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档案馆
百家姓档案馆 导读:

族谱网百家姓档案馆

  • 基本情况:族谱网(zupu.cn)打造的百家姓档案馆,是领先的姓氏族谱大数据平台,覆盖超过亿人的家族档案。通过十年沉淀,已成为族谱电子化领域领导品牌。

  • 技术创新:首创 “阴阳(八卦)修谱法、世系图” 等核心专利技术,为族谱的编修和呈现提供了新的方式。

中华百家姓历史文化博物馆

  • 基本情况:《中华百家姓历史文化博物馆》是《中华族谱大典编辑委员会》报经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两院相关部门核准审批为直属事业法人主体单位。

  • 馆藏资源: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众多机构,经专家学者几十年收集整理了不同年代各姓氏的新、老族谱,十多万部,计三百多万册;已收集、整理出七百多个姓氏的溯源,收集、整理了一百零八个姓氏纪录片,是全球炎黄子孙追根溯源的 “根文化” 大数据库。

老家河南家谱馆

基本情况:由河南省档案馆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河南省家谱文化研究院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家谱委员会承建,重点展示 “老a家河南、根在中原” 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姓氏家谱根亲文化。

展厅设置:分为 8 个展厅,包括姓氏和家谱文化综合展厅、家谱陈列厅、姓氏独立展厅、家风家训厅等。其中家谱陈列厅收藏有 600 多a个姓氏、2 万多部、20 多万册全国各地家谱,在全国名列前茅。

河南省家谱研究会家谱档案馆

  • 基本情况:是由河南省家谱研究会建设的以搜集各姓氏家谱资料为目的的一个专业性家谱研究机构。

  • 馆藏资源:收藏了大中华区 800 多个姓氏的 30 多万册家谱,包括纸质家谱和缩微胶片家谱。还组织编修了《家谱编修实用资料大全》,研制了可填写式家谱(空白家谱)。

华夏百家姓文化产业研究院属下中华百家姓历史文化博物馆

  • 基本情况:位于重庆市长寿区,是经中科院、社科院双认证的国家级文化工程,堪称华夏文明的 “基因库”。

  • 馆藏资源:30 余年收集整理了 20 多万部、800 余万册各姓氏新老族谱、700 多个姓氏溯源,及新华总社音像中心联合拍摄的 108 部姓氏记录片等巨量珍贵文物典籍。

