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家谱
安禄山家谱 导读:
安禄山出身于中亚康国的粟特族家庭,后随母改嫁入安氏家族,其家谱相关信息较为复杂,以下是详细介绍:

  • 直系亲属

    • 生父:据史料推测,安禄山生父为康姓粟特人,在安禄山幼年时去世,具体身份不详。

    • 母亲:阿史德氏,突厥巫师,以占卜为生。她向突厥战神 “阿荦山” 祈祷后怀孕,生下安禄山。

    • 继父:安延偃,西胡昭武九姓之一的粟特人,突厥部落破败后,携带安禄山等人投奔岚州别驾安贞节。

    • 妻子:康氏,安禄山发妻,具体信息记载较少。

    • 儿子:安禄山有多个儿子,其中较为知名的是长子安庆宗,任太仆卿;少子安庆绪,任鸿胪卿,后杀安禄山自立为帝。

  • 家族其他成员

    • 安思顺:安禄山的堂兄,在大唐西线担任洮州刺史十年有余,手底下管着五千人马。开元初,与安禄山一起随安延偃逃离突厥部落,后两人约为兄弟,冒姓为安。

    • 安道买:将军,其子安孝节、安贞节与安禄山关系密切。安贞节任岚州别驾时,收留了安延偃一家,安禄山在岚州静乐度过了少年时光。

  • 姓氏来源:安禄山本姓康,属于 “昭武九姓” 之一,是中西亚康国人的后裔。其母改嫁安延偃后,他随继父姓冒姓为安。

...
文史图集精选
揭秘发动叛乱的安禄山是怎样被他儿子杀掉的
揭秘发动叛乱的安禄山是怎样被他儿子杀掉的
其实安禄山并不是被他的儿子安庆绪给亲手杀死的,只是安庆绪有参与到杀死安禄山这件事情里。但是安禄山的死真的不怪别人,主要是安禄山自己把自己给作死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安禄山晚年身体上的疾病是越来越多了,本来安禄山身体肥胖,所以常年都长着疮疖,而且到了起兵之后,身上都已经都是满身的毒疮了。而且这个时候安禄山差不多已经失去视力了。身上一不舒服,人就容易暴躁,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安禄山就是暴躁过头了。安禄山的性格本来就暴戾,身上不舒服之后就更加的暴躁了,对自己的手下非打即骂。而且连自己最亲近的大臣严庄也下的去手,严庄挨了一顿之后就找到了安庆绪准备杀了安禄山了。安禄山宠爱幼子,安庆绪看在眼里是气在心里,所以严庄找上来之后安庆绪就他一拍即合。但是安庆绪好歹还有一些良知,还意识到安禄山自己的父亲,所以不能弑父。所以安禄山就在面外给严庄把风,严庄自己带了李猪儿到了安禄山的营帐里面。这个李猪儿原本是安禄山的近臣...
唐代的安禄山之乱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唐代的安禄山之乱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族里,原名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就改姓安了。安禄山画像后来安禄山骁勇,被张守奎收为了义子,在公元740年的时候,被任命为平卢兵马使。唐玄宗设置了平卢节度,安禄山代理平卢节度使,所以也就能够上朝面见唐玄宗,因其巧言令色,也深得唐玄宗的喜爱。之后安禄山巴结上了杨贵妃,让杨贵妃收他做了义子。公元747年,安禄山被提拔为大夫,此后平步青云。公元751年,安禄山进宫向唐玄宗请求担任河东节度,唐玄宗就授给了他。后来安禄山密谋叛乱,在范阳州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杨国忠多次和唐玄宗说安禄山会叛乱,但是唐玄宗却没有重视起来。公元755年的时候,唐玄宗再次召安禄山进谏,这一次安禄山以患病为名,没有来上朝。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就在范阳起兵造反了,...
安史之乱祸首唐朝安禄山为何会被儿子杀死
安史之乱祸首唐朝安禄山为何会被儿子杀死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在族里,原名本姓康,名轧荦山。后来军安波至的哥哥安延偃娶他母亲为妻,安禄山也就改姓安了。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安禄山骁勇,被张守奎收为了义子,在公元740年的时候,被任命为平卢兵马使。唐玄宗设置了平卢节度,安禄山代理平卢节度使,所以也就能够上朝面见唐玄宗,因其巧言令色,也深得唐玄宗的喜爱。之后安禄山巴结上了杨贵妃,让杨贵妃收他做了义子。公元747年,安禄山被提拔为大夫,此后平步青云。公元751年,安禄山进宫向唐玄宗请求担任河东节度,唐玄宗就授给了他。后来安禄山密谋叛乱,在范阳州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杨国忠多次和唐玄宗说安禄山会叛乱,但是唐玄宗却没有重视起来。公元755年的时候,唐玄宗再次召安禄山进谏,这一次安禄山以患病为名,没有来上朝。同年十一月,安禄山就在范阳起兵造反...
安禄山真的有儿子吗?安庆绪是谁?
安禄山真的有儿子吗?安庆绪是谁?
