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北宋现代博罗罗浮山摩崖石刻

2015-03-07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935
转发:0
评论:0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北宋现代博罗罗浮山摩崖石刻,北宋—现代博罗罗浮山摩崖石刻位于博罗县罗浮山。罗浮山原有九观十八寺,石刻多分布在

北宋—现代 博罗 罗浮山摩崖石刻 位于博罗县罗浮山。罗浮山原有九观十八寺,石刻多分布在这些寺观的周围。经文物普查核实,共有宋代以来题刻130多题。分布在五龙潭、白鹤观、宝积寺、黄龙洞、华首台、朝元洞、酥醪观、朱明洞和石洞等处。内容多为有关古建筑的建置沿革、名人题刻、乡规民约、官衙文告、山林管理等。字体有篆、隶、行、楷、草。“罗浮”摩崖石刻为罗浮山年代较早,且有一定书法艺术价值的一题石刻,位于白鹤观后五龙潭边石崖上,阴刻篆体,字大1.51.20米。右边刻有“淳熙己亥良月望日”八字,左边刻有“郡守睢阳吴裒男有书”。这是一题南宋石刻。在其旁有一题北宋石刻,为“长寿涧”三字,下刻“圣宋皇祐二年润十月二十七日,提点诸州刑狱太常博士范阳祖无择题”,篆体,字大0.10.20米。祖无择,字择之,范阳人。进士出身,曾任提点广东刑狱,常游罗浮山。《逃暗记》则是罗浮山石刻中面积最大,史料价值较高的一题明代摩崖石刻,位于九天观右侧二里石洞山房故址的一块大石陡壁上。面积约40平方米。上刻《逃暗记》全文,共118个字,隶书,竖排,字大0.10.15米。文为叶春及撰,南海朱完书。内容主要描述叶春及厌官场,离尘世,逃于罗浮,辟“逃暗”(又称石洞山房)以居,自称石洞居士。叶春及,字化甫,归善(今惠阳)人,明隆庆初授福清教谕,未赴任。任惠安知县,有政绩。后升宾州知府,挂冠而去,归罗浮。四川巡抚艾穆荐举,迁户部郎中。朱完,南海人。能诗,工篆隶,擅长画竹,是明代广东著名书画家。罗浮山摩崖石刻中,还有明代三部尚书湛若水的题刻,清代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题刻,以及现代广东著名书法家秦咢生的题刻等等。

