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汉姓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俶)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钱镠)而下后妃。”。

百家姓相关文献
百家姓歌
百家姓歌,   家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
查看全文
百家姓
百家姓,启蒙读物,虽然很短,但有几个人能从头念到尾?本篇少量汉字需GBK大字符集支持
查看全文
文化-百家姓论-百家姓及来源
文化-百家姓论-百家姓及来源,中国姓氏代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工业化的社会里,它似乎没有多少它
查看全文
百家姓
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姓氏的繁简:于、於、郁、鬱、后、後、淳于、单于、鲜于、锺、锺离、党、黨(党、黨百家姓中只取其一)。最后一句“百家姓终”并不计入504个姓氏。其中家、终与前文重复,百、姓二字虽均可做姓,但十分少见。依人口排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献,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汉姓转写亚洲各地冠汉姓者各使用不同的系统将其转写为拉丁字母。由于人口流动,一个地区的翻译有时候会在另一个地区出现,本表只列出该地区政府使用的标准转写系统。注释^“百家姓”排列终有序姓氏文化有何内涵?(新华网)参见百姓姓名学姓氏汉姓相关氏族志氏
查看全文
百家姓
启蒙读物,虽然很短,但有几个人能从头念到尾?〖题解〗《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
查看全文
百家姓相关标签
名数100
宋朝典籍
汉字姓氏
蒙学
古籍
百家姓导读知识
衡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衡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几
衡姓目前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80位。目前衡姓人口总数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四十七位门阀。衡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源流一是出自伊姓,以官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三是出自改姓,以地名为氏。衡氏的得姓始祖是公子衡。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朝时,由周公子伯所传的鲁国(今山东省境内),鲁国公子衡的后代子孙以衡为姓。衡氏族人早期活动在河南、山东一带,汉、唐之间向陕西、江、浙等地扩展,在河南南部形成望族,以汝南郡为郡望。如今衡氏族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衡姓郡望有雁门郡,汝南郡,堂号有阿衡堂。衡姓的历史名人有:衡咸、衡胡、衡毅、衡方、衡岳、衡权、衡起通等。
浏览量:2267次
伦姓在百家姓排名
伦姓在百家姓排名
伦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属于稀有姓氏,在宋代百家姓中未列入排名,当今伦氏族人的人口数量约为3万,排名第571位,位于买姓之后,萨姓之前。伦氏的起源有很多种,一是来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伶官伶伦;二是源于藏族,出自唐朝时期吐蕃族噶尔世家;三是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汉化改姓;四是源于达斡尔族;五是源于蒙古族;六是源于官位,出自金国时期官吏国论勃极烈。伦氏族人如今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河南省等地区,部分族人移居国外。伦氏的古代名人有伦次陆、伦文叙、伦明、伦瑛、伦浃、伦品卓、伦可久、伦可大等。
浏览量:2528次
百家姓蔺姓排第几
百家姓蔺姓排第几
蔺姓,中华姓氏之一,出自姬姓周王族,蔺氏族人均尊奉韩康为得姓始祖。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百位,人口约十九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2%左右。 春秋时,曲沃成师之子万因功被封于韩(陕西省韩城县),他建立了韩国,爵位是子爵,所以又称韩子。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韩为姓,称韩姓。传到韩厥(即韩献子)时,他的一个玄孙叫韩康,在赵国为官,因功得封蔺国(今山西柳林县孟门),蔺国是赵的属国,韩康是开国之君,他的后代子孙遂以封国名为姓,称蔺姓。 【蔺姓郡望堂号】 郡望:中山郡、华阴郡。 堂号:中山堂、华阴堂、完璧堂。
浏览量:2265次
百家姓有牧姓吗
百家姓有牧姓吗
牧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姓氏。据《风俗通》一书指出,牧氏是黄帝臣子力牧的后代。牧姓现在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和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高桥镇沈家坞村以及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贾宋镇牧庄村有分布。 牧姓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相传上古时,黄帝有两个很贤明的大臣,一个叫风后,一个叫力牧。力牧原来是一个畜牧部落的人,他善于牧羊,还善于射箭,力大无比,后来就被黄帝请去做官,并被拜为丞相。他把天下治理得很好,很得黄帝的赏识。力牧的后人中,一部分保留了牧为姓氏的,也有的用他的名作为姓氏。
浏览量:2140次
翁姓的来源
翁姓的来源
翁姓,中国姓氏之一,在中国2020年人口普查中位列第163位。在宋朝《百家姓》中排名第200位。起源一源于姒姓,出自上古夏朝贵族翁难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启为夏朝君王时期,有个贵族叫翁难乙,相传为翁氏最古老的祖先。起源二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昭王的庶子,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起源三源于姬姓,出自周昭王庶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料及《元和姓纂》的记载,周昭王的庶子食采于翁山(今浙江定海,一说广东翁源),另外在史籍《姓氏考略》中也记载:“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该支周昭王庶子的后裔子孙,便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翁氏,世代相袭至今。起源四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起源五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浏览量:419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