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兔园策

兔园策

兔园册府》(常称为《兔园策》或《兔园册》)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类书,在唐代迄五代时用作民间私塾学童的启蒙读本,共30卷,分48个门类。已佚。唐太宗之子李恽命属下杜嗣先编撰,也有传为虞世南所写。书名中的“兔园”是李恽的园林名。

全书以对偶形式记述古今知识,通俗易懂。元代以后失传。清朝时在敦煌石窟发现残卷,后失窃。现仅存序文残篇。

《兔园策》因内容肤浅,故常被轻视,称之兔园册子。朱彝尊在《重刊玉篇·序》评价为“今之塾师《说文》、《玉篇》皆置不问,兔园册子专稽于梅氏《字汇》”。《新五代史·刘岳传》:“道行数反顾,楚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遗下《兔园册》尔。’《兔园册》者,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之所诵也。”王季思《集评校注西厢记》“释故典处,不免兔园册子陋学”。

兔园策相关文献
宗祠陵园-孙策墓
宗祠陵园-孙策墓,孙策墓里面有很多的金玉奇器,如银盂杯、金搔头等。后盗墓贼被抓获,这些宝物全部被一
查看全文
月兔
历史月兔的记载,首见于屈原的《天问》:“夜光何德,死而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在西汉初期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帛画中月上绘有蟾蜍和玉兔。刘向《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何?月,阴也;蟾蜍,阳也,而与兔并,明阴系于阳也。”古诗中往往以兔指代月,以下是唐代前的例子:《古诗十九首》之十七: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庾信《宫调曲》:金波来白兔,弱木下苍乌。江总《内殿赋新诗》兔影脉脉照金铺,虬水滴滴泻玉壸。江总《赋得三五明月满诗》:三五兔辉成,浮阴冷复轻。江总《箫史曲》: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中国以外的版本《本生经》中记载:狐、獭、猴、兔每天到修道者处听道。某年天旱,修道者欲迁,四兽欲挽留各自寻找食。兔子自忖无能为力,于是自投火中,把自己作为食物。修道者显露帝释天真身,将兔绘于月上,作为纪念。在日本的《今昔物语集》中也有类似故事,兔子的伙伴变成了狐和猴。朝鲜童谣《小白船》(原名《半月》,谚文:반달
查看全文
兔园策
典故五代时的冯道历仕多朝,担任大官。时人很多看不起他。后唐时一次上朝,他总回头看身后的兵部侍郎任赞和刘岳,任赞不解,刘岳说冯道必定是丢了《兔园策》。以此嘲讽冯道没有才学,只能靠《兔园策》上朝应对。冯道知道后大怒,将刘岳左迁为秘书监。留下了“遗下兔园”的典故。参考文献^1.01.11.21.31.41.51.6金常政.百科全书的故事.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03.ISBN7501326231.
查看全文
习性一只位于黄石国家公园吃草的野兔一只吃草的野兔兔子没有汗腺,所以不会流汗,耳朵可以散热。兔子的排尿机制属浓缩性,对水分的需求比其他动物来的少,有些野兔只要靠青草上的露水即可,或是从蔬菜摄取足够的水分,故很少看到兔子到河边喝水。兔子的肠胃道内有相当多的各式菌种以维持体内肠胃消化的平衡,野外的兔子若喝过量的生水有可能因其内部细菌破坏肠胃内的菌种平衡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引起死亡。但认为兔子不喝水则是误解。因食用干式饲料与牧草的关系,需要给予豢养的宠物兔足量干净的饮水,以维持身体的必要运作功能。兔子在自然界能生存的原因来自于逃跑时能快速转弯变换逃生方向,兔在全世界除了大洋洲以外都是原生的动物。澳洲因为以前兔子入侵,现在成了一大物种灾难。有人认为兔子只喜欢吃胡萝卜、高丽菜,所以只需给它这些食物;还有兔子不喝水,否则会造成肚泻;这些都是严重的错误观念。宠物兔的正常健康食物应是无限量牧草、适量干粮和洁净...
查看全文
鼠兔
