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延广
2021-07-14
籍贯,这个词,在现在总是出现咱们的身份证、履历表等各个地方。这个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古代也是这个意思吗?究竟什么才是籍?什么才是贯? 籍贯指出生地,这是一种现代的概念。在古代,籍和贯是两回事。古代史书上说一个人的出生地,只说“贯”或“乡贯”、“里贯”,不说“籍”或“籍贯”。 《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 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这两个例子中的“贯”,即是指原籍、出生地,亦即现代意义上的籍贯。 贯是籍贯的意思了,那籍是什么意思? 籍与出生地也有一些关系,但并不是指出生地。籍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就是指其所从事的职业。比如承担产盐徭役的人户,在唐代称为“亭户”。五代以后,又称“灶户”、“锅户”、“井户”、“铛户”、“盐户”等。而以“盐户”或“灶户”为其通称。 以籍为标志的户役,很早就出现了。三国时有士家;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