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

(政治家)

屈原(前340年?-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人,姓,氏,名,字,又在《离骚》中自云:“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先后任三闾大夫、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楚国与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骄傲,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

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愤而辞官自疏,离开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流放期间,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在作品中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为民报国的热情。其作品文字华丽,想像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前278年,秦国太尉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大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当地百姓投下粽子餵鱼以此防止屈原遗体被鱼所食,后来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位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简介资料
楚国
公元前343 年
灵均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楚国
楚国
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左徒、三闾大夫
公元前278 年
伯庸
《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屈原相关文献
屈原
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
查看全文
屈原投江屈原为什么投江?屈原死因之谜
屈原投江屈原为什么投江?屈原死因之谜,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楚国的内外政策也发生了变化。楚国的大夫屈原屡
查看全文
《屈原列传》
《屈原列传》,简要介绍:《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关屈原的部分,是一篇风格独
查看全文
《屈原》第三幕的招魂声,是招谁的魂?是屈原还是楚王?
一般认为是招楚怀王的魂,但还有一种说法是招屈原的魂。一、招楚怀王的魂:根据《招魂》最后一句话“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因为,楚国本来就地处江南,因此特别强调死者灵魂回归江南,也就意味着死者不是在楚国境内去世的。据此可知,《招魂》所招之魂,只能是客死秦国的楚怀王之魂。事实上,《招魂》全文长达282句,在屈原的作品中仅次于《离骚》和《天问》,显然这是在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举行招魂时所作,而其人非楚怀王莫属。首先,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屈原作品有《招魂》一篇。其次,招魂是一项严肃的活动,一般来说都是奉命而作,招魂的对象是死者或重病将死者。据此可知,《招魂》是屈原奉命为楚怀王招魂而创作,它是屈原任职三闾大夫期间所写的最后一篇职务作品。再者,《招魂》描述的主人公生活,不符合屈原的身份和实际情况,而是符合楚王的身份。二、招屈原的魂:1、宋玉为屈原招魂王逸在《楚辞章句》里认为《招魂》是宋玉的作品:“...
查看全文
屈原
家世屈原出自楚国公族屈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昭、屈、景三氏的事务。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为高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生年屈原的出生日期,据近代许多人研究的结果,大概不出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前342年)到三十年(前339年)之间。屈原在《离骚》中说:这句是说太岁星逢寅。取名屈原觉得自己的生辰有些与众不同,所以他在《离骚》中说:这4句是说:父亲看到我生辰不凡,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平”,字名叫做“原”。而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屈原的名字时说:所以名“平以法天”,字“原以法地”。同他的生年月日配合起来,照字面上讲,“平”是公正的意思,平正就是天的象微;“原”是又...
查看全文
屈原相关标签
楚国人
前340年出生
中国人物神
秭归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屈姓
春秋战国作家
端午节
前278年逝世
中国诗人
道教神祇
战国时代自杀人物
政治家
家族谱大览
双峰屈氏五修宗谱 [10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惇叙堂, 2003年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名平,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衣背面题 : 屈氏家乘.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五修宗谱. 版心题 : 湘乡屈氏五修宗谱.
浏览:0
屈氏族谱
屈氏族谱
浏览:0
湘鄉屈氏四修宗譜 [12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惇敍堂, 民国32[1943]. 12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四修宗谱.
浏览:100
雙峰屈氏五修宗譜 [10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惇叙堂, 2003年刊. 10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中国湖南图书馆. 受姓祖 : 瑕. 武王子,食采于屈,后世因而氏之. 江南远祖 : 屈原,名平,讳正则,字灵均. 衡湘鼻祖 : (宋) 屈𧏖. 占籍衡阳. 富圫始迁祖 : (明) 屈代鸾,字友和,行一. 由衡阳徙湘乡之富圫. 鸾公三传后分二支 : (清) 屈名兴,字祯楚,行一 ; 屈名富,字荣楚,行三. 祯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琦,字干生,行一 ; 屈秀玫,字胜生,行二 ; 屈秀(王余),字裕生,行三. 荣公下三房 : (清) 屈秀珍,字俊生,行一 ; 屈秀章,字文生,行二 ; 屈秀玖,字茂生,行三. 散居地 : 湖南省湘乡县, 双峰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书衣背面题 : 屈氏家乘. 卷端题 : 湘乡长塘屈氏五修宗谱. 版心题 : 湘乡屈氏五修宗谱.
浏览:100
