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贝尔群
定义阿贝尔群的群运算符合交换律,因此阿贝尔群也被称为交换群。它由自身的集合G和二元运算*构成。它除了满足一般的群公理,即运算的结合律、G有单位元、所有G的元素都有逆元之外,还满足交换律公理因为阿贝尔群的群运算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群元素乘积的值与乘法运算时的次序无关。而群运算不满足交换律的群被称为“非阿贝尔群”,或“非交换群”。符号阿贝尔群有两种主要运算符号—加法和乘法。一般地说,乘法符号是群的常用符号,而加法符号是模的常用符号。当同时考虑阿贝尔群和非阿贝尔群时,加法符号还可以用来强调阿贝尔群是特定群。乘法表验证有限群是阿贝尔群,可以构造类似乘法表的一种表格(矩阵),它称为凯莱表。如果群G={g1=e,g2,...,gn}在运算⋅下,则这个表的第(i,j)个表项包含乘积gi⋅gj。群是阿贝尔群当且仅当这个表是关于主对角线是对称的(就是说这个矩阵是对称矩阵)。这是成立的因为如果它是于阿贝尔群,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平文式罗马字
转写规则丰冈站月台上的旧国铁式站名板,相邻的两站中玄武洞站的罗马字采用平文式的“GEMBUDŌ”,而国府站的罗马字则采用训令式“KOKUHU”。平文式罗马字的拼写基于英语音韵学。因此对不熟悉日语的人而言,平文式罗马字的发音将更接近日语发音,如将“し”转写成“shi”而不是“si”。助词当“he”へ用作助词时,写作“e”。当“ha”は用作助词时,写作“wa”。当“wo”を用作助词时,写作“o”。长音在传统平文式(traditionalHepburn)和修订平文式(modifiedHepburn)中:长音“a”、“o”和“u”使用长音符号表示——如:长音“a”写作“ā”,长音“o”写作“ō”,长音“u”写作“ū”。长音“e”写作“ei”。长音“i”写作“ii”。外来词汇中,所有长音都用长音符号表示。在改良平文式(revisedHepburn)中:所有长音使用双写元音表示。拨音“n”在传统平文式...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亨利·路易·勒夏特列
生平勒夏特列的外祖父是个建筑师,对改进水泥的性能有很大兴趣。勒夏特列的父亲路易·勒夏特列是法国化学家、矿冶工程师,曾发展了从铝土矿中生产铝的工业过程,当过法国矿务总监。还领导过在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修建铁路,大力推进铁路运输的发展。勒夏特列有一个姐姐玛丽和四个弟弟路易(1853–1928),阿尔弗雷德(1855–1929),乔治(1857–1935),安德烈(1861–1929)。母亲家教严格,勒夏特列小时候必须按时起床、完成功课和任务、吃光盘子里所有的食物。这影响他一生都严格遵守法律和规范。勒夏特列的父亲对他们影响非常深,勒夏特列还记得,著名化学家米歇尔·欧仁·谢弗勒尔(发现肌酸)和让-巴蒂斯特·杜马曾到他家作客,激起了他科技的热情。后来勒夏特列五兄弟全都选择了科学技术的职业。1869年勒夏特列从霍林学院(英语:Collège-lycéeJacques-Decour)毕业后,进入巴黎综合...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索尼娅·甘地
早年索尼娅出生在意大利北部威尼托行政区维琴察县一个叫潞西亚纳(Lusiana)的小镇,1965年在英国剑桥的一个语言学校学习,在此结识拉吉夫·甘地,1968年与拉吉夫结婚,随后移居印度,由于担心自己的意大利背景影响其丈夫拉吉夫的政治前途,在婚后的15年即1983年,索尼娅放弃意大利国籍转而加入印度藉。从政索尼娅·甘地1991年5月21日,时任印度国大党主席丈夫拉吉夫在竞选集会遭暗杀,而直到此时索尼娅还一直未曾涉足政坛。随着丈夫拉吉夫――家族惟一的接班人的去世,一直由尼赫鲁-甘地家族领导的国大党此时群龙无首。失去国人中神圣家族光环的国大党开始走下坡路,党内斗争和腐败丑闻不断曝光,却没有人能挽国大党于末路。1996年大选中,国大党变成在野党。索尼娅遭遇到来自政界、特别是国大党方面的关注与压力,在这非常时期,必须由她来担当领导国大党的历史重任。而此时的索尼娅在印度的政治地位还是扑朔迷离,反对她的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约翰二书
写作背景这封信开头显示,是写给“蒙拣选的夫人和她的儿女”的。当时的确有“基里亚”(希腊文的“夫人”一词)这个名字存在,有些圣经学者遂认为约翰的这封信是写给某个人的。另一方面,有些人却认为约翰的信是写给一群基督徒会众的,只是他把会众称为“蒙拣选的夫人”而已。这可能是个策略,目的是要掩人耳目,瞒过逼迫基督徒的人。这样,信中最后一节所提及‘你姊妹的儿女’的问安便可能指另一群会众而言。因此,约翰写第二封信时并没有打算使之像第一封信那么普及化,因为这封信看来若非仅是写给一个人,便是只写给一群会众的。关于作者按照一般的理解,使徒约翰是这封信的执笔者。执笔者将自己称为“长老”。这个称呼对约翰来说也算恰当。他不但年纪老迈,也是教会的“柱石”之一,而且是最后去世的使徒,因此他确实是基督徒会众里的一位“长老”。他广为人知,所以无需向读者表明自己的身份。再者,这封信的写作风格与约翰一书及约翰福音颇相似,由此表明...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庚子被祸五大臣
