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谱必须用繁体字?现在的简体字不行吗?
很多人在查看族谱的时候会发现,族谱用的是繁体字,有人要问了,在修谱的时候为什么不用简化字?先看看某郑姓家谱的序言:吾輩始祖浙江溫州洞頭,自宋時搬遷來杭州。伯仁,伯龍兄弟緊密關聯……(繁体),看了这样的一段话,相信年轻人看了一会就没什么兴趣了,更何况郑姓家谱那么厚的一本书,内容全部都是繁体字,若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还真的难以全部辨识。家谱流传至今,依然有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所有的家谱都是繁体字,而现在人续谱,也得用繁体字,为何修谱用简体字那么难以实现?先谈谈关于繁体字,从传说中仓颉造字到现在,最开始的象形文字,再到甲骨文,秦朝的小篆,汉朝的隶书,行书,楷书,宋体等经过不断的发展,虽然书写的方式有了改变,但是我们的考古专家在打开秦汉,唐宋时期的古墓,对于里面的文字都是能够辨认的。从古代至民国,新中国后,汉字就开始了简化,民国1935年就推出一次汉字简化,到新中国的1956年,在我国大面...
新闻动态 | 2024-10-17 -
哪些人不得写入家谱?
国家有史书,而平民百姓有家谱,家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史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入谱,在古代,经常有一部分人,是不能写入家谱的,虽然现在这种习惯有了一定的改变,然而至今仍然有借鉴意义。1,有违背孝悌在古代,提倡君君臣臣,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些也是古代的伦理道德。若是对老父亲,老母亲患病不予以照顾,治疗,或者是不给父母养老,而且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样的人想入族谱是不可能的。2,恶习缠身爱好吃喝P赌抽,坑蒙拐骗偷的人,不误正业,或者是赌的输光家产,田产,抽大烟,败光家产的败家子,专门行骗,偷盗的,这种人是家族的耻辱,甚至会让人以和他们同姓为耻辱。3,犯族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而家规指的就是族规,这些族规往往是某位家族里的杰出人物制定的,具有相当的效应,是为了让家族更好的发展,而在以前,若是触犯了族规,轻则执行家法,严重的会族谱除名。所以族规的威慑力也是很强的,且古代有族长,族长的权势在家族内部...
新闻动态 | 2024-10-16 -
为什么现在人没有家族观念?
对于80后而言,拥有着一种非常强的割裂感,前20年是熟人社会,后20年是陌生人社会。而且80后经历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化时代。在中国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农业田园时代,在我国加入WTO以前,大部分的家庭都是农耕种田为主,在这个时候,家族观念的氛围是非常浓郁的。例如同姓的亲戚都是住在一个地方,亲戚之间的往来非常的密切,平时经常串门,红白事互相过来帮忙。建祠堂,修家谱,是很常见的事情。然而对于95后,00后,人们的家族观念越来越淡漠,“断亲潮”,对于这些新生代而言,从不关注家谱,对祠堂也没有概念,可以说,现在人的家族观念越来越淡薄了。造成这个的原因是什么?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20年,我国拆迁,大修大建,到现在,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在农村的会去县城,市里买房,甚至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买房,农村人口越来越少。同时,以前人几乎一辈子在一个地方,很少出去。而如今,年轻人成年以后,或者大学毕业后,...
新闻动态 | 2024-10-15 -
家谱为什么会出现断代?
修谱师在修谱的时候,会发现老谱里面存在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要么记录不全,要么是人丁缺失
新闻动态 | 2024-10-15 -
古代修祠堂的最高水准,价值过亿的金丝楠木是何来头?
在电视剧《新乌龙山剿匪记》里,反派陈子贤有一句台词,打败了也没什么,大不了去跑路,只是可惜了我家祠堂门前的那几根金丝楠木柱子,带不走了。看到这里,很多人会很奇怪,因为要跑路的话,肯定是带上金银细软,为何陈子贤反而念念不忘的是金丝楠木柱子?因为金丝楠木太珍贵了!在现在,一根能做建筑材料的金丝楠木木材,其价值是几千万,甚至过亿。而且有价无市,金丝楠木现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不得随意买卖,否则就要判3到7年。而且现在野外普通的能够做柱子的金丝楠木几乎是绝迹了,而一些人的老建筑祠堂,却有宋朝,明清流传下的老建筑,还有一定的可能性用的是金丝楠木,金丝楠木跟普通的树不一样,千年不朽。虫不蛀,不开裂。祠堂是一个家族的家庙,是祖宗灵魂寄托的地方,而很多人的家谱,族谱也存放在祠堂里,所以在古代,很多官宦之家,巨贾富商,会在修建祠堂时用上金丝楠木。由于金丝楠木出自四川,贵州等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所以又...
新闻动态 | 2024-10-14 -
常见的复姓有哪些?
