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路城
历史
年表
1333年(元弘3年):在元弘之变中奉护良亲王之旨举兵上洛的赤松则村在姬路山上建立了称名寺,并命一族的小寺赖季留守该处。后来于1346年(正平元年),史家普遍相信姬路城于本年由赤松贞范筑造。室町时代中,1441年(嘉吉1年),嘉吉之乱起,赤松氏没落,山名氏占领了姬路城。其后应仁之乱中,赤松氏又重夺。
1469年(文明元年):此年赤松氏家臣小寺氏入城。
1545年(天文14年):原城代小寺则职接任家督移往主城御着城,姬路城城代为黑田重隆,后由黑田重隆、职隆父子于1555年-1561年间把原居馆规模的姬路城发展为中世城郭的规模,1567年职隆之子黑田孝高担任城代。1568年“青山、土器山之战”赤松政秀发兵军3000人对黑田军(职隆、孝高父子)约300人,在劣势中固守姬路城将赤松军撃退。之后、1573年黑田孝高(官兵卫、如水)一直担任城代职务。
1576年(天正4年) :织田信长命羽柴秀吉作为先锋(名义上的总大将为信忠),往中国地方征讨毛利氏,并开始攻击播磨,小寺氏站在毛利一方,其家臣黑田孝高却叛至织田一方,并于1580年献城。
1580年(天正8年):丰臣秀吉于攻打毛利家之际占领姬路城,并由家臣黑田孝高(黑田官兵卫)筑起三层的天守阁。山崎之战后分别由丰臣秀长及木下家定担任城主。
1600年(庆长5年):池田辉政因关原之战的战功,获得播磨国一国共52万石成为了姬路藩初代藩主,并于1601年起花费八年动用民夫4、5千万人次,修筑播磨的主支城,姬路的城郭(除西丸)于此时完成。
1617年(元和3年):池田家第三代当主的池田光政被江户幕府以年少为理由转封至鸟取藩,姬路城由伊势国桑名藩的本多忠政入主,从此之后都由德川家的谱代大名控制此重要关卡。
1618年(元和4年):构筑西之丸,城的全貌大致完成。
1749年(宽延2年):酒井氏的上野前桥藩入城。
1882年(明治15年):备前丸因失火被毁。
1910年(明治43年):“明治大修理”展开,耗了9万圆以修理天守阁。
1919年(大正8年):陆军省修理西之丸。其后,第十连队转移往冈山。
1928年(昭和3年):指定为历史遗迹。由文部省管理(实际管理者为姬路市)。
1931年(昭和6年):天守阁被指定为“国宝”。后来,渡橹等亦被指定为国宝。
1934年(昭和9年):“昭和大修理”开始。
1944年(昭和19年):太平洋战争战局恶化,修理中断。
1945年(昭和20年):7月3日姬路大空袭。城内中弹。在姬路本城遗址的中学校舍虽被烧毁,但城的本体却奇迹地免祝融之祸。
1950年(昭和25年):重开了之前中断的昭和大修理。
1955年(昭和30年):天守阁以外的修理完结。
1956年-1964年(昭和31-39年):昭和大修理的第二阶段,对天守阁进行了大维修。
1993年(平成5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日本第一个登录的世界遗产。
2009年-2015年(平成21-27年):继昭和时代的天守阁大维修后,再度开始了名为“国宝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的维修工程。该工程主要着重在外观的整修与内部耐震结构的加强,期间以临时搭建的鹰架屋将整个大天守包覆,由2009年直至2015年3月完工。虽然在整修期间游客并无法进入大天守内参观,但相关单位却特别利用这机会规划了维修工程的参访行程,让游客搭乘鹰架屋内的临时电梯登顶,近距离观赏大天守的外观 。
2015年(平成27年):维修结束后的姬路城于3月27日重新开放予游客参观 。
参考文献
姫路城史(全3巻)橋本政次(姫路城史刊行会)
姫路城の話橋本政次(社団法人姫路観光協会)
歴史群像名城シリーズ姫路城(学研)
プロジェクトX挑戦者たち(11)新たなる伝説、世界へ(NHK「プロジェクトX」制作班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相关资料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