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兔园策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627
转发:0
评论:0
典故五代时的冯道历仕多朝,担任大官。时人很多看不起他。后唐时一次上朝,他总回头看身后的兵部侍郎任赞和刘岳,任赞不解,刘岳说冯道必定是丢了《兔园策》。以此嘲讽冯道没有才学,只能靠《兔园策》上朝应对。冯道知道后大怒,将刘岳左迁为秘书监。留下了“遗下兔园”的典故。参考文献^1.01.11.21.31.41.51.6金常政.百科全书的故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03.ISBN7501326231.

典故

五代时的冯道历仕多朝,担任大官。时人很多看不起他。后唐时一次上朝,他总回头看身后的兵部侍郎任赞和刘岳,任赞不解,刘岳说冯道必定是丢了《兔园策》。以此嘲讽冯道没有才学,只能靠《兔园策》上朝应对。冯道知道后大怒,将刘岳左迁为秘书监。留下了“遗下兔园”的典故。

参考文献

^1.01.11.21.31.41.51.6金常政. 百科全书的故事. 北京: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5-03. ISBN 750132623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宗祠陵园-孙策墓
孙策墓里面有很多的金玉奇器,如银盂杯、金搔头等。后盗墓贼被抓获,这些宝物全部被一个叫朱励的人据为己有。不久,孙策的墓地被废,变成了官窑。孙策墓现在位于今江苏省苏州盘门外染丝厂内,当地人称孙。其楣石于解放后发掘出土,虽经岁月剥蚀,仍可分辨出正面浮雕的龙、虎、人等形象。墓主简介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孙策是孙坚长子,孙坚娶寄居吴郡钱塘县的原吴郡(今苏州)吴姓太守之女为妻(史称吴夫人),生有四子一女,四子依次是孙策、孙权、孙翊、孙匡。孙坚长年征战,将家眷留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孙策十余岁时,已广交...
· 兔
习性一只位于黄石国家公园吃草的野兔一只吃草的野兔兔子没有汗腺,所以不会流汗,耳朵可以散热。兔子的排尿机制属浓缩性,对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动物来的少,有些野兔只要靠青草上的露水即可,或是从蔬菜摄取足够的水分,故很少看到兔子到河边喝水。兔子的肠胃道内有相当多的各式菌种以维持体内肠胃消化的平衡,野外的兔子若喝过量的生水有可能因其内部细菌破坏肠胃内的菌种平衡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引起死亡。但认为兔子不喝水则是误解。因食用干式饲料与牧草的关系,需要给予豢养的宠物兔足量干净的饮水,以维持身体的必要运作功能。兔子在自然界能生存的原因来自于逃跑时能快速转弯变换逃生方向,兔在全世界除了大洋洲以外都是原生的动物。澳洲因为以前兔子入侵,现在成了一大物种灾难。有人认为兔子只喜欢吃胡萝卜、高丽菜,所以只需给它这些食物;还有兔子不喝水,否则会造成肚泻;这些都是严重的错误观念。宠物兔的正常健康食物应是无限量牧草、适量干粮和洁净...
· 鼠兔
特征鼠兔是一种耳朵短而圆、没有尾巴的动物。据说鼠兔是因为外形酷似仓鼠而得名。鼠兔没有犬齿,门齿可不断生长。前肢五指,后肢四趾。爪子细而弯,适合掘土。毛色因种而异,由灰色、灰褐色至锈褐色,夏毛要比冬毛淡。分布鼠兔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附近和亚洲中部的高原或山地,也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北美洲西部和欧洲。习性鼠兔能挖复杂的洞穴系统居住,而有些鸟类(如褐背拟地鸦和雪雀等)会利用鼠兔的洞穴躲避太阳的强烈辐射或暴风与冰雹,鼠兔则可借助鸟类的惊鸣来报警。这种生物现象在中国古籍被称作“鸟鼠同穴”。鼠兔多栖息于地面植被矮小稀疏的地区。鼠兔是草食动物,通常在白天活动。鼠兔有储备食物的习惯,所以当冬天来临时,鼠兔不冬眠,而是依赖所储备的食物过冬。
· 月兔
历史月兔的记载,首见于屈原的《天问》:“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在西汉初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月上绘有蟾蜍和玉兔。刘向《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古诗中往往以兔指代月,以下是唐代前的例子:《古诗十九首》之十七: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庾信《宫调曲》:金波来白兔,弱木下苍乌。江总《内殿赋新诗》兔影脉脉照金铺,虬水滴滴泻玉壸。江总《赋得三五明月满诗》:三五兔辉成,浮阴冷复轻。江总《箫史曲》: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中国以外的版本《本生经》中记载:狐、獭、猴、兔每天到修道者处听道。某年天旱,修道者欲迁,四兽欲挽留各自寻找食。兔子自忖无能为力,于是自投火中,把自己作为食物。修道者显露帝释天真身,将兔绘于月上,作为纪念。在日本的《今昔物语集》中也有类似故事,兔子的伙伴变成了狐和猴。朝鲜童谣《小白船》(原名《半月》,谚文:반달
· 守株待兔
战国时,有一个宋国的农夫,他每天都到田里辛苦地工作,来维持全家的生活。有一天,那个农夫又像往常一样到田里工作的时候,看到一只跑得非常急的兔子,从草丛中窜出来时,竟然不小心一头撞死在田边的大树旁。“哇!怎么有这种事?我真是幸运。要是天天有这么样的送上门来的话,不是比耕田的收获更多吗?而且田里的工作忙也忙不完,那有在树下捡兔子来得轻松啊?”农夫心中想着,就捡起兔子回家去了。从此以后,那个农夫不再耕田了,每天就坐在田边的大树下,等候兔子来撞树自杀。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了,都没有等到一只兔子,可是那个农夫仍然不死心,还是每天坐在树下。“哼!我就不相信!今天等不到,明天总会等到吧!”过了好几个月,不仅没捡到兔子,连兔子的影子都没见着呢!农夫的那几块地,也因为太久没有耕种,都荒芜了。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