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宋朝 百家姓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本关于汉姓的书,成书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

《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钱塘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王明清《玉照新志》记载:“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王)明清尝详考之,以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何则?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钱俶)之正妃;又其次,则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钱镠)而下后妃。”。

百家姓相关文献
百家姓歌
百家姓歌,   家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
查看全文
百家姓
百家姓,启蒙读物,虽然很短,但有几个人能从头念到尾?本篇少量汉字需GBK大字符集支持
查看全文
文化-百家姓论-百家姓及来源
文化-百家姓论-百家姓及来源,中国姓氏代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在今天这个越来越工业化的社会里,它似乎没有多少它
查看全文
百家姓
内容需要注意以下姓氏的繁简:于、於、郁、鬱、后、後、淳于、单于、鲜于、锺、锺离、党、黨(党、黨百家姓中只取其一)。最后一句“百家姓终”并不计入504个姓氏。其中家、终与前文重复,百、姓二字虽均可做姓,但十分少见。依人口排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按照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关姓氏频率研究方法,从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收集宋朝、元朝、明朝的文献,采集统计样本,根据每一人物的姓名、籍贯或居住地、工作地区、文献表明的地点进行统计,从而推算出当时全国姓氏的期望分布频率汉姓转写亚洲各地冠汉姓者各使用不同的系统将其转写为拉丁字母。由于人口流动,一个地区的翻译有时候会在另一个地区出现,本表只列出该地区政府使用的标准转写系统。注释^“百家姓”排列终有序姓氏文化有何内涵?(新华网)参见百姓姓名学姓氏汉姓相关氏族志氏
查看全文
百家姓
启蒙读物,虽然很短,但有几个人能从头念到尾?〖题解〗《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
查看全文
百家姓相关标签
名数100
宋朝典籍
汉字姓氏
蒙学
古籍
百家姓导读知识
百家姓权姓排名
百家姓权姓排名
  权姓在百家姓上的排名在各个时代在随着人口的变化都会有不一样的排名,在宋代的百家姓排名中排位在第403位,前面一位是竺姓,后一位是逯姓,在近些年来看2020年的“百家姓”与2019年相比变化不大。权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多源流汉族姓氏,但人口的总数并不是非常多,从建国来的人口排名来看,权姓的姓氏人口排名大概是:  1982年排名278  1995年排名404  2006年排名363  2013年排名296
浏览量:2822次
惠姓百家姓排名第几位
惠姓百家姓排名第几位
惠姓在中国算不上常见姓氏,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惠姓人口约35万,最新的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惠姓排在第259位,位于仲姓之后,班姓之前。在过去2000多年期间,惠氏的活动地区主要是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全国惠氏的老家就在陕西省扶风县一带。历史上的惠姓名人也多出于江浙一带。有学者认为惠姓氏上古时期陆终的第二子惠连的后代,按照这种说法,惠姓的历史就相当久远了。惠姓郡望有: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扶风郡等,堂号有景言堂、琅琊堂、扶风堂、余庆堂、百岁堂、燕翼堂等。
浏览量:2630次
新百家姓
新百家姓
宋版《百家姓》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它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起了巨大作用,流传了千百年。而新百家姓是指当代的某些机构对中国姓氏的调查,然后按照姓氏的人口数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所得到的姓氏排名就被称为新百家姓。1986年,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袁义达根据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抽样数据资料对我国的姓氏做统计研究,达统计出中国的姓氏有12000个到13000个。1987年5月2日,袁义达将此次姓氏统计中排名前一百位的姓氏公之于众,被称为“新百家姓”,这也是最早的新百家姓。
浏览量:1550次
禅姓氏怎么读
禅姓氏怎么读
禅氏,读作shàn,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多以暨阳、察哈尔、辽西为郡望。今江苏省的江阴市,甘肃省的甘州区,广西壮族自区北流市大里镇,浙江省的上虞市等地,均有禅氏族人分布。第一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汗国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岳父特薛禅,属于以先祖称号汉化为氏。第二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之后裔,属于以先祖称号汉化为氏。第三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第四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族,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第五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宗室别子,属于帝王赐姓汉化为氏。 
浏览量:2428次
王姓起源和来历
王姓起源和来历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源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2019年1月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大陆王姓人口达到1.015亿人,为全国第一大姓。王姓也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海南、陕西、甘肃、新疆16个省、直辖市第一大姓。王姓的来源有5处:一、源自姬姓这个说法是最主流的说法。周灵王太子晋是天下王姓人最重要的姓氏始祖之一,太子晋又称王子晋、王子侨、王乔,是周灵王的太子,本为姬姓,后因为在治水时,主张用地势引导水,达到治水的目的,不被周灵王采纳。后因为忤逆之罪被贬为庶人。太子晋被贬后,仍心忧国事,才识过人,能言善辩,名声远扬,其后人因太子晋曾经是灵王太子而改姓王氏。太子晋的后人战国秦汉时有王翦、王离、王贲等大将,开创了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这两支都是如今天下王姓的最主要支派。二、源自子姓为殷商比干之后,商朝末年,商纣王昏庸无道,比干作为商纣王的叔父,比干不满于商朝的时局,多次犯颜直谏,最终不被商纣王所容。被杀害。他为了国家,杀身以成仁,被后世誉为忠于祖国的楷模,并与同时的微子、箕子一起合称为“商末三仁”。他的后代为了纪念他,就以“王”字为姓。子姓王氏是最早的一支王姓人。三、源自妫姓为齐王田和的后代,古帝虞舜之后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到了公子完这一代时,避难逃到了齐国,改姓田。公子完的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史称田氏代齐。齐国的最后一名国王田建之孙田安在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但最后刘邦建立汉朝,田安也就失去了王位。他的子孙为了纪念这一事件,从此便改姓王氏。两汉之际的王莽、魏晋隋唐时期的北海王氏、陈留王氏都出自这支“王”氏。四、复姓简化而来秦灭六国后,各国望族避难散居,至汉朝初年纷纷易姓为“王”氏。五、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战国燕太子丹的玄孙嘉被王莽赐姓王。隋末王世充本姓支氏。刘氏改姓王氏王莽在位时,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赐姓曰王”。明朝汀州府(今福建长汀县)经历王得仁,其家本姓谢氏,“父避仇外家,因冒姓王氏”。清人王树荣所作《王谢世表序》中说:“吾族本系,出晋从事中郎谢万石后。梁天监中,景涤公讳觉官吴兴太守,因家焉,世为吴兴谢氏。建明初,忠烈公讳贵为北平指挥使,与张丙、张信同受建文密诏,监察燕王。张信密与燕棣通款,燕棣伪称疾嗾,信约张丙与忠烈公往侦之,二人同遇害。及靖难兵起,夷族令严,忠烈公幼子公权袭外家姓获免。孙氏改姓王氏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都改姓王。
浏览量:412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