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治毫
2020-07-10
按辞源所载,阎氏自周武王时封泰伯曾孙仲奕于阎乡,因以为氏。后子孙繁衍、迁徙无常、代远年湮,难以尽考。至唐高宗总章年间,有立本公为唐右相。大元时有阎复公为翰林,承旨加封孔子制,即其所作。至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年-1424年)有德茂公者,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汶邑城南三十里漕流社,传十余世。兵燹迭经,书谱无存。附近有庙碑所志,吾族名字虽多,而无徵不信,不敢妄为附会,惟大明天启时创立五圣堂庙碑所志。 斐然公确有可考,五圣堂地址即其所施,因名为阎家庙。后因连年灾荒、兵燹之乱,家业荡然。即携其子珉义公迁黄家店而家为。 ———裔孙思峻谨志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