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人物百科

姬路城

2017-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543
转发:0
评论:0
历史年表1333年(元弘3年):在元弘之变中奉护良亲王之旨举兵上洛的赤松则村在姬路山上建立了称名寺,并命一族的小寺赖季留守该处。后来于1346年(正平元年),史家普遍相信姬路城于本年由赤松贞范筑造。室町时代中,1441年(嘉吉1年),嘉吉之乱起,赤松氏没落,山名氏占领了姬路城。其后应仁之乱中,赤松氏又重夺。1469年(文明元年):此年赤松氏家臣小寺氏入城。1545年(天文14年):原城代小寺则职接任家督移往主城御着城,姬路城城代为黑田重隆,后由黑田重隆、职隆父子于1555年-1561年间把原居馆规模的姬路城发展为中世城郭的规模,1567年职隆之子黑田孝高担任城代。1568年“青山、土器山之战”赤松政秀发兵军3000人对黑田军(职隆、孝高父子)约300人,在劣势中固守姬路城将赤松军撃退。之后、1573年黑田孝高(官兵卫、如水)一直担任城代职务。1576年(天正4年):织田信长命羽柴秀吉作为先...

历史

年表

1333年(元弘3年):在元弘之变中奉护良亲王之旨举兵上洛的赤松则村在姬路山上建立了称名寺,并命一族的小寺赖季留守该处。后来于1346年(正平元年),史家普遍相信姬路城于本年由赤松贞范筑造。室町时代中,1441年(嘉吉1年),嘉吉之乱起,赤松氏没落,山名氏占领了姬路城。其后应仁之乱中,赤松氏又重夺。

1469年(文明元年):此年赤松氏家臣小寺氏入城。

1545年(天文14年):原城代小寺则职接任家督移往主城御着城,姬路城城代为黑田重隆,后由黑田重隆、职隆父子于1555年-1561年间把原居馆规模的姬路城发展为中世城郭的规模,1567年职隆之子黑田孝高担任城代。1568年“青山、土器山之战”赤松政秀发兵军3000人对黑田军(职隆、孝高父子)约300人,在劣势中固守姬路城将赤松军撃退。之后、1573年黑田孝高(官兵卫、如水)一直担任城代职务。

1576年(天正4年) :织田信长命羽柴秀吉作为先锋(名义上的总大将为信忠),往中国地方征讨毛利氏,并开始攻击播磨,小寺氏站在毛利一方,其家臣黑田孝高却叛至织田一方,并于1580年献城。

1580年(天正8年):丰臣秀吉于攻打毛利家之际占领姬路城,并由家臣黑田孝高(黑田官兵卫)筑起三层的天守阁。山崎之战后分别由丰臣秀长及木下家定担任城主。

1600年(庆长5年):池田辉政因关原之战的战功,获得播磨国一国共52万石成为了姬路藩初代藩主,并于1601年起花费八年动用民夫4、5千万人次,修筑播磨的主支城,姬路的城郭(除西丸)于此时完成。

1617年(元和3年):池田家第三代当主的池田光政被江户幕府以年少为理由转封至鸟取藩,姬路城由伊势国桑名藩的本多忠政入主,从此之后都由德川家的谱代大名控制此重要关卡。

1618年(元和4年):构筑西之丸,城的全貌大致完成。

1749年(宽延2年):酒井氏的上野前桥藩入城。

1882年(明治15年):备前丸因失火被毁。

1910年(明治43年):“明治大修理”展开,耗了9万圆以修理天守阁。

1919年(大正8年):陆军省修理西之丸。其后,第十连队转移往冈山。

1928年(昭和3年):指定为历史遗迹。由文部省管理(实际管理者为姬路市)。

1931年(昭和6年):天守阁被指定为“国宝”。后来,渡橹等亦被指定为国宝。

1934年(昭和9年):“昭和大修理”开始。

1944年(昭和19年):太平洋战争战局恶化,修理中断。

1945年(昭和20年):7月3日姬路大空袭。城内中弹。在姬路本城遗址的中学校舍虽被烧毁,但城的本体却奇迹地免祝融之祸。

1950年(昭和25年):重开了之前中断的昭和大修理。

1955年(昭和30年):天守阁以外的修理完结。

1956年-1964年(昭和31-39年):昭和大修理的第二阶段,对天守阁进行了大维修。

1993年(平成5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日本第一个登录的世界遗产。

2009年-2015年(平成21-27年):继昭和时代的天守阁大维修后,再度开始了名为“国宝姬路城大天守保存修理工事”的维修工程。该工程主要着重在外观的整修与内部耐震结构的加强,期间以临时搭建的鹰架屋将整个大天守包覆,由2009年直至2015年3月完工。虽然在整修期间游客并无法进入大天守内参观,但相关单位却特别利用这机会规划了维修工程的参访行程,让游客搭乘鹰架屋内的临时电梯登顶,近距离观赏大天守的外观 。

2015年(平成27年):维修结束后的姬路城于3月27日重新开放予游客参观 。

参考文献

姫路城史(全3巻)橋本政次(姫路城史刊行会)

姫路城の話橋本政次(社団法人姫路観光協会)

歴史群像名城シリーズ姫路城(学研)

