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网 头条 新闻动态

买黄金的年轻人们支棱不起来了?古代那么多黄金,如今都在哪里?

2022-06-0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535
转发:0
评论:0
金子的流动走向各种方面,或者投资,或者用作日常饰品等等。我们古代的黄金是非常多的,那现在那些黄金都去了哪里呢?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买金”逐渐成为了一种投资手段,买金的年轻人群体也逐渐有扩张之势,他们也持续关注着金价的浮动。但是随着金价的增长,再加上疫情对消费结构的影响,金子这类非必需品的需求有所降低。


金子的流动走向各种方面,或者投资,或者用作日常饰品等等。我们古代的黄金是非常多的,那现在那些黄金都去了哪里呢?


买黄金的年轻人们支棱不起来了?古代那么多黄金,如今都在哪里?

图源网络


在古代,黄金主要的功用有两种,第一种是货币,第二种既是装饰物,比如首饰、摆件等等。


黄金作为货币虽然使用率并不高,古达大多使用银子、铜钱、银票等等,但是古人也是将金子作为财产储备来收藏。古代对金子也是十分重视的,造成金子的储备粮逐渐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


墓葬


古代皇帝在去世前会大修陵园,不仅陵园规模宏大,而且陪葬的物品也是奇珍异宝、价值连城。金器是随入陵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除了皇帝之外,有钱权的家庭,长辈去世的时候也随在墓葬中放入很多贵重物品。


买黄金的年轻人们支棱不起来了?古代那么多黄金,如今都在哪里?

图源网络


西汉王朝提倡厚葬,活着时怎么样,死后就还要怎么样。所以,金缕玉衣、各种金器、鎏金青铜器作为陪葬品跟随着它们的主人一起被埋入了地下。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盗墓事件,而且在现在很多考古项目中也出土了很多金器。


贸易流失


明朝时期贸易量成为世界之最,国外的发达国家都有和明朝贸易的记录,像西班牙和葡萄牙等等。


买黄金的年轻人们支棱不起来了?古代那么多黄金,如今都在哪里?

图源网络


明朝的政府认为白银才是经济的第一储备材质,因此明朝和国外交易都是要求用白银支付,所以明朝当时囤聚了世界三分之一的白银。而外国人更加钟爱黄金,所以我国的黄金流入外国,外国的黄金流入我国。


黄金与黄铜的误差


根据记载汉武帝赏赐大将军卫青,一次赏给黄金二十万斤;王莽晚年娶皇后,用了黄金三万斤;唐高祖李渊犒赏儿子李世民的战功,用了黄金六千斤。虽上面说的是黄金,但是之前史书上的黄金不是黄金,而是黄铜。


事实上,过去史书上的黄金和黄铜是很容易区分的,如果单写“金”或者“黄金”,则可能指黄金,也可能指黄铜;如果写成“赤金”“兼金”,或者后面加上“镒”这种特定的度量单位,则一定指黄金,而且还是纯度很高的黄金。


根据这个观点来看,古代记载的上千吨的黄金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只是因为黄铜和黄金概念的误差,导致我们古代的黄金比现在多的错觉。


(族谱网:www.zupu.cn


买黄金的年轻人们支棱不起来了?古代那么多黄金,如今都在哪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展开

更多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 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 {{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 {{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阿族小谱
9345篇
文章
19837次
获赞
打赏
私信

