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历史文化

国史之狱,大神崔浩是怎么被杀的?

2016-10-14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278
转发:0
评论:0
国史之狱,大神崔浩是怎么被杀的?,崔浩,出身清河崔氏,这是当时中国一等一的望族,且不说讲究士族门第的南北朝,哪

  崔浩,出身清河崔氏,这是当时中国一等一的望族,且不说讲究士族门第的南北朝,哪怕到了唐朝,所谓五姓七望,里面依然还有清河崔氏这一家,可见这家确是望的可以。而崔浩,可以说是这家中最顶尖的人才了。

  作为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历经了道武帝、明元帝、 太武帝三朝,辅佐拓跋焘 建立起媲美五胡十六国时期苻坚统一北方的功勋。明元帝时力谏不可迁都,刘裕北伐时提出隔岸观火,太武帝时更是数度力排众议,在破赫连昌灭亡胡夏、平定北凉、击破柔然,平息薛永宗 、盖吴暴乱,征讨吐没骨部落,吐谷浑以及南征刘宋等战争中屡献奇谋,屡建奇功,也因为如此,拓跋焘对他也是十分的信任,曾经对老崔说:"卿才智渊博,事朕祖考,忠著三世,朕故延卿自近。其思尽规谏,匡予弼予,勿有隐怀。朕虽当时迁怒,若或不用,久久可不深思卿言也。"

  意思就是说老崔啊,你这人聪明有才,跟着我,我爹还有我爷爷干活,三世尽忠,所以我和你亲近。希望你有什么想法就跟我讲,不要藏着掖着,我呢,虽然脾气有时候不好,可能就不听你的话,可冷静下来一想,还是你说的对。。。。。。

  这还不止,拓跋焘还经常对着那些投降的高车族老大们说,你们都快看看,这个崔浩别看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开弓持矛,可是他心中所藏,岂是甲兵可以代替的!我这几年厉不厉害,是不是打到哪胜到哪,全是他的功劳!

  当然除了降臣,当着本国大臣他也要夸崔浩:“以后的军国大事,要是你们这些尚书啊决定不了,那就让崔浩看看,听他的。”

  拓跋焘对崔浩可不仅仅是倚重,而是很亲近。他经常时不时到崔浩家串门,请教各种各样的大小事务,崔浩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每次都让拓跋焘满意而归。不过呢有时候拓跋焘来得太突然,老崔也没啥准备,仓促之间就大着胆子用家常菜肴接待,拓跋焘也不介意,一边和崔浩谈论事情,一边大口大口吞食。

  同样的,崔浩要找拓跋焘,地点也不限于朝堂,可以直接进入后宫,径奔拓跋焘的卧室。

  当年崔浩评论天下豪杰时曾说,如王猛治秦,其人堪称苻坚之管仲;慕容恪辅佐幼主,其人堪称慕容暐之霍光;刘裕平定桓玄祸乱,却是司马德宗的曹操!

  不过,若是把他本人带进去,那他又何尝不是拓跋焘之管夷吾?

  拓跋焘既已完成了统一北方大业,又在崔浩的指导和支持下,于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公元445年)率兵平灭卢水胡人盖吴;于刘宋元嘉二十三年(公元446年)攻略南朝兖、青、冀三州;于刘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派大军攻伐西域,灭焉耆等部;于刘宋元嘉二十六年(公元449年)出三路大军讨伐柔然;于刘宋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二月再攻宋国,摧城拔寨,杀戮无数。在一系列军事行动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在扑灭盖吴暴乱的过程中,拓跋焘更听从了崔浩的劝告,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行动。

  因为这场行动,拓跋焘暴得大名,位列“三武一宗”之首。

  “三武一宗”指的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他们四人,都曾对佛教进行大规模的攻击,因此受到佛家的万世唾骂,但是这四位皇帝,说实话都算得上明君了,可能就唐武宗李炎差点,毕竟那时候的唐朝经安史之乱后江河日下,已非人力可以挽回的。

