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岳西储氏族谱
安徽安庆岳西储氏族谱 导读:

安徽安庆岳西储氏族谱以 “四德堂” 为核心,是当地最具影响力的家族文献之一。以下从源流、谱牒内容、字辈、宗祠及修谱动态等方面综合梳理:

一、家族源流与迁徙脉络

岳西储氏尊战国时期齐国相储子为始祖,其为舜帝直系后裔,因封地 “储亭” 得姓。唐代著名诗人储光羲(开元进士、监察御史)为家族重要历史人物,但其至宋代的世系因战乱记载不全。

迁潜山始祖为南宋储永钰(光羲十六世孙),于开禧三年(1207 年)自安徽石台迁居潜山槎水镇,成为灊阳(潜山古称)储氏一世祖。永钰公生三子:代贤、代俊、代贵,形成三大房支。其中,代俊公次子储太忠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 年)从潜山迁居岳西中关乡(原属潜山),成为岳西储氏主支,后裔繁衍至今约 8 万人,占岳西人口五分之一。

二、谱牒内容与编纂特点

岳西储氏以四德堂宗谱为总谱,历经十二届修纂。2023 年最新版宗谱采用 “序、表、书、像、列传” 五体结构,新增图腾、堂徽、宗祠史及外迁分支信息,同时纠正了往届谱牒的讹误。其核心内容包括:

源流考证:结合《史记》《孟子》等正史,梳理从黄帝到储子的世系脉络,确认家族与舜帝、田齐政权的关联。

世系记录:重点记载太忠公支系,自元代至今已传二十余代,分元、亨、利、贞四房,详细记录各房分支迁徙轨迹(如清代乾隆年间大规模迁往陕南、鄂西北)。

文化传承:收录历代谱序、家训、名人传记(如储光羲传略),并新增族贤名录,强调 “仁、志、孝、贤” 四德家风。

文献整合:参考十几种宗谱及地方志,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和学术研究成果,对历史疑点(如光羲公前五十八世世系)进行存疑处理。

三、字辈排行与分支差异

岳西储氏字辈因房支不同略有差异:

代贤、代贵公房:

“明显孟仲泳,仁义礼智信,忠孝继先宗,道学万枝春,茂德诚昭著,诒谟愈久长……”

代俊公房(岳西主支):

“文安太伯叔,仕浩启聪明,睿志贤良达,恩光万枝春,茂德诚昭著,诒谟愈久长……”

字辈自第 23 世起三房统一为:

“茂德诚昭著,诒谟愈久长,本源期克绍,兰桂应联芳……”

四、宗祠与谱牒保存

四德堂宗祠为岳西储氏核心文化地标,始建于 1853 年,坐落在中关镇,占地 1236 平方米,为徽派建筑典范。其前身为储太忠公祠,民国时期改为族学(今中关初中),1947 年成为刘邓大军鄂豫皖军政大学皖西分校旧址,现为岳西县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内保存有历代谱序碑刻及 2023 年新修宗谱。

谱牒收藏方面,岳西县图书馆藏有 2025 年捐赠的《储氏家谱》(叔银公房支谱,29 卷)及 2023 年四德堂宗谱,部分残卷(如光绪二十四年谱)可通过族谱网、云家谱网等平台在线查阅或购买。潜山、石台等地的总谱(如 1898 年《储氏宗谱》)也与岳西谱牒形成互补。


