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杜甫

杜甫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一号杜陵野客杜陵布衣,唐朝现实主义诗人,其著作以弘大的社会写实著称。其先出自西晋军事家杜预,本为京兆杜陵人(所以晚号杜陵)。寄籍中国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自湖北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迁入。因其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又称杜少陵杜草堂(曾隐居于成都杜甫草堂)。杜甫对他显赫的先世有着过剩的意识,有“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的诗篇留下。

杜甫与李白并称“李杜”,为了与晚唐的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又称作“大李杜”,明清以后也常被尊称为“老杜”。据岑仲勉考证杜甫是杜预第四子杜耽之后,且为杜预十四世孙,然而胡可先根据杜预叔父杜并墓志所记载的先祖,指出杜甫是杜预长子杜锡的后代。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在身后,杜甫的作品最终对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近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约1500...

杜甫简介资料
杜甫诗“有集六十卷”,早佚。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王洙辑有1405篇,编为18卷,题为《杜工部集》。钱谦益编有《笺注杜工部集》
舅父:崔顼
河南郑州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
712 年
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杜陵野客
杜甫陵园
杜甫是“中国唯一影响随着时间不断增长的诗人”。公元九世纪时他的作品开始出名,早期的正面积极评价来自白居易,他推广了杜甫部分作品伦理观点,尽管他只在杜甫的部分作品中找到这些观点。除了白居易,还有韩愈,他撰文以此批驳反对李杜的声音,捍卫了他们的美学地位。同时,这两位诗人的诗文中都有杜诗的影子。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自白居易后,影响了皮日休、曹邺、聂夷中、杜荀鹤等人的创作,从而形成一个现实主义诗派,在晚唐的诗坛上独领风骚
杜氏
杜宗文、杜宗武、杜氏 早夭(因安史之乱而饿死)
子美
杜颖、杜丰、杜占、杜观
杜氏
770 年
糖尿病 -- 杜甫的逝世至今都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话题。一些专家认为杜甫是因糖尿病而死,并在杜诗中找到证据,“我多长卿病,日久思朝廷。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长卿病是指司马相如患有的消渴症,即糖尿病。、撑死的或食物中毒而死 -- 一说杜甫人在耒阳,为洪水所困,十余日未进食,后来耒阳聂县令雇小船来接他,并且赠送许多牛肉、白酒款待,杜甫一夜食尽,竟大饱而死,郭沫若据此认为杜甫是吃了“天热肉腐”之物,因食物中毒而亡
杜闲
杜预(十四世祖)、杜叔毗(五世祖)、杜延年(二十五世祖)、杜鱼石(高祖)、杜渐(六世祖)、杜审言(祖父)、杜乾光(七世祖)、杜依艺(曾祖)、杜闲(父)
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
杜公祠
唐朝巩县(今河南巩义市)
卢氏
《杜工部集》
杜工部
杜甫相关文献
杜甫
生平杜甫出自襄阳杜氏,是晋朝当阳侯杜预的长子杜锡的后裔。十四世祖:杜预十三世祖:杜耽......七世祖:杜乾光,齐司徒右长史。六世祖:杜渐,梁边城太守。五世祖:杜叔毗,北周硖州刺史。高祖:杜鱼石,隋朝河内郡(怀州)司功、获嘉县令。曾祖:杜依艺,唐朝雍州司法、洛州巩县令。祖父:杜审言,洛州洛阳县丞、吉州司户参军、膳部员外郎早年杜甫早年的生活情况历史对其知之甚少。杜甫于唐明皇先天元年(712年)2月12日出生于巩县(今巩义市)。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知名政治家暨诗人。新唐书本传称“(审言)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父杜闲,官至兖州(今属山东)司马、奉天(今陕西乾县)县令,审言生闲,闲生甫。母清河崔氏早亡,父闲续娶范阳卢氏。从二姑居于洛阳,九岁时即文名震东都。一兄早夭,有异母弟三,异母妹一,常见于其诗。惟继母未见诸笔端,任凭后人臆测。杜甫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
