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春特别版冰墩墩形象曝光,古代有吉祥物吗?
2月8日晚,新春特别版冰墩墩形象曝光,它身穿着洪水中国传统节日的盛装,“墩墩”好像穿梭在北京胡同里的小朋友,为奥运健儿送上好运,为千家万户送去祝福,在现代,2008年的奥运吉祥物是福娃,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是冰墩墩还有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那么在古代,有吉祥物吗?古代的吉祥物又代表着什么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吉祥物是人类原始文化的产物,也是原始的人类在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的人类原始文化,在现在,吉祥物是最显著,最受关注的奥运形象标识,而在古代,古人创造了非常多的古禽瑞兽,给他们赋予了一些象征的内容和意义,从而满足了古人内心祈福的心理需求。古人认为“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化”,所以在古代,龙凤麒麟成为了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物,那么他们代表着什么呢?图源自网络龙是中国吉祥神兽之首,也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图腾,有着帝座的寓意。传说中龙生九品,九龙即为九州,...
新闻动态 | 2022-02-09 -
短道速滑决赛五个人都说东北话,古代有哪些冰雪运动?
我国关于滑雪运动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这个滑雪运动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黑龙江流域,滑雪工具主要是类似于雪橇的木板,这种木板虽然比较简易,但也是现在滑雪板的雏形。除了简易木板之外,唐朝时期还发展了另外的一种滑雪工具,是一种较短的木板,可以系在鞋子上,方便在冰上迅速滑行。这种工具实用性偏多,主要是用于冬天的出行。
新闻动态 | 2022-02-08 -
每月补贴一千你会生二孩或三孩吗,古代历朝又是如何鼓励生育的?
假如政府每月补贴1000元到三岁,你愿意生育二孩或三孩吗?这是春节这个假期,一个关于“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成本”的调查问卷出现在浙江全省范围内,主要就是为了深入了解3岁以下婴幼儿养育成本,从而下一步制定相关生育政策提供科学支撑。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绵延子嗣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古代历朝是如何鼓励生育的?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在历史上大多数朝代,很多官方都是鼓励生育的,因为多生育不仅仅是对于一个单一的家庭而言,更多的是为了弥补生产力低下的缺陷,从而维系农耕文明。那么各代君王是如何鼓励生育的呢?在西周的时候,政府发放的行文里是有“慈幼”的说法。所谓的“慈幼”其实就是指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应该要做到关爱儿童,言下之意就是鼓励老百姓们多生育。而春秋战国时期,战争是非常多的,所以很多诸侯国都除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就是越王勾践实施的鼓励生育的方法,主要就是提倡早婚早育,比如说女...
新闻动态 | 2022-02-08 -
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它的习俗吗?
今天正月初七,相信大部分打工人都已经上班了吧,那么大家知道正月初七是什么日子吗?它有哪些习俗呢?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关于正月初七的事情。正月初七又被称为人节,是源于古代的中国神话,传说在这天是人类的生日,所以民间就把这一天叫做“人日”“人日节”或“人胜节”。图源自网络在古代的民间传说中,女娲初创世,造世上生灵万物,第一日造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而人日这个习俗,从汉朝开始就有了,直到魏晋的时候,人们开始重视。古代人在人日这一天会戴一种头饰,被称为人胜,从单一的戴头饰,占卜活动,后发展成为庆祝、祭祀等活动内容。而到了唐代,唐朝人就更加重视了,不仅仅专门用作祈祥祝安,又衍添了一层思亲念友的气氛。所以人日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了,不过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风俗所在,但是在古代,古人是将“人民安”视作...
新闻动态 | 2022-02-07 -
今日正月初六,正月初六的由来和习俗有哪些?
自秦汉以来,传统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在中国的民间传说当中,女娲用七天创造世间万物,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正月初六这一天是要送穷的,你知道是具体怎么送穷的吗?正月初六还有哪些具体的由来和习俗?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图源网络送穷也就是送走穷鬼,反映了中国人民辞旧迎新、送走昔日穷苦的愿望。中国民间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羸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之后,自唐朝开始,民间就还是有了送“穷鬼”的习俗。送“穷鬼”的习俗每个地方都不太一样,最常见的就是在...
