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也有空调?古代的空调与现代的有什么区别?
古代有一种类似空调的发明,叫做“凉屋”或者“凉殿”。这种宫殿是采用机械装置实现降温的。殿中有水车,将池中的水运送到屋顶,屋顶上造有水罐和水管,水流会沿着设计好的路线流下来,形成水帘,最后又流回池中。
新闻动态 | 2022-07-27 -
景点住宿爆满游客盖塑料布席地而睡,古人也会席地而睡吗?他们这样睡有什么好处吗?
近日,太白山景区游客爆满,住宿成难题。男女游客们只能挤在一起,以塑料布为盖,以地为席睡觉。这是属于特殊情况,其他时间我们都是睡在床上的,而且有各种类型的床垫,舒适柔软,使我们能更快进入深度睡眠。那古代本来就有床的吗?古人特殊的睡眠环境有怎样的影响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代以前,地处中原的汉人家庭是没有床的,现代意义上的床,直到汉代以后才由北方流传进来的。图源网络上古时期的中国家庭是没有桌椅、床榻这些家具的,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人们都是席地而坐,席地而卧,吃饭、工作、歌舞、祭祀、睡觉……一切活动,都在地上进行。中国古人这种席地而坐、择地而卧的生活方式称为“席居”。那时的古人席地而居,但是却并不是完全的直接睡在地上。他们会用草编织成草席放在地上以供坐卧,也会用竹子编织大面积的竹席铺在地上,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凉席。夏天比较能快,而且一定程度上隔绝地面上的湿气。其实我们现在可能觉得古人...
新闻动态 | 2022-07-26 -
中伏来了!持续20天,你知道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吗?
今年的三伏天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其中中伏持续20天,为7月26日至8月14日,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三伏天出现的时间是在小暑与处暑之间,也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那么你知道三伏天的由来和习俗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三伏天的由来关于“三伏”这一说法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在《史记》中有提到“秦德公二年初伏”,其中的“初伏”与我们现在所理解的“初伏”含义是一样的,只是这是第一次被提到“初伏”的含义。“三伏”与“三九”其实都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自然界的规律,他们的计算方式是与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相关的,“三九”是从冬至日开始,自这一天开始数九,每数满九天就算一个单元,数够九个单元,就是春回大地的时刻,而与之不同的“三伏”计算就比较复杂了。图源自网络关于“三伏”的时间计算,首先需要我们了解天干地支纪日法,所谓“干支纪日法”是用10个天干与12个...
新闻动态 | 2022-07-26 -
宝宝银镯变色被送医意外发现汞中毒,古代金属中毒怎么解?
近日,一位宝妈发现1岁宝宝腕上的银镯变了色,为安全起见便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孩子尿汞超标数倍,医院随即给宝宝治疗。现在金属的种类非常多,在日常生活中也更加容易接触到金属,这让金属中毒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在生活中需要更加重视。古代金属中毒是怎么解的?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古代有一种死法是吞金自杀,这就是金属中毒死亡的案例。我们可能会比较疑惑,因为纯金是没有毒的,吞金也不会因为金属中毒而死亡,甚至金子还可以通过排泄排出体外。图源网络古代吞金死亡有一种可能性是由于不规则的金子刮破食道、胃壁等。金属块还会对肠道还和内脏造成压迫,让腹内坠胀难忍,最后让人受尽折磨而亡,这一过程漫长又痛苦。吞金的另一种死法是原因是金属中毒,这是因为古代的提纯技术并不精湛,那次所谓的“金子”里可能含有铅、汞、砷等有毒元素,甚至有些都不是金子,就是一块掺杂有毒物质的金属块,所以这种才会造成金属中毒。古代针对金属中毒研...
新闻动态 | 2022-07-25 -
1元雪糕没绝迹,古代有雪糕吗?古代雪糕贵吗?
这个夏天,“雪糕刺客”成为了日常的话题,而随着这种话题的增加,有记者走访市场发现,1元雪糕并没有绝迹,在一些冷饮批发店中2元以下的雪糕超过五六十种,薄利多销的雪糕的利润其实是超过高价雪糕的。夏天吃雪糕是非常舒服的,但是从1元的雪糕,到如今的“雪糕刺客”,使得雪糕成为了一种“奢侈品”,那么古代有雪糕吗?古代雪糕贵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其实古人的雪糕历史是非常久远的,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在炎热的夏日就已经开始喝一点简单的冰饮了,毕竟在那个时候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冰”了,甚至在周朝时期的时候,还有专门掌管“冰”的职位,其目的是用于祭祀和降温,到了春秋时期,这冰的用途就更加广泛了,而且根据文献的记载,就有提到过当时的诸侯们在宴席上很喜欢饮冰镇的米酒。不过这冰块的使用,对于一些人来说是比较奢侈的,毕竟冬天采冰以供夏天使用的做法,是只有一些王侯贵族才会用的,特别是在宋朝的时候,皇室建...
