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又称人口老化人口高龄化、进入高龄化社会,是指因出生率降低和/或预期寿命延长导致年龄中位数增加的现象。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口长寿,老龄人群变多;但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出现类似现象。除了联合国确认的18个“人口异常”国家外,全世界普遍出现这一现象。现在,老龄人口为人类历史之最。联合国预期二十一世纪人口老龄化比率会超过上一世纪。自1950年来,年过60岁的人数增加了三倍,达2000年的6亿,在2006年超过7亿。预期到2050年,老龄人口会达21亿。各国在老龄化程度和速度上不一,联合国预期老龄化较晚的人群会措手不及。

人口老龄化简介资料
人口老龄化
年轻人口减少,年长人口增加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过7%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人口老龄化相关文献
人口学
历史人口年龄定义人口依据年龄具有下列几项的区分:生产年龄:指15岁至64岁之人口。泛指青年及壮年人口。依赖年龄:是指0~14岁至65岁以上的人口。泛指幼年及老年人口。年龄中层:即是年龄中位数,足以将年龄区分成两半。人口依赖比:又称为扶养比,是生产年龄÷依赖年龄×100%所得之数值。人口结构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用以区分人口性别年龄与结构的一张图表,以表示人口之性别年龄的分布状况。年龄比例:指不同数量的年龄所占的比例,即是各种年龄阶层的结构性别比例:又称为性别比,是一个衡量人口男女性别比例的指标。当大于100,即是男性多于女性;小于100反之。参见*性别比类型1增进型:即低金字塔,呈现下宽上窄的结构。多存在于低开发国家。2稳定型:人口结构稳定,发展均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3减退型:即倒金字塔,呈现上宽下窄的结构。存在发达国家。人口增减具有两种主要的人口增减模式。自然增减是指一个地区内的人口出生...
查看全文
人口论
基本思想人口学原理的基本思想是:如没有限制,人口是指数(即:2,4,8,16,32,64,128等)增长。而食物供应呈现线性(即:1,2,3,4,5,6,7等)增长。食物为人类生存的最重要之条件。只有自然原因(事故和衰老),灾难(战争,瘟疫,及各类饥荒),道德限制和罪恶(马尔萨斯所指包括杀婴,谋杀,节育和同性恋)能够限制人口的过度增长。马尔萨斯注意到许多人误用他的理论,痛苦地阐明他没有仅仅预测未来的大灾难。他辩解道,“……周期性灾难持续存在的原因自人类有史以来就已经存在,目前仍然存在,并且将来会继续存在,除非我们的大自然的物理结构发生决定性的变化。”因此,马尔萨斯认为他的《人口论》是对人类过去和目前状况的解释,以及对我们未来的预测。人口论的论点为粮食增加仅会呈等差数列,而人口的增加却会呈现等比数列。所以他觉得人类必须顾虑食物的缺乏,而减少结婚的预防限制,以及受现实穷困的折磨、对已生人口所加...
查看全文
人口过多
纵览在1350年前后的黑死病之后,世界人口就持续增长,但显著增长还是在近50年,主要原因是医学进步和农业增产。人口增长率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下降。联合国已经表示对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持续增长表示顾虑。最近的研究显示这些顾虑是有根据的。2017年4月11日,据美国人口调查局数据,世界人口约为74.97亿人据联合国数据为70多亿人。大多数当代估算假定地球现有承载能力在40亿到160亿之间。无论用那种估算,世界人口过多可能已经或还没有发生。无论怎样,近期人口激增造成一些顾虑。世界人口在2040到2050年间预期将会达到80到105亿。2011年5月,联合国将中位数变量预期增加至2050年的93亿及2100年的101亿。前三个世纪人口激增让人们忧虑地球可能养不活现有或未来的居民。1994年,国际科学院组织就人口增长声明指出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二氧化碳增多、全球变暖和污染都因人口增加而恶化。其它与人...
