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锶
特性锶是一种银灰色金属,比钙软,遇水更易起反应,并产生氢氧化锶和氢气。在空气中锶若燃烧既会产生氧化锶也会产生氮化锶,但在380°C以下不与氮发生反应,因此在室温下自动生成的只有氧化锶。关于金属锶,目前发现有三种同素异形体存在,其转换点为235°C和540°C。由于锶与氧和水极易起反应,因此这种元素通常仅存在于与其他元素合成的化合物中,比如说存在于矿物质碳酸锶和天青石中。将其放入液态碳氢化合物如矿物油或煤油中可防止发生氧化;刚暴露于空气中的金属锶可迅速生成氧化锶并转变为黄色。粉末状金属锶易自燃,也就是说可在室温下的空气中自动起燃。挥发性锶盐可将明亮红色的物体点燃,因此常用于烟火术以生成烟花。天然锶是四种稳定的同位素的混合物[2]。历史锶的名字来源于苏格兰的一个村庄Strontian,发现于此处开采出的铅矿石中[4]。1790年,制钡物理学家AdairCrawford和他的同事WilliamC...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贝丝·杜鲁门
早年经历和教育伊丽莎白·弗吉尼亚·华莱士于1885年2月13日在美国密苏里州独立城出生,自幼被人昵称作“贝丝”(Bess)。她的父亲是大卫·威洛克&middo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荫袭
各地情况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子弟继承父兄原有官爵的世卿制开始衰落,出现了荫袭制。虽然仍是世袭制度,但相较世卿制承袭父兄相同的官爵,荫袭制是只得到较低下的官爵,甚至只得虚衔或仅仅取得入仕的资格。汉代的荫袭规定等级两千石以上的官吏,视事三年可以保举子弟一人为郎,或为位秩与此相类的太子洗马、庶子、舍人之类的官,称为任子(“任”、“荫”相通)。汉哀帝时除之,东汉又复盛行。唐代开始把荫袭制度正式写入条律,确立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荫袭官爵,《唐律》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子弟皆得荫补,并规定“三品以上荫曾孙,五品以上荫孙。孙降子一等,曾孙降孙一等”;如非嫡长子荫袭,处二年徒刑;非子孙诈承官爵者,处徒刑三年。后来虽然实施科举取士,但荫袭制依然继续。宋承唐制,科举与荫袭并行,还发展出恩荫制度。宋真宗祥符八年(1015年)颁布了宋代第一部荫补法,以官员所任官职、差遣等来作为荫补的标准,规定文臣五品以上、武臣六品以上,可...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韵图
韵图的由来今现存最早的韵图《韵镜》的作者尚未考明,所以对韵图的由来只能根据历史背景推断。一般认为,韵图的起源跟佛教有关,一个比较合理的推测是这样的:来华传敎的僧人为了学习汉语的语音,他们很自然地会采用在印度通行的一种练音方式,这种练音方式所使用的敎本在梵语里称作悉昙(siddham),悉昙就是将梵文的元音一个个轮流与辅音相拼而制成的音节表。于是就有人对韵书加以分析后仿照悉昙的模式绘制成了汉语的音节表,这就是韵图。韵图的形式历来的韵图在结构上都与此图相仿。顶端横栏列声纽(声母),左侧纵栏列韵目,右侧标明目次(页码)、转和呼,中间圆圈与字杂错的部分就是正文。正文中的每一格都能根据它的纵横位置(类似数学里的坐标)得出相应的读音,有字的,就是该字的读音,也是对应韵书中那一个小韵的读音;画成圆圈的,就是有其音而无其字。韵图的分析和概念声母韵图的声母通常有两种标注方式:如上图《韵镜》那样采用“牙音”、...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斡朵里部
历史渊源斡朵里部人童清礼(1496年曾任朝鲜使者)自称:“大金乃我远祖”。朝鲜官员也认为,“斡朵里乃大金支裔”。明人也说他们是“金之余裔”。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后,也公开认为自己是金国之后。但到其子皇太极却否认。参考资料《李朝实录》《清史稿》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清少纳言
生平清少纳言是歌人清原元辅之女,少纳言或为其父兄的官名。而关于清少纳言的母系亲属方面,则一无可考。约生于村上天皇的康保三年(公元966)前后。少时与橘则光结婚,生有一子名橘则长,因则光勇武缺少文化修养,遂即离别。其后,则光供职宫廷,与少纳言以兄妹相称。正历四年(公元993)前后,出仕于中宫藤原定子,中宫时年十七岁,少纳言则年长十岁。至长保二年末(公元1000),中宫逝世,清少纳言出宫。之后嫁给摄津守藤原栋世,生有一女,其女官名为“小马命妇”。藤原栋世去世之后,少纳言出家为尼。17世纪江户时代的水户藩藩主德川光圀,曾召集文士用汉文编写了一部《大日本史》,其中关于清少纳言的部分有如下记载:其中“老而居家”之前的文字,其典出于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应为可信;然而老后落魄之说,则典出《古事谈》、《古今著闻集》,此为说话集,多为采摭世间耳语传闻,故清少纳言老后落魄之说未必全然可信。名称由来“清少纳...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袁承志
