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琉森湖

琉森湖

琉森湖英:Lake Lucerne,德:Vierwaldstättersee(四森林州湖))位于瑞士中部,处于四森林州之间。四森林州包括琉森州(Luzern)、乌里州(Uri)、施维茨州(Schwyz)及以前的翁特瓦尔登州(Unterwalden,即现在的上瓦尔登半州(Obwalden)及下瓦尔登半州(Nidwalden))。

湖泊面积大约115.2km²,是瑞士境内第五大湖泊。琉森湖夹在阿尔卑斯山的群峰之间,因此形状显得十分不规则。首先罗伊斯河(Reuss)在乌里州的Flüelen自南向北流入琉森湖,在乌里州境内的部分称为Urnersee。然后湖水于施维茨州与Muota河汇流,湖形自此转为东西向。然后加入自下瓦尔登半州流入的Engelberger Aa河,转向北方,湖面突然收窄,进入琉森州后变阔成为十字形。十字形湖面的西南翼由上瓦尔登半州的Sarner Aa河流入,东北翼突入施维茨州,湖水进入西北翼于琉森市流出罗伊斯河。

因为湖岸边有不少的高山,如皮拉图斯峰、石丹峰、瑞吉峰等,湖光山色构成典型的瑞士...

琉森湖简介资料
47°01′N 8°24′E
104 m
11.8 km&sup3
214 m
罗伊斯河、Sarner Aa、Engelberger Aa、Muota
434 m
Altstad-Insel
143.7 km
3.4年
115.2 km&sup2
47°01′10″N 8°24′04″E
2124 km&sup2
琉森湖相关文献
琉装
种类手持花笠、身穿御姐妹衣的女舞者(左)与身穿常服的乐师(右)琉球村里穿比甲的清洁工琉装可分为常服、礼服和表演服装。常服和常礼服多以苧布、芭蕉布、棉布、桐板为质料,各地所用的布料又有不同的特色,如首里的首里织、久米岛的久米岛䌷、读谷山的读谷山花织、八重山群岛的八重山上布、宫古岛的宫古上布、奄美大岛的大岛䌷等。常服传统上以素色、浅色为主,亦有以蓝型技法漂染的,样式朴素。最常见的款式是衾,男女皆可穿著,可单穿或配裤。另外又有袄裙、裋褐、比甲(ウッチャキ)、祫衣(ワタジン)、羽织(ウァボーイ)、打挂、裲裆等种类。祫衣多在冬季作御寒之用。大部分常服与汉服及和服相似,但也有受满服影响的马褂。礼服有些是红型衣装,女性在重大仪式时还会在外加上一件称为御姐妹衣(ウミナイビ)的大袖红型外套。袄裙作为大礼服时,会先在袄之内顺序穿上白、红、水色、黄的中衣。男子的大礼服则是长袍加上于前面打结的宽腰带。表演服装方面...
查看全文
琉善
汉译周作人是汉译琉善作品的第一人,他从英文译本转译题名《冥界旅行》的《信史》这篇作品(TrueStory)。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委约他从古希腊语原文选译,1962年到1965年间共译出琉善作品20部,包括从原文新译的长篇小说《真实的故事》和《苍蝇赞》、《宙斯唱悲剧》、《妓女对话》、《诸神对话》等名篇。《路吉阿诺斯对话集》是周作人毕生最看重、最喜欢的译作,他在遗嘱中写:“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唯暮年所译希腊对话录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后来,罗念生与王焕生、陈洪文等人合作,也从古希腊语原文译出多篇琉善的作品。
查看全文
琉歌
琉歌的形式琉歌的形式分为短歌、长歌两种。
查看全文
琉璃
词语释义琉璃是外来语,传自西域,源于巴利文的Veluriyam。也有民间传说称琉璃一词源自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与西施的故事。琉璃被誉为佛家七宝之一(金、银、琉璃、颇梨,车渠,赤珠,玛瑙),也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一(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但到了明代,天然琉璃已基本消失,只在传说与神怪小说里有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由于琉璃的玻璃质表面,因此,有观点认为历史上的琉璃就是玻璃。但美国汉学家贝特霍尔德·劳费尔认为,在中国古代琉璃绝不可能指玻璃,琉璃是宝石,不是玻璃,“连儿童都会区分宝石珠和玻璃珠”。而中国古代人造琉璃的表面釉质部分的主要成分却是铅钡玻璃,因此不适合用于制作饮食器皿,一般常用于装饰品、礼器和随葬品等。各种色彩的琉璃瓦常用于建筑材料中,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及现代中式建筑的重要装饰构件,一般用于宫殿、庙宇、陵寝等重要建筑的屋顶和影壁。而真实的宝...
查看全文
琉森湖
湖边城镇琉森市对出的琉森湖琉森湖东南岸的吕特利(Rütli)是瑞士联邦的诞生地。于1291年8月1日,施维茨州、乌里州及翁特瓦尔登州在该地缔结永久联盟,以对抗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
