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族视角: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与中国的异同
我是族谱网阿族。马来西亚文化多元,华人过中秋、除夕,有“捞生”等特色;马来人庆开斋节,有“开放日”习俗;印度人过屠妖节,会绘彩米图案。对比中国,其节日更重跨族群共融,家族传承侧重横向互助;中国节日侧重家族内部团聚,族谱文化重纵向世代记录
历史文化 | 2025-09-15 -
从孔诞祭师到 “三节两寿”——古代 “教师节”那些事
古代无现代教师节,却有深厚尊师传统。汉代起,孔子诞辰日(农历八月廿七)成重要节点,皇帝祭孔宴师,地方效仿,教师获休假、束脩。民间有“三节两寿”敬师习俗,还流传郑玄拜师、程门立雪等佳话。岳飞待师如父,更显“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坚守
历史文化 | 2025-09-15 -
家国同根:海外广东侨乡宗族在祖国危难慷慨相助
本文以印尼华侨林史臣的抗战侨批为切入点,阐述宗族文化是海外华侨凝聚力量救国的精神纽带。广东侨胞依托宗族组织开展捐款、捐机等救国行动,其深厚的宗族文化积淀使其成为救国中坚。
历史文化 | 2025-09-04 -
古代阅兵:带你了解唐朝军队制度的独特架构
古代阅兵源于夏前,周以田猎演阅,汉唐后渐成定制,清代有三年一次南苑大阅兵;唐朝初行府兵制,兵农合一,后因均田制破坏转向募兵制,末期宦官掌禁军,这一制度演变深刻影响唐朝兴衰。
历史文化 | 2025-09-03 -
宁波天一阁晒书节中的古籍守护与文化传承
天一阁晒书节是宁波天一阁博物院延续古代防蠹传统的文化活动,通常在盛夏农历六月初六举行。活动以晾晒古籍、展示修复技艺为核心,融合线装书制作、拓片体验等互动环节,吸引学者、修复师及公众参与。
历史文化 | 2025-09-01 -
(今日七夕)咱来讲讲民间版的牛郎织女故事
天帝孙女织女向往人间,受神牛指引与牛郎结缘,育有子女。天帝震怒捉回织女,牛郎披牛皮携子女追赶,王母划银河阻隔。众鹊感其深情搭鹊桥,二人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七夕亦成民间乞巧之日。
历史文化 | 2025-08-29 -
(今日七夕)整理下牛郎织女故事全篇《民间版星河鹊桥传》
牛郎与织女的故事是中国最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织女为天帝孙女,牛郎是人间贫苦孤儿,在老神牛的帮助下结为连理,生活美满。天帝震怒,将织女捉回天庭,用银河将二人分离。其忠贞爱情感动万物,每年七月初七,天下喜鹊汇聚成鹊桥,助他们短暂相会
历史文化 | 2025-08-29 -
家谱溺婴现象——宋朝时有溺死男性婴儿的“传统”吗?
宋代确实存在溺婴现象,但对象主要是女婴而非男婴。家谱记载显示,经济压力与厚嫁之风迫使贫困家庭选择性地牺牲女性婴儿,男婴则因宗法价值受到保护。政府与士大夫通过立法设立“举子仓”等措施干预,但未能根除这一基于生存理性的民间悲剧。
历史文化 | 2025-08-20 -
今日出伏:暑尽秋来一碗面、一锅汤,解锁出伏传统浪漫
文章围绕出伏展开,描绘北方吃热出伏面祛寒收尾、江南炖老鸭汤补身防燥,还有收“晒伏”物、吃清淡食“清肠”、南方喝温和凉茶等习俗,体现古人顺应时节的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传递顺应自然、珍惜当下的真谛。
历史文化 | 2025-08-19 -
从大运河、三征高句丽到江都之变——为什么说杨广把自己玩脱了
隋炀帝杨广继位时,隋朝承“开皇之治”国力巅峰,却因急功近利,以高强度征调民力修大运河、营洛阳、三征高句丽,又用严刑峻法压制不满,致民生凋敝。后杨玄感叛乱、农民起义四起,他逃江都失人心,终在618年被禁军缢杀,隋朝随之灭亡。
历史文化 | 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