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李白

李白

(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自言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先世西凉武昭王李嵩之后,与李唐皇室同宗,得罪播西域。幼时内迁,寄籍剑南道绵州(今四川省江油昌隆县)。另郭沫若考证李白出生于吉尔吉斯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活跃于盛唐,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李杜”。被贺知章惊呼为“天上谪仙”。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李白的诗歌在唐朝已被选进殷璠编选的《河岳英灵集》、于敦煌石室发现的《唐写本唐人选唐诗》、韦庄编选的《又玄集》和韦縠编选的《才调集》。

作品想像丰富,浪漫奔放,意境独特,才华洋溢;诗句行云流水,自然天成。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清赵翼称:“李杜诗篇万口传”(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等...

李白简介资料
许文思
碎叶城(今
701年05月19日
青莲居士
许氏(元配)、宗氏(继室)
李平阳(母许氏)
李伯禽(母许氏)
太白
李颇黎(母东鲁女子)
唐江南西道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762年11月30日
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
《李太白集》
李白相关文献
唐李白
唐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与诗
查看全文
唐李白
唐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纵情诗酒,以诗著称于世。与诗
查看全文
李白
生平早年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实际上同宗,应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为被灭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说缺乏佐证,且李建成李元吉诸子尚在幼年即在玄武门之变后伏诛,留有亲生后嗣的可能性很小。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更为了学习而隐居。李白于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出生,关于其出生地有多种说法,现在主要有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和西域的碎叶(Suyab,位于今日的吉尔吉斯托克马克附近)这两种说法,其中后一种说法认为李白直到四岁时(705年)才跟随他的父亲李客迁居蜀地,入籍绵州。李白自四岁(705年)接受启蒙教育,从景云元年(710年)开始,李白开始读诸子史籍,开元三年(715年)——喜好作赋、剑术、奇书、神仙:“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在青年时期开始在中国各地游历。开元五年左右...
查看全文
柏拉图
行业时间线柏拉图柏拉图(古希腊语:Πλάτων,Plátōn,国际音标:[plátɔːn],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雅典人,他的著作
查看全文
李白简介
李白简介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叶堡乡),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
查看全文
李白相关标签
唐朝作家
天上谪仙
人物神
平凉人
力士脱靴
唐朝诗人
李杜
762年逝世
大明宫
701年出生
李姓
家族谱大览
章族谱
章族谱
李白的后人
浏览:0
李氏四续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迪德堂, 1992年四续. 存13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部分卷未标明卷号. 始祖 : 李尧贤公, 原籍江西吉安, 由官楚迁湘, 从舜利祖陆宗文公派下分大湾, 冲头, 常乐三大支. 三支房祖 : 大湾祖李添禄公 ; 冲头祖李添祺公 ; 常乐祖李添麟公.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浏览:100
山王李氏宗谱 三卷, 1, 1453-184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道光27[1847]重修. 2册 : 人像,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国 外纪一世祖 : (后周) 李唐公. 名祖(外纪3世) : (隋唐之际) 李渊. 临安祖(外纪9世) : 李文沛. 随父至临安遭陈桥之乱. 江西祖(外纪11世) : 李应桂. 金陵祖(外纪12世): 李𥐻. 系李白之祖. 剡城祖(外纪25世) : (明) 李士洪, 遭建文之难,避居剡城. 山王始迁祖(1世, 外纪28世) : (明) 李忠夅,行铨一. 中夅公派下房祖(4世) : 李显荣,行燧一 ; 李显建,行燧二 ; 李显清,行燧三 ; 李显宏,行燧四. 派行似为(4世起) : 显子世谷振 永文善元朝...等. 散居地 : 浙江省嵊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山王李氏宗谱.
浏览:100
李氏四续族谱[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迪德堂, 1992年四续. 存13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部分卷未标明卷号. 始祖 : 李尧贤公, 原籍江西吉安, 由官楚迁湘, 从舜利祖陆宗文公派下分大湾, 冲头, 常乐三大支. 三支房祖 : 大湾祖李添禄公 ; 冲头祖李添祺公 ; 常乐祖李添麟公.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浏览:0
剡川山王李氏宗谱 [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道光27[1847]重修. 2册 : 人像,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国 外纪一世祖 : (后周) 李唐公. 名祖(外纪3世) : (隋唐之际) 李渊. 临安祖(外纪9世) : 李文沛. 随父至临安遭陈桥之乱. 江西祖(外纪11世) : 李应桂. 金陵祖(外纪12世): 李𥐻. 系李白之祖. 剡城祖(外纪25世) : (明) 李士洪, 遭建文之难,避居剡城. 山王始迁祖(1世, 外纪28世) : (明) 李忠夅,行铨一. 中夅公派下房祖(4世) : 李显荣,行燧一 ; 李显建,行燧二 ; 李显清,行燧三 ; 李显宏,行燧四. 派行似为(4世起) : 显子世谷振 永文善元朝...等. 散居地 : 浙江省嵊县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编目. 版心题 : 山王李氏宗谱.
浏览:0
李氏四续族谱[残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迪德堂, 1992年四续. 存13册 : 世系表. 收藏所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总卷数不详, 部分卷未标明卷号. 始祖 : 李尧贤公, 原籍江西吉安, 由官楚迁湘, 从舜利祖陆宗文公派下分大湾, 冲头, 常乐三大支. 三支房祖 : 大湾祖李添禄公 ; 冲头祖李添祺公 ; 常乐祖李添麟公.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等地.
浏览:0
李白导读知识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白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有“诗仙”之称,他的诗也有好多编入课本中为众人熟知,那么,李白最有名的十首诗是哪十首呢?  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2.《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3.《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4.《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5.《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6.《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7.《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8.《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9.《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10.《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浏览量:2985次
李白送友人全诗
李白送友人全诗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与友人送别时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充满诗情画意,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全诗共八句四十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把惜别的情感写得委婉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别是一番风味。 原文:《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浏览量:1702次
唐李白古朗月行
唐李白古朗月行
《古朗月行》是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原诗如下:《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中,诗人使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加以丰富的想象,对现实中的事物进行巧妙加工,构成了一幅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画面。这首诗蕴含了李白对于当时朝廷黑暗的哀叹,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言辞非常委婉曲折,展现出诗人忧郁愤懑之情。
浏览量:1733次
唐李白望天门山
唐李白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创作的一首七绝。这首诗主要描写的是诗人在舟行驶在江中顺流而下眺望天门山的情景,其中诗中前面两句主要是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这首诗是通过天山景象的描述,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壮丽,表达出作者初到巴蜀的乐观豪迈的感情,同时也展现出作者自由洒脱、无拘无束的精神风貌。而这也正好体现出李白在写诗方面的特点,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赏析诗的前两句主要是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第一句,总写天山门,从描写中可以看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第二句,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要说上一句是写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而后面两句,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而这首诗都是用白描,紧扣题中“望”字,句句都是“望”中所得,但都不落“望”字,可见其构思高妙。虽然这首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是其意境是比较开阔的,画面色彩鲜明,充分显示了李白豪放飘逸的诗风。
浏览量:1789次
李白姓什么
李白姓什么
李白姓李,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逸,清新飘逸,气势磅礴,大气十足。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际诸因素外,李白诗歌采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体裁结构也是形成他豪放飘逸风格的重要原因。
浏览量:199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