省-梅州-平远县谢升庸
谢升庸(生卒年不详),字畴裕,家名命帝,平远差干湖洋村人。生于康熙年间,出身于农民家庭,幼年生母病逝,靠父亲和后母抚养成人。升庸自幼懂事,勤于家务,智力不凡,深得父母宠爱。因家庭经济所限,10岁时方进私塾读书。他珍惜宝贵时光,搬到五指石书室从师苦读。其师经常带他到五指石周围游山玩水,捕景作诗。升庸经常饮用书室附近的清泉,文思大进,为文下笔立就。此乃五指石“聪明泉”称谓之来由。升庸读完私塾后,游学于平远县东石和嘉应州(今之梅州),学业有成,于清雍正十年壬子科(1732),考取举人。于清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考取三甲第103名进士。升庸中进士后,任江南金坛县令。上任之前,他拜谒恩师于敏中,向于了解该县情况,请教治县之策。于敏中是江苏金坛县人,于乾隆二年高中状元,乾隆三十八年为首席军机大臣,即为宰相。升庸刚到金坛县,即微服私访,得知当地权贵势力猖獗,吞食百姓钱粮,-国家税收,痛心疾首。为了...
查看全文
升州相关标签
常州行政区划史
五代十国的州
镇江行政区划史
101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江苏的州
北宋的州
唐朝的州
880年代建立的行政区划
南京行政区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