生平袁承志是明朝大将袁崇焕的儿子,取名“承志”,寓意“续承父亲的遗志”。袁崇焕枉死后被父亲的旧部救出,这时他还只是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后来朱安国等袁崇焕旧部成员教他读书写字,并打好武功根基,好让他为父亲袁崇焕报仇。多年后他从李自成部下的崔秋山中学到“伏虎掌”。及后机缘巧合下更拜了的华山派掌门“神剑仙猿”穆人清为师,并在华山上从铁剑门的“千变万劫”木桑道人和“金蛇郎君”夏雪宜的金蛇秘笈中学得一身惊人的武功。多年后,袁承志已成了一个武功高强的青年人,下山后,他行侠仗义,结识红颜知己夏青青,并在七省豪杰的支持下成为武林盟主,协助闯王起义并帮助闯军攻破明王朝首都北京。后来李自成入京,眼见闯军腐化,义兄李岩惨死,因而与青青、山宗、江湖朋友们收复一座位于渤泥国(今文莱)附近、荷兰所殖民的大岛屿,从此隐居海外。家系图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塞缪尔·多伊
生平多伊出生于利比里亚东部内陆大各德县的图松乡的一个克兰族农民家庭,家境贫苦。被杀1990年9月9日,普林斯·詹森(英语:PrinceY.Johnson)的军队攻进首都蒙罗维亚,多伊被捕。普林斯·詹森让手下在军营里虐待他,要他交出巨额账户的帐号和密码,多伊不肯说,耳朵、手指、脚趾都被割了下来,第二天他的尸体被切开吃掉了。他被割耳朵的场景被摄像机记录下来传遍全世界,其中显示普林斯·詹森看着这一切,同时喝着一瓶Budweiser啤酒。注释^克兰族是利比里亚的第一大民族。参考资料^"HailtotheChief:HappyBirthday!"ExpressSpecial1982年5月6日:1.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大公会议
大公会议(或称公会议、普世公会议、普教会议)是传统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的世界性主教会议,咨审表决重要教务和教理争端。天主教和东正教公认的会议如下:第一次: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公元325年)第二次: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公元381年)第三次:以弗所公会议(公元431年,分裂出东方亚述教会)第四次:迦克墩公会议(或称卡尔西顿会议,公元451年,分裂出东方正统教会)第五次: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公元553年)第六次: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公元680年-681年)第七次: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公元787年)天主教和东正教一同举行,但东西教会大分裂后东正教拒绝承认会议信条的会议:第八次:第四次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公元869年-870年)其后只由天主教举行会议如下:第九次:第一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公元1123年)第十次:第二次拉特朗大公会议(公元1139年)第十一次:第三次拉特朗公会议(公元11...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卢象升
人物生平早年仕途顺利象升幼时潜心读书,好骑射,祖父曾任知县。虽是文人,但皮肤白晢,身材削瘦,但力气很大,天赋异禀,“白皙而臞,膊独骨,负殊力。”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卢象升出生。象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十七岁的卢象升进入国子监,补博士弟子员,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授户部主事,不到两年升任员外郎,又用了三年时间升迁为大名知府。象升能与士共甘苦,善于驭下,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史载“(象升)居官勤劳倍下吏,夜刻烛,鸡鸣盥栉,得一机要,披衣起,立行之。”入京勤王皇帝留意,镇压流寇前功尽弃崇祯二年,满州皇太极绕过关锦防线,沿喜峰口入袭京畿。此时在河北大名担任知府的卢象升自己募集了一万多人进京勤王,在此之前,卢象升除了殿试中成绩优异、人长得又特帅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此次这支不请自来的大名府勤王民军引起了崇祯皇帝的注意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