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林
生平章武二年(221年)正月,刘备为报复东吴袭取荆州及擒杀关羽,举兵攻打东吴,并任命黄权为镇北将军,统领长江北的军队防御魏军来袭,当时庞林以荆州治中从事身份跟随黄权出征。同年六月,东吴将领陆逊大败蜀军,刘备撤退,黄权的部队无法与蜀军会合,只好降魏,庞林亦随军入魏,被封列侯,后来官至钜鹿太守。亲属兄庞统,刘备重要谋士,辅助刘备取得益州。妻子习氏,习祯的妹妹,曹操取荆州时二人被逼分开,降魏后才重聚。后来曹丕闻之贤名,赐给床帐、衣服,以显其节义。子女庞氏,庞林之女,庞林与习氏分开后习氏独力抚养她十余年。参考资料《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襄阳郡
建置沿革魏晋南北朝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南阳郡立襄阳郡,治所在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汉水南襄城区),隶荆州。辖境约今湖北省襄阳、南漳、宜城、当阳、远安等市县地。晋武帝太康中,襄阳郡领八县:宜城、中庐、临沮、邔、襄阳、山都、邓、鄾。东晋时,临沮县改属南郡,山都县改属新野郡,邓县改属京兆郡,省并宜城、鄾二县。晋孝武帝时,侨立雍州于襄阳。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割荆州之襄阳、南阳、新野、顺阳、隋五郡为雍州,治所在襄阳。南齐时,析置建昌县。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萧詧出镇雍州。侯景之乱爆发后,萧詧投靠西魏对抗梁元帝,在襄阳承制。承圣三年(554年),萧詧助西魏杀梁元帝,西魏趁机夺取雍州,改雍州为襄州。隋唐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襄阳郡,其地属襄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襄州为襄阳郡。襄阳郡领十一县:襄阳、安养、谷城、上洪、率道、汉南、阴...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孙子兵法
作者争议自《孙膑兵法》从东汉末年失传后,以致其书的存在成为一桩历史悬案,与孙武之书发生了纠葛。从北宋的以来,就有部分学者怀疑《孙子兵法》并非孙武所著,如下:后来随着1972年4月10日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的汉简(同时在西汉墓葬中出土《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各一部)才基本了结此案。但关于《孙子兵法》的作者和成书问题的争论仍未停止,之后仍有如李零、杨丙安、陈彭则、郭化若、徐亚军等,提出认为《孙子兵法》奠基于春秋,基本完成于战国,定型于秦汉,不排除孙膑参与了整理《孙子》的可能性之说,于汝波提出《孙子兵法》在春秋末期已成书,其后校理是在《孙子》已经成书的基础上进行的,朔雪寒则总结论点,确认《孙子》成于春秋,孙武即作者无误。而孙武即作者基本己无法动摇。体例全书共分十三篇,主要论述了军事学的主要问题,对当时和现在的战争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一些著名的革命性军事问题,并且揭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新五代史
体例《新五代史》其中的列传实为“类传”,采用类比方式,最有特色,有:《家人传》、《臣传》、《死节传》、《死事传》、《一行传》、《唐六臣传》、《义儿传》、《伶官传》、《杂传》等,然其《死节传》仅凑得三人,《死事传》十一人,远少于《册府元龟》所载人数;又如《唐六臣传》皆唐末助朱温篡唐者,虽名为唐臣,讽刺意味深远。《新五代史》改“志”为“考”,因为欧阳脩认为五代的典章制度一无可取,故将“志”删除,仅有《司天考》、《职方考》二考,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天文志》和《郡县志》。《新五代史》新增史料最多的是《十国世家》。十国称为〈世家〉,并有《十国世家年谱》,载有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楚、吴越、闽、南平、东汉等十国。《四夷附录》相当于《旧五代史》的《外国列传》。金章宗泰和七年(1207年),明令立《新五代史》于学官,从此大行于世,于是“薛史”渐湮不传。欧阳脩的学生徐无党曾为《新五代史》作注,多阐述...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张津
官宦生涯说服何进早年,张津怀有想要匡正扶持时政的志向,而待在京城度日。此段期间,取得大将军何进的信任,也投于袁绍麾下成为门客。中平六年(189年),何进自外甥刘辩登基而掌握大权后,私下规划要如何杀掉跟他作对的蹇硕。正好,张津因袁绍有要除尽宦官的念头,被派去见何进,并直接向对方说:“这群常侍秉持着权势有段时间,又联合太后夺取利益。所以,建议大将军您拔用当今的一些优秀人才,整顿天下及屏除祸根。”话一说完,对方采纳意见,也邀袁绍参与诛杀蹇硕的计划讨论。治理交州建安初年,交阯刺史朱符被当地民族杀死后,朝廷派张津递补朱符的职位。建安二年(197年),张津已抵达而就任,再和时任交阯太守士燮上书给朝廷,里头表达的为:“如今天下的十二州皆拥有州的地位,但惟独交阯的最高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为何朝廷会没公平处理呢?既然全国疆域拥有十二州,难道不能扩增到十三州吗?”朝廷遵照意见而成立交州,同时张津改拜为交州牧,...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天正最上之乱