推荐阅读

· 古代的黄金万两是多少钱?古代的黄金都去哪里了?
古代的黄金万两是多少钱?古代的黄金都去哪里了?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影视剧中有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被皇帝知道后会各种赏赐,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赏黄金万两,在真实的历史中黄金万两能够折合现在多少人民币呢?古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同时代黄金万两的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在秦国统一度量衡之后,各个时期的度量标准也不尽相同;而且黄金的成分也不相同,即使是现在黄金也分为足金,千足金,万足金;不同时期的兑换比率也存在差异。我们都听过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若能够将“三丈之木”移动到北门的人,就赏赐给“十金”,据资料记载此处的金,实则是铜,并不是黄金。直到汉朝,黄金的数量才逐渐增多,但实质也没多很多,依旧是极其少有的贵重金属,这个时候,“金”才变成黄金的代称。虽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冶炼技术没提高多少,杂质很多,纯度不高。因为黄金珍贵,从东晋开始还成为一种奢侈的“食物”,有钱人会食用金箔,认为将珍...
· 古代黄金那么多为何现在却是很少见了呢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古代黄金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黄金这个字就代表了荣华富贵,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在,都是非常值钱的东西,更甚至在古代黄金就用来当作钱来使用。在电视剧上面和史书记载上面,在古代为了奖赏一些功臣,都是赏赐万金,在汉代海昏侯的墓中就曾出土过很多的金器,光金器的数量就已经有四五百件,而数量更是达到了两百斤左右。古代黄金那么多,为何到了现在却是很少见了呢?其一:在汉代以后,就有大量的黄金开始消失了,因其古代有厚葬这个习俗,很多的黄金都随着厚葬而埋入了地下,不仅如此,还有塑造一些佛像也需要大量的黄金,并且在战乱时期向西域国进取马匹,还有一些金银珠宝都需要运用黄金,处处都用黄金,所以黄金自然就开始减少了。其二:据史书有过记载,在西汉的时候,黄金每年的开采也就四百公斤左右,所以在汉代赏赐万金的说法应该是不合常理的。而海昏侯墓出土的黄金重量也不过才两千两黄金,所以说厚葬入...
· 黄金台在哪里?黄金台是谁建造的?
黄金台,亦称招贤台,位于河北省定兴县高里乡北章村台上(台上隶属于北章村,由黄金台在此而得名)。是战国时燕昭王为宴请天下士而筑。据史料考证,燕昭王于公元前311年即位,至公元前279年共执政33年。他即位之初即着手招徕人才。公元前284年,联合各国攻齐,占领70余城。推测筑台时间起于公元前310年。当时只言筑台而无“黄金”二字,洎鲍明远(南朝宋文学家,即鲍照,史称鲍参军)《放歌行》“岂伊白壁赐,将起黄金台”始见黄金台之名。当时台略成方形,占地约20亩,高约20米,台顶平台约10亩。台顶后建昭王殿,高约8米,两侧为招贤馆,东有钟鼓楼,钟高6尺,重约1吨。殿后为进院,内有观音殿;再后为三进院,内建药王庙、孙圣殿、露天石佛等。整个台上殿、堂、阁等建筑共25间有余,树木花卉盈庭。同时并建一寺,名隆兴,正殿前上嵌宝镜,内有僧侣数十人。殿前凿有一井,后人称金台古井,传说每值夕照,通过宝镜反射,井内呈现类...
· 西汉以后黄金竟大量流失黄金究竟去了哪里?
秦汉时,黄金为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根据记载,当时皇帝动辄以千万计的黄金赏赐、馈赠功臣,这一时期的黄金拥有量令后世称奇。但到了东汉年间,黄金却突然销声匿迹并且退出流通领域,不仅在商品交换中不见了踪影,而且连黄金赏赐也极少见。那么,西汉时那些巨量的黄金到底去了哪里呢?楚汉战争时期,陈平携黄金4万斤到楚国行反间之计;刘邦平定天下后,叔孙通定朝仪,得赐黄金500斤;吕后死后,遗诏赐诸侯王黄金各千斤;梁孝王死后,库存黄金40万斤;卫青出击匈奴有功,受赐黄金20万斤;王莽末年,府藏黄金以万斤为一匮,尚有60匮,他处还有十数匮之多……这些记录均让人感到瞠目结舌。网络配图但是对于东汉时期,黄金突然消失并且退出流通领域,究其原因,学者们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史书记载曰:“后世黄金日少,金价亦日贵。盖由中土产金之地,已发掘净尽,而自佛教入中国后,塑像涂金,大而通都大邑,小而穷乡僻壤,无不有佛...
· 中国古代黄金为何突然消失:古代的黄金来自何方
中国古代黄金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皇帝用它赏赐给文臣武将,因此,皇帝赏赐黄金的情况是考察当时黄金总量变化的一个角度。《汉书》记载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年)皇帝赏赐黄金100多次,《后汉书》记载东汉(公元25~189年)皇帝赏赐黄金9次,两次赏赐的黄金数量总共约为92万斤。从史书记载两汉皇帝赏赐黄金的情况变化来看,东汉皇帝赏赐黄金次数不足西汉皇帝赏赐黄金次数的10%,赏赐次数减少了90%;东汉皇帝赏赐黄金总额2万余斤只相当于西汉皇帝赏赐黄金总额约90万斤的2%,赏赐金额减少了98%。由此看来,中国古代黄金大量的时间似乎在西汉东汉之际。但是,分析西汉前期与后期的情况,前后也有巨大的差异。汉昭帝以后,皇帝赏赐黄金总额2万余斤,只相当于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以前皇帝赏赐黄金总额87万余斤的3%,赏赐金额减少了97%。当然,汉武帝赏赐黄金数额巨大,在两汉皇帝中是个特例。如果不考虑汉武...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