安禄山是唐朝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是安禄山挑起的这场政治战争。安禄山是胡人,他的母亲阿史德氏是人,父亲是一位康姓人士,很早就死了。后来母亲改嫁,嫁给了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安禄山和安思顺等人拜为兄弟,从此安禄山就跟着他们一起为安姓。在近期播出的古装大剧《大唐荣耀》中,安禄山这个胖子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所以就对他格外关注,他到底是怎么得到唐玄宗的信赖的?安禄山是否和传闻一样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他的身边似乎一直就只有安庆绪,但是每一次安庆绪做了什么让他不满意的事情,他就会毫不手软的处罚安庆绪,还扬言自己有十多个儿子,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安禄山到底有多少儿子?这些儿子又是谁生的呢?安禄山此人武力值高,情商也高,明明是自己不遵守法律,偷别人家的羊被抓,却大放厥词问张守珪为何要杀自己?后来张守珪看上了安禄山的机灵劲儿,对安禄山委以重任,还将安禄山收为义子。安禄...
安禄山是怎样被他儿子杀掉的安禄山的墓在哪
安禄山是怎样被他儿子杀掉的安禄山的墓在哪
安禄山儿子安禄山有名有姓记载的儿子有十个,分别是安庆宗,安庆绪,安庆恩,安庆和,安庆余安庆则,安庆光,安庆喜,安庆祐和安庆长。但是很多儿子在历史上的记载并不多,也就安庆宗、安庆绪、安庆和与安庆余几人在历史上有较多的文笔来记叙。影视剧中的安禄山当初唐玄宗察觉到安禄山的反叛之心的时候,就准备用给安庆宗赐婚为民,命令安禄山进京来观礼,参加宴会,但是安禄山却将推辞了。公元757年夏天,唐玄宗就把李唐宗室女荣义郡主赐给了安庆宗为妻子,安庆宗也因此定居在了长安。同年十一月份安禄山就起兵叛乱了,安庆宗最后的结局也是被唐玄宗给赐死了。安禄山的二儿子是安庆绪,安庆绪精通骑射,是安禄山麾下的一员大将,也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称帝之后安庆绪就被封为了晋王,但是安庆绪也是杀死安禄山的元凶之一,与严庄等人密谋杀了安禄山之后就自己当了君主。之后安庆绪在与唐军的对阵之中接连败北,尽管以死相拼也不能挽回叛乱军的...
从一个市井小民到大丞相,却栽在了自己儿子手上
从一个市井小民到大丞相,却栽在了自己儿子手上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安禄山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较为著名的一个朝代,有过大唐盛世,也发生过安史之乱。而今天要说的主角正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之一,安禄山。安禄山出生于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外族胡人,母亲是游牧民族人。传说他的母亲还是部落的一个巫婆,懂得一些巫术。而早年安禄山和他的母亲一直没有孩子,正是他的母亲带着他的父亲去求神才得以有了安禄山这个孩子。安禄山出生后不久父亲就病逝了,于是年幼的安禄山跟随母亲改嫁去了。叛逆的安禄山来到后开始混迹于大街小巷,成了一个小混混。安禄山人生轨迹的转折点发生在他的一次偷盗行为。因为偷羊被当地官府抓住,因为在唐朝偷盗行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此当时的幽州节度使张珪原本是打算将其乱棍打死。然而安禄山竟然巧舌如簧,一番言语下来竟然打动了张珪,认为安禄山是个人才,并将其收为义子,留为己用。由于安禄山本身很强壮,表现优异很快就受到了官府的赏识...
人文溯源
潍坊寒亭于氏及于氏家谱序言欣赏
潍坊寒亭于氏及于氏家谱序言欣赏
一、寒亭于氏简介据寒亭于氏宗谱(有康熙一修、光绪二修之《于氏麻宗系家谱》,有承前三修之《于氏麻宗系家谱》,有1995年冬重修之《寒亭于氏麻宗际昌系家谱》)和地方史乘(《潍县志稿•民社•氏族》)记载:于姓最原始之祖先,可上溯至春秋周代之姬周。周武王之子封于邘,即今河南省沁阳县的邘邰村,此正所谓于氏家谱中记载所称邘叔者。其后,随着王朝鼎革和时代发展,邘叔的后裔们去邑为氏,以于为姓,此当为现代于姓始祖姓氏之渊源。迄于两汉,于氏先祖中有讳定国者位居卿相,受封于山左之郯城,此应是于姓先祖最早迁居齐鲁之地的记载。于氏家谱亦承认“山左吾族为其苗裔,所以培植者笃也”。《于氏家谱序》认为:“吾列祖列宗乃齐鲁开发之先民。”至元末明初,今潍坊地区在金元治下,战火频仍,民不聊生,元明鼎革,汉军胡骑争战杀伐,造成全国和今潍坊地区人口急剧减少,于是才有了明洪武二年,全国在山西洪洞县老槐树底的大迁徙移民。这段史实在我们...
下洲聂姓溯源
下洲聂姓溯源
