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城区
行政区划
10个街道:龙丰、桥东、桥西、江南、江北、惠环、河南岸、陈江、水口、小金口
8个镇:汝湖镇、三栋、潼湖、潼侨、沥林、马安、横沥、芦洲。
历史
宋朝天禧四年(1020年)由祯州改为惠州,始有惠州。
1963年始设立惠阳专区、惠阳地区。1988年撤销惠阳地区,分拆为四个地级市,原惠州市改称惠城区,为新惠州市的政府所在地。
民族
惠城本地居民都是汉人。虽然处在客家地区的包围之中,原城区居民并不认为自己是客家人,周围的客家人也不认为他们是客家。但郊区居民和后来的新移民,有普遍的客家认同。
语言
在改革开放前,惠城区的老城区的原居民的通用语言是惠州话,郊区的语言有鹤佬话、客家话、畲话等。1980年代后,由于大量的外地人迁入,而且以周边的客家人为主,客家话也得以通行。虽然受广州、香港的一些影响,但是粤语一直没有占主导地位。由于惠州话、客家话、粤语互不相同,推普工作比较容易,普通话成为了惠城区的通用语言,这点和其他广东老城有所不同。
经济
惠城区各项基础设施包括电力供应、淡水资源、通讯交通等都非常完善和丰富。惠城区的工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涉外企业的比重超过70%,服装纺织、鞋帽、箱包玩具等制造业极具规模。惠城区的市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市郊重点发展工业和农业,形成一个成熟的“双环”经济格局。

惠州西湖一景
旅游
惠城区酒店林立,区内有惠州西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一个地处闹市的天然湖。历史上,惠州西湖曾和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合称为中国的三大西湖。
归善学宫,建于元朝泰定元年(1324年),明清两代曾先后修建26次,是省级文明保护单位。
明城墙,明太祖洪武十八年(1385年),因沿海盗贼猖獗,遂下令在惠州境内的平海建造城池。此城墙一直保留到现在,目前为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
中山纪念堂,是广东省三座中山纪念雀之一,始建于1937年,2007年进行过大规模复修。
汝湖镇政府附近上庙,是1907年,同盟会成员邓子瑜发动“七女湖起义”旧址,惠州市政府于树立了纪念碑,碑石背面刻有七女湖起义经过 。
东征遗址,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1930年建于主要战场拱北桥西侧,后被拆,1992年惠州市人民政府按原样重建。碑座上刻有第二次东征241名阵亡烈士芳名。
邓演达纪念园,在邓演达故居基础上兴建,2010年9月正式开放。
交通
惠城区交通便利,惠深高速公路、广惠高速公路、惠河高速公路、潮莞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和京九铁路均贯穿全区。区内还建有惠州机场和惠州港,陆、水、空交通都非常方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24小时热门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APP下载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