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村修二
主要成就1993年,中村修二对名古屋大学的赤崎勇、天野浩师徒有关p型GaN(氮化镓)的早期贡献,提出正确的理论解释,并独立发明以InGaN(氮化铟镓)晶体制作蓝色发光元件的双流式MOCVD(日语:ツーフローMOCVD)方法(TwoflowMOCVD),使得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正式实用化,开启爱迪生发明白炽灯之后的又一次人类照明革命。生平学生时代1954年5月22日,中村修二诞生于爱媛县西宇和郡四滨村(日语:四ツ浜村)。1965年迁居兵库县尼崎市,后来就读爱媛县立大洲高等学校(日语:愛媛県立大洲高等学校)普通科,亦参加排球社。1973年毕业后,原欲投考物理科系,但出于“就业不易”的考量,最终选择没有物理系的德岛大学。1977年从工学部电气工程科毕业,1979年获得同校工学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中村原定进入京瓷公司。但为照顾大学时代出生的小孩,改入邻近的日亚化学工业公司,在开发课工作。日亚化日...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不信任动议
历史世界上最早的不信任动议发生于1782年3月,美国独立战争的英军在约克敦战役战败后,大不列颠王国议会表决通过“对首相无法信任”案,英国首相诺斯勋爵向英王乔治三世提出辞职书。这次表决并未成为一个宪政惯例,但在19世纪初,首相试图在没有议会多数的情况下工作的尝试被证明是失败的;19世纪中,在英国正式产生了通过不信任动议来中止一个政府的方法。这一程序有的被正式列在宪政惯例中,如英国;或者被明显记载在宪法中,如德国。在议会制国家,政府经常发起一个信任动议作为对不信任动议的回答,按照盎格鲁-撒克逊议会程序,信任动议优先于不信任动议,因此取代不信任动议的表决。在总统制中,有时立法机关会通过不信任动议,比如1950年代针对美国国务卿迪安·歌德拉姆·艾奇逊,但这样的不信任动议只有象征意义。制度更多资料:建设性不信任动议当政府失去责任议院(即直接选举的下议院,但在某些国家议会两院都是有责任的)信任后,国家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王谧
生平王谧年轻有美誉,与桓胤及王绥齐名。初拜秘书郎,承袭王协爵位武冈侯,后历任秘书丞、中军长史、黄门郎、侍中等职。元兴元年(402年),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讨伐荆州刺史桓玄,反被桓玄所败,王谧奉诏见桓玄,桓玄亲信礼待他。桓玄随后消灭了司马元显与其父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势力,掌握朝权,以王谧为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但未至郡又改以为中书令、领军将军、吏部尚书。元兴二年(403年)迁中书监,加散骑常侍,领司徒。同年桓玄篡位,以王谧兼太保,奉玺绶代表晋安帝禅让帝位给桓玄。桓玄即位为帝后,封王谧为“武昌县开国公”,并加班剑二十人作礼遇。元兴三年(404年),刘裕等人起义兵讨伐桓玄,桓玄兵败撤离建康,刘裕遂入建康,置留台百官。王谧与众官推刘裕为扬州刺史,刘裕辞让,并以王谧为侍中、领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而王谧就推刘裕为使持节、都督八州诸军事、徐州刺史。不过,王谧自以自己受桓玄所宠信,参与了桓玄篡位的行动,并...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邓康
生平邓康年轻时品行好,他的哥哥邓良继承了爵位。永初七年(113年),邓良去世,膝下无子,邓康被封为夷安侯。后来邓康因为邓太后长期管理朝政,同族人遍布朝廷而屡次上书长乐宫劝说邓太后,应该尊崇汉室刘氏,缩小私人权限。结果太后没有听取,邓康就感到很害怕。永宁元年(120年),他便开始推病不上朝。邓太后便派内宫的侍者去慰问他,并通报自己是中大人。邓康听到那人原是自己家中的人后就大骂了她,她便怀恨在心。回到宫内对邓太后说邓康不仅装病而且出言不逊,邓太后便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回到封国,并且将他从家族中除名。到了他的从兄邓骘死后,汉安帝将他召回朝廷当侍中。汉顺帝在位时担任太仆,因为为人正直而名声大扬,后来因病免去官职。阳嘉三年(134年),邓康去世,谥号义侯。注释^当时宫中侍者进出朝廷,多能对大臣有所诽谤和赞誉,侍者中年纪大的都被称为中大人。参考文献《后汉书》卷四十六邓寇列传第六邓禹列传免责声明:以上内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小松带刀
