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氏
203
历史来源
「於」源出:
一、出自
姬姓。以
国名为氏。据《
广韵》及《
元和姓纂》所载,周武王第三子(一说第四子)受封于
邘国,称为邘叔,其后去邑旁为于,有於氏。
二、为
鲜卑族
复姓所改。据《
路史》所载,东海于公
裔孙随拓跋陵徙代(在今山西省代县一带)为万纽於氏。至北魏孝文帝时复为於氏。
三、
唐代淳於氏为避唐宪宗李纯之名讳(淳、纯同音)改为於氏。见《
古今
姓氏书辩证》所载。
家族
名人
于成龙(西元1617-1684年)
字北溟,
清代山西永宁人。官至两江总督,以清廉著称,时称天下
清官第一。
於谦(西元1398-1457年)
字延寿,
明代浙江钱塘人。七岁时,有
异僧称其为
救时
宰相。
历官
监察御史、
兵部尚书等。正统十四年,瓦刺
首领也先侵扰大同,
英宗被俘,谦反对放弃北京,拥立英宗弟为
景帝,主
军务,击退也先军,接英宗归。
于志宁(西元588-665年)
字仲谧,唐代
京兆郡高陵人。
文学馆学士,瀛洲
十八学士之一。封
燕国公,任
尚书左仆射,监修
国史,名重一时。
於公
汉代
东海郡
郯县人。曾官
廷尉,为县
狱吏及
东海孝妇平冤案,执法公允,凡犯法者,於
公所决皆不恨。其闾门坏,地方
父老共为其治之。令修高大之门,能容
驷马车盖出入,
自言
治狱多
阴德,
子孙必有幸者。后其子
于定国官至
丞相,孙于永为
御史大夫,皆
封侯。
于定国
字曼倩,汉代东海郡人,於公
之子。官廷尉,决疑
平法,务在哀
鳏寡,加审慎之心。时云"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官至丞相。
於禁(西元?-221年)
字文则,三国时
魏国巨
平人。曹操名将,征战有功,累迁
左将军,
假节钺。
於琮
字礼用,唐代东海郡人,于志甯五世孙。宣宗(西元847-860年在位)时擢进士第,官左拾遗,聚
广德公主。官至
尚书
右仆射。黄巢破
京师,被杀。公主自缢死。
於佑
唐代人,僖宗(西元874-888年在位)时为学士,在
御沟得一红叶,题有诗。佑亦赋一叶,置流上,为宫女
韩夫人所得。
后帝放宫女,佑与韩成婚,取红叶相示。韩氏诗有"方知红叶是良媒"句。
地望分布
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山东省郯城一代;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地区
于姓的家谱谁知道啊?
2021-07-15

1

466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