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氏宗祠与家庙有何区别?两者之间有关系吗?
宗祠,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是宗族的象征。而家庙是为祖先立的庙,也是属于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那么姓氏宗祠与家庙有何区别?两者之间有关系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首先来说说宗祠,宗祠其实就是祠堂,是一个宗族的象征,宗庙的制度产生于周代,在上古时期,宗庙一般是天子专用的,当时的士大夫是不能建立宗庙的,而随着魏晋南北朝名门望族的出现,祠堂也变得普遍化了,只是科举考试的兴起以及士族的消亡,民间的祠堂又开始没落,特别是五代至北宋这个时期,一般祖先祭祀仅限于每家每户的正堂了,直到宋代朱熹提倡家族祠堂,也就是每个家族独立建立一个奉祀高、曾、祖、祢四世神主的四龛祠堂,也正是在朱熹的倡导下,使得当时的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在民间掀起了宗祠修建之风。图源自网络而家庙的产生就相对来说比较晚了,家庙的源头是包括宗祠和宗庙的,只是宗庙在当时是皇权特有的,而这一规定,一直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一千多...
姓氏文化 | 2022-05-11 -
中国姓氏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姓氏从无到有,到底经历了哪些阶段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姓氏文化 | 2022-05-09 -
有一个村落被誉为中华姓氏第一村,你知道在哪里吗?
在古代,一般同一姓氏,同一源流的人,为了生活都是会聚集在一起,而因为这样,同一个村落的人基本上都是同姓的,但是现在有这么一个村,人口不多,大概有2000多人,而姓氏却有140个,甚至这个村所在的镇,更是有179个姓,那么被誉为中华姓氏第一村,你知道在哪里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这个被誉为中华姓氏第一村的是叫佗城村,其隶属于佗城镇,镇子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龙川县南部。而先说这个村子,不得不说它所在镇,这个镇从秦朝的时候就有了,当时是龙川县城县治的所在地,当时是由赵佗出任首任县令,到了1986年撤区设镇,这个镇子已经有了千年的历史。这座小镇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无数文化与古籍。不过这个镇上的人口不到5万,姓氏却有179。而今天我们要说的中华姓氏第一村佗城村人口2000多,其姓氏却达到了140个,后来因为有相关媒体报道,这个“中华姓氏第一村”就被传播下来了。这个镇,统计下来一共有...
姓氏文化 | 2022-05-06 -
中国有哪些千年的姓氏家族?这其中有你的姓氏吗?
中国有哪些姓氏是有千年世家之称呢?跟着小谱来看看有没有你的姓氏吧。
姓氏文化 | 2022-05-05 -
江苏五大姓氏世家,有你的姓吗?这些姓都是从哪里来的?
今天,咱们就从地域和姓氏文化的角度,来一起起看看江苏。
姓氏文化 | 2022-04-27 -
中华姓氏树暗藏玄机?快来看看你的根在哪里?(太全了,收藏没商量)
只有中国的姓氏,显示出了遗传基因及姓氏传承,更加凸显出了中国所独有的文化。
姓氏文化 | 2022-04-27 -
古有“姓氏”,为何如今只有“姓”,没有“氏”了?
在我们的认知里,对于姓氏是从《百家姓》中了解的,里面收录了大部分常见的汉字姓氏,而且在最早的时候,是有“姓氏”这样的说法的,那么古有“姓氏”,为何如今只有“姓”,没有“氏”了?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说到姓氏,我们肯定先从姓氏的起源说起,在远古时代,人们是没有所谓的姓氏的,只有称谓,而称呼也是根据当时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图腾和需要而命名的,并且这些图腾大部分都是在原始社会里能够接触到的动物,比如说虎、鹰、熊、狼这种,而后有些氏族就用这些动物不同的习性风格而进行命名,比如在《史记》中记载了黄帝和炎帝大战的情景,“轩辕(黄帝)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这里面的熊罴貔貅虎肯定不是动物,那就是人了。除了图腾以外,有些地名也是命名的元素,像黄帝是出生于有熊轩辕丘,便有轩辕氏的名号,后来因为他长居姬水,因而又有了“姬”姓。古人的“姓氏...
姓氏文化 | 2022-04-27 -
中国最尊贵的姓氏是哪些?有你的姓氏吗?
在中国姓氏发展历程中,衍生了几百的姓氏,甚至更多。我们现在的百家姓还有许多姓氏没有记录进来的。有的姓氏还在历史中消亡了。在中国那么多的姓氏当中,哪一些算是最尊贵的姓氏呢?跟着族谱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姓氏文化 | 2022-04-26 -
姓氏和图腾之间的关联是怎样的?中国姓氏图腾的起源是什么?
姓氏图腾,一个很常见的词汇,也就是说在中华众多姓氏当中,没一个都有对应的图腾。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图腾是先于姓氏存在的。具体情况就跟着小谱来了解吧。
姓氏文化 | 2022-04-24 -
谥号是什么?其是如何产生的?
如今我们会发现,我们对于帝王都是有一个特定的称号的,比如汉武帝,隋文帝这种,其实都是对他们的谥号,而这些谥号在他们在世的时候都是不知道的,甚至不会用这种称号来称呼自己。那么谥号是什么?其是如何产生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谥号其实是指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人死后,后人按照其生平事迹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就会反映在谥号当中,也就是说谥号并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谥号也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从西周开始的,一直到清末,几乎每个朝代的帝王,还有一些有地位的大臣都是有谥号的。那么谥号是如何产生的呢?要说谥号的形成,在传统的说法中,是在西周早期,也就是《逸周书·谥法解》中有所提到的周公制谥。不过后来一些学者根据金文考释得出的结论是,谥号是形成于西周中期的恭王、懿王阶段,而这一说法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谥号在周王室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时候是得到广泛施行的,直到秦始皇时期,认为谥...
姓氏文化 | 2022-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