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斑林狸

斑林狸

斑林狸Prionodon pardicolor),又名斑灵狸东方蓑猫,是生活在喜玛拉雅山中部及东部的麝猫。它们身体短小,呈浅色,头部尖长,四肢细小。由于它们会咬着猎物的腹部来拖行猎物,故有时被误会为蟒蛇或其他大型的有毒蛇。它们主要吃昆虫、鸟类及细小的哺乳动物。

分布于锡金、不丹、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国的贵州、广东、云南、四川、广西(西南部)等地,多见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阔叶林林缘灌丛以及亚热带稀树灌丛或高草丛附近。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尼泊尔。

斑林狸简介资料
Prionodon pardicolor、Hodgson, 1842
林狸属
动物界
斑林狸 P. pardicolor
林狸科 Prionodontidae
哺乳动物纲
脊索动物门
斑林狸相关文献
陕西-榆林-清涧县白斑
白斑(1656~1722)字文玉,号淡海。高杰村人,清顺治十三年三月十九日(1656.4.13)生。白补宸三子。其个性奇异,跅弛跌宕,不合时俗。康熙二十四年(1685)以拔贡授高陵教谕,称病不就,绝意仕途,广交学士,终生客游。江苏巡抚于准同他有旧交,拟高薪招聘。白至,对于说:“公恢张教治,大庇其名,则某不敢辞;若苟焉,为众人所为,又安用余?”数日后,借他事而别。长兄白璇,任桐城县令时,白斑与著名作家方苞结为挚友。五十九年(1720),方苞因戴名世∠山集》案牵引入狱,祸将不测,交游裹足,白斑挺身营救,竭尽其力。其工书,得魏晋人遗意;中岁为诗,雄直过人,有《气盖关中诗稿》(未锓板)。六十年十二月二十日(1722.2.5)寿终。方苞满怀崇敬、痛惜之情,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查看全文
斑鳖
分布斑鳖已知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江苏、浙江两省交界太湖、云南红河流域的个旧、元阳以及建水县。中国最后一个已知野生个体于1998年在红河之间的元阳及建水县​​被发现,后获释放。现时已知只有在越南和中国四
查看全文
狸獭
又名麝田鼠或水田鼠。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啮齿目、仓鼠科、田鼠亚科,是一种较名贵的经济动物。原产阿根廷等南美洲地区,84年引进中国,短粗,浑圆,体重5-6公斤,寿命8-9年,饲养6-7个月性成熟,妊娠期4个月,身长为23-36厘米,尾长为18-30厘米,它生活在沼泽、池塘、河流等水域,以水莲、香蒲等水生植物为食,在水里或水边堤坝上筑巢。它的繁殖力很强,一年产仔大约五六十只。人工繁殖饲养草狸獭必须制定科学的用粮组合表,合理搭配和投喂各种饲料,遵守定时、定量、定料型和定料种的饲喂制度,做经少给勤添多观察,每次喂料可分为主投和补投两次完成,30分钟后将剩料取出,这样可刺激食欲,使其多采食新鲜饲料。秋季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较大。草狸獭发病率高,必须强饲养管理,搞好疾病防治。秋季青饲料丰富,进食量大。此时应加强饲喂,增加营养。冬季天冷,气温低,青饲料缺乏,在饲养管理上要加强防寒保温工...
查看全文
斑灵狸(图)
别名斑林狸、彪、刁猫、虎灵猫。体重500克左右,体长约37厘米。面部狭长,吻鼻部突出;四肢短小,趾垫发达,爪能伸缩自如。尾呈圆柱状,几近于体长,有8——11道黑色环纹,环间多呈黄白色。全身被黄褐色柔软而细密的短毛,自头顶沿颈背至肩部有两道黑褐色纵纹,体侧散布大小不一的棕黑色块斑,是以名之“斑”灵狸。 斑灵狸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
查看全文
血泪斑斑
血泪斑斑【成语意思】:血与泪俱在实证物【用法分析】:血泪斑斑作谓语、定语;用于悲痛事情。【成语来源】:元·韦居安《梅磵诗话》上卷:“艰难犹有君亲念,血泪斑斑满客衣。”【褒贬解析】:中性成语【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使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年代】:古代成语【成语字数】:四字成语【成语拼音】:xuèlèibānbān【成语声母】:XLBB【近似成语】:斑驳陆离:斑驳:指一种颜色中杂有其它颜色;显得花花搭搭的;陆离:参差不一的样子。形容颜色杂…【成语接龙】:血泪斑斑→→斑驳陆离→→离鸾别凤→凤附龙攀→攀蟾折桂桂林一枝→枝附叶着→着述等身→身废名裂→裂土分茅→茅室蓬户→户曹参军
查看全文
斑林狸相关标签
灵猫属
IUCN无危物种
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