  这四人中,拓跋焘跟宇文邕都是鲜卑人,也就是胡人,而这也是他们支持灭佛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雄才伟略,都想着,成为统治以汉文化为主的整个中国的皇帝,故而要推崇儒学和道教来标榜自己:我也是炎黄的子孙啊,我们家上数多少代,那也是轩辕黄帝的亲儿子啊。如拓跋焘,他称佛教为“胡神”、“胡经”,以明自己非“胡”。其灭佛诏令中说由于“鬼道炽盛”,致使“政教不行,礼义大坏”;“王法废而不行”,而他自己“欲除伪定真,复羲农之治。”这俨然是一个汉族之王道正统的形象。而宇文邕也有类似的以汉文化为正统的表现。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更重要的还是佛教自身的问题,如北魏晚期,上下信佛,整个国家竟有佛寺三万余座,僧人、尼姑更是达到了两百万人,简直可怕。而当时北魏的人数,最高峰约3500万,这僧侣比例达到了极高的程度。而这些所谓遁入空门的老少爷们,不纳税,不赋役,潇洒的很哪,所谓“应是昔年崇奉日,不能清检守真风。”这才是封建王朝灭佛的根本原因。

  回到正文,拓跋焘对崔浩,就是这样信任着,基本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然而公元450年七月五日,拓跋焘突然狂性大作,下令诛杀崔浩。

  七十岁的崔浩在被押送往城南就死途中,数十个卫士站上囚车,往他的头上撒尿,嬉戏笑骂,呼声嗷嗷。史称,自古宰相被戮,未有如崔浩之惨。而清河崔氏同族无论远近,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被连坐灭族。

  拓跋焘对崔浩的做法让许多人目瞪口呆。拓跋焘怒斩崔浩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说什么宣扬国恶,但是崔浩的死,原因却不那么简单。

  作为一个胡人建立的王国,从开国君主拓跋珪开始,学习汉文化一直是主旋律。不过拓跋珪习惯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生活,更别提手底下的一帮大老粗了。为了部族的前途,洗白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呢他努力结交那些自永嘉丧乱留在中原的衣冠巨族,借助这些文明人,依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信念来洗白队友,然而效果不好,大家该怎样就怎样,反而让他染上五石散。

  就这样,带着大家走向文明社会的重任,拓跋焘当上了皇帝,这位统一北方,武功赫赫的皇帝,深知自己办不成这事,不过他手下有大神崔浩,于是呢就把这事交给他了。

  作为望族出身的崔浩,首先开始从思想上改变这些鲜卑人:来吧,我的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不能信佛了,拓跋焘本来就反感这些胡教,灭佛立刻开始,鲜卑人对崔浩恨之入骨!

  然后,老崔又开始针对大家族进行整治,所谓“齐整人伦,分明姓族”,也就是排了一个家族榜,这下真是把鲜卑贵族气坏了。因为这个榜单不考虑你有多大的功劳,就看你的家族是不是望族。对于北方的汉人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可那些鲜卑人,上去找个先辈,说不定还光腚骑马呢,怎么比!

  而且,你要是上不了这个榜单,那不好意思,举荐的人里面就没你或你家人的份,只能是什么那些汉人贵族。信仰终是虚的,放弃一下也就忍了,可仕途关系到荣华富贵、身家性命,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鲜卑人对崔浩更加的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后快。

  不过,崔浩此时全然不顾,他开始在历史方面着手改革。

  公元439年,拓跋焘就授崔浩以司徒监秘书事,负责主持撰修国史。

  在拓跋焘看来,国史无非就是给皇家人看的,让后代知道本朝开创之不易,借鉴得失,以使本朝延续万年。所以,他特别叮嘱了,国史一定要根据实录编撰。

  崔浩既不虚美,也不讳恶,按拓跋焘的要求,采集了魏国上代的资料,凡涉及魏王朝先辈许多同族杀戮、荒暴的史实,一概照写。于公元450年,历时十余年,完成了记录魏国历史的《国记》。

  但是,崔浩将《国记》上呈给拓跋焘的同时,没经拓跋焘允可,于天坛东三里处,构建了一个碑林,方圆一百三十步,用工三百万,将《国记》刊刻在石碑上,以彰直笔。

  石碑既树立在交通路口,前来观看的自然是人山人海,当人们读到拓跋氏那些原本见不得光的事迹,什么祖先偷鸡摸狗之类的事情时全都傻了眼,议论纷纷。

  好你个崔浩,这岂不是有意暴扬国恶?!