...
百家聚焦
赵氏族谱如何在线查询?
常见的族谱查询方式主要分为线上查询和线下查询两大类,从常规查询来看,族谱的查询可以从图书馆、藏书馆、收藏馆、陈列室、档案馆等地方来进行了解和查询,或者自家可能也会保存着家谱;而线上的可以通过一些和族谱相关的数据来进行查询,例如族谱网的谱库,就是可以查询族谱的一种在线平台。在族谱网中,查询赵氏族谱很简单,只需要几步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现,以下具体说明:首先进入族谱网的主页,注册登录账号。然后将光标指向网站最上方的“姓氏”栏目,这时会出现子菜单,其中的“中华姓氏网”和“百家姓”两个子菜单都可以用于赵氏族谱的查询。在这两个子板块中,所有的姓氏都一目了然,只需要找到赵氏,然后进入相应的官网直接查谱:此时就可以直接查谱了。查谱时根据各种不同的信息细分筛选检索条件会让查谱更加快速准确,如年代和地区:除此之外,网站首页也有两个直接进入查询族谱的入口,如下图:以上就是查谱软件中百家姓族谱的查询方式,大家可以...
8891次浏览 查看阅读>>
谷氏宗亲将家族五修和六修的再编版谷氏族谱捐赠给唐山市档案馆
9月27日,唐山市丰润谷氏一行5人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唐山市档案馆,将家族五修和六修的再编版族谱捐赠给了档案馆。据了解,丰润谷氏家族为明清时代丰润谷、鲁、曹、陈四大望族之首,明清两代有功名者达到二百余人。早在1571年,《丰润谷氏族谱》由六世峤祖创修,距今已有440多年历史,谷氏家谱在记录家族兴衰和血脉延续的同时,还传承着家族文化,具有相当的文化价值。工作人员称,谷氏家谱“进馆”,丰富了馆藏,保存了历史。两套家谱现场捐赠给档案馆27日下午三点,谷守磊和其他4位同辈族人一起来到了唐山市档案馆,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一个袋子,里面装着谷氏家族的族谱。大家心情十分激动,这一天他们将把家谱捐赠给唐山市档案馆。档案馆编征处副处长李德春将众人迎进会客厅说,“其实,我和谷守磊早就认识了。一年前,他曾来到馆里捐赠了《披霞村村史》,他看到其他家族的家谱,就有心想捐赠谷氏家谱。”李德春告诉记者,当时档案馆正准备搬迁新...
3923次浏览 查看阅读>>
莱芜区档案馆接收《亓氏族谱》
8月18日上午,《亓氏族谱》捐赠仪式在莱芜区档案馆举行,《亓氏族谱》第八次续修办公室成员亓承文、亓敦让、亓飞等3名同志参加活动,并代表亓氏家族捐赠了新编修的全套《亓氏族谱》共12册,区档案馆向捐赠者颁发了《捐赠证书》。捐赠仪式上,区档案馆对捐赠者表示衷心感谢,充分肯定了谱谍档案的重要价值:族谱是我们中国以血统关系为主体的家族繁衍、人物历史记载的一种特殊文献,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族谱的捐赠,既丰富了档案馆藏资源,又能使族谱得到更好地保存和研究,同时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谱谍档案在宣传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5109次浏览 查看阅读>>
西昌沙氏家族向市档案馆捐赠《沙氏宗谱》
自我馆面向全市市民发布《西昌市档案馆档案征集公告》以来,得到了来自各行业、部门及个人的热烈反响。8月4日上午,西昌沙氏家族代表沙江权先生到市档案馆,参加了市档案馆举行的西昌回族《沙氏宗谱》捐赠仪式,市档案馆对其主动捐赠《沙氏宗谱》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了《捐赠证书》。市档案馆将对《沙氏宗谱》进行永久收藏,并积极运用馆内设施,保管保护利用好《沙氏宗谱》一书。据沙江权先生介绍,《沙氏宗谱》前后共修撰5次,家谱第一次编撰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第五次是2018年。祖上是元朝进入中国的赛典赤家族,明朝洪武年间月鲁帖木儿之孙胖伯改姓沙落籍西昌,但由于年代久远,最早的家谱不慎遗失。本次捐赠的《沙氏宗谱》以1992年在河西清真寺发现的沙氏老家谱为基础,详细记录了自元朝以来家族的历史与传承。老家谱背后的故事1992年的一天,河西(现佑君镇)的沙开友(沙氏后人,此人家庭贫困,借住于河西清真寺),在准备搬出...
2567次浏览 查看阅读>>
吕氏后人捐赠高密吕氏族谱
12月27日上午,高密市档案馆举行“高密吕氏家谱”捐赠仪式,吕氏后人代表带着《高密吕氏族谱》来到高密市档案馆,参加了捐赠仪式,市档案馆向吕氏家族代表颁发了《捐赠证书》并办理捐赠手续。据了解,近年来高密市已有56套姓氏家谱族谱被市档案馆收藏,形成了一股家谱进馆热。国之有史、郡之有志、家之有谱。家谱又称宗谱、族谱、家乘、房谱、世谱等,是记载一姓世系及其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史籍,是重要而珍贵的文化遗产和文献资料。家谱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高密市档案馆具有历史文献保管的技术条件和丰富经验,是永久保存家谱的理想场所,也是市民查阅利用各种档案、资料、开展家谱研究的重要基地。由于历史原因,很长一段时间,家谱一度在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如今保存完整的少之又少,一些市民即使手中保留着家谱,也大都由于保管等原因,破损严重,及时有效地对这些民间史料进行保管和保护,是一项重要意义的工作。据市档案局相关负...
1323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上海贺氏族谱收藏情况
上海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崇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贺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十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贺氏续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今仅存第八~九卷、第十二~十三卷、第十五卷、第十七卷、第二十一~二十二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1149次浏览 查看阅读>>
人文溯源
【卫氏家谱源流】竹堂卫氏宗谱:穿越时空追寻幽深的人文历史
【卫氏家谱源流】竹堂卫氏宗谱:穿越时空追寻幽深的人文历史