...
文史图集精选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二祖名山安庆岳西司空山的佛道渊源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二祖名山安庆岳西司空山的佛道渊源
“西来一花五叶,北齐二祖慧可,首继宗风,嵩阳面壁,断臂得法来湖(太湖),卓锡兹山,遂成名刹。至今睹云中石室,天造道场,一龛宏敞,冬暖夏凉,藏幽面壑,龙虎环抱。后依石峰顶,峭壁岩,千仞屏藩。前对钵盂山,双峦拱顾。旁有避地司空原,太白之书堂,上有传衣落发石,三祖之古洞,朝阳石居左侧,罗公悟道观空。……自三祖僧璨受法之潜阳(山为阳,即潜山)。迄唐本净禅师,继居斯地,天宝中玄宗遣中使杨庭光,采常春藤,此药不轻见者。得本净法力指寻,始获复命。旋召入京,阐无相至道,大振宗风,赐号大晓,拜国师还山。敕建无相禅寺,造僧房5048间,下院九庵四寺。昔青莲筑室,乃慕名而至也。……越五代至宋有相继正德、真际、圆通、清晓并拜国师,赦光祖庭,是时司空面目,气象万千,香客云集,名扬海宇。”――(摘自清康熙年间陈启源著《司空山见闻录》)毋庸置疑,司空山乃中华佛教禅宗的发祥地,今存云中石屋(二祖洞),三祖洞,传衣落发石,...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石建筑中的珍品,岳西县古贞节牌坊为雍正皇帝所赐
安徽历史—安庆历史—石建筑中的珍品,岳西县古贞节牌坊为雍正皇帝所赐
内容提要:坐落在岳西县温泉镇牌坊村牌坊组的一座清雍正年间建造的古贞节牌坊,受到省内文物专家和古建专家的高度关注。该牌坊系石建筑中的珍品,由雍正皇帝恩赐旌表,历经278年风雨依然端庄华美,其高超的建造工艺令人惊叹。近日,坐落在岳西县温泉镇牌坊村牌坊组的一座清雍正年间建造的古贞节牌坊,受到省内文物专家和古建专家的高度关注。该牌坊系石建筑中的珍品,由雍正皇帝恩赐旌表,历经278年风雨依然端庄华美,其高超的建造工艺令人惊叹。该牌坊是一座四柱三门三楼的清式石牌坊,矗立于温泉镇牌坊村牌坊组储家老宅大门前(见图)。据实地测量,牌楼通高7.5米,面阔7.4米,主间2.6米,次间1.85米。牌坊以岳西特有的优质青石打造,坊眼、背文、雀替等显要部位,皆为汉白玉料雕刻而成,整座牌坊气度雍容,工艺精湛。牌坊正面顶楼镶嵌楷书“圣旨”二字,二层面门大书“节孝”二字,右书“恩赐旌表储枝瑞之妻聂氏”,左落款“大清雍正五年...
湘军与太平军的安庆之战曾国荃有何作用?
湘军与太平军的安庆之战曾国荃有何作用?
曾国荃吉安一战之后,江西战场战事基本结束,湘军收复赣省全境。接下来,战争重心就是安徽了,在湘军与太平军的这场搏命之战中,安徽控制于谁手,对全局影响至关重大。安庆之战咸丰八年以后,太平天国的后起猛将陈玉成就用心经营安徽,尤其是淮水流域,企图以皖北的人力物力支撑天国的大局。为了洪氏江山,如此拼命,不知值得否?从安徽全局而言,省城安庆是最为关键之地。湘军如果可以拿下安庆,便可据上游地利,进图金陵,也就是天国所谓的“天京”。安徽战略地位重要,这一点,曾国藩和胡林翼早就明白。在湘军初起之时,曾、胡二位就将谋皖置于重要的战略位置之上。咸丰九年七月(1859年8月),朝廷下诏命曾国藩、胡林翼率湘军筹划收复安徽计划。在曾国藩收复皖省的方案中,安庆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节点:欲廓清诸路,必先攻破金陵。……欲破金陵,必先驻重兵于滁、和,……欲驻兵滁、和,必先围安庆,以破陈逆之老巢,兼捣庐州,以攻陈逆之所必救。在曾国...
曾国藩李秀成兵戎相见同地各抗各的命结局却不同
曾国藩李秀成兵戎相见同地各抗各的命结局却不同
