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南亚)

是存在于印度次大陆有关国家的一种行政区划形式,为县直辖行政区划单位。这种区划单位在当地语言中称作tehsil、tahsil、tahasil、taluka、taluk或taluq,下辖村和镇,类似于中国的“”,为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主要区划类型之一。

这类行政区划,通常有一个中心集镇作为行政中心,管理数个小镇或村庄,为一级地方政府。作为地方政府,其对辖域内所属村、自治市的土地和一般行政事务有有限的管理权限;其行政长官成为乡长(Tehsildar或Taluqdar)

乡相关文献
金乡县卜集乡
金乡县卜集乡,卜集乡隶属于山东省金乡县,位于该县东北部,北与胡集镇相邻,南隔新万福河与高河乡、
查看全文
最是乡音解乡愁
最是乡音解乡愁,“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的咏叹,
查看全文
乡士
简述江户时代的武士通常都居住在城下町,称为城下士。与之相对的,住在乡间的武士称为乡士。地位介于城下士与普通农民之间。由于各地区情况不同,乡士这一称谓也会被误用。一般来说,乡士的组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原本是武家,在兵农分离时离开原住地,后被新领主认定为乡士。这些人多数本是地侍阶级,其中也有被撤藩的战国大名的亲族和家臣,以及一些地头蛇和解甲归田者。他们在居住地都有很强的势力,因此领主们都采取怀柔政策,将他们的身份升格为士;原本是富商,地主等町人身份,由于给了大名很多钱,或因开垦土地而受到大名褒奖,从而被赋予了乡士地位;身份卑微,因靠俸禄无法维持生计,被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的低级武士;其他特殊的情况(如十津川郷士)。不过,严格意义上的乡士是指那些有“乡士”、“乡间给人”或“乡足轻”头衔的,被编入大名家臣团里的人。他们会被册封以土地,这些被称为扶持、知行或给地的土地无需向大名缴纳年贡。同时这些人也会...
查看全文
乡歌
乡歌的形成目前现存最古老的乡歌作品,为新罗真平王(在位579年-632年)时期的“薯童谣”。但无法断定当时的歌谣已使用乡札式表记,可能为后人加以整理并使用乡札式汉字表记将之记录下来。一般认为,乡歌文学约在新罗统一三国前后形成。乡歌的出现,宣告了韩国文学史上韩语记录文学的开始。在乡歌之前,韩语文学是以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直到乡歌出现,才有了以文字记录下来的韩语文学作品。乡歌文学的形成,可谓韩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里程碑。乡歌的文字表记乡歌使用一种称为“乡札式”的文字,以汉字的音和义,来表记韩语的一种方式。一般而言,名词或语干等的实词部分借用汉字的训,而助词或语尾等虚词部分则借用汉字的音。现存作品乡歌流传至今的作品很少,多以散佚,目前仅存25首。《三国遗事》中收录14首,高丽初期均如大师《均如传》中,收录“普贤十愿歌”11首。普贤十愿歌敬礼诸佛歌称赞如来歌广修供养歌忏悔业障歌随喜功德歌请转法轮歌
查看全文
乡风乡韵大米庄
大米庄,一个名字就与粮食相关的村庄,位于宝坻区大钟庄镇,据《宝坻地名志》记载,明朝永乐二年,有山东枣庄米姓人原迁居河北省盐山县,后迁此定居。兄弟四个,老大居此,故名大米庄。摄影:四百
查看全文
乡相关标签
巴基斯坦行政区划单位
印度行政区划单位
家族谱大览
南川乡万华社区简介
族谱名:南川乡万华社区简介 地区:台湾省屏东县南川乡 编纂者:南川乡公所 出版年份:1971.8
浏览:0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石龙蒋氏族谱 [按房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光绪26[1900]校印. 存23册 : 插图, 世系表. 受姓祖 : (周) 蒋伯龄. 出自姬姓, 周公旦第三子, 封蒋后, 并于楚, 子姓分散, 因以为氏. 远祖 : 蒋琬, 字公琰, 为蜀汉大司马, 谥曰恭侯公, 为零陵湘乡人, 传湘乡之有蒋氏自琰公始. 宗祖 : (唐宋之际) 蒋仲南, 后唐时由江西吉安迁还湘乡, 卜居曲靖. 生子三 : 蒋文辕 ; 蒋文通(后裔居湘阴) ; 蒋文炳(后裔居益阳, 及常德武陵). 文辕公下石龙, 戴家冲, 及横港派祖(均为仲南公14世孙, 另为1世祖): 石龙派祖(1世) : (元) 蒋荣臣,字时举. 为文辕公4世孙士龙之后. 由曲靖迁石龙. 荣臣公下支祖 (3世) : (元) 蒋永贤,字受经,行九 ; 蒋永芳,字受卿,行十二. 永贤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敏忠(庆公之子, 为县城南, 黄连坪共祖) ; 蒋海忠(后裔居蜡树坳) ; 蒋祈忠(后裔居黄家岭) ; 蒋益忠,字增有(后裔居何家巷). (明) 蒋全忠(后裔居张家冲) ; 蒋玺忠(后裔居十一都蒋家湾) ; 蒋武忠,字泰照(后裔居娄底) ; 蒋敏忠(英公第三子, 后裔居唐家湾). 永芳公派下房祖 (9世) : (明) 蒋彝忠(抚子后裔居西阳蒋家湾) ; 蒋利忠(后裔居杨树坡) ; 蒋仕忠(后裔居伏成(或富城, 或伏蛇)). 