姓名本名肝付兼戈,成为小松清猷的养子后,改姓小松。通称为尚五郎、带刀。24岁时,改名清廉,以小松带刀之名为人熟知。号観澜、香雪斋。本姓为平氏。家系为祢寝氏嫡流的小松氏当家。官位是从四位玄蕃头。家纹为抱鬼菊之叶。经历・人物出生于1835年(天保6年10月14日)、为萨摩国鹿儿岛城下喜入屋喜入领主・肝付兼善的三男。安政3年(1856年)、成为吉利领主・小松清猷的养子,然后继承家督并且与宫之原主计的养女、清猷的妹妹・千贺(近)结婚。安政5年(1858年)、改名为带刀清廉。在长崎研究西洋水雷之后的文久元年(1861年)、受到岛津久光的赏识而与大久保利通一起改革藩政。文久2年(1862年)和久光一起上洛、回国后成为家老。萨英战争时、努力在鹿儿岛湾设置自己研究的水雷。战后,驻扎在京都担任与朝廷、幕府、诸藩连络・交渉的官员。另一方面兼任御军役挂、御胜手挂、蒸汽船挂、御改革御内用挂、琉球产物方挂、唐物取缔...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上官胜
生平陇西上官氏一族为上官期之后代,为陇西上邽人,应为上官子脩、上官雝、上官显之族人,于建兴六年孔明北伐时降蜀汉,后官至蜀汉太尉。家族上官茂(上官胜长子,于蜀汉灭亡后迁居东郡,后迁居陕郡)上官先(上官胜次子,于蜀汉灭亡后迁居东郡,后迁居陕郡)来源新唐书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业
音义在佛教中,业(梵文为karma,karman,巴利文为kamma)的语义可分为三类:造作、行为,或所做。这个字来自于梵文动词字根kṛ(巴利文动词字根kam),意为做、执行等。其现在分词型态为karmat,再转变为名词,就成为业(karman)。业造成的结果,被称为业果(梵文:Karmaphala),又译为果报,或业。这个名词中,phala的原意为植物的果实,被引申为影响或结果。另一个类似的名词,业报(梵文:karmavipaka),又译业异熟,意义同样是指业所形成的结果。其中的vipaka,原意是指果实的成熟,或是将食物烹调成熟食。这两个名词都是利用比喻所造出来的,其根源在于当时的传统农业生活经验。概论业,是古印度诸宗教共通的哲学概念,但各教派对其解释不一。佛教认为,一切众生轮回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其自身的业。恶业导致众生投生地狱等恶趣,而善业导致投生于天道等善趣,善、恶业造就投生五趣之...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朱祐杬
明显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章圣皇太后蒋氏的合葬墓,在湖北省钟祥市城北7.5公里的纯德山。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开始修建,原为兴献王墓,迄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正德十六年(1521年),嘉靖皇帝即帝位后,与朝臣爆发“大礼议”之争,朱祐杬被追尊为“兴献帝”,原兴献王墓也相应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嘉靖三年(1524年),正式更名为显陵。祔太庙原先,群臣一致反对兴献帝祔太庙,明世宗只好另立祢庙,称为“世庙”,嘉靖十五年更号“献皇帝庙”。嘉靖十七年,明世宗给生父兴献帝上庙号“睿宗”,改祔太庙,此时与明孝宗以兄弟故,无分昭穆并居一庙。新太庙改建完成,明世宗先前已经否决了睿宗和孝宗继续同居一庙的廷议,于嘉靖二十四年称“既无昭穆,亦无世次,只序伦理”,“奉睿宗于太庙之左第四,序跻武宗上”。至此,明世宗将父亲追尊为帝、列祔太庙的目的彻底达成。之后在万历、天启年间,均有朝臣提...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刘彭祖
子嗣赵国太子刘丹赵顷王刘昌平干顷王刘偃尉文节侯刘丙封斯戴侯刘胡伤榆丘侯刘受福襄嚵侯刘建邯会衍侯刘仁朝节侯刘义东城侯刘遗阴城思侯刘苍邯平侯刘顺武始侯刘昌象氏节侯刘贺易安侯刘平柏畅戴侯刘终古歊安侯刘延年漳北侯刘宽南龻侯刘佗南陵侯刘庆鄗侯刘舟安檀侯刘福爰戚侯刘当栗节侯刘乐洨夷侯刘周舍猇节侯刘起揤裴戴侯刘道参考文献《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
人物百科 | 2017-10-16 -
参知政事
历任杜淹(627-628参豫朝政)魏徵(629-632参豫朝政,636-642参议得失)萧瑀(630参议朝政,635-636参豫朝政)戴胄(630-633参豫朝政)侯君集(630-632,632-643,参豫朝政)刘洎(639-644参知政事)岑文本(642-644专典机密)高季辅(645同掌机务)张行成(645同掌机务)崔仁师(648参知机务)李义府(655-657参知政事)卢承庆(659参知政事)乐彦玮(665知军国政事)孙处约(665知军国政事)刘仁轨(665-666知政事)张文瓘(667-669参知政事)李旦(710参谋政事)刘幽求(710-711参豫机务,713知军国重事)钟绍京(710参豫机务)薛稷(710参豫机务)崔日用(710参豫机务)李知柔(895权知中书事)卢光启(901权句当中书事,901-902参知机务)薛居正(964-976)吕余庆(964-965,968-973...
人物百科 | 2017-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