太平天国起义后期,清军的实际军事主帅是曾国藩,太平军的实际军事主帅是李秀成和陈玉成,陈玉成被杀后,李秀成又成为太平军唯一的实际军事主帅。当时,曾国藩和李秀成各为其主,为了同一个地方,各抗各的命,结局却大相径庭。这个地方就是安庆。安庆,古称舒州,别称宜城,简称“宜”。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安庆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之称。当时,安庆是安徽省的省会,与徽州一起组成了安徽省的省名,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更为关键的是,安庆是南京以上,太平军最后一座坚强的堡垒。清廷和太平天国都深知安庆的重要性,所以这里长期成为双方最重要的拉锯战对象。不过,当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1860年,经过李秀成和陈玉成的联手,他们击败了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成果扭转了自天京事变以来,太平军的颓势,也打破了咸丰皇帝的如意算盘:即依靠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出苦力,来消耗太平军,但在攻破南京城时,一定要让由...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历史风云安庆保卫战
安徽历史—皖史风云—安徽历史风云安庆保卫战
1860年6月21日,湘军在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大军进军长江下游之际,合围太平天国天京的门户安庆(今安徽省安庆)。湘军吸取了三河惨败的教训,水陆马步配合,稳扎稳打。1864年4月27日,英王率部折回,冲入重围,与湘军进行一系列战斗,终未能解安庆之围。1861年,9月5日,安庆失陷,1万多人壮烈牺牲,太平军自此节节败退。
洋务运动第一家兵工厂,有着怎样的成果成就?制造了哪些武器装备
洋务运动第一家兵工厂,有着怎样的成果成就?制造了哪些武器装备
如果说,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吹响了洋务运动的号角,那么曾国藩于1861年秋天在安徽安庆设立的安庆内军械所,就是洋务运动落地的标志。曾国藩为什么要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呢?从1854年起,曾国藩率领自己组建的湘军,与太平军进行战斗,到1861年已有7个年头了。在战斗中,曾国藩深感湘军武器装备过于简陋,不但与英法军队的洋枪洋炮相差太远,甚至还比不上太平军。在著名的安庆之战中,太平军依仗坚固的城墙坚守了两年多时间,让缺乏重型攻城武器的湘军“望城兴叹”。最后,湘军在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后,侥幸地挖通了一条通到城下地道,装上大量火药,将城墙炸开几十丈的缺口,才攻陷安庆城。南京的城墙远超安庆,攻陷安庆就用了两年,攻陷南京得用多少年?曾国藩奏报清廷,一再强调兴办近代军工业的重要性,不仅可以加快进剿太平军,还可以增强国防力量,实现“自强”的目标。于是...
文史线索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储氏宗祠
修复前的储氏宗祠安徽岳西储氏宗祠位于中关乡,始建于1853年,占地1236平米,历时四年竣工。1939年9月在祠堂内创办岳西县第一所完中――“安徽省私立南岳中学”。解放后,储氏宗祠先后为乡政府、中学占用。2004年9月被岳西县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加上师生造火生饭,政府部门将此建筑定危后,2008年校方同意署假时全部让出交还储姓修复(产权仍归校方)。2009年1月祠堂修复工程正式开工,由省文保中心徵州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包施工,总造价110万元,县政府支持30万元,其余向族众募捐据史料记载,“储氏宗祠”清咸丰癸丑年(公元1853年)始建,历时4年完工,虽距今已有152年,但保存基本完好。其建筑属典型的徽派风格,白墙青瓦,高檐翘角。祠堂坐北朝南,倚山面水,寓“门对青山,窗含绿水”之意;实木铆榫结构,分三重五进,进门正中为大厅,...
8079次浏览 查看阅读>>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储氏宗祠
