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清代 石涛

石涛

(画家)

石涛(1642年-1707年),清初画家,原姓,名若极,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小字阿长,别号很多,如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法号有元济原济等。与弘仁、髡残、朱耷合称“清初四僧”。

石涛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他既是绘画实践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艺术理论家。

石涛简介资料
1642 年
董源、巨然、徐渭、董其昌
明末清初
绘画、书法、文艺理论
1707 年
清初
北宗
画语录、黄山八胜图、杜甫诗意图、墨兰图、爱莲图、石涛罗汉百开册页
和尚、画家
Shitao
石涛相关文献
王涛
生平王涛在文宗十五年(1061年)册封为崇仁广义功臣守兼三司检校尚书令,封朝鲜侯(조선후)。至献宗继位后加封守太师。肃宗四年(1099年)他去世,追封为襄宪王(양헌왕)。家庭父母父:高丽文宗王徽母:仁敬贤妃(朝鲜语:인경현비)李氏妻妾妻子:王妃仁州李氏子孙王滋,司空王源,广平公王温(朝鲜语:강릉공),江陵公参考文献《高丽史》宗室列传、后妃列传、年表。《高丽史节要》
查看全文
石涛
生平石涛是明靖江王朱赞仪的十世孙,朱亨嘉的长子。清初,其父朱亨嘉企图称监国失败被唐王处死,若极被宦官(即喝涛和尚)救出,由桂林逃到全州,在湘山寺削发为僧,改名石涛。石涛一生浪迹天涯,云游四方,在安徽宣城敬亭山及黄山住了10年左右,结交画家,后来到了江宁(南京)。晚年弃僧还俗,成为职业画家。清圣祖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二十八年(1689年)两次南巡时,他在南京、扬州两次接驾,献诗画,自称“臣僧”。后又北上京师,结交达官贵人,为他们作画。但终不得仕进,返回南京。最后定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有大量作品传世,但伪作亦多。他还总结与整理他多年来绘画实践的经验与理论,使他晚年的作品更加成熟和丰富多采。石涛死,高翔每岁春扫其墓。著有《画语录》十八章。画风石涛擅长山水,常体察自然景物,主张“笔墨当随时代”,画山水者应“脱胎于山川”,“搜尽奇峰打草稿”,进而“法自我立”。所画的山水、兰竹、花果、人物,...
查看全文
山涛
生平好老庄之学,与嵇康,阮籍等交游,为人小心谨慎,山涛在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大,一直到四十岁才开始为官。投靠司马氏,仕途平步青云。生活非常节俭。后山涛见司马懿与曹爽争权,乃隐身不问事务。山涛推荐好朋友嵇康来洛阳做官,没料到嵇康不但不领情,还写了一篇《与山巨源绝交书》的奇文,称然而,嵇康在刑场临死前将自己的儿女托付给了山涛,留言道在嵇康被杀后二十年,山涛荐举嵇康的儿子嵇绍为秘书丞。王戎曾称涛为山涛虽然积极追求功名,但为官清正,能在污泥浊水的环境下洁身自好。县令袁毅曾送给山涛一百斤丝,山涛知道袁毅肯定不会只向他一人行贿,立即举报就会得罪一大批官员,于是暂且收下。后来袁毅获罪,招供了所有行贿情况,山涛这才上交那一百斤丝,丝上积满灰尘,印封完好如初。乱世之中,保全自己之余才能有所作为,这点山涛做得很出色。后裔子山该、山淳、山允、山谟、山简。唐朝末年将领山行章自称山涛后裔。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墙砖上的王戎(...
查看全文
速比涛
“鲨鱼皮”泳衣第一代:Fastskin(2000年)第二代:FastskinFSII(2004年)第三代:FastskinFSPRO(2007年)第四代:FastskinLZRRACER(2008年)“鲨鱼皮”泳衣最初由速比涛发明,后来包括Arena和Jaked等泳衣制造商也生产相似概念的高科技泳衣,使得身穿高科技泳衣的运动员经常打破纪录。后来国际泳联禁止了运动员在比赛中身着此类泳衣。
查看全文