特征鼠兔是一种耳朵短而圆、没有尾巴的动物。据说鼠兔是因为外形酷似仓鼠而得名。鼠兔没有犬齿,门齿可不断生长。前肢五指,后肢四趾。爪子细而弯,适合掘土。毛色因种而异,由灰色、灰褐色至锈褐色,夏毛要比冬毛淡。分布鼠兔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附近和亚洲中部的高原或山地,也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北美洲西部和欧洲。习性鼠兔能挖复杂的洞穴系统居住,而有些鸟类(如褐背拟地鸦和雪雀等)会利用鼠兔的洞穴躲避太阳的强烈辐射或暴风与冰雹,鼠兔则可借助鸟类的惊鸣来报警。这种生物现象在中国古籍被称作“鸟鼠同穴”。鼠兔多栖息于地面植被矮小稀疏的地区。鼠兔是草食动物,通常在白天活动。鼠兔有储备食物的习惯,所以当冬天来临时,鼠兔不冬眠,而是依赖所储备的食物过冬。
查看全文
兔园策相关标签
虞世南
散佚书籍
唐朝典籍
类书
蒙学
古籍
家族谱大览
石狮紫云塘园黄氏策卿派家谱, 1, 1600 - 2008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石狮紫云塘园黄氏策卿派家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萧氏]斗山仕信公徙台派下族谱
原书: [台湾] : 萧仕信公徙台派下修谱委员会, 民国75[1986]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祖籍 : 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县书洋总内坑北山厝(书翰祠)人氏. 受姓祖 : 叔大心公. 黄帝45世孙. 因功封萧邑,遂以邑为姓,采地徐州萧县(江苏省). 远祖(13世) : (汉) 萧何. 漳州祖(66世) : (明) 萧时中,字可后. 斗山堂派祖(69世) : 萧满泰,字伯英,号细满. 为崇信公之子,积玉公(字子玉)之孙. 徙南靖县,居书洋内坑. 满泰公下四大房祖 : 萧显宗(长房) ; 萧显隆(次房) ; 萧显荣(三房) ; 萧显盛(四房). 本谱系出长房显宗公. 徙台祖(10世) : (清) 萧仕信,乳名快,名存义. 生三子 : 萧悻 ; 萧国 ; 萧锦. 分三大房. 长房祖(11世) : 萧必信,字悻. 下分萧德荣,字仕荣 ; 萧德麟两脉. 子孙析置台湾台北县莺歌, 桃园县大溪, 大园等地. 次房祖(11世) : 萧必位,字国. 下分萧德明(文房) ; 萧德志(武房) ; 萧德瑞(会房) ; 萧德琴(来房)四脉. 子孙析置桃园县大溪,八德,芦竹; 桃园市; 台北县莺歌; 台北市等地. 三房祖(11世) : 萧必锦,字锦. 下传萧德寿,字寿全一脉. 子孙析置台北县三峡镇, 三重市; 台中县太平乡; 桃园县等地. 满泰公派下昭穆(8-27世) : 万曰友禹德 序彝伦振成 可待育贤瑞 俊典则绵长. 昭穆(23-50世) : 酂侯功人启运鸿 兰陵太傅继勋名 储君颖士才华茂 青鉴淹通兆复兴. 散居地 : 台湾省桃园县, 台北县, 台北市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斗山萧氏族谱: 河南分支兰陵衍派.
浏览:0
[萧氏]斗山仕信公徙台派下族谱
原书: [台湾] : 萧仕信公徙台派下修谱委员会, 民国75[1986]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祖籍 : 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县书洋总内坑北山厝(书翰祠)人氏. 受姓祖 : 叔大心公. 黄帝45世孙. 因功封萧邑,遂以邑为姓,采地徐州萧县(江苏省). 远祖(13世) : (汉) 萧何. 漳州祖(66世) : (明) 萧时中,字可后. 斗山堂派祖(69世) : 萧满泰,字伯英,号细满. 为崇信公之子,积玉公(字子玉)之孙. 徙南靖县,居书洋内坑. 满泰公下四大房祖 : 萧显宗(长房) ; 萧显隆(次房) ; 萧显荣(三房) ; 萧显盛(四房). 本谱系出长房显宗公. 徙台祖(10世) : (清) 萧仕信,乳名快,名存义. 生三子 : 萧悻 ; 萧国 ; 萧锦. 分三大房. 长房祖(11世) : 萧必信,字悻. 下分萧德荣,字仕荣 ; 萧德麟两脉. 子孙析置台湾台北县莺歌, 桃园县大溪, 大园等地. 次房祖(11世) : 萧必位,字国. 下分萧德明(文房) ; 萧德志(武房) ; 萧德瑞(会房) ; 萧德琴(来房)四脉. 子孙析置桃园县大溪,八德,芦竹; 桃园市; 台北县莺歌; 台北市等地. 三房祖(11世) : 萧必锦,字锦. 下传萧德寿,字寿全一脉. 子孙析置台北县三峡镇, 三重市; 台中县太平乡; 桃园县等地. 满泰公派下昭穆(8-27世) : 万曰友禹德 序彝伦振成 可待育贤瑞 俊典则绵长. 昭穆(23-50世) : 酂侯功人启运鸿 兰陵太傅继勋名 储君颖士才华茂 青鉴淹通兆复兴. 散居地 : 台湾省桃园县, 台北县, 台北市等地. 书名据书名页题编目. 书衣题 : 斗山萧氏族谱: 河南分支兰陵衍派.