安徽岳西储氏宗祠位于中关乡,始建于1853年,占地1236平米,历时四年竣工。1939年9月在祠堂内创办岳西县第一所完中――“安徽省私立南岳中学”。1947年刘邓大军在宗祠内建立“鄂豫皖军事政治大学皖西分校”。解放后,储氏宗祠先后为乡政府、中学占用。也因此故,在破旧立新的岁月才免遭灭顶之灾,仅是部分雕刻被毛泽东的小将们剔毁。2004年9月被岳西县政府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省级及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加上师生造火生饭,政府部门将此建筑定危后,2008年校方同意署假时全部让出交还储姓修复(产权仍归校方)。2009年1月祠堂修复工程正式开工,由省文保中心徵州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承包施工,总造价110万元,县政府支持30万元,其余向族众募捐。据史料记载,“储氏宗祠”清咸丰癸丑年(公元1853年)始建,历时4年完工,虽距今已有152年,但保存基本完好。其建筑属典型的徽...
2887次浏览 查看阅读>>
走近大湾储氏宗祠,弘扬优良家风
皖北迁陕南储氏先祖达全公的发祥地——大湾,地处陕西省紫阳县双安镇林本河村第九组。此处,龙山悠悠风采奕,祥光熠熠紫气隆;溪水淙淙,群山簇拥;鸡犬相闻,鸟语花香,曲径通幽,雅趣流觞。那古木参天,气势恢宏的墓园,就是于清乾隆34(1769)年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后北(今属岳西县莲云)乡迁居于此的储氏一世祖达全公墓;墓前坐落着储氏达全公支下宗祠——全德堂。回望从皖北来陕南的漫漫长路,储公达全遵皇命,不惧山恶道阻之险和云诡波潏之汹,涉江水,踏峰岭,离乡背井,饥渴顿踣;奔波辗转,胼手胝足;求生觅路,落脚石碧潭(距今祠约两公里远的汉江边)。为避水患,随后再移居僻壤(今祠附近)柳木沟。以农为本,餐风露宿,冒雪顶霜,开拓垦荒,饱经沧桑,日臻基业,进住大湾,裔遂世居。两百多年的世代繁衍,储氏裔众分支开户,散居,分布于紫阳、安康、石泉、汉阴、宁陕、西乡,还有江苏、新疆等地,散居各地和紫阳县境内居住的裔众,至今仍...
3908次浏览 查看阅读>>
安徽段氏字辈
安徽:(68)安徽:承宗祖绪,光宜庆昌。安庆:宗友永水仲,旦科上一九。道之嘉自盛,万载兆其祥。景运光照远,文明瑞应昌。家声思正大,世泽聚贤良。安庆:纯良元继世必勉,相业茂修学益衍。(府股前派):得胜永心贝,之维有上万。显子景正应,志启昌文定。(冶塘股前派):得胜永兴家,存仁恭敬友。曰尚景万大,政启朝文定。(枞股前派):得胜永心贝,之维有福兴。□彦景宝木,一世如文定。(新增行派):忠孝式前型,诗书宗祖训。积善庆有馀,奕业臻荣盛。安庆怀宁段家大屋:锦祥祺运安庆潜山:英超广宽荣,务本全有德,遗留千万代。安庆太湖:启宇得玉时,应子必有文。宜秀光兴士,钟毓焕声名。立定齐家本,务传大泽承。诗书绵世德,继创新维新。宏扬先绪志,襟怀礼义仁。贤良延盛景,幸福乐长春。安庆岳西(从怀宁入迁,京兆郡余庆堂,一世祖:(清)段宗甫):万载兆祺祥,景运光照远。蚌埠:广风中后传家远蚌埠:国付明盛世界大同蚌埠怀远龙亢(段玉...
4083次浏览 查看阅读>>
孙氏家族十大宗祠介绍
如果说家谱是家族的历史脉络,家训是家族的精神力量,宗祠就是历史的载体,祖先灵魂的栖息地,是我们所有孙氏家人心目中最神圣的场所。今天为大家总结一下散落在祖国各个角落的孙氏宗祠,这十大宗祠,无一不精美,无一不历史悠久。江北第一祠:岳西孙氏宗祠地址: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姚河乡梯岭村始建于:1753年荣誉: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祠面积:建筑面积约1560平方米,占地3320平方米宗祠简介岳西孙氏宗祠模宏大,建筑古朴庄严,布局科学严谨,工艺精湛精美,为远近数县祠堂之冠。孙氏宗祠内的木雕、砖雕、石雕的工艺独特,精湛无比。最为令人叹服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226个石雕柱础,共有40余种不同的造型,除了形、方形、圆台形等形状之外,还有小鹿奔跑、梅花朵朵、竹叶婆娑等美轮美奂的图案,可谓一绝。岳西孙氏宗祠是祭奠著名军事家孙武、孙斌的宗庙,每逢清明时节各地孙姓后代纷纷前来祭奠祖先,以感念祖先之风骨。皖西南孙氏宗祠地...
