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省身
经历1911年10月28日生于浙江秀水县(今属嘉兴市)淡水镇建国北路。1922年秀州中学毕业,来到天津。1923年入扶轮中学(今天津铁路一中)。1926年毕业,入南开大学数学系,1930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入清华大学任助教,1931年在北京清华大学开始攻读研究生,师从中国微分几何先驱孙光远,研究射影微分几何,1934年毕业,获硕士学位,为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同年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奖学金(一说受清华大学资助),赴德国汉堡大学学习,师从几何学家威海姆·布拉希开(德语:WilhelmBlaschke),1936年2月获科学博士学位;毕业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奖学金还有剩余,于是又转去法国巴黎跟从埃利·嘉当研究微分几何。1937年夏离开法国经过美国回国,陈省身担任清华大学教授;后因抗战随学校内迁至云南昆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组的西南联合大学讲授微分几何。1943年,应...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酯化反应
类型费歇尔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一般是可逆反应。传统的酯化技术是用酸和醇在酸(常为浓硫酸)催化下加热回流反应。这个反应也称作Fischer酯化反应。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和失水剂,它可以将羧酸的羰基质子化,增强羰基碳的亲电性,使反应速率加快;也可以除去反应的副产物水,提高酯的产率。如果原料为低级的羧酸和醇,可溶于水,反应后可以向反应液加入水(必要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并将反应液置于分液漏斗中作分液处理,收集难溶于水的上层酯层,从而纯化反应生成的酯。碳酸钠的作用是与羧酸反应生成羧酸盐,增大羧酸的溶解度,并减少酯的溶解度。如果产物酯的沸点较低,也可以在反应中不断将酯蒸出,使反应平衡右移,并冷凝收集挥发的酯。一般情况下反应的机理是下图的机理,也就是“酸出羟基,醇出氢”生成水。但也有少数酯化反应中,酸或醇的羟基质子化,水离去,生成酰基正离子或碳正离子中间体,该中间体再与醇或酸反应生成酯。这些反应不遵循“...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周姓
来源周姓的初源,有很多记载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周立朝874年,秦灭周后,把汝坟划划汝南郡。食釆郡于汝坟的周平王后代,亡国后人称为“周家”,也改了周姓。周于是成为了汝南的大姓。另外,在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为避讳“基”读,于是姬姓人士大多改姓周,这是周姓的一大来源。由苏姓改姓而来。谱载,元朝末年,有位名为苏卓周的人改姓周,以苏姓武功为郡望,人称武功周氏。出自少数民族改姓。《魏书官氏志》载,追尊魏献帝拓跋邻次兄的后裔为普氏,在北魏孝文帝时改周氏。周氏古墓*周绍基墓(晋江周姓始祖)元地址:金井镇围头村中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孔雀
图片集绿孔雀(雄鸟)蓝孔雀(雄鸟)白孔雀(雄鸟)孔雀有明显的雌雄两性的不同性征,雄鸟有会开屏的长的尾上覆羽而雌鸟没有开屏的雄性蓝孔雀飞翔的孔雀明显的不同两性性征孔雀有明显的雌雄两性的不同性征,雄鸟有会开屏的长的尾上覆羽,雌鸟没有。孔雀开屏雄性孔雀开屏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吸引雌性孔雀,但吸引的原因并非为美丽;在自然生态中,雄孔雀也会向敌人开屏,其尾上覆羽上有状似大眼的部分,这在自然界中含有警告和威吓的意义。所以,这是雄鸟向雌鸟展示自己可以吓退敌人。孔雀会飞很多人以为孔雀(尤其是有长的尾上覆羽的雄孔雀)不会飞,但其实孔雀也和大多数鸟类一样有能力飞行。因为孔雀是留鸟而非候鸟,而且其生活的森林也较无空间让其展翅飞翔,所以较难看见其飞翔的模样。长的尾上覆羽亦可能成为孔雀飞翔时的阻碍,但它们也能在林间滑翔以便来往不同树木之间。相关文化孔雀东南飞孔雀王朝孔雀明王相关条目凤凰朱雀刚果孔雀雉鸟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江钰源
背景资料江钰源出生于广西省柳州市,父亲江涛是柳州市一名普通的计程车司机,母亲为家庭主妇。在她年轻时,家庭经济拮据。江涛称当初送女儿去体操学校,纯粹是想她的身体强壮一点。江钰源年幼时非常好动,她不喜欢安静地坐着看书画画,而是喜欢上树上房,最喜欢的就是爬梯子,父亲还以为她有“好动症”。而刚好邻居是著名体操运动员李宁的表哥,他看到江钰源如此好动,便建议江涛把女儿送去练体操。体操历程强项江钰源最大特点在于四个项目实力平均,是全能型选手。在跳马项目中,她曾在2008年奥运会前的比赛中成功完成难度分达6.5的Amanar(踺子小翻直体后空翻900度),是程菲以外,中国队唯一能完成这个难度系数动作的选手,但在北京奥运会上2次尝试这个动作失败后,没有再在比赛中使用这个动作,改为使用难度系数5.8的“踺子小翻直体后空翻720度”。高低杠一直是她的强项,2010年她在世锦赛的高低杠成套难度系数为6.9分,比最...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白犀