新闻动态 | 2022-02-06 -
正月初五,你知道它的由来和习俗吗?
今天正月初五,正月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里,其实承担了很多人的希望与憧憬的,所以在旧时候,“破五节”是有很多讲究的。那么正月初五,你知道它的由来和习俗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正月初五要做哪些事情吧。图源自网络正月初五的由来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中国有民俗说过,在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正月初五破五的可以追溯到清代,在清代的北京岁时风俗的杂记《燕京岁时记》中说过: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当然这种风俗,肯定已经被摒弃了,到如今,破五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送穷,迎财神,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生日,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所以做生意的多以这一天开市做贸易,一些地方的庙会活动也会在正月初五开始举办。正月初五的习俗1、送五穷,迎财神这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民俗活动,家家户户都希望在这一天破除旧年的穷困窘迫,迎接新年的幸福生活,财神作为最受...
新闻动态 | 2022-02-05 -
大年初四,其由来和习俗你知道吗?
今天是大年初四,又被称为羊日,今天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那么这一天的由来和习俗吗?今天就跟着族谱网小编来看看大年初四的由来和习俗是什么吧。大年初四的由来大年初四为什么会被称之为“羊日”吧,主要是因为在传说里女娲在这一天创造了羊,民间也就有了“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图源自网络正月初四,是祭财神的日子,有一种传说,灶王爷这一天要入户查户口,因此也不宜远出。所以正月初四需要在家迎神、接神。相传,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回人间之时。大年初四的风俗1、迎灶神、接火神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这一天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就所谓送神要一大早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从月朔到初四,商店闭门歇业,妇女不用针线。图源自网络2、吃折箩吃折箩是古老的年俗之一,在这一天,全家人都要一起吃折箩,所谓的吃折箩,就是把几...
新闻动态 | 2022-02-04 -
今日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发大财。
新闻动态 | 2022-02-02 -
今日初一,大年初一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春节是我过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有很多习俗和一些禁忌。大年初一的习俗和禁忌你知道吗?族谱网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大年初一习俗开门放爆竹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放三枚叫“连中三元”;放四枚叫“福禄寿禧”;放五枚叫五福临门”;放六枚叫“六六大顺”...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人人见面互道一声“新年好”,这新的一年也就开始了。拜神祭祀先祖同时正月初一也是拜神的日子,有宗教信仰的朋友可去庙里烧香祈福,以保一年的顺利平安。正月初一这天,广州街坊会凌晨祭祖拜神,起床焚香、放炮仗,意为“抢春”。海口人初一拜神祭祖也是很有讲究的,先摆好酒和茶,事先要准备好鸡、鸡血、鱿鱼、猪肉等食物,鸡血要摆放在鸡身上。给祖先像上三炷香后就可以开始祭祖了。祭祖完后,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就开始了。大年初一吃斋吃过了年三十的大鱼大肉后,初一当天第一顿饭,全家人却...
新闻动态 | 2022-02-01 -
今日除夕,全国各地除夕习俗大赏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长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各地习俗不同,过春节的风气也不同。随着春节的邻近,喜庆的气氛越来越浓。今日除夕,族谱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全国不同地区的习俗,有你家的吗?山东:团圆饺子鲁北一带,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必须坐在一起吃饭,这叫过团圆饭,必须吃。傍晚开端放鞭炮,家家门口点一堆火,街坊邻居在一块放烟花,特有气氛。三十晚上不许睡觉,守岁过12点,12点后放鞭炮吃饺子。此是要看谁家鞭炮响的早(于是好多人家是卡着表等时间),等候时钟一敲过12下,鞭炮立刻响起来,过年的鞭炮一直持续到初一早上5点多。海南:吃新节海南至今仍保持着他们民族古老的生活习惯与风气,吃新节就是其中之一。吃新就是吃新收获的劳动成果。饭,是用刚从田中收割来的新谷米煮的;酒,是用新糯米酿的;菜、鱼、肉等均是当年种养的。天津:彩纸剪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家家要买糖瓜儿,等到夜里12点祭灶王爷。待香燃尽后,...
新闻动态 | 202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