2717次浏览 查看阅读>>
试比较峡川岳西《柯氏家谱》与安庆怀宁《柯氏宗谱》
试比较峡川岳西《柯氏家谱》与安庆怀宁《柯氏宗谱》◆柯宏胜这次赴望江、彭泽、东至、安庆柯氏渊源之旅,又有一大收获,见到了安庆怀宁《柯氏宗谱》,先把它与峡川岳西《柯氏家谱》进行比较,请各位宗亲指正!一、两者世系①岳西《柯氏家谱》气祥(1)――克常(2)――宁道(3)――宪四、希生(4)――茂兴(宪四之子)(5)――余庆(6)――魁元(7)――泽远(8)――孔良(9)――鹄(10)――铜(11)――叔华(12)――邦显(13)――恭远(14)――永宽、永璋(15)――大迪(16)――增(17)――贤(18)――Cchǎn、冕(19)――魁恪(C之子)、春恪(冕长子)、春恪(冕之子)、和恪(冕次子)(20)――天取(魁恪之子)、天祥(春恪之子)、天长(和恪之子)(21)――茂橘(天取公之子)、茂春(天祥长子)、茂楠(天祥次子)、茂棠(天长子)(22)――仁、义、智、信(茂春生四子)、礼(茂楠之子)...
1975次浏览 查看阅读>>
人文溯源
何氏郡望和主要堂号
何氏郡望和主要堂号
何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的郡望,据有关史料所载,主要有七个:庐江郡:西晋时期的庐江郡,辖今东起安徽芜湖、北至寿县、南至江西九江的广大地区,郡治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在当时全国范围内也是一个大郡。庐江郡何氏以何桢为始迁祖,发源地在今天的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下(潜山县、岳西县),历史上称为潜县。魏晋南朝时期的庐江何氏,人丁兴旺,政治显赫,文事繁荣,经济十分发达。在三国魏至南朝宋齐梁朝的近300年间,何桢十代载于正史且有明确世系关系的共54人。在族谱中,此十代中有70余人可在史书或考古墓志铭中找到,实为罕见。其中封侯10多人,皇后3人,驸马6人,尚书及以上官职者达14人。何姓,姓何。敬请关注何姓,融入何姓大家族。陈郡:辖今豫东、豫南及安徽近30个县市的广大地区。历经两汉,屡有变更。曹魏时期,其管辖区域已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五六个县的范围之内,其中太康,魏晋...
全国各地凤氏字辈大全,凤氏字辈排行
全国各地凤氏字辈大全,凤氏字辈排行
湖南益阳、资阳凤氏字辈:“祥添极庭怀应加尚惟立生贤道德昌家盛定流光裕后动猷钜恢先世泽长文章增景运孝友振伦常兰桂腾芳早诗书万代香”。江苏吴县凤氏字辈:“嘉谋丕振大业维新鸿儒诗礼名士家声祖功宗德孝子仁孙继承善述克光先人”。安徽泾县、无为县凤氏字辈:“国家兴必大,天运兆元良,唯汝嗣之懋,任从永继祥”。湖北英山、安徽岳西凤氏字辈:“鸣廷文一尚,国家兴必大,添应兆元良,维汝时知懋,盛治永悠扬,世衍诗书绪”。
【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摘录
【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摘录
皖中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从登元一世至今,已流传二十八世,有六百年历史。据家谱记载本派源于江西上饶王家坝(鄱阳派),后转南京宛平(宛平派),再转皖中舒城(龙舒派)。皖中滕氏家谱中前九世为毛姓,七世毛澄公为明朝弘治六年状元、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澄公嫡孙昶官任桐邑训导,为避政治派系斗争,隐居皖中龙舒,易毛为滕。滕家桥由此得名。(根据历史考证毛姓、滕姓皆出自姬姓,是黄帝后裔)。滕家桥是皖中滕氏发祥地,支派遍及安徽、陕西(陕西具体不详)。安徽有:舒城、庐江、肥西、六安、合肥、霍山、桐城、金寨、岳西、淮北等地。人丁近万人。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滕茂桐为滕氏二十二世。滕氏家谱修谱工作已开始,万望各宗亲大力支持。发稿人:滕福和(二十三世)。