戴家冲派祖(1世) : 蒋世麒 ; 蒋世麟 ; 蒋世彪. 皆为文辕公4世孙士虎公裔大旺公之子. 此谱缺此派记事. 横港派祖(1世) : 蒋世福 ; 蒋世禄. 皆为士虎公裔大兴公之子. 石龙派行派(1-14世)似为 : 荣如永继宗 志世单忠廷 正守泰元. 石龙派乾隆年通谱行派(15-34世) : 安湘宁益德 祖泽永贤良 孝友敦伦重 光先裕业长. 石龙派嘉庆年通谱行派 : 恭维先泽本隆昌 次序敦和肇锡长 巨望汉中经鼎盛 鸿勋楚宇灿云章 诗书力业登科甲 孝友承家选俊良 蔚起人才昭善述 魁名辉映冀联芳. 横港派行派(1-19世) : 世福孟应正 贤定登泰仁 义礼忠信安 湘宁益本. 注 : 总纂蒋泽寰,字晓松 ; 蒋德钧,字少穆. 分纂蒋本炎,字浦莲. 注 : 此谱石龙派: 17卷,首上下. 戴家冲大旺公房: 3卷, 首1卷, 共6册. 横港大兴公房: 3卷,首1卷. 桥头大隆公房: 4卷,首1卷. 注 : 此谱不全, 缺石龙派 : 卷首下(世表) ; 戴家冲大旺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3(世系图) ; 桥头大隆公房 : 卷首(世表), 及卷1~2(世系图).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巿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王氏四修族谱 二十五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苍柏园 , 民国2[1913].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纂王德潜,字紫东 ; 王徳骏,字玉川. 监修王维土,字竹卿 ; 王迪前,字武林. 编修王徳备,字蔼吉 ; 王徳舆,字琪笙. 注 : 此谱缺卷13, 及25. 迁潭祖(1世) : (元明之际) 王志春,字公选,行兴二官人. 原籍江西南昌府酆城县圳上. 后卜居湘潭老八十四都(今上十七都石潭) 石潭祖 (5世) : 王添宇,讳时谊,字老泉. 潭城祖 (5世) : 王添荣,字时中. 湘乡始迁祖(5世) : (明) 王添芳,字托山,号济川,别号道正. 由乡潭老八十四都迁湘乡七都. 生字二 : 王朝东,字少簪,行一 ; 王朝南,字继簪,行二. 抚子一 : 王朝西. 添芳公派下房祖(7世) : (明) 王我儒,字省吾 ; 王我位,字启吾 ; 王我佐,字培吾 ; 王我信,字任吾 ; 王我俯,字成吾 ; 王我轸,字俊卿. 皆为朝南公之子. 我儒公派下支祖(9世) : (明清之际) 王学兆,字梦熊,号公望 ; 王学荡,字懋昭 ; 王学泗,字恒佐 ; 王学溢,字贤昭,行一 ; 王学浩,字广昭,行一 ; 王学淑,字在昭,行二. 我位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源 ; 王学渤,字百汇,行二 ; 王学瀛,字文我 ; 王学涟,字先(天)文 ; 王学泽,字斐章 ; 王学洛,字九一. 我左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高,字白奇. 我信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渊,字得昭 ; 王学濬,字功昭 ; 王学浑,字文昭 ; 王学泌,字习昭 ; 王学溥,字百良. 我俯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滨,字百居 ; 王学洪,字百支 ; 王学深,字百胜 ; 王学河,字坤生. 我轸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灏,字梁友. 派行(志春公下起) : 礼玘世添潮 我岐学之昌 光宗维迪德 秉正启贤良 湘衡培元运 作述焕典章 矩矱由前范 衣冠裕后康.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王氏族谱. 版心题 : 湘乡王氏四修族谱. 卷端题 : 上湘苍柏园王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二水乡名间乡陈氏赤湖派下族谱 [不分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75[1986](钰丰印刷).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赤湖派始祖 : (南宋) 陈道明. 景定年间,自陈州迁漳浦县赤湖. 名间始祖 : (清) 陈懿. 于乾隆初期自赤湖携眷来台,定居南投. 二水始祖 : 陈文显,字德轩. 居彰化. 渡台四大派祖 : 陈文显(赤湖派大丘园) ; 陈瑞纵(永脱公派下,二八水街仔) ; 陈瑞兴(永润公派下,福兴庄) ; 陈世灶(永权公派下,弓鞋仔) . 昭穆 : 锦水荣光曾瑞世 丹山仪宇振文明 崇德象贤文若武 云龙变耀孝先尊 祖迩如遐汗马辉惶. 散居地 : 台湾省南投县名间乡; 及彰化县二水乡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湘乡王氏四修族谱 二十五卷首一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苍柏园 , 民国2[1913]. 22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总纂王德潜,字紫东 ; 王徳骏,字玉川. 