古代时的家族,一般都有家谱流传后世。每年春节之时,要将家谱悬挂于厅中,全族长幼来焚香祭拜。若族中遇到有大事,也要悬挂家谱。家谱一般是在族长家保存,有的家族是轮流保存,祭拜时悬挂。除了家谱外,族中还必修“宗谱”,俗称为“宗卷”,按谱系将全族人登记于册。所记内容可能比家谱更详细些。聂恒一族的家族据说很大,悬挂起来后可挂满整整一面墙壁,但在后来被毁,十分可惜。下洲【聂氏宗谱】所记聂恒这一支系,其实仅是记载了聂恒的次子聂景祥的世系,并没有记载聂恒的长子聂景敖的世系。原来,聂恒生有二子,长子聂景敖,次子聂景祥。聂景敖娶侯氏,生一子泰。泰又生有希亮(妻王氏)、希安(妻郝氏)、希用(妻张氏)、希住(妻王氏)四子。这一支系,谱中以后再未记载。可见,从聂景敖开始就已经分谱另立了。景祥生宪,宪生纯翼、纯远、纯玉、纯厚四子。其中纯翼和纯远及纯厚这三门,各有所生,而纯玉生睿、生敏,只记了敏这一支。敏生继祖、继业二...
【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摘录
【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摘录
皖中滕氏家谱源流:皖中滕氏家谱从登元一世至今,已流传二十八世,有六百年历史。据家谱记载本派源于江西上饶王家坝(鄱阳派),后转南京宛平(宛平派),再转皖中舒城(龙舒派)。皖中滕氏家谱中前九世为毛姓,七世毛澄公为明朝弘治六年状元、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澄公嫡孙昶官任桐邑训导,为避政治派系斗争,隐居皖中龙舒,易毛为滕。滕家桥由此得名。(根据历史考证毛姓、滕姓皆出自姬姓,是黄帝后裔)。滕家桥是皖中滕氏发祥地,支派遍及安徽、陕西(陕西具体不详)。安徽有:舒城、庐江、肥西、六安、合肥、霍山、桐城、金寨、岳西、淮北等地。人丁近万人。原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滕茂桐为滕氏二十二世。滕氏家谱修谱工作已开始,万望各宗亲大力支持。发稿人:滕福和(二十三世)。
全国各地王氏字辈大全,王氏字辈排行
全国各地王氏字辈大全,王氏字辈排行
1、善庆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增、生、有,钦,荣,泰(吕梁柳林西王家沟)。……2、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自、绍、玉、昆、城,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3、宁乡乌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4、民国三十二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
吾祖本为即墨,家谱又以定夺(6)
吾祖本为即墨,家谱又以定夺(6)
6-同山东家谱的衔接山东家谱排列12成13思14翕15延16泽17人18佳19克20绪21秉22哲23昌24修25齐26端27治28本29敦30慎30乃31恒32芳.-------------------------------------------------------------------关东家谱排列12成13金14玉15国16厚17文18学19治20世21永22德23善24臻25福26长27勤28俭29持30家31远。----------------------------------------------------------------------------------------我关东先祖创立的“12成13金14玉15国16厚17文18学19治20世21永22德23善24臻25福26长27勤28俭29持30家31远,已经被作为中华黄氏家史谱书载入中华黄氏网站。---...
全国各地赵氏字辈大全、赵氏字辈排行
全国各地赵氏字辈大全、赵氏字辈排行
1、赵氏字辈谱子、广、佑、钦、德,治、宗、国、志、永,映、芳、厚、铭、增,同、凤、新、继、承,全、义、建、家、业,守、正、济、世、经。2、云南赵氏一支家谱字派(部分)振、国、廷、相、连、此、德,全、家、兴、世、开、宏、恩。3、北京市门头沟区琉璃渠镇(村)一支赵氏家谱字派(部分)福、德、碧、大、朝、廷、的,山、东、青、州、到、广、西。4、山东蒙阴一支赵氏家谱字派(部分)振、就、京,树、英、元。5、潮州一支赵氏家谱字派(部分)太祖派:德、惟、从、世、令、子、们、师、希、与、盂、由、宜、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勖、永、循。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丕、善、汝、崇、秘、良、友、季、同、厚、本、懋、谦、思、尚、实、式、景、均、宁、庆、以、充。魏王派:德、承、克、叔、芝、功、彦、夫、时、若、嗣、次、古、光、生、贤、廷、辅、丈、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6、西平一支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