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
生平李伟的祖籍为平阳府翼城县(今山西省翼城县)人。明朝永乐初年,李伟曾大父李政,从文皇帝靖难军,占籍顺天府通州漷县。李伟一家在其长女四岁时,迁居北京。三子李文松成为一位宦官。长女则在嘉靖时期进入裕王府,为宫人,日后成为裕王朱载垕的妾室,生下明神宗。1566年裕王朱载垕即位为隆庆帝,授予岳丈李伟锦衣卫都督同知一职。外孙万历帝即位时,李伟晋爵为武清伯。万历十年(1582年),皇第一子生,下诏大赦天下,尊上两宫徽号推恩慈圣父李伟武清侯,赐官予其三子,都指挥佥事李文全、指挥使李文贵俱升左都督,副千户李文松升指挥使。李文松的官职亦或是御马监太监。万历初年国家一切重要的大典仪式,李伟皆勇跃参与。在京师大量建筑园林,其中位于海淀区的清华园被誉为“京师第一名园”。折俸事件万历元年时明朝国库空虚,在百般无奈之下,首辅张居正决定利用贡品库存的胡椒和苏木来抵代官员薪水以改善问题,这项政策引起了李伟及驸马督尉许从...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列表
列表崛起期(1299–1453)扩张期(1453–1606)滞止期(1606–1697)衰落期(1697–1792)解体期(1792–1923)参见奥斯曼帝国奥斯曼王朝奥斯曼帝国苏丹列表花押(奥斯曼帝国苏丹)奥斯曼帝国苏丹世系图(简版)卡普坦帕夏列表(英语:ListofKapudanPashas)外部链接和参考TurkishStateArchives(1281–1406)(土耳其文)TurkishStateArchives(1413–1616)(土耳其文)TurkishStateArchives(1616–1689)(土耳其文)TurkishStateArchives(1691–1807)(土耳其文)TurkishStateArchives(1807–1876)(土耳其文)TurkishStateArchives(1876–1922)(土耳其文)RegnalChronologies:Ful...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出家众
概论佛教僧伽,可以概分为“出家众”与“在家众”两大团体。出家众的主体为比丘、比丘尼,称为出家二众;根据性别以及是否受具足戒,出家众又可以被分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及式叉摩那,合称五内众。沙弥、沙弥尼与式叉摩那三者皆依附于比丘与比丘尼团体中。加入佛教僧伽共同修行的修行者,必须发誓遵守各项佛教戒律,特别是别解脱戒。比丘约有227条戒,比丘尼约有311条戒,其戒条数目据不同部派传承而定;沙弥、沙弥尼众则是十戒。此外,出家众成员必须遵守六和敬法。历史释迦牟尼成道之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五比丘跟随释迦牟尼出家,这是出家众的开端,此时只有比丘僧团。舍利弗、目犍连在听到马胜比丘说法后,率二百弟子加入僧团;随后迦叶三兄弟率领一千名弟子加入。这一千二百五十五名弟子,成为佛陀出家僧团的骨干,又称常随众。在释迦牟尼回家乡说法后,许多释迦族人加入出家众。释迦牟尼之子罗睺罗,出家时因年纪太小,不能受具足戒,为沙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纳哈出
败于高丽1362年农历二月,双城总管府赵小生联络纳哈出,收复被高丽夺取的三撒、忽面之地,屡次击败高丽都指挥使郑晖,高丽以李成桂为东北面兵马使。农历七月,纳哈出领兵数万,与赵小生、卓都卿等屯于洪原之鞑靼洞,派哈剌万户那延帖木儿,同佥伯颜甫下指挥,率一千余兵为先锋。在德山洞院平被击退,丢弃物资甚多。高丽军撤到答相谷,纳哈出移兵德山洞,被李成桂乘夜袭击。纳哈出回鞑靼洞,李成桂屯兵舍音洞。李成桂认为"兵法当先攻弱。"派兵越过车逾岭打击元军,亲率精骑六百,到岭下率十余骑冲击元军,射死裨将一人。又以诈败引诱元军,射死一元朝精锐将官。纳哈出之妻劝纳哈出逃跑,不从。数日后,李成桂翻过咸关岭,至鞑靼洞。纳哈出置阵相当,率十余骑出阵前,李成桂也一样。纳哈出表示自己是来追红巾军沙刘、关先生、潘诚,并非与高丽作战,现在丧卒万余,亡裨将数人,请求休战,李成桂认为有诈,射死纳哈出身旁一将,又射死纳哈出的马,纳哈出改乘...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
历史1534年,英王亨利八世与国会通过了《至尊法案》,其中宣布英国君主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SupremeHead),并使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宗脱离关系。在此之后圣公会逐渐成形,而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领袖一头衔也被加给了英国君主。但在玛丽一世登上王位后,一度试图恢复天主教在英国的影响力,并于1555年废除了《至尊法案》。此一举措很快的被她的同父异母妹妹以及继位者伊丽莎白一世于1558年推翻,并在1559年由国会再度发布重编的《至尊法案》。不过为了安抚一些批评,伊丽莎白选择了最高领袖SupremeGovernor这个词取代了原先其父所通过的最高元首SupremeHead一词,如此才不会逾越了圣经中对耶稣基督所作的称呼“教会的头”之后英格兰教会最高领袖成为英国君主的头衔之一至今。三十九条信钢在1571年颁布的三十九条信纲为了圣公会的一些神学观点作出了定义,其中37条对于英国君主在教会的权益作出了定...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天台座主