简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团民自称有法术可以抵御西洋军队。徐用仪等人认为其为迷信,要求官方禁止义和团的行动,但是不被端王载漪接受,而在德意志帝国的公使克林德被杀害后,徐用仪担忧地说:“祸始此矣!”,并劝告庆亲王奕劻,厚葬克林德。后来,各国兵舰到达津沽,徐用仪、立山、许景澄、联元、袁昶等五人一起上书说:“奸民不可纵,外衅不可启。”认为要严罚肇事的义和拳民,并与八国联军议和,朝廷风气甚峻,主战派认为其是奸邪。7月28日,许景澄与袁昶先被杀害,8月11日徐用仪与立山、联元一同于菜市口被处死。过了三天,联军就进入北京,而慈禧太后与光绪帝往西离京。由于联军的要求,《辛丑条约》第二款内明载平反五人,追复原官。时称庚子被祸五大臣,又称庚子五忠。参考文献《晚清七十年》,唐德刚,1998年《图说八国联军侵华始末》,三联书店,赵健莉编著,2001参见东南互保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吴三桂
生平早期经历吴三桂少年英挺,善骑射,吴伟业说他“白皙通侯最少年”,成名于十八岁,其父吴襄带领五百名士兵出锦州城巡逻,被皇太极的数万大军重重包围,祖大寿与吴三桂登上城楼观战,大寿以城内兵少不肯出兵相救,三桂竟率二十多名家丁将其父吴襄救出重围。皇太极说:“吾家若得此人,何忧天下?”崇祯四年(1631年)八月,皇太极发动“大凌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弃城奔锦州,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乃擢吴三桂为总兵。史载吴三桂部“胆勇倍奋,士气益鼓”。三桂治军严谨,精锐骑兵一千人,分二十队,五十人一队,每队设一领骑官,吴三桂在自己的靴筒上放这二十名领骑官姓名,一旦抽中谁,便呼叫某领骑官,该领骑官即统五十人骑队,跟随他冲锋陷阵,可谓“无往不利”,是明末最后一支有战力的铁骑部队。松锦之战爆发,明军陷入绝境,吴三桂用蒙古降人之计,决定从大路突围,直奔杏山城。成为当时少数突围成功的明军。皇太极见...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中国瓷器与陶器
基本概念中国的黏土烧制品分为陶器和瓷器两大类别。无论烧制温度的高低,不施釉而烧制成的粘土器物均称为“陶器”。此外,虽有施釉,但在低温下烧制成的(如汉代的绿釉陶等)也被归入陶器一类。瓷器是指在土坯中含有大量硅酸,施釉后高温烧成的器物,与陶器不同,瓷器几乎没有吸水性,轻轻敲击会发出金属撞击的清脆声音。但“瓷器”与“陶器”之间的界线也并非绝对清晰。中国、日本和欧美对于“瓷器”的定义就不尽相同。在中国,不论坯土的玻璃化程度如何,在高温下烧成的施釉土制器物一般都称为“瓷器”。而在英语中的“porcelain”仅仅指白色的烧制品,对于在中国、朝鲜、日本等地被视为瓷器的青瓷,在西方称为炻器。釉及烧制法除了茶具和古代的彩陶等个别例外,中国的大多数陶瓷都在坯土表面覆有叫做釉的一种硅酸盐玻璃质膜体。中国陶瓷的基础釉中,包括灰釉(以草木灰为原料的高火度烧成釉,约1,200摄氏度以上)和铅釉(含有铅成分的低火度烧...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中江县
成立三国蜀汉时置五城县,隋改玄武县,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为中江县。行政区划中江县辖29个镇、16个乡:凯江镇、南华镇、回龙镇、通济镇、永太镇、黄鹿镇、集凤镇、富兴镇、辑庆镇、兴隆镇、龙台镇、永安镇、双龙镇、玉兴镇、永兴镇、悦来镇、继光镇、仓山镇、广福镇、会龙镇、万福镇、普兴镇、联合镇、冯店镇、积金镇、太安镇、杰兴镇、南山镇、东北镇、古店乡、青市乡、瓦店乡、石泉乡、柏树乡、白果乡、清河乡、高店乡、石笋乡、太平乡、民主乡、永丰乡、元兴乡、通山乡、石龙乡、合兴乡。县人民政府驻凯江镇。交通中江交通便利,处于成都一小时经济圈,40分钟直达省会成都。245国道、川西环线、沪蓉高速公路、成德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建的中金快速通道、成都第三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中江城区2011年,中江县城区建成区面积21平方千米,城区人口23万人。到2020年,城区建成区将达35平方千米,...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吉尔加拉德
名字语源吉尔加拉德的父亲给他的昆雅语名字为Artanáro,转化成辛达林语就是Rodnor。母亲给他的名字为吉尔加拉德(Gil-galad),意为“辐射的星光”StarofRadianc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