查看全文
脍炙人口
【成语】脍炙人口 【成语】脍炙人口 【拼音】kuàizhìrénkǒu 【解释】生鱼片和烤肉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日振》:“李涛,长沙人也,篇咏甚著,如‘水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皆脍炙人口。” 【近义词】喜闻
查看全文
专家称未来中国面临“人口红利”和老龄化挑战
中国人口在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在经历“人口红利”的同时,也将面临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四五十位来自欧、美、亚洲以及中国的一流人口经济学家和国内相关政府部门的决策者今天云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参加“老龄健康的社会经济挑战与机遇”国际研讨会,研讨关于老龄健康的社会经济挑战与机遇,为发展中国家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妥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一些与会专家指出
查看全文
人口老龄化相关标签
人口统计学
老年
社会问题
老化
家族谱大览
八行堂史氏宗譜, 1, 源流世系 像贊 傳記 敕書 墓志銘 譜序 排行 宗規 家訓 大路村概況 藝文 人口譜等, 2006
原书: [东阳市 : 史氏宗谱编委会], 2006年重修. 全1册(686页)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东阳市图书馆. 远祖:(周) 史佚,又称尹伊. 周文王长子伯邑之子. 俾掌史,佚子升绍其职. 世掌史职,后裔以官为氏. 西汉杜陵公 : 史恭. 生三子: 史高 ; 史曾 ; 史玄. 溧阳始迁祖(1世):(西汉) 史崇,字伯勤. 玄公曾孙. 佐光武中兴,封溧阳侯. 生一子: 史颢. 四明始祖(30世) : (宋) 史惟则,字问天,行六. 时值鼎革之际,与弟史怀则隐于嘉兴思贤乡. 生一子: 史成. 浙东四明始迁祖(31世):(宋) 史成. 生三子: 史简 ; 史翰 ; 史书. 八行高士(33世):(宋) 史诏,字升之,赐号八行高士. 宋冀国叶太夫人之遗腹子. 生五子: 史师仲 ; 史才 ; 史木 ; 史禾 ; 史光. 系简公之裔. 东阳禹山始祖(36世) : 史弥恩,行年十四. 若渐公五子. 生四子: 史明仁 ; 史明义 ; 史明礼 ; 史明智.为木公孙. 东阳大路始迁祖(37世):(宋) 史明智. 木公曾孙. 关头始迁祖(37世):史孟伯. 循之公孙. 系木公长子若冲公裔孙(若冲公孙史循之出嗣禾公之孙弥年). 大路下史始迁祖(47世):史良信. 孟伯裔孙. 注:大路史家原有宗谱8册, 文革时期毁于一旦, 今编委会根据耆老的回忆及新屋里一本手抄谱, 并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汇整成人口谱, 其中包括:「天, 地, 人, 和」四大房及各房中为数不一的「常」, 详见本谱第九章。 名辈(34世起):师水弥之卿 孙公祖必仕 本立自元孝 起宗在节义 积善致悠久 济美习庭训 纯采名崇荣 慎终仍复始. 字辈(34世起):道翁叔子景 甫叟可均国 世贵端良彦 德及忠厚嗣 赞述多俊奇 丕泽承嘉顺 京昌从深衍 后代存兴贤. 行第(34世始):亿万千百再 行友庆新宾 冀越齐鲁卫 夏殷周楚永 安靖敬谨颙(融) 翊运能来有 渊源永振疆 慈绥环丰阜. 溧阳埭头遗编世系(41世起):君仲原文存 世以忠良显 缵述是警企 嘉彦庆新衍. 溧阳下庄遗编世系(47世起) : 继致顺积美 乔期仍愈贤 来裔义悠远 会运昭简编. 散居地 : 浙江省东阳市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浙江东阳史氏宗谱. 书脊题:史氏宗谱
浏览:100
1.李氏宗谱, 1, 卷首: 卷首目录 派 传记 合族人口居住点 等, 1991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孝友堂, 菁莲堂, 公元1991年六修. 7册 : 世系表.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鼻祖: (唐) 李谷保. 河南荥阳人, 唐初徙居湖北黄冈道观河. 生子三: 李永辰 ; 李永富 ; 李永贵. 黄冈始迁祖(1世): (元明之际) 李珉(民). 从江西豫章, 迁居黄冈东乡木家田等处. 珉公下五子(2世): 李千一(住铁玲湾) ; 李千二,讳宗七(本宗祖) ; 李千三(居贺家坳) ; 李千四(后过河南旧县转迁巴之西卿磙干河), 李千五(后迁浠水县六城, 武昌杨叶洲等处). 千二公派下支祖(5世): 李思铎 ; 李思英,讳凤阳. 菁莲堂派始祖(1世): 李大仁 ; 李大吉(传1世后无记事). 大仁派下支祖(10世): 李魁元(后裔居新洲道观河, 李家岗) ; 李魁首(后裔居黄冈李竹林湾, 林山河). 合族宗派: 玉树扬辉久 恒春世泽长 同怀敦笃念 孔序庆安昌 本立枝常茂 源清合有光 身修义厚振 蕃衍永传芳. 菁莲堂大仁支派行: 大成永发威 光明映斗魁 奕长恒万绪 如宗国祚辉 代衍廷安乐 流芳肇玉徽 世泽家声远 延绵启后巍. 注: 总理李玉振,字享生 ; 李扬雄,字华山. 勷理李龙宾,字炳先. 注: 第1册卷首, 影像第20页, 尚有各族原派行. 第2册, 影像第6~7页, 尚有保公老派行等. 第7册, 影像第4~5页, 尚有派行. 注: 此谱总卷数不详. 卷数杂异. 散居地: 湖北省黄冈县, 及新洲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1948年香港赛营盘广场街试验性人口普查
原书 : ms., 1948. [130]p.
浏览:0
曹氏统计人口
曹氏统计人口
浏览:0
曹氏统计人口
曹氏统计人口
浏览:0
蒋家宗谱
蒋家宗谱
蒋姓是百家姓之一,据《元和姓纂》中记载,蒋氏为姬姓,出自周王族,乃周公旦第三子伯龄之后,以国名为氏。   国姓即蒋国,九侯世家,天下无二蒋,正宗的皇家血统。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