在一些电视剧,古典名著,古文里能够看到有一些复姓,在大陆,复姓并不是很常见,在台湾,则有很多,下面来谈谈日常的复姓:欧阳:人数最多的复姓,也是最常见的复姓,像有欧阳修、欧阳询、欧阳珣,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欧阳锋。司马:来自于古代的官职,如大司马,少司马,小司马,春秋战国时候的官职名称。司马姓的名人如司马昭,司马懿,司马氏建立过晋朝,然而在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后被刘裕灭门,很多司马姓纷纷改姓,所以到现在,姓司马的比较少。上官:最出名的是上官婉儿,唐朝著名的才女,诗人,辅佐武则天,可惜后来卷入相关皇权争斗被清算,被李隆基处死。诸葛:最出名的是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诸葛一姓也成为聪明,智慧的代名词。尉迟:胡人鲜卑族的姓氏,如隋唐时期的尉迟恭,也有简化的姓,单一个尉字。东方:根据方位而命名的姓氏,女演员东方闻樱,《红楼梦》电视剧饰演贾探春,西汉名臣东方朔,还有金庸小说人物东方不败。独孤:也...
新闻动态 | 2024-10-14 -
族谱材质的历史变迁
在人们的印象里,族谱一般都是纸质的,然而在历史上,它的材质也是非常多的,随着岁月的变迁,也在发生着变化。1,青铜这个并不能全部作为族谱的载体,只能说,在考古发现中,商朝,周朝,人们在铸造青铜器的时候,有的器物上会有铭文,而在这些铭文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的,例如记载天子占卜,打猎收获,超自然现象,婚丧嫁娶,史料等。偶尔也有记载一句话,或者数句话的家谱,而且也不是完整的,只能大概的知道相关的情况。在考古中,发现青铜器往往比金银器物重要,然而有字的,则更加珍贵,也是最能给考古学家以惊喜的。2,碑谱石头是非常好的材质,往往具有千年不朽的特点,然而它也比较害怕日晒雨淋的侵袭,在古代对石头的利用非常普遍,石匠是常见的职业,而在一些祠堂,贵族大臣,有一定身份人的墓穴里,会有相关的石碑,这种风气在魏晋朝尤其突出,称之为“魏碑”。也有的碑谱会出现在祖坟山上,是非常好的族谱载体,保存好的情况下,可以数百年甚至...
新闻动态 | 2024-10-12 -
跨地域文化交流:江苏常州修谱师访问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
10月6日上午,秋风送爽,阳光明媚,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宁波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办公室温馨展开。此次访问由绍兴市新昌县知名高级修谱师丁怀新老师亲自带队,携手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兰陵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柯强及陆希丹老师,一行三人跨越地域界限,共赴这场家谱文化的盛宴。他们的到来,受到了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周全行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家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上午十时许,随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丁怀新老师一行准时抵达研究会办公室。周全行会长早已在此等候,他面带微笑,热情地迎上前去,与每位来宾亲切握手,并引导他们进入会议室。座谈会上,周会长首先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在家谱文化保护、研究与推广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他强调,家谱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与荣耀,更是连接过去与未...
新闻动态 | 2024-10-11 -
九九重阳节,菊花分外香
老历9月9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老历9月秋高气爽,是民间习俗祭祖,赏菊花,登高望远的日子。1、重阳节的由来在远古时代,人们会祭大火、丰收祭天、祭祖。夏商周时候,九月秋收以后,人们会祭天、祭祖,用来感谢天帝、祖先赐予丰收。这个习俗不断的发展,逐渐融合了多种民俗,从而有了现在丰富的重阳节传统习俗。2、节日习俗登高:老历九月已经是深秋,不冷不热,气温非常的适宜,而且空气能见度高,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爬山登高望远,吹着阵阵秋风,欣赏遍地金黄的菊花,让人神清气爽。祭祖:重阳节给祖宗上坟,展示对祖先的怀念之情。敬老:如今的重阳节,也被国家定义为老人家,敬老节,会组织少先队员等人去敬老院慰问老年人。晒秋:南方地区,例如江西婺源,会把红辣椒,蔬菜等放在外面晾晒,就是著名的婺源“晒秋”。赏菊:秋天里百花凋零,然而只有菊花独自来秋风里绽放,菊花的品种多,颜色各异,而且香气浓郁,赏菊花给人一种美好的享受,像杭州等...
新闻动态 | 2024-10-11 -
从放牛娃到大清首富
在杭州河坊街,有着从清朝传承到现在的百年药铺,胡庆余堂,一进门就悬挂着“真不二价”的金字招牌。而里面的中药生意,依然非常火爆。而在附件不远,是胡雪岩故居,楼台亭阁,富丽堂皇,无不在诉说着当年的繁华。而这些,都是有着“大清第一红顶商人”之称的胡雪岩所留下的。胡雪岩生于清朝道光年间,老家是安徽省徽州绩溪,13岁左右就来到了杭州,他是如何从一个农村的放牛娃,到清朝最富有的人的呢?1,早年经历胡雪岩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走后,和母亲相依为命,很小就给人放牛。然而对于他来说,放牛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在放牛的时候,他捡到了一大包金银,然后坐着等待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行被失主蒋老板看中,就让他当他粮店的伙计。在这里他开始学习为商之道,后被某金华火腿店老板赏识,便告别了原东家,去了金华火腿店里做伙计。在这里,他和杭州钱庄开始有了来往,而且对金融兴趣强烈,开始自学相关知识。2,阜康钱庄生涯由于有了前面两段学...
新闻动态 |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