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知识
手机版
关注问题
喻绎泷
2021-07-15

我认为,研究中国人的姓氏,可以传承文明,解读历史信息,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象征。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民族,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确立姓氏制度的国家。据历史传说、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人类社会学的调查考察,早在原始氏族社会,中华先民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关注生命起源的初始宗教观念,即借助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多种形式,绘制、使用了标志各自氏族的符号和图形徽记,用以表达和认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类自身发展、族群差异的相互关系,从而孕育了中华姓氏的原始雏形。这些姓氏的原始雏形,既有崇尚自然、万物有灵的天体物象、山川地貌;也有无生物、动植物的图腾崇拜;也有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的神话史诗;同时也有民族宗教信仰和民风习俗文化内涵。举凡与人类生育、生存、生活、生产有关的万事、万物、万类、万象,都曾被作为姓氏的雏形。故曰“因生赐姓”,从而使中华姓氏具备了多元并起、多元一体的历史渊源,也体现出异彩纷呈、品类繁多、内涵丰富的姓氏文化特色。


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度时期,所以中国的许多古姓都是女字旁或底。 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 如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任、荀、葴、僖、姞、儇、依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芈等八姓,史称祝融八姓。在上古时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


时至今日,中华姓氏已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沧桑,但其世代相承的延续性,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仍永葆青春,仍然是现实生活中人人必备、无时不用的重要标记和社交工具。举凡订立合同,签署书证,信函往来,交流沟通,无一不以姓氏作为重要凭信。“按姓氏排列”、“按姓氏为序”,已成为重要的社交场合、家国大事、学术活动中组合、排列有关人士的惯例。而“贵姓”一词,更是日常社交必备的第一用语和礼仪之词。



总之,姓氏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的积淀,是我们认知历史、传承文明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事事皆用的重要工具和信息体系。因而普及姓氏知识,拓展姓氏研究领域,就成为我们认知历史、传承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