留存于黄石市档案馆的家谱卫氏家谱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东楚档案》黄石家谱:穿越时空追寻幽深的人文历史本报记者肖婷/文熊峤/摄国家者,家国也。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族向来是国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谱,抑或宗谱,则记载了一个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对于形成地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黄石档案馆,收藏了李氏、刘氏、詹氏、袁氏、卫氏、罗氏等部分家族的宗谱。宗谱记录了家族的起源,如何从外地迁移到黄石,又是如何在黄石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可以说,这些宗谱还原了局部黄石的历史。宗谱是留给后人的财富在黄石档案馆收藏的宗谱中,《李氏宗谱》是保存时间最长的,其线装样式、手工书写,无不透露出历史的厚重感。翻阅内页,字迹清晰,整洁干净,保存完好。馆中有两套《卫氏宗谱》。一套是1988年编撰完成的老谱,另一套则是2014年重新修订完成的。记者看到,新修的《卫氏宗谱》装裱成红色金字,一套共有55本。这是...
百家姓之韶氏
百家姓之韶氏
韶,形声字,读作sháo。甲骨文尚未发现此字形,春秋时期吴国《子減鐘》铭文字形音在右召在左,晋国《侯马盟书》铭文字形则是音在左召在右。篆文承接盟书字形,隶变后,楷书写作韶。本义迎宾曲。另有异体字磬(石改为召)、鼓上召下。韶,音和召的组合。召,招的初文,本义用自酿的美酒招待客人。音,为磬石敲击发出的乐声。韶,本义为像待客的美酒那样待客的美妙音乐。韶乐,传说是虞舜的乐官创造一首乐曲。《说文解字》:韶,虞舜乐也。《尚书·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韶乐演奏了九章将近终了,凤凰飞来合着音乐翩翩起舞。)如,韶武(虞舜之乐和武王之乐的合称),韶虞(韶乐)。引申为古乐的通称。《正字通》:韶者,乐之通名也。《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九韶之舞。(跳九韶这种舞蹈。)不管是美酒还是美乐,都是非常美的,引申为美,美好,美丽。南朝·梁·简文帝《答湘东王书》:暮春美景,风云韶丽。(暮春之时的景色,春风和煦,...
百家姓之修姓来源
百家姓之修姓来源
姓氏概况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统计,修姓人口数量在全国居第311位,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统计,修姓居351位,主要分布在分布于山东半岛地区(修姓在全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福建,四川,江西。得姓始祖:少昊氏之子修;始祖地:河南偃师郡望堂号:临川卢陵。姓氏起源修姓来源有三支。一支为满清入关后,原满族“休佳氏”改为汉姓“修”。二支相传远古部落首领少昊有儿子名修,曾在高辛氏帝喾时担任玄冥师,掌管天下水利事宜。他的子孙便以他的名字为姓。历史上形成临川等郡望。(注:玄冥,古代人称雨神、水神为玄冥。玄冥师,即为管水利与气候的官员。)又说,熙为修之辅佐。(注:即熙协助修管理水的问题)修与熙的后人皆姓修。第三支,出自“己姓”。高阳氏之后有“脩及熙”(注:高扬氏即歂顼)脩为帝喾的掌水官,号玄冥氏。脩、熙后人皆为脩姓。综合以上材料,汉族修姓来自少昊氏证据最多,可靠性最大。具体说来,可集中在少昊儿子修文与少昊...
勾姓的迁徙分布
勾姓的迁徙分布
勾氏也可以写作“句氏”。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七十四位门阀。句(勾)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句(Gōu)姓,源起于勾姓,古今通用。相传帝少昊有个儿子叫重,死后被封为东方之神,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发育及生老病死,号称勾芒官(又有一说,仅主管树木的官而已),他的子孙引以为荣,称为勾氏。据书载,有一些困民之国里就存在以勾为姓氏的。南宋时,勾氏为避宋高宗赵构的讳,有改为句氏的,但发音均不变;也有改力苟氏的;另有改为钩氏的。句氏望族居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一带)。如今句(勾)氏族人分布在吉林省的长春市、梅河口市、四平市,辽宁省的盘锦市大洼县、黑山县、大连市、葫芦岛市、抚顺市、凌源市,河北省的石家庄市、景县、定兴县、衡水市、大城县、沧州市、保定市易县、唐山市、阜平县、廊坊市香河县、徐水县...
蒲城百家姓之窦姓
蒲城百家姓之窦姓
蒲城窦姓主要分布在县北一带,主要以尧山镇窦家村为主,据说该村与五代时期名相的窦贞固有关。蒲城其他地方虽然也有零散分布,但不一定是世居姓氏。蒲城窦氏影轴根据史书记载:窦贞固的父亲窦专,任后唐左谏议大夫。后自扶风迁徙至蒲城。窦贞固勤学苦练,善写文章。后唐庄宗同光年间考取进士,授河东节度推官。他为官清廉,受到河东节度使石敬瑭的器重。后晋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称帝,窦被擢户部员外郎,拜中书舍人。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出帝石重贵即位,迁任礼部尚书。旧时贡院考进士,采取夜试,以燃烧三根蜡烛为时限。在后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年)时改为昼试。窦贞固以日晷(古代用来观测日影以定时刻的仪器)短,难以考察士子的真才实学为理由,上奏复为夜试。择士平允,时论称之,改任刑部尚书。后汉高祖刘知远入汴(今河南开封)时,窦贞固率百官到荥阳(今河南荥阳县)迎驾。刘知远授窦贞固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汉隐帝即位,加封...
麻城百家姓之谌氏
麻城百家姓之谌氏
由于我国南北方文化差异,作姓读时除了可以读chén,也可读shèn。谌,姓氏来源于尹祁氏,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大节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又有源于姬姓,出自周幽王十四子后裔的封地,也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麻城有谌姓600人左右,也有两种发音,占麻城人口的0.05%,在麻城百家姓排名一百三十三,主要分布在南湖、顺河镇等地。麻城孝感乡文化园谱堂现有两套《谌氏宗谱》电子谱。家族迁徙始祖华八,名伯瑚,原籍江西南昌府丰城县瓦屑墩。元朝初年迁湖北黄陂木兰川口黄土港古井冲(今谌海落籍),于清朝末年迁麻城中馆驿。辈派原派,自十二世起:善如承之宗永仁兴昌和启绪益庆荣勋增派:科教振家国雄才壮乾坤至诚弘远大德昭凤麟鸣家族迁徙始祖文八,由江西饶州府瓦屑坝迁居麻邑之西太平乡张家店。辈派世派:民思显玉士必定先绪德世代受鸿恩诗书绵厚泽续世派:传家宜节俭治国在忠良慈孝前光迪昇平啓裔昌续世派:继祖意志强树宗亮风高新生建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