1989年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北宋现代博罗罗浮山摩崖石刻
北宋―现代博罗罗浮山摩崖石刻位于博罗县罗浮山。罗浮山原有九观十八寺,石刻多分布在这些寺观的周围。经文物普查核实,共有宋代以来题刻130多题。分布在五龙潭、白鹤观、宝积寺、黄龙洞、华首台、朝元洞、酥醪观、朱明洞和石洞等处。内容多为有关古建筑的建置沿革、名人题刻、乡规民约、官衙文告、山林管理等。字体有篆、隶、行、楷、草。“罗浮”摩崖石刻为罗浮山年代较早,且有一定书法艺术价值的一题石刻,位于白鹤观后五龙潭边石崖上,阴刻篆体,字大1.50×1.20米。右边刻有“淳熙己亥良月望日”八字,左边刻有“郡守睢阳吴裒男有书”。这是一题南宋石刻。在其旁有一题北宋石刻,为“长寿涧”三字,下刻“圣宋皇祐二年润十月二十七日,提点诸州刑狱太常博士范阳祖无择题”,篆体,字大0.15×0.20米。祖无择,字择之,范阳人。进士出身,曾任提点广东刑狱,常游罗浮山。《逃暗记》则是罗浮山石刻中面积最大,史料价值较高的一题明代摩崖...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北宋现代潮州葫芦山摩崖石刻
北宋―现代潮州葫芦山摩崖石刻位于潮州市葫芦山。葫芦山旧称艮山,因山下有西湖,故又称湖山或西湖山,葫芦山既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又是摩崖石刻荟萃之所。山多怪石,或拔地而起,或峥嵘突兀,或悬崖削壁,或傍水临波,为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好去处。可谓逢岩必刻,无石不铭。自宋以来,历朝累积,蔚为大观,虽历经劫难,至今仍保存138题,其中宋刻16题,元刻1题,明刻24题,清刻28题,近现代18题,年代不详48题。这些石刻的内容,有赞美湖山的、有抒发情怀的、有记述游踪的,还有重要记事、科举题名以及官衙文告等。字体则包括真、草、隶、篆、行。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宋刻“放生”、“倒景”、“俞献卿葬妻文”、“重辟西湖记”,以及字径近两米的巨幅摩崖“湖山图画”。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北宋现代潮州葫芦山摩崖石刻
北宋—现代潮州葫芦山摩崖石刻位于潮州市葫芦山。葫芦山旧称艮山,因山下有西湖,故又称湖山或西湖山,葫芦山既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又是摩崖石刻荟萃之所。山多巉岩怪石,或拔地而起,或峥嵘突兀,或悬崖削壁,或傍水临波,为墨客骚人留题勒石的好去处。可谓逢岩必刻,无石不铭。自宋以来,历朝累积,蔚为大观,虽历经劫难,至今仍保存138题,其中宋刻16题,元刻1题,明刻24题,清刻28题,近现代18题,年代不详48题。这些石刻的内容,有赞美湖山的、有抒发情怀的、有记述游踪的,还有重要记事、科举题名以及官衙文告等。字体则包括真、草、隶、篆、行。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宋刻“放生”、“倒景”、“俞献卿葬妻文”、“重辟西湖记”,以及字径近两米的巨幅摩崖“湖山图画”。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明现代南海西樵山摩崖石刻
明―现代南海西樵山摩崖石刻位于南海市西樵山。共140多题,主要分布在翠岩、九龙岩、金鼠�啊�白云洞等处。字体有隶、篆、楷、草、行等;年代由明清至当代,作者有官宦、隐逸、大学问家和乡贤;内容有记迹抒怀,有警世之作,而更多的是歌咏西樵山的风光旖旎、秀色可人。如草书“云门”,湛甘泉书,字径0.35米;行书“天然图画”,黎简书,字径1米;行书“翠岩”,字径0.65米;隶书“大观”,字径0.34米;七十二山人行书“不骛纷华不尚仙,优游林下养余年,闲是闲非休闲理,半日看花半日眠。”字径0.17米,3行直刻;白云洞石刻达80题,如“洗心”,楷书,字径0.66米,灵山仇效忠书;“奇观”,楷书,字径0.6米,“媲美兰亭”,字径0.50米,傅日鉴题并书,还有诸如“银河倒泻”、“峭壁天开”、“壁立千仞”、“仙境”等,均是见景生情与讴歌山河壮丽之作。1994年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 岭南文化—摩崖石刻—明现代南海西樵山摩崖石刻
明—现代南海西樵山摩崖石刻位于南海市西樵山。共140多题,主要分布在翠岩、九龙岩、金鼠埌、白云洞等处。字体有隶、篆、楷、草、行等;年代由明清至当代,作者有官宦、隐逸、大学问家和乡贤;内容有记迹抒怀,有警世之作,而更多的是歌咏西樵山的风光旖旎、秀色可人。如草书“云门”,湛甘泉书,字径0.35米;行书“天然图画”,黎简书,字径1米;行书“翠岩”,字径0.65米;隶书“大观”,字径0.34米;七十二山人行书“不骛纷华不尚仙,优游林下养余年,闲是闲非休闲理,半日看花半日眠。”字径0.17米,3行直刻;白云洞石刻达80题,如“洗心”,楷书,字径0.66米,灵山仇效忠书;“奇观”,楷书,字径0.6米,“媲美兰亭”,字径0.50米,傅日鉴题并书,还有诸如“银河倒泻”、“峭壁天开”、“壁立千仞”、“仙境”等,均是见景生情与讴歌山河壮丽之作。1994年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