查看全文
杜甫简介
杜甫简介 杜甫简介寄语:元稹是这样评价杜甫的“李白壮浪纵恣,摆去拘束,诚亦差肩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白居易亦云:“杜诗贯穿古今,尽工尽善,殆过于李。”元、白之论如此。盖其出处劳佚,喜乐悲愤,好贤恶恶,一见之于诗。而又以忠君忧国、伤时念乱为本旨。读其诗可
查看全文
杜甫对联
读书难字过 回首白云间董必武集杜诗赠曹瑛 风逆花迎面 山深云湔衣祁隽藻集杜诗赠莘农兄 甘从千日醉 耻与万人同 荆州爱山简 刺史似寇恂陈莲史集杜甫诗 历下此亭古 济南名士多何绍基集杜诗题济南大明湖历下亭 气得神仙迥
查看全文
杜甫简介,杜甫的故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1-2]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查看全文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1-2]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查看全文
杜甫相关标签
襄阳人
杜姓
唐朝政治人物
河南诗人
唐朝诗人
巩义人
诗人
8世纪人物
李杜
现实主义诗人
712年出生
唐朝
770年逝世
政府人物
家族谱大览
杜氏宗谱 [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诗史堂, 民国4[1915]重镌(余庆堂梓).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烈祖 : (晋) 杜预,字元凯,谥曰成. 以功进爵当阳侯. 名祖 : (唐) 杜甫,字子美. 闲公长子. 建昌肇基祖 : (唐) 杜策,字昌华,号广蜀先生. 嗣业公之子. 出仕江右饶州府 始迁祖 : (宋) 杜万一,字文台. 德诚公长子. 自江右南康府建昌县梅溪迁湖北,居大冶果城. 万一公下四子 : 杜宗泗,字以仁(居果一里) ; 杜承泗,字以义(居果二里) ; 杜昭泗,字以礼(后失考) ; 杜胜泗,字以智(后迁兴国冷井流,不详). 此谱仅含宗泗; 承泗二派资料. 宗泗公下支祖(13世) : 杜尚明 ; 杜尚炜 ; 杜尚煠 ; 杜尚耀,字华羽 ; 杜尚棱 ; 杜尚钦...等. 承泗公下支祖(9世) : 杜旻俭,字怀中 ; 杜旻智,字怀通 ; 杜旻宣,字怀齐 ; 杜旻远,字方来. 皆为瑞无公之子. 旧派 : (宗泗公下) 万泗宏贵兴 道良可永文 元胜尚朝近 士立启开洪. (承泗公下) 万泗宏贵显 和原瑞旻希 道兴?芳士 春茂启开洪. 合修新派 : 光华(秀)复起(以) 京兆余𪸩 成章咸在 继序依归 世德作求 克家令子 孝思维则 既多受祉.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杜氏大成宗谱.
浏览:0
杜氏宗谱 [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诗史堂, 民国4[1915]重镌(余庆堂梓).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烈祖 : (晋) 杜预,字元凯,谥曰成. 以功进爵当阳侯. 名祖 : (唐) 杜甫,字子美. 闲公长子. 建昌肇基祖 : (唐) 杜策,字昌华,号广蜀先生. 嗣业公之子. 出仕江右饶州府 始迁祖 : (宋) 杜万一,字文台. 德诚公长子. 自江右南康府建昌县梅溪迁湖北,居大冶果城. 万一公下四子 : 杜宗泗,字以仁(居果一里) ; 杜承泗,字以义(居果二里) ; 杜昭泗,字以礼(后失考) ; 杜胜泗,字以智(后迁兴国冷井流,不详). 此谱仅含宗泗; 承泗二派资料. 宗泗公下支祖(13世) : 杜尚明 ; 杜尚炜 ; 杜尚煠 ; 杜尚耀,字华羽 ; 杜尚棱 ; 杜尚钦...等. 承泗公下支祖(9世) : 杜旻俭,字怀中 ; 杜旻智,字怀通 ; 杜旻宣,字怀齐 ; 杜旻远,字方来. 皆为瑞无公之子. 旧派 : (宗泗公下) 万泗宏贵兴 道良可永文 元胜尚朝近 士立启开洪. (承泗公下) 万泗宏贵显 和原瑞旻希 道兴?芳士 春茂启开洪. 合修新派 : 光华(秀)复起(以) 京兆余𪸩 成章咸在 继序依归 世德作求 克家令子 孝思维则 既多受祉.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杜氏大成宗谱.
