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群体指的是什么?姓氏传承中又包含着怎样的遗传密码?
姓氏文化是我国独有的形成系统的一种文化体系,悠久的姓氏文化包含了诸多传统的文化概念,比如谱牒文化。同时,姓氏文化也在一代代的研究中增加其影响范围,目前已经形成了中国资源特色的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学。它是怎样解释姓氏中的遗传密码的?小谱为你详细讲解。
姓氏文化 | 2022-10-09 -
父母怕重名给儿子取名“李不尚书”,古人是如何避免重名的?
近日,有一对夫妻晒出自己2岁儿子的出生证明,其中孩子奇特的名字引发出了众多的网友热议,孩子取名为“李不尚书”,谐音“礼部尚书”。孩子父母认为这个名字是比较有特色的,几乎不会重名,才决定给孩子取这样一个名字。其实现在常见的姓氏有很多,但难免会出现一些同名同姓的情况,那么古代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多不多?古人是如何避免重名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在古代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是有的,特别是在东汉三国时期,当时人们大多数是以“单名”为主,几乎是找不到非单字名的人。而关于这一点,主要是跟王莽托古改制有关,表示以单字名为尊贵,这样一来,重名的现象就多了起来,像是在王莽改制前后,在史书上就有3个王匡,2个王兴,3个王凤。另外在南梁元帝萧绛写过的一本《古今同姓名录》中,根据他所收集到的资料显示,在历史上大概有3个董仲舒,3个周瑜,3个王羲之,4个刘秀,9个张衡,9个张良等等,这还是当时能够留下名...
姓氏文化 | 2022-10-08 -
妈妈教爨姓儿子写名字时崩溃,我国还有哪些笔画比较多的姓氏?
近日,一女子教孩子写自己的名字,她表示后悔给孩子找了个姓“爨”(cuàn)的爹。爨是一个罕见姓氏,也是笔画较多的姓氏之一。现在姓爨的人比较少了,跟着小谱一起来了解这个姓氏以及其他笔画比较多的姓氏吧。
姓氏文化 | 2022-09-27 -
为何传承千年的“字辈取名”到如今不流行了?
我国的姓氏文化是非常有趣的,尤其最开始姓与氏是有区别的,然后再深究,发现古人在取名的时候很有意思,古人一般会按照“字辈”取名,只是这种取名的方式到现在已经不太流行了,那么为何传承千年的“字辈取名”到如今不流行了?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要说这字辈,其实就是一个人在家族里面的辈分标识,在古代,只要是同一个辈分的人在取名的时候,都会把相对应的“字辈”放到姓名当中,特别是古代的名门望族中,对于辈分是非常看重的,所以都会按照字辈来取名。这字辈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唐朝时期,不过那个时候还只是一个基本的雏形,例如唐高祖李渊的22个儿子中,除了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等6人,其余的16人的名字中都是带有“元”字,所以这个时候是没有正式的字辈的。字辈真正出现的时间应该是宋朝,在南宋有一部记录宋朝典章制度的《愧郯录》中提到,是宋太祖赵匡胤首创了字辈。当时的赵匡胤用了一副对联,对联一共是有...
姓氏文化 | 2022-09-26 -
《百家姓》中的姓氏是怎么排列的?
《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而且句句押韵。那《百家姓》中的姓氏是怎样排列的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姓氏文化 | 2022-09-21 -
最让人感到无奈的姓氏,你知道是什么吗?
姓氏是一个人的符号标志,而我国的姓氏文化又是源远流长的,最早的姓氏应该是源自于上古时期,一般姓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姓,一类是复姓,因为我国的历史悠久,所以姓氏文化也是非常丰富的,并且根据发展,姓氏也是越来越多,有的姓氏可能很平常,但是有的姓氏就很特殊了,那么最让人感到无奈的姓氏,你知道是什么吗?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要说最让人感到无奈的姓氏之一,那肯定是“叫”姓,为啥说这个姓氏让人感到无奈呢?因为这个姓氏一旦叫不好,可能就会被别人误认为口吃,毕竟一般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肯定会说我叫什么,而这个姓氏的人在自我介绍时,可能就讲我叫“叫什么”,这连起来确实就有点变扭了。根据数据统计,“叫”这姓氏应该是全国汉族人口中最少的一个姓氏之一,全国这个姓氏大概仅有300多人,主要就是分布在湖南省。要说这个姓氏的缘由,可以从《叫氏五修族谱》中得知,在这个谱中记载道:这位叫姓的始祖叫做仲...