安庆娄氏探源
安庆娄氏探源
二十多年前,我看安庆地图,图中将天柱山机场所在地的“娄家洲”写成“楼家洲”。我懵了:难道“娄”字是僻字吗?后来想了想,明白了:唉,娄姓,小姓,也未出过大腕人物。一句话,知名度不高。近日抽空说说安庆娄氏,意在擦亮“娄”字!我的苦心,希望广大宗亲们能够感知。(一)中华娄氏溯源娄姓,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225位,人口约43万余。娄姓人口聚集地排名前三的地区:贵州、河南、山东。关于娄姓的来源,据目前资料,有九大来源。安徽安庆娄氏,仅为中华娄氏的一个分支而已。(二)上面说到,中华娄氏有九大来源。安庆娄氏属于哪一个呢?据宣统二年(1910年)的老谱中“老序”,在乾隆壬辰年(1772年),安庆娄氏第一次修谱时,曾请举人何熙问写序。他说“吾怀门山娄氏原出于曹,其先世常籍于浙东。明初,智公甫迁兹土。迄今,传十余世矣。”“怀”,指“怀宁县”。“门山”,记得在老怀宁县志所附地图...
安庆韩氏源流世系考
安庆韩氏源流世系考
安庆韩氏源流世系考题记:本《安庆韩氏源流世系考》主要追述元末明初(公元1367年)从江西鄱阳迁至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豹峰山的荣公一脉。“南阳世泽,北斗家声”是安庆怀宁豹峰山韩氏宗祠(该宗祠始建于公元1717年,1776年重修,后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遭拆毁,2010年农历十月重修,2012年农历十月竣工)大门前的一副楹联。这副楹联历史久远,道出了当地韩氏一脉传承自南阳郡,与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的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韩愈(768年-824年)甚有渊源。也正因之,今天本文所探讨的这支安庆韩氏后裔多认为其祖脉承自南阳郡,“百代文宗”韩愈为其直系祖上。那么,究竟是不是呢?检阅有关历史资料可知,南阳郡是中国古代一个行政区,设于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为秦国夺取楚国之地而设,治所在宛县(今河南省南阳)。两汉时,西汉初年异姓诸侯王韩王信七世孙、颍川河南尹韩骞举族迁居南阳...
太湖县舒氏探源
太湖县舒氏探源
舒氏图腾释义【释义】舒的本义是伸展,延伸。形声字,其引申有舒缓之义。舒也同徐。可以看作徐徐、慢慢。金文的舒字像一个人肩扛一根木头,在土台上建屋子,不但可以徐徐而上,也可防虫蛇及避潮湿,使人感到安全和快意。【起源】周朝,皋陶的后代被封于舒国(在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公元前657年,舒子平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称为舒鸠国。公元前552年,又被楚国所灭,子孙以“舒”为氏。得姓始祖:皋陶始祖地:安徽庐江郡望堂号:京兆、庐江、巨鹿;平阳堂太湖县舒氏丹赋堂太湖县新仓镇舒氏始祖铭公元末明初,朱洪武与陈友谅大战鄱阳,百姓遭殃。舒姓先人为避战乱,从江西鄱阳湖瓦屑坝迁徙到安庆一带。当初,铭公在宿松县黑羊河安了家,黑羊河有个叫舒铭嘴的地方,即因舒铭公而得名。后来迁到太湖县新仓镇龙林村舒家大屋,铭公后人枝繁叶茂,分居全县各地。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舒氏字派:明良允世必久芳,忠厚其心福德长;华国文章征济美,家声克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