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
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66265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其它源流说
陈姓还有一支是少数民族改姓,也出自河南,据记载,北魏孝文 时自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后,于496年将代北鲜卑族三字姓侯莫陈氏改为单姓陈氏。
唐代中,环公(临海令)带着陈伯琪等六个儿子避难于莆田仙游, 其第五子伯瑄(满公之70世孙),那时因 江南西道 南康县 有一位署官食禄的马聪与他友善。
在造访马府时,两人结伴游览了庐山,后遂迷恋匡庐气势磅礴,蠡泽风景优美,乃偕其子旺徙而居之, 晦迹于江州德安县太平乡长乐里永清村, 伯瑄遂成为浔阳陈氏的开山之祖,德安位居江州 境内,九江之南,两地相距较近,因而被称之为江州陈氏。

扩展资料
陈氏源于宛丘(今河南淮阳),望于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盛于颍川(今河南长葛),南开闽漳,遍及全球。
在中国,陈姓是大姓,七千万的人口位居第五位,其中颍川衍派约5000万;在海外,五千万的华人中,又有“陈林半天下”之称。
姓氏图腾

陈姓图腾的形象:两侧旌旗招展,
中央山丘前是列队待发的战车,战车上有手持戈戟列队以待的三军。
陈姓图腾的产生,先从陈字说起。
陈字的含义之一是阵列。陈字在古代与阵字相通,故古代陈字意义之一为阵列,即旌旗之下,战车、士兵列阵于国土待战出征。
史载:是黄帝发明了古代高轮车,高轮车成为黄帝部落的象征,故黄帝又称轩辕氏。而陈氏是黄帝后裔,自然与车有关。
加之陈姓形成那个时代,即陈国建国初期,陈胡公是周武王乘龙快婿,陈国与周王朝关系甚密,陈国军队常被周天子派遣,去征战入侵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和周王朝内反叛的诸候国,干戈扰攘,征战不息。
旌旗飘扬、鼙鼓声震、战车辚辚、战马萧萧、兵士整装持戟、车马列队待发之场面,成了陈国象征性的壮景。陈姓在这个时期形成,陈姓图腾也就此产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