新闻动态 | 2022-07-25 -
陌生男子将泳池边小孩踢下水,古代有游泳这项运动吗?
近日,一名陌生男子将泳池边小孩踢下水。旁边的一名目击者找到男子询问,为什么将孩子踢进游泳池,男子表示自己不是故意的。家长带着小孩去有一定危险隐患的场所,还是需要仔细照看小孩,因为坏人有的时候无处不在。古代有没有游泳这项运动?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2-07-22 -
平均每年2000万人退休,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怎么样的?
据统计,不少省份的退休人数体量已达“百万级”,并且还有专家发文称,从现在开始至未来的10年间,我国将迎来史上最大的“退休潮”,60后群体持续进入退休生活,并且以每年2000万人的速度退休,现在我们退休是有养老金以及一系列的养老制度,那么古代的退休制度是怎么样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讲到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于汉朝,发展于唐朝,宋元明清时期的退休制度就相对比较完善了,而“退休”这一词其实是在唐朝时期才有的,是在韩愈的《复志赋序》中讲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到后来,退休这个词就沿用到了宋朝,并且宋朝也认可了这个“退休”,而对于退休制度的年龄限定,其实每个朝代都有不同的规定。古人认为70岁是一个分界线,这在《礼记》中有讲到,是说“大夫七十而致事”,并且还有“七十曰老,而传”意思就是说老人到70岁了就可以把家庭交给子孙管理了,那么由此可见古代官员应该是到了70岁...
新闻动态 | 2022-07-22 -
这里有一份大暑养生秘诀,快收好!
大暑,一年中温度最高,且酷热多雨的时期,暑气逼人再加上湿气很容易趁虚而入,倘若不做好养生,很多人容易生病,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所以大暑这段时间不仅要做好防晒,养生也不能落下。大暑高温高湿,如果出汗了往往很难蒸发,人体水分又得不到补充,容易导致中暑。所以起居养生是这段时间最需要注意的。要注意减少外出时间,出门时做好避暑工作,同时适当补充水分,体寒的人最好喝热饮。大暑最然天气炎热,但阴气也一同增长,此时最忌贪凉,比如长期呆在空调间里不出门,或者吃太多冷饮和生冷食物,这有可能导致腹痛、呕吐或者腹泻。大暑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可以适当食用葱姜蒜,既能杀菌,又能健脾开胃。莆田地区的人流行吃荔枝,吃羊肉和米糟,这些也是有科学依据的,吃鲜荔枝能够为身体补充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羊肉具有丰富的蛋白质,这个时候吃可以滋补身体。炎热潮湿的环境还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日常在家要做好消毒灭菌的工...
新闻动态 | 2022-07-21 -
尼姑举报某和尚骚扰恐吓,古代出家做和尚、尼姑有什么条件限制吗?
近日,一名尼姑实名举报某和尚骚扰恐吓,目前警方已经在调查。我们现在出家也是有一定条件的限制的,比如要身心健康、初中以上学历等。我们现在出家条件还算是比较严格的,对学历也有要求。那么在古代出家有怎样的限制条件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新闻动态 | 2022-07-21 -
新疆景区突发泥石流,古代有关于泥石流的记载吗?
19日,新疆有一个景区突发了泥石流,一群游客刚好在新疆神秘大峡谷游玩,后来突发泥石流,在山洪来临之前,游客们爬到了高处安全地带,惊险逃脱。泥石流算是自然灾害的一种,而人类在这些自然灾害中显得十分渺小,那么古代有关于泥石流的记载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泥石流其实是暴雨,洪水将含有的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泥石流是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破坏力强等特点的,发生泥石流是会造成巨大损失的。而泥石流,自古就有的,像是在文帝元年(前179年)四月的时候就有发生过,在《汉书》中就有相关的记载,“四月齐楚地震,二十九山同日崩,大水溃出。”此外还有,“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或山崩水出。”;“、汉天凤三年(公元16年)六月戊辰,长平馆两岸崩,壅泾水石流,毁而北行。遣大司空王邑行视。还奏状,群臣上寿,以为《河图》所谓以土填水,匈奴灭亡之祥也...
新闻动态 | 202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