  鲜卑贵族终于怒不可遏,大家都是成年人,这种事情要公开说的?!齐声高呼打倒崔浩,成群结队去向拓跋焘告状。

  拓跋焘忍无可忍,忘记了自己曾对崔浩说过的“卿才智渊博,又是三朝元老,故朕引以为腹心,卿宜竭尽忠心,直言规劝,勿要有什么隐瞒。朕虽时有盛怒,不从卿言,但是最终还是深思卿所说的每一言每一语”,一声令下,诛灭崔浩九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得灭族。仅此一案,被诛杀的近两千人,北方的名门几乎为之一空, 史称“国史之狱”。

  崔浩的用心其实非常良苦,借鲜卑武力的外壳,将华夏文明注入其中,达到华夷融合的效果,以期重振汉人的荣光。毕竟五胡乱华以来,整个北方几乎沦为胡人纵横的地方,不过可惜当时拓跋鲜卑贵族的力量过于强盛,而他的改革过于激进,使得鲜卑贵族与赵、魏等北方大族矛盾爆发。

  毕竟崔浩此前的名气、地位,已让鲜卑贵族忌恨不已,灭佛以及按照汉族世家的传统思想,“大整流品、明辨姓族”,在北魏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高下的主张触及到了许多鲜卑贵族的利益,这才引来了杀身之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国史之狱事件简介,崔浩究竟做了什么被灭族
国史之狱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六月,北魏大臣崔浩因主持编纂的国史直书揭露了北魏统治者拓跋氏祖先的羞耻屈辱的历史,被北魏世祖拓跋焘下令族诛,同时株连被杀的还有崔浩姻亲范阳卢氏、太原郭氏和河东柳氏等北方大族。北魏初年,汉族大臣崔浩当政。崔浩不顾汉族地主与鲜卑贵族之间的矛盾,试图按照汉族的世家大族的传统思想,整理、分别和规定氏族的高下,由是遭到鲜卑贵族的不满;此外崔浩又因主持编纂国史,无所避讳,直书了拓跋氏皇帝一些不愿人知的早期历史,因而得罪了太武帝,于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杀。崔浩宗族以及其姻亲、高门士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也因此株连,并受族诛。北方士族的实力由是受到沉重打击。崔浩,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
· 北魏崔浩简介北魏历史上的重臣崔浩怎么死的?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拓跋焘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
· 崔浩
生平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镇压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门,焚烧寺院,捣毁佛像,为“三武灭佛”之一。寇谦之以杀僧过多,曾苦求崔浩,阻止灭佛行动,“一境之内,无复沙门”。但由于崔浩试图“齐整人伦,分明士族”,卢玄劝他:“夫创制立事,各有其
· 北魏第一军事谋略家崔浩简介崔浩是怎么死的
崔浩(?-450年),字伯渊,小名桃简,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浩出身于清河崔氏,是崔玄伯的长子,母亲卢氏是卢谌的孙女。和范阳高门卢玄是表兄弟。连姻皆士族。《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长相如美貌妇人,自比张良。崔浩曾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三帝,官高至司徒,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做出了贡献。崔浩屡次力排众议,根据星象和人事判断时机,使太武帝得以依次成功击灭胡夏、灭北凉并出击柔然,这些军事行动使北魏得以解除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威胁。尤其是北凉的灭亡,使北魏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拓跋焘盖吴起义的过程中,曾亲见寺僧藏匿武器,崔浩笃信道教,主张崇道废佛。北魏太武帝下令关闭长安沙...
· 北魏谋臣崔浩是怎么死的?是被历史诱杀的吗
崔浩曾在明元帝面前得意地指点江山、品藻人物。他说王猛是苻坚的管仲,慕容玮是慕容恪的霍光。刘裕是司马德宗的曹操,必定篡位;赫连勃勃是背德竖逆的小人,必将覆灭。明元帝好奇地问他,那大魏国的太祖皇帝是什么,他说是伏羲氏,是神农氏。这话听起来是像是拍马屁,但有学者认为,用荒蛮时代的汉族首领来比喻鲜卑太祖皇帝,“其语直斥鲜卑之野蛮”。作为人文学术的继承者,崔浩把周孔之学独揽于怀。但在他的同僚看来,他的那一套有些过气,他不喜欢道教,却喜欢道士寇谦之,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寇谦之说的那句阔气的话,我是来继千载绝统的。他专门为这个道士的鼻祖写了二十余篇历史教科书,上推太初,下尽秦汉变弊之迹,大旨以恢复上古分封制为要,但别人觉得,他只是想让朝廷承认世家大族权力地位为合法。对崔浩来说,历史写作的意义其实早已超出了历史学本身,它涉及道统或文明血脉的继承和维系,当然也包括,在五胡乱华的舞台上,重整或复兴那已被搅得支离...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