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鲑科

鲑科

鲑科(学名:Salmonidae)为辐鳍鱼纲鲑形目的唯一一科。

鲑科简介资料
白鲑亚科 Coregoninae、茴鱼亚科 Thymallinae、鲑亚科 Salmoninae属详见内文
动物界
鲑形目
<a>鲑科
辐鳍鱼纲
脊索动物门
鲑科相关文献
鲑鱼
词源‘鲑’字在康熙字典成书时有数种意思,其中一义为河豚之意;但自杜亚泉主编的《动物学大辞典》始,原意却消失,演变成对数种鲑科鱼的中文通称。至于三文鱼,则为英语Salmon的音译,词源可追溯至拉丁文salire,有跳跃之意。在日本,则有三种假说来解释用“鲑”字来作为鲑科鱼的称呼的原因。
查看全文
哲罗鲑
外形身体延长侧扁,体型大,身长在1米以上至2米多,体重可达50公斤(但曾经有发现长达4米,重达90公斤的个体),口大,连舌上也有牙,牙齿尖锐,个性凶猛,背面棕褐色,体侧银白,并有十字形黑斑,生殖期腹面和鳍呈现红色。习性哲罗鱼为大型肉食性鱼类,主要捕食其他鱼类,以及在依水生活的蛙类、蛇类、鼠类、鸟类等。哲罗鱼为冷水性鱼类,淡水生活,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流湍急的溪水中,秋季会游到主流的深处,在较深的水体如大江干流、湖泊中越冬。春季洄游到水流湍急、底多沙砾的支流中掘穴产卵。幼鱼经4-5年才成熟。分布哲罗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北部地区,西至伏尔加河流域及俄罗斯额尔齐斯河流域等、东至伯朝拉河流域、南至黑龙江流域,包括中国东北各大河流,北至勒拿河流域均有发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图拉河和西伯利亚其他河流。。哲罗鱼近似种有布氏哲罗鱼(H.bleekeri),俗称“虎嘉鱼”,产于中国四川岷江上游。经济利用哲罗鲑肉味...
查看全文
珍珠粥、凤眼鲑的传说
厦门人吃白米粥时,喜欢用“麦螺鲑”下菜。这普通饭食却有一个雅号,叫做“珍珠粥,凤眼鲑”。为什么呢?相传那是明朝的时候,正德皇帝闲来无事,打扮成书生的模样,带着一个扮成书童的随身太监,来到江南游山玩水。这一天,走到后溪一带,他只顾观赏山水,结果走迷了路。眼看日头已经落山,肚子早就“叽叽咕咕”叫起来了。也不知走了多久,正德皇帝终于看到了一间茅屋。他二话没说,急匆匆地就跨进了门。屋内有一对白发老人,正围着桌子吃粥,见有人突然闯进屋来,慌忙站起身。正德皇帝上前拱了拱手,说:“我是过路的书生,走迷了路,不知能不能借贵府落个脚,歇上一夜?”那老伯本是好客的人,听说来人是迷路书生,就一边热情地把客人让进了屋里,一边客气地让茶让饭。正德皇帝早饿得六神无主,顾不上推辞,只是连连回答:“多谢,多谢!”苏公盛了一碗白米稀饭,又加了一碟麦螺鲑,正德皇帝也不客气,端起碗来就吃。他学着苏公的样子,喝一口稀饭,吃几个麦...
查看全文
大胃王动物吞食了20只鼩鼱的小鲑鱼
如果鱼类有“竞吃”锦标赛,那么一条来自阿拉斯加的小鲑鱼也许就能够保持“吃鼩鼱”(shrew,一种外型像老鼠以吃昆虫为生的哺乳动物)的记录。 研究人员最近在阿拉斯加的Togiak,开辟了一个鲑鱼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并且他们惊讶的发现,鲑鱼已经吃掉了将近20只鼩鼱,而这种哺乳动物的体积是一个老鼠的大小。Togiak国家野生动物保
查看全文
最北的淡水鱼——红点鲑(图)
最北的淡水鱼--红点鲑 红点鲑分布于欧洲和美洲沿岸的环极地区以及北极的岛屿,是深入北极区最远的淡水鱼。在北冰洋水系,该种主要是溯河性类型,但在一些湖沼中也存有定居类型。 溯河性红点鲑长达70厘米,重达4公斤。在新地岛,红点鲑在河上游的湖沼中过冬。6~7月份,开始游入海中,海中的红点鲑成鱼以各种小鱼为主食。红点鲑的幼鱼主要分布于咸、淡水湖及河