浏览:0
杜氏宗谱 [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诗史堂, 民国4[1915]重镌(余庆堂梓).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烈祖 : (晋) 杜预,字元凯,谥曰成. 以功进爵当阳侯. 名祖 : (唐) 杜甫,字子美. 闲公长子. 建昌肇基祖 : (唐) 杜策,字昌华,号广蜀先生. 嗣业公之子. 出仕江右饶州府 始迁祖 : (宋) 杜万一,字文台. 德诚公长子. 自江右南康府建昌县梅溪迁湖北,居大冶果城. 万一公下四子 : 杜宗泗,字以仁(居果一里) ; 杜承泗,字以义(居果二里) ; 杜昭泗,字以礼(后失考) ; 杜胜泗,字以智(后迁兴国冷井流,不详). 此谱仅含宗泗; 承泗二派资料. 宗泗公下支祖(13世) : 杜尚明 ; 杜尚炜 ; 杜尚煠 ; 杜尚耀,字华羽 ; 杜尚棱 ; 杜尚钦...等. 承泗公下支祖(9世) : 杜旻俭,字怀中 ; 杜旻智,字怀通 ; 杜旻宣,字怀齐 ; 杜旻远,字方来. 皆为瑞无公之子. 旧派 : (宗泗公下) 万泗宏贵兴 道良可永文 元胜尚朝近 士立启开洪. (承泗公下) 万泗宏贵显 和原瑞旻希 道兴?芳士 春茂启开洪. 合修新派 : 光华(秀)复起(以) 京兆余𪸩 成章咸在 继序依归 世德作求 克家令子 孝思维则 既多受祉.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杜氏大成宗谱.
浏览:0
杜氏宗谱 [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诗史堂, 民国4[1915]重镌(余庆堂梓).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烈祖 : (晋) 杜预,字元凯,谥曰成. 以功进爵当阳侯. 名祖 : (唐) 杜甫,字子美. 闲公长子. 建昌肇基祖 : (唐) 杜策,字昌华,号广蜀先生. 嗣业公之子. 出仕江右饶州府 始迁祖 : (宋) 杜万一,字文台. 德诚公长子. 自江右南康府建昌县梅溪迁湖北,居大冶果城. 万一公下四子 : 杜宗泗,字以仁(居果一里) ; 杜承泗,字以义(居果二里) ; 杜昭泗,字以礼(后失考) ; 杜胜泗,字以智(后迁兴国冷井流,不详). 此谱仅含宗泗; 承泗二派资料. 宗泗公下支祖(13世) : 杜尚明 ; 杜尚炜 ; 杜尚煠 ; 杜尚耀,字华羽 ; 杜尚棱 ; 杜尚钦...等. 承泗公下支祖(9世) : 杜旻俭,字怀中 ; 杜旻智,字怀通 ; 杜旻宣,字怀齐 ; 杜旻远,字方来. 皆为瑞无公之子. 旧派 : (宗泗公下) 万泗宏贵兴 道良可永文 元胜尚朝近 士立启开洪. (承泗公下) 万泗宏贵显 和原瑞旻希 道兴?芳士 春茂启开洪. 合修新派 : 光华(秀)复起(以) 京兆余𪸩 成章咸在 继序依归 世德作求 克家令子 孝思维则 既多受祉.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杜氏大成宗谱.