查看全文
琉森湖相关标签
瑞士湖泊
湖泊
家族谱大览
湖南平江彭姓(縣祠所屬)旅臺宗親暨其直系親屬備忘錄
原书: [台湾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8[1979]序. 1册(32面) : 世系表. 湖南始祖 : (唐) 彭旭湖 支祖 : 彭上珍 台湾始迁祖 : (民国) 彭意存等 散居地 : 湖南平江县安定乡; 及台湾台北县等地.
浏览:100
衡湘楊氏五修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白堂, 民国23[1934]五修. 存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缺第8卷. 基祖: (明)杨惟高, 明洪武由金陵来衡. 生子杨添瑞. 本支祖 : (明, 6代)杨正湖, 号新塘. 子二: 杨团山讳谷明, 杨竹山, 派祖: 杨团山讳谷明, 子三: 杨荣峰, 杨华峰, 杨秀峰 ; 杨竹山讳合明, 生子五: 杨迎峰, 杨厚峰, 杨爱峰, 杨楚峰, 杨龙峰. 散居地: 湖南省衡阳县, 湘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杨氏五修谱. 目录题: 衡湘杨氏五修谱正湖祖系.
浏览:100
衡湘楊氏五修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白堂, 民国23[1934]五修. 存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缺第8卷. 基祖: (明)杨惟高, 明洪武由金陵来衡. 生子杨添瑞. 本支祖 : (明, 6代)杨正湖, 号新塘. 子二: 杨团山讳谷明, 杨竹山, 派祖: 杨团山讳谷明, 子三: 杨荣峰, 杨华峰, 杨秀峰 ; 杨竹山讳合明, 生子五: 杨迎峰, 杨厚峰, 杨爱峰, 杨楚峰, 杨龙峰. 散居地: 湖南省衡阳县, 湘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杨氏五修谱. 目录题: 衡湘杨氏五修谱正湖祖系.
浏览:100
衡湘楊氏五修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清白堂, 民国23[1934]五修. 存17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缺第8卷. 基祖: (明)杨惟高, 明洪武由金陵来衡. 生子杨添瑞. 本支祖 : (明, 6代)杨正湖, 号新塘. 子二: 杨团山讳谷明, 杨竹山, 派祖: 杨团山讳谷明, 子三: 杨荣峰, 杨华峰, 杨秀峰 ; 杨竹山讳合明, 生子五: 杨迎峰, 杨厚峰, 杨爱峰, 杨楚峰, 杨龙峰. 散居地: 湖南省衡阳县, 湘潭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 杨氏五修谱. 目录题: 衡湘杨氏五修谱正湖祖系.
浏览:100
崔氏族譜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默荫堂, 清光绪2[1876]修. 存1册(页数杂异). 注 : 此谱不全. 仅残存卷首上, 中, 后卷. 湖南始迁祖 : (宋) 崔密湖.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江西吉郡安福南乡
浏览:100
湖南宁乡文氏八修家谱 [13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六义堂镌, 清光绪21[1895]. 13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世派(11世起) : 绍复廷承尚 崇俎维干万 兴家世有光 海邦隆盛德 永试进忠良 明显昭谟烈 宏达焕书香 腾辉炳奎璧 振泽耀衡湘. 远祖 : 文翁,名党,字仲翁. 原籍江南庐州舒城,任蜀郡太守. 江西祖 : (唐) 文春元,讳时,行四. 成都人,因官江西而居永新. 始祖(一世) : (宋) 文旃,字励宽,乳名海,亦字伯奇. 自江西永新徙长沙宁乡. 派祖(9世) : (明) 文彦荣,字安富. 彦荣公下五子 : (明) 文汉光,字昌义 ; 文汉武,字两溪 ; 文汉广,字之矣 ; 文汉林,字人望 ; 文汉杰,字超凡. 仅光, 武二公之后留居宁乡. 此谱所含房祖 : 文承彬,字子清(14世) ; 文廷宾,字与言(13世) ; 文承简,字望扶(14世) ; 文承策,字见芙(14世) ; 文承节,字松筠(14世) ; 文承伦,字叙五(14世) ; 文复森,字林立(12世) ; 文汉武,字两溪(10世). 散居地 : 湖南省宁乡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宁乡文氏八修家谱. 书名页题 : 文氏家谱.
浏览: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