戈涛
生平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二甲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改充言官,历任湖广、山西、河南道监察御史,官至刑科给事中。著作有《坳堂诗集》十卷、《坳堂文集》十卷,曾纂《献县志》二十卷、《戈氏族谱》二卷。参考文献戈涛著、刘青松辑校,《坳堂诗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16年
查看全文
石涛相关标签
朱姓
清初四僧
二石
1707年逝世
四僧
清朝画家
明朝宗室
十七世纪画家
1642年出生
家族谱大览
石孝乐世系录
石孝乐世系录
石孝乐(1873-1939)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生于清同治12年,卒于民国28年,享年67岁。1886年,年仅13岁的孤儿石孝乐,只身闯荡上海,在美孚洋行油轮上谋生。从一个勤杂员(BOY) 逐步晋升为船长,与船共处50年,他一生精于事业,严于治家,乐善好施,在友邻间享有盛誉。 石孝乐元配何氏早逝无后,续娶虞氏生两子后又逝,再续娶张桂林,生两子五女。目前,后代遍布鄂、粤、桂、川、渝,陕、疆、港,美等地。他们在祖国欣欣向荣的时期里,开创新的美好未来。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石孝乐出生在贫苦农家,早年父母双亡,他无视宿命观,靠自己勤学苦练,奋力拼博的坚强毅力,终于能掌握近代航运技术,懂得英、日语言,出人头地立足于社会,这是留给后代的可贵精神财富。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修族谱是一件功德之事,对上不负先祖,对下造福后人。功德之事,必有福报,可能不在当世,但我们的后人会因我们而自豪。我们给后人留下的,不是一本谱书,而是一种文化和精神。
浏览:0
石氏族谱
石氏族谱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侗族
浏览:0
龙田何氏台石派五房家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1927]. 1册(39双叶). 珍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始祖 : (清) 何君荣,讳禄,字兆爵 始迁祖 : (清) 何台石,讳其玫 散居地 : 福建省福州市等地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龙田)
浏览:100
湘常澧石氏族谱
湘常澧石氏族谱
湖南澧县三修常澧“石氏族谱”序修 丁亥四月,归。适逢澧州重修族谱。瞻前朝列宗之盛泽,神虑驰扬。感历代先祖之隆德,衷其敬往。奉伯甫命,乃协修之。   自幼髫之际,尝闻有祖谱焉,文革一炬,后世子孙欲慎终追远,报本返始,其奈谱系不明,徒有维则之思,而空余长天之憾也。窃闻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乾坤有始,万物有源。祖宗虽远,然我躯体血脉相连,敬宗法祖,不可一日或废。石氏先灵,肇自黄帝轩辕,几传至后稷,授民稼樯,后世奉为农神,衍至姬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有修政之德,封国于卫。及我姓始祖碏公大义灭亲,世称纯臣。孙骀仲感祖德忠义,遂以祖字为氏。由是,武威堂建。绵长发育,历数十世,经万石君奋公,开业河南,代系迭传,及北宋朝,有懋公字敏若者,哲宗时进士,时权宦梁师成上蔽聪,下辱士民,公挂冠而去。游幕楚南,开石氏沅澧一脉。自有明一朝,家声隆显,析派分流。澧州始祖坚公,明洪武朝乙卯举人,官拜户部主事、累官江南藩宪,以廉慎称著一时。子六:明昭,明银,金,玉,满,堂。金、玉、满、堂四公落业河南,裔嗣绵衍。   坚公长子明昭字廷著,拜四川成都知府;次子明银字廷河,拜四川重庆知府,初弟兄卜居澧州东乡里二府庄。尔后,廷河公迁常德府,子孙十世同居,家有牛王代牧、百犬同食之瑞,明世宗嘉靖帝赐银建坊旌表义门。