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

建康城,本名建邺,位于今南京市区中南部,是孙吴和前后相继的东晋、宋、齐、梁、陈共六个朝代的都城。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而更名建康。大兴元年(公元318年),晋元帝于建康登基。548年,侯景之乱时,侯景入台城,南梁的前朝宫阙,大都成为灰烬。南陈时,加以修葺。隋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后,下诏将建康城“平荡耕垦”。

2000年后,在南京市区地下陆续发现多处建康城垣遗址。2012年3月20日,六朝建康都城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相关文献
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
简介元大都北城垣水关遗址,位于海淀段的“水关新意”景区元大都城始建于1267年,1276年建成。元大都城最北部在明朝初年北城墙南移时,被隔在城外,至今仍可见高十多米的城墙遗迹,俗称“土城”,于1957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了保护元大都城垣遗址,1974年9月25日朝阳区成立土城绿化队。1988年3月1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园,命名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土城”原来存有东、西、北三面,分别称“东土城”、“西土城”、“北土城”。先仅剩下西土城和北土城。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分布在海淀区及朝阳区,所以分为海淀段、朝阳段,分别由海淀区及朝阳区管理。海淀段包括西土城及北土城的西段;朝阳段包括北土城的中段及东段。海淀段:海淀段平面呈“⌈”形。自西土城路南端起始,向北沿西土城路延伸至学院路南口,随后折向东,延伸至京藏高速公路。海淀段在西土城路位于分为东、西两条平行道路的西土...
查看全文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
参考资料《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清顾祖禹
查看全文
六朝古都是哪六朝
南京之所以称呼为“六朝古都”就是因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都在南京,所以是六朝古都。身在南京,当你荡漾在秦淮河,那一种“六朝如梦鸟空啼”的梦幻与忧叹总会漠然汹涌。这是一座有着千年沉淀的古城,历史的车轮压过秦淮河,压过牛首山,留在了六朝博物馆,留在南京博物馆,留在每一位生活在南京,走过南京,留在南京人心中。 东晋(317年-420
查看全文
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址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大约3800-3500年,相当于中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中国夏朝文化的重要遗址。1960年考古学家在二里头遗址的上层发现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宫殿基址,为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宫殿建筑基址。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里头遗址共分四期,一二期属石器、陶作坊、村落文化;三四期属青铜和宫殿文化。学术界对二里头遗址有两种看法,目前尚无定论:一种认为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都是夏朝文物,发现的宫城就是夏都;另一种认为一二期是夏朝文物、三四期是商朝文物,所以发现的宫城是商都。与后来的商周文明一道,构成华夏文明形成与发展的主流,确立了以礼乐文化为根本的华夏文明的基本特质。10月下旬,70多位来自大陆、香港、台湾及韩国、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云集...
查看全文
南京六朝遗址建住宅土地已出让专家仍激辩
经过半年多的考古发掘,南京市博物馆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内秦淮河边的颜料坊地块发现了东吴木简、六朝至宋代的驳岸码头,以及农具、兵器和釉上彩瓷器等各类文物1000多件,尤其是驳岸码头的发现,为秦淮河的变迁提供了实物证据。近日南京市召开的一次专家会上透露,这一地块即将兴建“面向长三角精英成功人士”的豪宅,仅地块出让价就高达11亿。那么这处遗址究竟要不要保护,该如
查看全文
六朝建康都城遗址相关标签
南京城池遗址
中国历代国都遗址
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人文建筑
家族谱大览
莆阳康氏家谱
原书: 稿本, 清嘉庆10[1805]记事. [67]双叶. 入莆始祖 : (唐) 康澄,字莹之. 散居地 : 福建省莆田县等地. 莆田霞江
浏览:100
塔山康氏家谱
原书: 写本, 民国11[1922]记事. 3册. 封面题: 塔山康氏家谱. 入莆始祖: 康澄谥文谟(唐) 散居地: 福建省莆田县等地.
浏览:100
康氏族谱 [9卷]
原书: 京兆堂电脑排印本, 1998. 9册. 受姓始祖 : (周) 康叔. 西昌始祖 : (唐) 康国辅. 散居地 : 江西省南康县等地. 版心题 : 康氏京兆堂六修族谱.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浏览:0
信川康氏派谱
1967年发行, 1200-1967 始祖康虎景的子孙录
浏览:0
棑溪康氏族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德堂九修, 民国7[1918]. 存2册. 注 : 此谱不全,残存卷5-10. 且卷8缺页许多. 遂川一世祖 : (唐) 康如绚,号长厚. 棑溪始祖(16世) : (明) 康原辉,字章武,号峨峰. 原辉下派祖 : 康隆,字奕丰,号元长(杏林元长派) ; 康湖,字带五,号亨会(洲上亨会派) ; 康槃,号利和(车田利和派) ; 康渠,字圣则,号贞干(天星盘贞干派). 字派(20-34世) : 廷宗天应元 启(奇)万世贤良 文武相承垂. 散居地 : 江西省遂川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康氏家谱.
浏览:0
康氏六修族譜 [卷數不詳]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光绪29[1903]修木活字本.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始祖 : (唐末) 康南八,字百万. 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 始迁祖(3世) : 康和仲 ; 偕弟康政仲 ; 康明仲. 皆发诏公之子. 由江右迁楚南湘乡,又迁安化. 和仲派下房祖(5世) : 康季一,讳天锡,号知富 ; 康季五,讳天麟,号南英 ; 康季八,讳天骥,号才英 ; 康季九,讳天驷,号齐英. 皆为桂发公之子. 政仲派下房祖(5世) : 康季二,讳天秀,号楚英 ; 康季四,讳天龙,号物瑞 ; 康季七,讳天麒,号西英. 皆为春发公之子. 明仲派下房祖(5世) : 康季三,讳天奇,字文英 ; 康季六,讳天定,字德英. 散居地 : 湖南省安化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江西吉安府太和县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