プロジェクトX挑戦者たち(11)新たなる伝説、世界へ(NHK「プロジェクトX」制作班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西关城伏羲城
伏羲城原称小西关城,在西关城西,形制较小,故名。又因雄伟壮观的伏羲庙位居其中,小西关城就又有了既俗又雅的称谓―伏羲城。该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至清崇祯八年(1635)之间。清代,城之东门楼上镶嵌有“羲皇故里”石刻匾。民国上溯至明末,提及小西关往往都以“伏羲城”称之。古代典籍中的伏羲伏羲的名号,古籍中有许多写法,除“伏羲”(《庄子・人间世》)之外,还有“伏戏”(《庄子・大宗师》)、“伏牺”(《法言・问题》)、“包牺”(《易・系辞下》)、“宓住保ā逗菏椤す沤袢吮怼罚、“炮牺”(《汉书・律历志下》)“庖牺”(《水经注・渭水》)、“虑羲”(《管子・封禅》)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相对于黄帝等中华民族的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典籍中晚出。战国中期以前的典籍中,《论语》、《墨子》、《左传》、《国语》、《孟子》等对伏羲未置一词。既便是记载神话人物、古帝王甚多的《山海经》中,仍未有伏羲一席之地。最...
· 盐城为何称“瓢城”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双脚终于踏上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激动地在自己的游记里这样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这位西方探险家惊叹的地方就是中国的盐城。古老的盐阜大地,一派生机盎然,它东倚黄海,有着582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滩涂广阔、地势平坦,达到45.7万公顷,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5。当年“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浩瀚的大海、广阔的滩涂、茂密的盐蒿草,是盐民“煮海为盐”取之不竭的“粮仓”。《后汉书》有言“东楚有海盐之饶”,一个“饶”字道出了盐阜大地的产盐之盛。而在唐之前的盐城,还只是“海中之洲,长百六十里,洲上有盐亭百二十三。”唐初泥沙淤海,洲方与大陆相连。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曾三次访问苏北,到盐城看滩涂,并写下情真意切的《盐滩行》。戈宝权先生在阔别故乡半个世纪后回到盐城,他深情地说:“我的根在这儿。”然后他吟唱起一首《...
· 城
历史城由西班牙人于1519年设立,这座城市是西班牙帝国入侵位于现属秘鲁的印加帝国之起始点和基地,而这城市亦是当时欧洲人在美洲新大陆的重要贸易中心之一,因此亦常吸引海盗入侵该城。由安孔山望向城市中心的天际线交通2014年城地铁正式通车。友好城市坐标:8°59′N79°31′W/8.983°N79.517°W/8.983;-79.517
·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歌”
1、《火亮虫,夜夜飞》:火亮虫,夜夜飞,爹爹叫我捉乌龟。乌龟没有长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没有开花,爹爹叫我扯黄瓜;黄瓜没落地,爹爹叫我去唱戏;唱戏没搭台,爹爹叫我去爬柴;爬柴不够爹爹烧,爹爹把我头上打一个包。我跟奶奶讲(感),奶奶把我头打一个眼(俺)......2、《小麻鸡,上草堆》:小麻鸡,上草堆。爹爹驮棍子打,奶奶烧水泡麻鸡。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儿子喝汤,媳妇闻香。小伢小伢你莫哼,锅里还有一块小鸡肫,拿去和你(恩)小姑俩个人分。吃半边,留半边,留给奶奶床里边。老猫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檐边,老哇叼到树头尖。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灯盏大,嘴巴哭之歪半边。(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乌鸦)3、《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张;老张家(ga)里起着火,不找旁人就找我......4、《小女伢节韶撩撩》小女伢节韶撩撩,蚂英子夹(嘎)...
· 桐城文化—桐城掌故—“桐城歌”
1、《火亮虫,夜夜飞》:火亮虫,夜夜飞,爹爹叫我捉乌龟。乌龟没有长毛,爹爹叫我扯毛桃;毛桃没有开花,爹爹叫我扯黄瓜;黄瓜没落地,爹爹叫我去唱戏;唱戏没搭台,爹爹叫我去爬柴;爬柴不够爹爹烧,爹爹把我头上打一个包。我跟奶奶讲(感),奶奶把我头打一个眼(俺)......2、《小麻鸡,上草堆》:小麻鸡,上草堆。爹爹驮棍子打,奶奶烧水泡麻鸡。爹爹吃(七)肉(育),奶奶啃骨,儿子喝汤,媳妇闻香。小伢小伢你莫哼,锅里还有一块小鸡肫,拿去和你(恩)小姑俩个人分。吃半边,留半边,留给奶奶床里边。老猫含(扛)到踏板上,老鼠含(扛)到屋檐边,老哇叼到树头尖。奶奶好吃(七)哭三天,眼(俺)睛哭之灯盏大,嘴巴哭之歪半边。(踏板:床前放鞋的隔板;老哇:乌鸦)3、《肚子痛》:肚子痛,找老盛;老盛不在家(ga),找老张;老张家(ga)里起着火,不找旁人就找我......4、《小女伢节韶撩撩》小女伢节韶撩撩,蚂英子夹(嘎)...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