姓氏文化 | 2022-09-20 -
姓氏图腾的来源,姓氏文化与古代星象学以什么连结?
姓氏文化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的产生、发展的过程涉及到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地理学、民俗学、人口学、地名学、星象学、心理学等众多社会科学。姓氏文化中的历史、文学、地理比较容易理解,那姓氏文化跟星象学有什么关联?跟着小谱来看看吧。图源网络姓氏文化与古代星象学之间的关联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姓氏图腾。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或非生物等当作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在原始人的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每个部落都有其信奉的保护神,这些保护神以图腾的方式呈现出来。后来部落演变成以姓为代表的族群,姓氏图腾也随之成为其姓氏文化的独特标志。中国人,又称为龙的传人,龙文化已成为东方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起到维系和向心的作用。现在多数专家认为龙是以蛇为主体的图腾综合物。它有蛇的身、猪的头、鹿的角、牛的耳、羊的须、鹰的爪、鱼的鳞。也就是说,在远古氏族社会时期,以蛇为图腾的...
姓氏文化 | 2022-09-15 -
宋朝仅有2万多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却能排前几的姓氏是哪个?
说起这《百家姓》,是一部关于汉字姓氏的作品,根据文献的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在《百家姓》中的前四个姓氏都是宋朝时期比较有名的官宦之家的,像是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所以赵姓放在第一位。不过也有这么一个姓氏,宋朝时期仅有2万多人,在《百家姓》中却能排前几,那么这个姓氏是哪个呢?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说一说。图源自网络相信大家都读过《百家姓》的前几句: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其中褚姓排名第十一位,而这个姓氏在宋代的时候,大约有2万多人。而关于这褚姓的起源,普遍是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说褚姓来源于"褚师",是在春秋时期的时候,宋恭公(宋共公)子瑕有个儿子叫子段,字子石,食采于褚邑(今河南洛阳),因“其德可师”,后来就被人称之为"褚师"。后代的子孙就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褚氏;第二种说法,是源自于官位,是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官吏褚师,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褚师,亦称市令,是春秋时期周王...
姓氏文化 | 2022-09-14 -
姓氏文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为什么古代叫“姓氏”现在是“姓名”?
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分亲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同样的,姓氏文化是家族传统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家族最明显的标志。姓氏文化经历了多样的发展,其中,现在的“姓名”取代了之前的“姓氏”之称。这其中的原因为什么?跟着小谱来看看吧。提到上述问题,首要的是要了解清楚“姓氏”的概念。“姓氏”在古代就是名字,不像我们现在还分“姓”和“名”。追溯“姓氏”发展之源,“姓”早于“氏”出现。姓是族号,表示的是血统,最早来自于部落图腾。部落图腾象征着他们有共同的祖先,也让他们区别于其他的部落,形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群体。图源网络母系社会的出现,使他们有了正式的“姓”。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姜、姒、嬴、妘、妫、姚、姞。这些姓中都带有女子旁,就是母系社会的象征。“姓”出现之后,“氏”也就逐渐出现了。“氏”是“姓”下面的分支,人类繁衍,种族不断扩大,但领地首先,一部分族人会迁徙到其他地方,也就因此分出了...
姓氏文化 | 2022-09-09 -
复姓从什么时候开始简化的?如今还有哪些复姓存在?
一般姓氏分为两类,一个是单姓,一个是复姓。其中单姓是比较常见的,而复姓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太常见的,但是大家对这复姓肯定是不陌生的,那么复姓从什么时候开始简化的?如今还有哪些复姓存在?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所谓复姓,其实就是由两个字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像是我们比较常见的欧阳、司马、上官这种就是复姓,这复姓的起源是比较多的,有的是来自官职,例如司徒、司马;有的是来自封地,例如令狐,上官;有的是来自祖先名字的,比如皇甫;甚至还有来自居住地的,例如西门等等。而在古代,特别是在宋明之前,复姓的名人是比较多的。在春秋战国时期,虽然这个时期的姓氏文化还没有成熟,但是复姓就已经出现了,例如端木赐,颛孙师,澹台灭明,司马耕等等,都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着。图源自网络到了秦汉时期,这姓氏文化基本上定型了,姓与氏也合在一起了,所以复姓也就更多了。在汉高祖的时候,有夏侯婴、叔孙通;汉文帝...
姓氏文化 |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