寶慶屈氏族譜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浏览:100
1.临海屈氏世谱 [19卷]
常熟始迁祖 : 屈裳黻(宋) 散居地 : 江苏省常熟县等地
浏览:100
屈原导读知识
湖北历史名人
湖北历史名人
  从湖北人物历史来看可以说是荆楚大地,山水灵秀,人才辈出,在湖北当地从古至今都是人物辈出的地方,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在夏朝时,夏文化的影响已经到达江汉地区,而东汉时期沿置南郡、南阳郡、江夏郡以及汉中郡、庐江郡等。地名由来自因地处洞庭湖以北,故名湖北,现在也简称鄂。湖北的名人从古至今名人大家有很多,例如我们熟悉的陆羽、屈原、王昭君,以及李时珍、陈良、伍子胥、孟浩然、米芾、陈友谅、皮日休等都和湖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到目前为止截至2019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5927万人,在近代史上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农业上也是名人辈出。
浏览量:3638次
赛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的由来
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时的重要节日活动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普遍流行,北方靠近河流和湖泊的城市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比如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等。关于赛龙舟这项活动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赛龙舟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龙舟竞渡,先民们在水上从事捕捞、渡水等劳动,争相竞渡,这是最早的功利型的龙舟竞渡。而纪念型的龙舟竞渡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吴国人周处的《风土记》中有关于端午竞渡的记载,这也是记载龙舟竞渡的最早的文献,这说明三国时期端午竞渡已经在民间流行。在梁代吴均、宗懔和唐代魏征留下的资料中记载着端午竞渡是为了纪念屈原,从这时开始,端午竞渡这一民俗有了“纪念屈原”这一主题。屈原是战国时期出国大臣,他惨遭流放,仍然有一腔忧国忧民的情怀,楚国被秦军攻破时,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怀沙》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自发去汨罗江悼念屈原,他们在屈原投江的地方划船竞渡,拜龙神,以纪念屈原。在20世纪70年代,龙舟竞渡开始成为一项现代体育项目,并且席卷全球30多个国家。1980年,赛龙舟正式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我国每年都会举办“屈原杯”龙舟赛。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浏览量:2036次
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
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
粽子一般都是端午节必备的,所以一般家庭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都会吃粽子,有些人的公司会发粽子,也有的会直接买现成的粽子,虽说简单方便热一下就好了,但是总会觉得自己家里不包粽子的话,就少了一些过节的氛围感。另外外面包的粽子,口味很多,但是口感上肯定比不上自家包的了,而且自己在家包也可以做多种口味的。包粽子也算是一个技术活,刚开始可能包不好,也许是米漏出来了,也许是形状包得不好看,总之多包几个肯定会越来越好看的,所以下面来分享一下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我们就拿最简单的肉粽举例。粽子的制作方法步骤第一步,准备材料,我们需要糯米500克,猪肉300克,粽叶适量、粽绳适量。第二步,将粽叶和粽绳泡软并清洗干净,如果粽叶是干粽叶的话,还需要提前一个晚上把粽叶泡软。第三步,糯米清洗干净,然后浸泡五、六个小时。第四步,猪肉要去皮,切成2-3厘米的块,然后放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1勺盐、1勺白糖用手抓匀,然后腌制3-5个小时,让肉充分入味。第五步,将粽叶放到热水中煮15分钟,煮好后,捞出放到凉水中备用。第六步,将糯米的水分控干,然后放入一勺盐,一勺老抽拌匀。第七步,开始包粽子,取两片粽叶,将一头的硬角剪掉。第八步,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往粽叶里装入糯米,再放上两块肉,再装入糯米,用勺压实,这个时候的米不要装的太满。第九步,把上面的粽叶向下折,直至完全盖住糯米。然后再将两侧的叶子捏下去,折叠起来。第十步,将粽子捆起来即可。粽子全部包好后,放到锅中煮熟。
浏览量:1937次
屈原最短的5首诗
屈原最短的5首诗
《九歌·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九歌·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浏览量:1642次
汨罗屈子祠
汨罗屈子祠
汨罗屈子祠现在位于湖南省汨罗城西北玉笥山顶。汨罗屈子祠的前身其实是汉代所建的屈原庙,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汨罗屈子祠原地址是在屈原沉江地汨罗凤凰乡河泊潭渊北的汨罗戍地汨罗山上,凤凰山凤凰台南、玉笥山西;唐始也称三闾祠、宋代确定此庙为屈原正庙,端午祭祀屈之地,所以三闾庙相沿称之为汨罗庙。后来因为这个地址在湘水之中,常年会遇水,历代多有重修,因此到了乾隆二十一年的时候,就被移建于玉笥山东,民国时改称屈子祠,现辟为屈原纪念馆。汨罗屈子祠中的建筑面积是有1651平方米,其整体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江南古建筑。汨罗屈子祠依山面江,景色秀美。站在屈子祠上南眺,大江南岸诸峰历历在目。而汨罗屈子祠最热闹的时候,应该是每年端午的时候,人们都会在这个地方举办龙舟竞渡,江上彩舟如梭,岸上游人如织,格外热闹。汨罗屈子祠正屋大概有三进,中、后进之间有过亭,前后、左右两侧有天井。天井里各栽有两株200年以上的桂花。祠的建筑为砖木结构,庄严古朴,肃穆幽雅。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石碑,镌刻着后人凭吊屈原的诗文祠赋。屈子祠为砖木结构,坐北向南,三进,祠正面为三孔大门,中门为牌坊式,下面镶嵌五龙捧白垂石雕刻,镌“屈子祠”三字。门坊和山墙上有17幅关于屈原的浮雕,如渔父谈心图、怀沙投江图等。由正门入中殿,可见巨幅雕屏,上刻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全文,其上梁则悬一幅“光争日明”横匾。屈子祠整个建筑系砖木结构,由五十六根木柱支撑。整个建筑厅、堂、池、廊、楼、阁浑然一体,结构严谨,雕花精细。屈子祠内现辟八个陈列室,对屈原的生平、著作,屈原在汨罗江一带的遗迹以及后人纪念屈原的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屈子祠前有宽阔的石坪,石坪南侧有石阶梯119级直通汨罗江边。屈子祠周围还有独醒亭、骚坛、桃花洞、招屈亭等纪念性的建筑。祠东的屈原碑林嵌当代名家书法碑刻356块。
浏览量:299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