命名白犀的名称由来没有公论。事实上白犀的身体颜色与黑犀没有很大区别,其区别主要在于比较大的体型,和宽大的嘴唇。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白犀牛的白字是来自于荷兰语的“wijd”,意思是“宽”,最早移民非洲南部的欧洲殖民者荷兰人用宽嘴唇这个特征来和尖嘴唇的黑犀牛区分,之后说英语的人将“wijd”误译为“white”,即“白”,使得这个名字误导世人。事实上荷兰语中,也是用“黑”、“白”来命名这两种犀牛,而且即使早期荷兰语文献中也从来没有“宽”、“窄”犀牛这样的提法。还有说法是白犀牛的白色指的是它白色的角,或者身上的白色的干泥巴。外表特征宽嘴成年白犀牛重达三千多公斤,是陆地上体形第二大的动物。其尖角长达150公分,是由毛发的角质硬化形成的。白犀牛并不好斗,但受威胁时还是能用每小时50多公里的速度飞奔,奔跑时会将重心放在后肢的三趾间,并利用臀部稳住前身。习性白犀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主要以草为食。一天中一半时间...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舍沙
神格化的形态在众天体系中的舍沙,通常会被描绘成规模极为庞大的存在体,它卷动着千蛇的身躯,漂浮在宇宙之中。舍沙亦会蕴藏整个宇宙海,并具体化地变为毗湿奴神的床垫。它有时会被绘画成五个头或七个头,不过最常见的是其呈现一百个蛇头的形态,有时每个蛇头上还会戴着堂皇的冠冕或刻着“卍”的图案。舍沙与毗湿奴神有着紧密的联系,它的名字有着梵语的语根“shiş”,代表着“无限”、“永存”、“恒常者”。这是因为当世界走到尽头,将要毁灭之时(印度教中称为“伽鲁帕(Kalpa)”),舍沙会吐出破灭的火炎摧毁宇宙大地,而它自己则仍可以保持原来的形态。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佛说四十二章经
题解据传永平七年(一说永平三年),汉明帝夜梦金人,召群臣解梦说金人为佛,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天竺。于月支国遇摄摩腾,写得“佛经四十二章”并获画像。永平十年,使者携摄摩腾和竺法兰返国,获汉明帝接见。后于雒阳立白马寺,译出《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经序》说:“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郞将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二人至大月支国写取佛经四十二章”,惟张骞当时早逝世许久,此说有误。吕澂认为“四十二”为其章数与某些经论的记载均以四十二之数有关,而印顺认为“四十二”在印度为根本数,为佛教众所熟悉,因而用以叙述菩萨行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共为四十二位,象征成佛的四十二个阶段)。民间讲经则传有:“佛成道后,外道比丘的四十二人,将他们所不懂的、疑难的,说出来请佛解释,所以全部共分四十二段”。传译《佛说四十二章经》东汉时,佛教从西域传入中原,《四十二章经》也随之从大月氏传入。《后汉书》中记载襄楷在延熹...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仓边路
历史及名称来历仓边路,原本为广州东城的南北向主要街道,南面接大塘街,北面接小北直街。1927年,市政府扩建仓边街成仓边路。早在秦朝,南海郡尉任嚣,就在仓边路以西古番山和禺山处修筑了最早的广州城番禺,俗称“任嚣城”。而仓边路此地,曾经是白云山下甘溪的下游。由于早年甘溪溪水浩大,方便行船,所以宋代在这里曾建有盐仓,以方便漕运。直至甘溪下游文溪消失后,此处逐渐成了街市。由于盐仓在旁,所以称为仓边街。此外,附近有著名街道,名为“旧仓巷”。当时,仓边街是贫民区,有很多小商贩,而且十分狭窄和不洁。当时市民形容仓边街“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特色现在仓边路由于有法院和公证处,街道上有众多翻译文件及律师顾问等业务写字楼。与之交汇道路道路顺序由北往南排列小北路东风中路豪贤路越华路中山四路两旁的主要建筑物/机构由北往南排列时代地产中心(原健力宝大厦)广州房地产大厦银山大厦广州市公证处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交通巴...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莱纳尔·罗格
早年生活与家庭背景莱纳尔·罗格出生于南澳大利亚州首府阿德莱德的大学城。是家中四子中的长子。莱纳尔的祖父名为爱德华·罗格。发迹于都柏林,在1850年创立罗格酿酒厂。然而在1868年爱德华死后,罗格酿酒厂被并入南澳大利亚酿酒公司(SouthAustralianBrewingCompany)。莱纳尔的父亲名为乔治·爱德华·罗格,起先是在爱德华·罗格(莱纳尔的祖父)所开设的酒厂中担任会计师,而后担任“波恩赛德酒店”及“象堡酒店”的经理。莱纳尔的母亲名为拉芙妮雅·兰金。虽然莱纳尔并非天主教教徒,但传闻莱纳尔是十九世纪晚期与二十世纪初期在北爱尔兰阿马郡担任罗马天主教阿马大主教与爱尔兰主教的麦克·罗格主教的亲戚。1889至1896年间,莱纳尔就读阿尔弗雷德王子学院。起先莱纳尔未决定专攻方向,直到他读到亨利·沃兹沃思·朗费罗的《海华沙之歌(英语:TheSongofHiawatha)(TheSongofHi...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