浏览:0
少陵新谱
原书: 北平琉璃厂 : 来薰阁书店, 民国24[1935]. 1册(70双叶)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晋) 杜预,字符凯. 始祖 : (唐)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 散居地 : 河南省巩县等地 河南巩县
浏览:100
杜氏宗谱 [12卷,首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诗史堂, 民国4[1915]重镌(余庆堂梓). 14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烈祖 : (晋) 杜预,字元凯,谥曰成. 以功进爵当阳侯. 名祖 : (唐) 杜甫,字子美. 闲公长子. 建昌肇基祖 : (唐) 杜策,字昌华,号广蜀先生. 嗣业公之子. 出仕江右饶州府 始迁祖 : (宋) 杜万一,字文台. 德诚公长子. 自江右南康府建昌县梅溪迁湖北,居大冶果城. 万一公下四子 : 杜宗泗,字以仁(居果一里) ; 杜承泗,字以义(居果二里) ; 杜昭泗,字以礼(后失考) ; 杜胜泗,字以智(后迁兴国冷井流,不详). 此谱仅含宗泗; 承泗二派资料. 宗泗公下支祖(13世) : 杜尚明 ; 杜尚炜 ; 杜尚煠 ; 杜尚耀,字华羽 ; 杜尚棱 ; 杜尚钦...等. 承泗公下支祖(9世) : 杜旻俭,字怀中 ; 杜旻智,字怀通 ; 杜旻宣,字怀齐 ; 杜旻远,字方来. 皆为瑞无公之子. 旧派 : (宗泗公下) 万泗宏贵兴 道良可永文 元胜尚朝近 士立启开洪. (承泗公下) 万泗宏贵显 和原瑞旻希 道兴?芳士 春茂启开洪. 合修新派 : 光华(秀)复起(以) 京兆余𪸩 成章咸在 继序依归 世德作求 克家令子 孝思维则 既多受祉. 散居地 : 湖北省大冶县等地. 书名据书签题, 及版心题编目. 目录题 : 杜氏大成宗谱.
浏览:0
杜甫导读知识
唐代诗人杜甫
唐代诗人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律诗在杜诗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甫律诗的成就,首先在于扩大了律诗的表现范围。 大历五年(770年)冬,病逝,享年五十九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浏览量:2641次
望岳杜甫
望岳杜甫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磅礴,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祖国山河的一片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前两句写泰山山脉绵延辽阔;三四句写泰山雄峻磅礴;五六句是仔细远望,见群峰云生,仿佛有归鸟入谷。七八句想象将来登山所见景象,同时抒发自己的抱负。
浏览量:2106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一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上一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诗作《春望》中的一局,它的上一句诗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全诗如下:《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首诗创作之时国家破败,民不聊生。诗人看到昔时繁华的都城如今都是一篇萧条的景象,野草疯长,城池破败不堪。诗人触景生情,连看到本应该生机勃勃的花鸟也感到内心一片悲凉。烽火连绵,连一封家书都抵得上万金。诗人为国家兴亡而担忧,头发白了,发簪都快插不上了。本诗运用了借景生情,移情于物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忧伤国事,感时伤怀,思念家乡情人的内心情感。
浏览量:2310次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青华路37号,是中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先后在此居住近四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并在公元760年在朋友的帮助下建造茅屋居住,第二年的春天,茅屋建成,称“成都草堂”。后来杜甫离开了这里,茅屋也就在荒废中倒塌了。直到唐末时期,诗人韦庄在茅屋遗址处重建,宋元明清各朝代都对这个茅屋进行了修缮,所以茅屋才得以保存到现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核心文物区内,有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等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景点有少陵草堂、大雅堂、万佛楼等。
浏览量:1795次
西安杜公祠
西安杜公祠
杜公祠位于长安区韦曲镇东的少陵塬畔,距西安约12公里,是杜甫的祠堂,它北倚少陵原,南临樊川,祠内花草茂盛、环境幽雅,是一处游览胜地。展室墙壁上有《唐书·杜甫传》、《杜甫年谱》、“杜甫足迹图”、“杜氏世系表”、“杜甫在长安行迹图”等。现杜公祠系清代重修,1960辟为杜甫纪念馆。 杜公祠是个四合院式的建筑群,山门是仿唐代的砖木结构,祠院内有三间享殿,殿内供有杜甫泥塑坐像一尊。祠内最珍贵的文物是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0年)杜甫写的《俯太中严公九日南山寺》石碑的墨拓本,这是现存唯一的杜甫墨宝。
浏览量:264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