背景元龟元年(1570年),最上氏当主义守和嫡男义光父子之间产生斗争。义守的女儿义姬的丈夫伊达辉宗靠近义守方,在以山形盆地为中心的地域中出现小规模竞争。这次斗争在5月由重臣氏家定直说服双方而和解,8月义光继任家督并成为山形城城主,翌年义守出家并改称“荣林”。但是继承家督的义光向周边的国人和豪族展示出强硬的姿势,对此反击的国人和豪族们向已经隐居的义守请求把义光赶走,父子再度对立。天正2年(1574年)1月,义守送出向伊达辉宗请求援军的书状,辉宗在10日后派遣军队进入最上领内,伊达・最上义守对最上义光的战斗开始,这就是天正最上之乱。经过1月25日,伊达家臣小梁川盛宗攻向上山城,上山满兼向伊达方降伏。1月29日,伊达军进攻寒河江城城主寒河江兼广。此时最上的一门天童赖贞和藏增赖真、姻戚‧谷地城城主白鸟长久和寒河江氏一族的白岩氏、沟延氏、左泽氏亦与伊达势同一步调,2月2日寒河江兼广降伏(一说是寒河江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柔然
名称柔然,《魏书》作蠕蠕;《宋书》、《南齐书》、《梁书》作芮芮;《北齐书》、《周书》、《隋书》作茹茹;《晋书》作蝚蠕;《宋书》又称其为大檀,檀檀。钱大昕认为这些不同称呼是因为音译用字不同。柔然始祖木骨闾之子车鹿会会有部众,自号“柔然”,成为其部族名称。对于柔然之名的来历,有不同争议。有学者认为“柔然”近于蒙古语中的“Tsetsen”或“Ssetsen”,有聪明、贤明之意,也有人认为是蒙古语“ju"sun”的对音,意思是礼义、法则。还有人认为是来自阿尔泰语,为“异国人”或“艾草”的意思。中国学者冯家升则认为大檀和檀檀是人名,他跟据云冈石窟《茹茹造像题记》中的“大茹茹国”字样,认为茹茹才是国名,而且《北齐书》之后的史书都作“茹茹”,也说明茹茹是北魏之后茹茹人自己选择的名称。而周伟洲则认为是是北魏后期柔然为了避免使用具有侮辱性的蠕蠕称号,而改用同音的“茹茹”作为自己的称呼。周建奇则认为“柔然”可...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嗅觉
嗅觉系统嗅觉系统是指感受气味的感觉系统,他将化学信号转化为感受。大部分哺乳类及爬虫类动物的嗅觉系统由主要嗅觉系统(mainolfactorysystem)及辅助嗅觉系统(accessoryolfactorysystem)组成。前者负责感应气态物质的气味,后者则负责感应液态物质的气味。生理结构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通常位于鼻腔内由支持细胞、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的嗅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觉细胞的轴突形成嗅神经。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嗅神经进入嗅球。嗅球和端脑是嗅觉中枢。外界气味分子接触到嗅感受器,引发一系列的酶级联反应,实现传导。大多数行为研究表明辅助嗅觉系统接受的气味通常是信息激素。嗅觉感受神经的轴突在嗅球上聚合形成的簇群,叫做嗅小球。在嗅小球内,轴突接触到帽僧细胞的树突以及其他种类细胞。帽僧细胞将其轴突延伸到各个大脑区域,包括嗅前核,梨形皮质,中央杏仁核,内嗅皮质,和嗅觉小...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慧贤皇贵妃
生平高氏生年不详,乾隆帝登基前,便成为他的妾室。初为使女,后为侧福晋。乾隆二年(1737年)十二月封贵妃,乾隆十年(1745年)正月病危,进封皇贵妃,两日后薨。谥号慧贤皇贵妃。棺椁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葬入裕陵地宫。高斌子孙高恒、高朴相继因贪墨坐诛,在处死高恒之前,大学士傅恒曾奏请皇帝看在已经去世的慧贤皇贵妃的面上,贷其一死。乾隆对此颇不快,正色道:“如皇后兄弟犯法,当奈何?”傅恒为孝贤皇后兄弟,听罢战栗不敢言。至杀高朴,皇帝再谕:“高朴贪婪无忌,罔顾法纪,较其父高恒尤甚,不能念为慧贤皇贵妃侄而稍矜宥也。”嘉庆二十三年,高氏一族被赐姓“高佳氏”。影视形象参考资料《清史稿列传一后妃》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耳蜗
耳蜗的解剖位置File:Earanatomy.png人类耳蜗的解剖位置。1、颅骨。2、耳道。3、耳廓。4、鼓膜。5、卵圆窗。6、锤骨。7、砧骨。8、镫骨。9、前庭迷路。10、耳蜗。11、前庭耳蜗神经。12、咽鼓管如右图所示。耳蜗位于颞骨(拉丁文:Ossatemporalia,德文:Schläfenbein,英文:Temporalbone,)深处,毗邻中耳听骨链和脑干,和是内耳骨迷路的组成部分。耳蜗的几何对称轴,称为耳蜗轴(Modiolus)大致处在水平面内,与颞骨表面垂直。前庭耳蜗神经与听觉相关的一部分:耳蜗神经,起源自耳蜗。耳蜗的解剖结构人类耳蜗的截面人类的耳蜗形似蜗牛壳,由底端(拉丁文、德文、英文:Basal)至顶端(拉丁文,英文:Apical,德文:Apikal)螺旋环绕三又八分之五周,展开长度约为35mm。耳蜗是一个骨质结构。如右图耳蜗由三个内部充满淋巴液的空腔组成。这三个空腔由上...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