浏览:0
书山萧氏族谱
原书: [台湾] : 书山堂, 民国79[1990]修.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 : 台湾省姓氏研究学会. 受姓祖 : 叔大心公. 黄帝45世孙. 因功封萧邑,遂以邑为姓,采地徐州萧县(江苏省). 远祖(13世) : (汉) 萧何. 漳州始祖(66世) : (明) 萧时中,字可后. 书山肇基始祖(69世) : 萧奋. 崇星公之次子,时中公之曾孙. 徙南靖县书洋总外坑. 传下五大房 : 长永崇 ; 次永富 ; 三永贵(迁安溪) ; 四永仁(车田祠) ; 五永志. 本谱为永崇, 永富, 永志三支之谱系. 长房永崇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番 ; 萧辉兴 ; 萧辉富…等. 子孙分布台湾桃园八德,芦竹;彰化田中,社头等地. 次房永富公下深坵祠支祖(6世) : 萧仕鼎. 永富公之六世孙. 二传下分 : 萧德仁 ; 萧德惠,名受,字思恒 ; 萧德义,名泗,字宣恒 : 萧德礼,字节恒 ; 萧德智,字荣恒 ; 萧德荣,字耀恒六房. 深坵长房德仁公下徙台祖 : (11世) 萧辉㺬 ; 萧辉侯… ; (12世) 萧志达 ; 萧志聪…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田中 ; 桃园 ; 宜兰 ; 嘉义大林等地. 深坵二房德惠公下徙台祖 : (11世) 萧辉朝 ; 萧辉邦…; (12世) 萧志懋 ; 萧志魏…等. 子孙分布南投, 彰化, 云林等地. 深坵三房德义公下迁台祖 : (11世) 萧辉珊 ; 萧辉爵…; (12世) 萧志达 ; 萧志掌…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等地. 深坵四房德礼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振 ; 萧辉象. 子孙分布嘉义市等地. 深坵六房德荣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奔 ; 萧辉偕…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田尾等地. 次房六世仕经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明. 次房六世仕朝公下徙台祖 : (10世) 萧廷业 ; 萧廷仕…; (11世) 萧辉陶 ; 萧辉碎…等. 次房四世团围公下徙台祖(9世) : 萧朝宗 ; 萧朝基…等. 次房四世团环公下徙台祖(10世) : 萧廷玉. 次房四世团武公下徙台祖 : (8世) 萧世立 ; (9世) 萧朝爵 ; 萧朝宏…; (10世) 萧廷唐…等. 次房四世团亨公下徙台祖(8世) : 萧世超. 子孙分布嘉义民雄等地. 次房四世团清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壁…等. 子孙分布彰化社头,嘉义水上等地. 五房永志公下徙台祖(11世) : 萧辉圣…等. 昭穆 : 奋永伯团 文士元德 禄廷辉志 正大光昌 兴家辅国 奕世联芳 酂侯功人 启运鸿兰 陵太傅继 勋名储君 颖士才华 茂青鉴淹 通兆复兴. 散居地 : 台湾省彰化县, 桃园县, 南投县, 嘉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浏览:0
南海鹤园陈氏族谱 [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8[1919]刻本.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受姓祖 : (周) 陈胡公. 封爵食邑于陈,而氏之. 始迁祖 : (宋) 陈佛正. 原籍福建,后由南雄珠玑迁南海鹤园. 七大支祖 : (明) 陈宣 ; 陈南园 ; 陈南圃,字忠成,号星缘 ; 陈见 ; 陈旻 ; 陈旦 ; 陈忠. 散居地 : 广东省南海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及谱序题 : 鹤园陈氏族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