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政治家)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姓,氏,名,字,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先后任三闾大夫、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骄傲,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愤而辞官自疏,离开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流放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国太尉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简介资料
楚国
公元前343 年
灵均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楚国
楚国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左徒、三闾大夫
公元前278 年
伯庸
《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屈原相关文献
屈原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
查看全文
屈原投江屈原为什么投江?屈原死因之谜
屈原投江屈原为什么投江?屈原死因之谜,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楚国的大夫屈原屡
查看全文
《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简要介绍:《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
查看全文
《屈原》第三幕的招魂声,是招谁的魂?是屈原还是楚王?
一般认为是招楚怀王的魂,但还有一种说法是招屈原的魂。一、招楚怀王的魂:根据《招魂》最后一句话“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因为,楚国本来就地处江南,因此特别强调死者灵魂回归江南,也就意味着死者不是在楚国境内去世的。据此可知,《招魂》所招之魂,只能是客死秦国的楚怀王之魂。事实上,《招魂》全文长达282句,在屈原的作品中仅次于《离骚》和《天问》,显然这是在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举行招魂时所作,而其人非楚怀王莫属。首先,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屈原作品有《招魂》一篇。其次,招魂是一项严肃的活动,一般来说都是奉命而作,招魂的对象是死者或重病将死者。据此可知,《招魂》是屈原奉命为楚怀王招魂而创作,它是屈原任职三闾大夫期间所写的最后一篇职务作品。再者,《招魂》描述的主人公生活,不符合屈原的身份和实际情况,而是符合楚王的身份。二、招屈原的魂:1、宋玉为屈原招魂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认为《招魂》是宋玉的作品:“...
查看全文
屈原
家世屈原出自楚国公族屈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昭、屈、景三氏的事务。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为高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生年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屈原在《离骚》中说: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取名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
查看全文
屈原相关标签
楚国人
前340年出生
中国人物神
秭归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屈姓
春秋战国作家
端午节
前278年逝世
中国诗人
道教神祇
战国时代自杀人物
政治家
家族谱大览
双峰屈氏五修宗谱 [10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惇叙堂, 2003年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名平,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衣背面题 : 屈氏家乘.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五修宗谱. 版心题 : 湘乡屈氏五修宗谱.
浏览:0
屈氏族谱
屈氏族谱
浏览:0
湘鄉屈氏四修宗譜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惇敍堂, 民国32[1943].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
雙峰屈氏五修宗譜 [10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惇叙堂, 2003年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名平,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衣背面题 : 屈氏家乘.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五修宗谱. 版心题 : 湘乡屈氏五修宗谱.
浏览:100
寶慶屈氏族譜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100
1.临海屈氏世谱 [19卷]
常熟始迁祖 : 屈裳黻(宋) 散居地 : 江苏省常熟县等地
浏览:100
屈原导读知识
湖北历史名人
湖北历史名人
  从湖北人物历史来看可以说是荆楚大地,山水灵秀,人才辈出,在湖北当地从古至今都是人物辈出的地方,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在夏朝时,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而东汉时期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地名由来自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现在也简称鄂。湖北的名人从古至今名人大家有很多,例如我们熟悉的陆羽、屈原、王昭君,以及李时珍、陈良、伍子胥、孟浩然、米芾、陈友谅、皮日休等都和湖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到目前为止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27万人,在近代史上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农业上也是名人辈出。
浏览量:3527次
屈姓家谱字辈
屈姓家谱字辈
  屈姓家谱字辈:  山东滕州屈氏字辈:“宜绍凡庆允会光昌石延方”。  山东谷亭屈氏字辈:“国可秉朝大有长继学昭绍范庆云会光昌实晏芳永忠赞先德本荣发科扬志立道义信教益从善良景仰新理书厚恩保其祥”。  山东宁阳屈氏字辈:“英勇传继广昭现庆繁祥”。  山东屈氏一支字辈:“忠善金保桂珍化安其祥承恩荣秀义”。  陕西汉中屈氏一支字辈:“儒林楚克定万世永宏昌应仕成世有宗万逢继兴玉印崇先德仁和庆大同昌隆昭户勋富贵定荣丰”。  陕西汉中屈氏一支字辈:“大自成开正有杨荣华富贵万代兴”。  陕西汉江屈氏字辈:“应仕成世有宗万逢继兴玉印崇先德仁和庆大同昌隆昭户勋富贵定荣丰”。  陕西蒲城屈氏字辈:“胜贤同世盛锡爵护朝廷”。  陕西榆林屈氏字辈:“德海亮广云“  四川犍为屈氏字辈:“正宗胜朝廷大用君臣贵武福智天生国富民强旺和平万载新”。  四川天宝屈氏字辈:“仁义智德成”。  四川仪陇县思德乡前进村屈氏字辈:”天心仙宗玉,仕途从学登,思文昭国砚,金榜早提名”。  四川通江苗南屈氏一支字辈:“天星元(先)宗玉,仕进崇学登,斯文昭国彦,金榜早题名”  宗祠家法规条(四川省通江县涪阳镇)
浏览量:3392次
赛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时的重要节日活动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普遍流行,北方靠近河流和湖泊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比如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等。关于赛龙舟这项活动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赛龙舟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龙舟竞渡,先民们在水上从事捕捞、渡水等劳动,争相竞渡,这是最早的功利型的龙舟竞渡。而纪念型的龙舟竞渡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吴国人周处的《风土记》中有关于端午竞渡的记载,这也是记载龙舟竞渡的最早的文献,这说明三国时期端午竞渡已经在民间流行。在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中记载着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从这时开始,端午竞渡这一民俗有了“纪念屈原”这一主题。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大臣,他惨遭流放,仍然有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楚国被秦军攻破时,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自发去汨罗江悼念屈原,他们在屈原投江的地方划船竞渡,拜龙神,以纪念屈原。在20世纪70年代,龙舟竞渡开始成为一项现代体育项目,并且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1980年,赛龙舟正式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屈原杯”龙舟赛。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浏览量:1966次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
屈原为什么投河而死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诗人,芈姓,名平,字原,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也是爱国诗人,屈原是自沉投河而死,投河而死的主要原因从历史文献上来看,周赧王三十七年秦国大将白起攻楚步步紧逼攻下了郢都后,楚顷襄王和当政的贵族们四处逃串,在完全绝望、极度苦闷的心情之下,屈原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河逝世的哪一年大约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纪年中的公元前278年,在当时屈原已经六十二岁左右了。小科普:屈原投河的江叫作“汨罗江”这边的"汨"字读作mì,这条河流属于洞庭湖水系,发源于湖南省平江县、湖北省通城县、江西省修水3县交界处的黄龙山梨树埚,全长254.4公里。
浏览量:1677次
屈原的诗小学10首简单
屈原的诗小学10首简单
屈原的诗属于“楚辞”这种文体,而“楚辞”也是屈原创立的,在以前也称为“骚体”,如果小学学生要学习屈原的诗,可以选择简短简单一些的诗词局部来阅读学习较为合适的有《九歌·湘君》、《九章之三哀郢》、《九歌·少司命》、《九歌·山鬼》、《九歌·河伯》、《九歌·国殇》、《九歌·东君》、《九歌·东皇太一》、《九歌·大司命》等,其中有包含历史写照的,也有相关神话人物的,对小学生来说也可以培养一些对历史文化上的知识点学习。一、《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二、《九歌·少司命》秋兰兮蘼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三、《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四、《九歌·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五、《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六、《九歌·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七、《九章之三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八、《九歌·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九、《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十、《九歌·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浏览量:348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