沿革天长元年(824年),义真初称天台座主。至2世圆澄都是延历寺内的私称,但是,3世圆仁开始,成为有太政官官符任命的官方役职,持续到明治4年(1871年)。也有相当多人受数次任命,如慈圆・尊圆法亲王等4度就任天台座主。中世以降,摄家门迹、宫门迹的制度成立,特别是妙法院・青莲院・三千院(天台三门迹)的法亲王就任天台座主者渐次增多。室町时代也有出自足利将军家者,也有成为天台座主后还俗,就任将军之例,如尊云法亲王(还俗后之护良亲王)、义圆(还俗后之足利义教)等。元龟2年(1571年),正亲町天皇的皇弟觉恕法亲王因织田信长的比叡山烧讨逃往甲斐,受武田信玄保护。江户时代,日光山轮王寺作为宫门迹(轮王寺宫、日光门迹),明历2年(1656年)以降,轮王寺宫也就任天台座主,被称为三山管领宫。明治维新后,废止太政官任命,天台座主的称号废止,但是,天台宗内外期望复活之声多,明治17年(1885年),再度作为私...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萨道义
生平萨道义是德国-英国混血儿。父亲汉斯·大卫·克里斯托弗·萨托(HansDavidChristophSatow)生于德国维斯马,1846年归化化英国人;母亲玛格丽特(Margret)是英格兰人。萨道义与日本女子武田兼结婚,育有一子──武田久吉。1843年6月30日,萨道义生于英国首都伦敦北部的克拉普顿(Clapton),在米尔希尔学校(MillHillSchool)、伦敦大学学院完成学业。1929年8月26日,萨道义卒于英国英格兰德文郡奥特里圣玛丽(OtteryStMary)。延伸阅读TheDiariesofSirErnestSatow,BritishEnvoyinPeking(1900-06)editedbyIanRuxtonintwovolumes,LuluPressInc.,April2006ISBN978-1-4116-8804-9(VolumeOne);ISBN978-1-411...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马贼
历史马贼一词约始于清朝。王度《历年守城记》载:“马贼滕天凤攻破泰安城,杀死官员徐来聘等人。”由于清朝在满洲的控制力逐渐衰退,盗匪增加而治安恶化之故,于是各地民众组织带有团练或巡守队性质的自卫组织。而随着中国的混乱加剧,许多组织也开始进行盗匪行为。马贼重视马术、射击等技能,有所谓“以七为局”,会组成七人以上的集团。主要是由籍贯、宗族等关系组成,但亦有外国人士(如俄国、白俄、日本、朝鲜等)加入。马贼原则上效法水浒传中梁山泊的游侠精神,严格禁止强奸或者虐待等行为,甚至于势力范围内也有进行布施贫苦、修桥造路等慈善活动的状况,不过大多数的马贼纪律并不好。此外,许多马贼也会接受政府招安,拥有公家番号并成为正规军的一部分。著名马贼王永清张景惠马占山谢文东冯麟阁白音大赉陶克陶胡尚旭东(本名小日向白朗)张宗援(本名伊达顺之助)原田左之助(传说)王婆(本名王桂英)(电影灵幻先生)参见响马山贼土匪海盗、华南海盗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敦法蒂玛
敦法蒂玛在马来政治中的角色敦法蒂玛是第一位魅力型的马来女性,如同女王一般带领她的人民。有人说,葡萄牙人害怕敦法蒂玛多于苏丹。她帮助马六甲宰相敦霹雳,带领马来人在16世纪初期对抗葡萄牙的侵略。不幸的是,马来人后来输掉了这场战争,因为葡萄牙军队在技术上更强大。据马来西亚历史学家所说,有一位狡猾的外地马六甲拿督给了葡萄牙人秘密征服了马六甲,从而使马来人失去了对马六甲的控制。或许马六甲的陷落也因为苏丹的残酷。当马六甲在1511年沦陷于葡萄牙,马六甲苏丹几乎成了一个傀儡。敦法蒂玛把柔佛廖内的马来王国扩展至苏门答腊和婆罗洲的部分,她与邻近的王国创建了一个联盟,让她的儿女与亚齐,米南佳保和婆罗洲的王室成员通婚。没有人知道她活了多久,以及她死在何时何地。然而,马来群岛的历史学家认为,她的墓碑位于印尼苏门答腊岛廖内金宝(Kampar)。评价马来西亚国民大学马来世界与文明研究所原副所长拿督西蒂.哈瓦.萨利赫博...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英语史
原始英语英语诞生于日耳曼人的语言,主要包括盎格鲁语,撒克逊语,弗里西语,朱特语。这其中还可能含有法兰克语,他们在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中,长达几个世纪的日耳曼人向欧洲西部扩张过程中,和说拉丁语的罗马帝国贸易来往,并有过交战。从拉丁语借来的词汇如wine,cup以及bishop等,他们在进入不列颠形成英语之前先进入了日耳曼人的词汇中。塔西佗于约公元前100年所著的《日耳曼尼亚志》,是研究日耳曼人(英语的祖先)在远古时代的文化信息的主要来源。日耳曼人和罗马文明有联系,和罗马的经济也有关联。日耳曼人曾在罗马军队服役,但保持政治上的独立。日耳曼军队由罗马指挥,在不列颠尼亚驻守。除了弗利西人,日耳曼人在英国的殖民地都如六世纪的英国宗教领袖吉尔达斯所述,在五世纪雇佣军到来之后大规模建立。大多数安格鲁人、撒克逊人和朱特人都是以日耳曼异教徒的身份进入不列颠的,他们独立于罗马的统治。《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叙述...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