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肺泡

肺泡

肺泡是肺部的实质组织最末一级(24级)分支,外呼吸中气体交换的场所。成人肺中肺泡数目约为3亿。其大小约为0.2 mm。许多肺泡共同的开口于肺泡囊。

肺泡的组成:

  1. 小肺泡细胞,又称I型肺泡细胞,厚约 0.1微米,基底部是基底膜,无增殖能力。
  2. 大肺泡细胞,又称II型肺泡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二棕榈酰卵磷脂),以调节肺泡表面张力。
  3. 肺巨噬细胞,来自于血液单核细胞。吞噬了较多尘粒的被称为尘细胞,而心衰细胞则是心力衰竭患者肺内出现的吞噬了血红蛋白分解产物的巨噬细胞。

肺泡与肺部毛细血管紧密相连。两者的膜大部分融合,有助于气体的快速扩散。而肺泡表面液体层,I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组成了所谓的气-血屏障

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的对液体的通透性比肺泡细胞内皮的要高,心力衰竭患者体液会渗出到结缔组织中,造成间质性肺水肿。

肺泡相关文献
肺泡
参看支气管呼吸道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查看全文
肺泡腔内纤维连接蛋白、透明质酸积聚于博莱霉素致肺损伤
目的:动态观察博莱霉素(BLM)致肺纤维化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纤维连接蛋白(FN)、透明质酸(HA)的变化及其与肺内胶原沉积的关系。方法:FN和HA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BALF中FN在早期(第1~7天)显著增高,第7天达高峰,14天后逐渐下降,至第28天为0;BALF中HA在第3~7天明显增高,后逐渐降至正常;BALF中FN、HA增加先于肺内胶原合成。结论:BALF中FN、HA增高可作为肺泡炎期的标志物。BLM致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除炎性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外,其细胞外结构蛋白如FN、HA和板层素等也发生改变。临床对间质性肺疾病(ILD)的研究发现BALF中FN、HA增加,只是依靠生物学性质认为它能反映疾病活动性,更缺乏与病理变化的对照研究。
查看全文
肺泡相关标签
解剖学
组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