今二公后裔已分迁澧县、临澧、石门、鼎城、桃源、安乡、慈利、桑植、南县及湖北公安、施南、广西桂林等处,传二十余世,丁众万计,堪谓祖业鼎盛,家道隆昌也。   清道光朝,二公后裔始联修谱牒,议定昭穆派诗,各开祠堂敬宗祀祖。同治朝二修谱牒,绪派十六字。民国三十二年,明著公裔孙旦求倡修宗谱,其时,日寇肆掠,祸殃沅澧,联修族谱被迫搁浅,仅增六十四字合成百派。常德、澧州各依祠堂分修支谱,期异日神州靖定,寰宇澄平,备清馔水酒告祭于祖宗神前,合谱明宗。民国三十四年,澧州宗谱告竣,民国三十八年,常德宗谱告竣。恰国共逐鹿,合谱之事无从提起,后国朝定鼎,风尚大变,亦又浩劫十年,文化更张,合谱事宜愈如加霜。迨至国朝庚辰,常德重修支谱告竣,澧城哗然。永夜常思,惶惶而不解,何以派行划一而谱牒各异,且各开宪章,其何由因也?丁亥瞻拜澧谱,斟文酌句,佐证宗内长者,方晓前事恍然。   常澧两支均系敏若公、坚公一脉传承,今各支因世系不明或有疑义者,其祖宗庐墓此间,发育繁衍,究其本源皆敏若公、坚公之脉血也。至若代承紊乱,其因斯时文化不开,信息阻塞,战乱频繁,或老谱遗失,或茔墓不考,前贤修谱未得详查实情而不敢肆意妄断也。况既同循“尚元开盛道”之派行,其于血脉亲疏真伪之辩似有刻意析派分宗之嫌,有悖先祖联宗修谱敬祖收族之宏旨,异日恐落他族笑柄也。经各支代表合议,自敏若公至坚公世系传承已不可考,今次修谱断坚公为一世祖,以坚公本支长房世系为据,其余各支均由派行逆溯,世系空缺处明书某世祖,待后世族贤查得确切资料补录,切不可凭空捏造,令谱系血脉失真。各支后裔均书为坚公某世孙,一则衍同宗同源之意,延亲宗睦族之祖训,二则使各支子孙一目了然,永无似今日世系亲疏真伪之争。   恭逢盛世,重修谱牒。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下安群昭群穆追慎之心。愿由此。伯仲昭穆有序,子孙派行不紊,亲宗睦族,何复幸焉?值兹宗谱告竣之际,谨以些语以志之。 守仁公裔孙 嘉贻谨识 公元二千零七年丁亥冬至 世系: 石坚─石明昭─石自榜─石启莹─石应祯─石良容─石永清─石琳─石子敬─石瑞─石承会─石可选-?尚-?元-?开-?盛-?道 澧州武威堂石氏派诗: 原派:尚元开盛道,嘉瑞振朝常。业在思维则,宏图恪运昌。 续派:孝友贻谟,诗书垂训,克绍家声,丕承先正。 增字:继序昭穆,祖宗永享。诰锡儒林,遗泽孔长。    体德作育,世代忠良。隆平际遇,华国文章。    恭宽信敏,建立纪纲。矩协高曾,礼范上庠。    绳武象贤,福禄尔康。哲人蔚起,万载腾芳。
浏览:0
湘潭锦石欧阳氏六修族谱 [13卷,含卷首]
原书: [湘潭] : 敦本堂, 2004年编印. 13册 :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湘潭始迁祖 : (明) 欧阳邦美,字宣甫. 由江西安福徙湘. 下有二子,为二派. 二大派祖 : (明) 欧阳志华(上四房) ; 欧阳志亮(下四房). 上四房祖 : 欧阳景隆 ; 欧阳景(里) ; 欧阳景英 ; 欧阳景贵. 下四房祖 : 欧阳景升 ; 欧阳景隐,字爱菊 ; 欧阳景陟 ; 欧阳景(洪),字仕齐. 注 : 上列之(里), (洪)二字均应为阜字部首, 但无法打印, 以同音字代之.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锦石乡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
湘潭锦石欧阳氏六修族谱 [13卷,含卷首]
原书: [湘潭] : 敦本堂, 2004年编印. 13册 :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湘潭始迁祖 : (明) 欧阳邦美,字宣甫. 由江西安福徙湘. 下有二子,为二派. 二大派祖 : (明) 欧阳志华(上四房) ; 欧阳志亮(下四房). 上四房祖 : 欧阳景隆 ; 欧阳景(里) ; 欧阳景英 ; 欧阳景贵. 下四房祖 : 欧阳景升 ; 欧阳景隐,字爱菊 ; 欧阳景陟 ; 欧阳景(洪),字仕齐. 注 : 上列之(里), (洪)二字均应为阜字部首, 但无法打印, 以同音字代之. 散居地 : 湖南省湘潭县锦石乡等地. 书名据卷端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