查看全文
鲑科相关标签
鲑科
鱼类列表
物种
家族谱大览
曹氏科彩公(十八世)宗支
曹氏科彩公(十八世)宗支
科彩十八世宗支
浏览:0
教旨: 高永基 武科
干隆 52 年(1787)发行 全州,全北大学博物馆 教旨: 闲良 高永基 武科 丙科 17人 及第出身者.
浏览:0
文科八世谱
文科及第们的家谱,补充记录了1937年出版的文报 国立中央图书馆,1944
浏览:0
6.邓氏宗谱, 6, 卷4: 世系图考 纲 6世文科公起, 1894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一宿堂, 清光绪20[1894]重修.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远祖 : (汉) 邓禹,字仲华. 一世祖 : 邓斯贵. 由黄岗上伍乡徙麻邑. 生二子 : 邓天一,字守易 ; 邓秀一(另谱). 天一公下派祖(5世) : 邓纲,字廷道 ; 邓经,字廷礼. 皆为仕政公(字百安)之子. 纲公生五子(6世) : 邓文英 ; 邓文辅 ; 邓文科 ; 邓文贤 ; 邓文贵. 经公生四子(6世) : 邓文智 ; 邓文凤 ; 邓文凰 ; 邓文朝. 派语 : 子学明良 贤之世宗 启源金国 永保兴隆 ; (续派语) 殷汉谋贻远 传家以厚忠 克诚思继绪 祥发必光荣.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卷端题编目.
浏览:100
2.张氏宗谱, 2, 卷2: 派行 传 履科 6世忭公起, 1937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百忍堂, 民国26[1937](陶裕华刊). 4册 : 插图, 世系表. 纂修者 : 张安礼,号敬卿 ; 张恒泰,号重三 ; 张恒铣,号润常 ; 张守绩,号禹之 ; 张守文,号子彬. 始祖(1世) : (明) 张万禄. 自江西瑞昌迁至黄冈杨河,再迁麻城西乡南湖畈. 房祖(3世) : (明) 张学明,字九皋 ; 张景明,字庆云 ; 张道明,名鏪,字正卿. 学明公下支祖(5世) : 张履登,字国潮 ; 张履主,字国清 ; 张履昭. 景明公下支祖(5世) : 张履科,字国治 ; 张履榜 ; 张履垓,字玉堂 ; 张履穆. 道明公下支祖(5世) : 张履纲,字子彝 ; 张履纪,字子莲 ; 张履旻 ; 张履嵩 ; 张履高,字青莲 ; 张履翺,字万里 ; 张履翔,字万皋 ; 张履弼,字国瑞. 排行字 : 张明木履 心一启文 玉士本宗 先成安恒 守庆培元 孝友代兴 长延世德 大振家声. 散居地 : 湖北省麻城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3.王氏宗谱, 3, 卷4, 长房盛公 一科公世系 6世健安公起, 1915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三槐堂, 民国15[1926]年纂修. 5册: 插图, 世系表. 始迁祖(1世): (明清之际)王宗荣. 由麻城县迁居随南府君山西北大铁山下王家畈. 宗荣公下三派祖(2世): (明清之际)王盛(长房) ; 王高(二房) ; 王纪(三房,迁居随北青塔,故此谱无三房纪录.) 长房盛公支下房祖(4世): (清)王一举 ; 王一科 ; 王一相. 二房高公支下房祖(4世): (清)王一成 ; 王一仲 ; 王一正. 原定宗派字(7世起): 文王周召德 正大光明家 先代立高品 万世永乐华. 续选宗派字(27世起): 骏业辉前绪 鸿猷启后贤 伦常遵古礼 忠信守真传. 注: 此谱不全,缺卷2(前五代世纪录). 散居地: 湖北省随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书名页题, 及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