监修王维土,字竹卿 ; 王迪前,字武林. 编修王徳备,字蔼吉 ; 王徳舆,字琪笙. 注 : 此谱缺卷13, 及25. 迁潭祖(1世) : (元明之际) 王志春,字公选,行兴二官人. 原籍江西南昌府酆城县圳上. 后卜居湘潭老八十四都(今上十七都石潭) 石潭祖 (5世) : 王添宇,讳时谊,字老泉. 潭城祖 (5世) : 王添荣,字时中. 湘乡始迁祖(5世) : (明) 王添芳,字托山,号济川,别号道正. 由乡潭老八十四都迁湘乡七都. 生字二 : 王朝东,字少簪,行一 ; 王朝南,字继簪,行二. 抚子一 : 王朝西. 添芳公派下房祖(7世) : (明) 王我儒,字省吾 ; 王我位,字启吾 ; 王我佐,字培吾 ; 王我信,字任吾 ; 王我俯,字成吾 ; 王我轸,字俊卿. 皆为朝南公之子. 我儒公派下支祖(9世) : (明清之际) 王学兆,字梦熊,号公望 ; 王学荡,字懋昭 ; 王学泗,字恒佐 ; 王学溢,字贤昭,行一 ; 王学浩,字广昭,行一 ; 王学淑,字在昭,行二. 我位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源 ; 王学渤,字百汇,行二 ; 王学瀛,字文我 ; 王学涟,字先(天)文 ; 王学泽,字斐章 ; 王学洛,字九一. 我左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高,字白奇. 我信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渊,字得昭 ; 王学濬,字功昭 ; 王学浑,字文昭 ; 王学泌,字习昭 ; 王学溥,字百良. 我俯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滨,字百居 ; 王学洪,字百支 ; 王学深,字百胜 ; 王学河,字坤生. 我轸公派下支祖(9世) : (清) 王学灏,字梁友. 派行(志春公下起) : 礼玘世添潮 我岐学之昌 光宗维迪德 秉正启贤良 湘衡培元运 作述焕典章 矩矱由前范 衣冠裕后康.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名页题 : 王氏族谱. 版心题 : 湘乡王氏四修族谱. 卷端题 : 上湘苍柏园王氏四修族谱.
浏览:100
乡导读知识
寿县南乡戚氏宗祠
寿县南乡戚氏宗祠
  戚氏宗祠是戚氏家族祭奠祖先的互动场所,寿县南乡戚氏宗亲的宗祠往往指安徽的戚氏宗祠。姬姓在《百家姓》中排33位,是一个具有3000年历史的古老姓氏,姓氏宗祠的常见堂号有东海堂等。传说戚氏的始祖是卫国大夫孙林父,戚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  从国内戚氏的宗祠来看,除安徽寿县南乡的戚氏宗祠之外还有夏府戚氏宗祠、义桥镇戚家山下的戚氏宗祠,这些和南宋时期的戚骏升以及明代的戚继光有关,此外还有蓬莱戚氏宗祠是明崇祯八年为褒扬戚继光所建。
浏览量:2877次
李时珍的故乡在哪里
李时珍的故乡在哪里
李时珍的故乡是湖北蕲州,今天的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李时珍,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生于1518年7月3日,我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李时珍曾经为了搜集整理各地的药材游历了很多山河名川,他到过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南直隶、河南、北直隶等地,博览群书,参考的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多达925种,弄清了很多疑难杂症,于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他还对脉学及奇经八脉有研究,留下了《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著作,被后世尊为“药圣”。
浏览量:2009次
青铜器之乡
青铜器之乡
青铜器之乡是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历史悠久,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之称,建城历史两千七百余年。同时,宝鸡还是中华文化重要支脉宝学的所在地。由于陕西宝鸡出土了很多青铜器,有晚清四大国宝(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何尊、大克鼎、铜浮屠、墙盘、逨盘、折觥、胡簋、卫鼎等,因此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宝鸡出土的文物在故宫、台北故宫、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均有所藏。中国唯一一座青铜器博物馆也位于宝鸡。2004年江泽民为宝鸡题写“青铜器之乡”。
浏览量:2120次
孔子的故乡
孔子的故乡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浏览量:18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