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东县历史(具体到锦衣村有难度,先查到巴东县吧)
【
巴东】郡名。(1)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改固陵郡置。
治所在鱼复(复)(今四川奉节东。
三国蜀汉改永安,晋复名鱼复)。辖境相当于今四川开县、万县以东,
巫山西部以西的
长江南北和
大宁河中上游一带。
隋开皇初废郡,隋
大业时又曾改信州为
巴东郡。地控
三峡之险,三国时为蜀汉东部门户,有重兵屯守于此。(2)东汉建安六年(公元201 年)刘璋分巴郡置
巴东属国。治所在涪陵(今四川彭水)。辖境相当今四川东南部的黔江、彭水、
武隆、
西阳等县地。建安末
刘备改其为
涪陵郡。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巴东县。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归州,辖
秭归、巴东二县,治所在秭归。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置巴东郡、治秭归。乾元年(公元758年)复置归州。
宋代仍名归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归州路,隶
湖广行中书省,十六年(1380年)降为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废归州置
秭归县,此时巴东县隶夷陵州(治所在夷陵,即宜昌)。十三年(1380年)复置归州,辖
兴山、巴东二县。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七年(1729年)升归州为
直隶州,辖长阳、兴山、巴东、恩施
四县及容美、龙潭19个
土司。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
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
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
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归州降为县级州,此时巴东县隶宜昌府。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
1912年巴东县属
荆南道。在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
贺龙创建湘
鄂西苏区湘鄂边根据地、归(秭归)兴(山)巴(东)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洪湖根据地等,巴东县是
革命老区。1932年,巴东县从宜昌
行政督察区划入恩施行政督察区,恩施地区始为8县之治。
1949年属
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
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治所在恩施)。1985年筹备建立三峡省,巴东县是三峡省(筹)的行政区划范围。
1986年放弃三峡省筹备,仍属
湖北省鄂西自治州。
1993年属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二、向氏
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
商汤王的
后裔,属于以
先祖名字为氏。据
史籍《通志·
氏族略》的记载,
春秋时期,
宋国君主宋桓公子御说有五个
儿子,他的第四个子名叫子肸,字向父,
其后
世代为
宋国卿士。到了子肸的
孙子子戎时期(一说
曾孙),出任
宋国
左师,并主掌
国政。子戌就是以
祖父向父
之字为
姓氏的第一人,因此又称向戎、
向子戌,其后裔
子孙沿续相传,皆称向父氏、向氏,后向父氏亦省文简改为单姓向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向氏正宗。向氏
族人大多尊奉向父为得姓
始祖。
2、源于姜姓,出自
炎帝姜姓后裔,属于以
国名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上记载,
西周时期有个向国,为小
诸侯国,是西周初期周武王大封
诸侯时,在追封
先帝后裔时,封炎帝的一个
裔孙在向地(今山东
莒县南部),建有向国,
国君称向伯。在
周平王五十年(
公元前721年),向国被强大的
邻国
莒国所吞并,亡国时间在史籍《
春秋·
隐公二年》中有记载:“莒人入向。向,
小国也,谯国龙亢县东南有向城”。向国灭亡之后,向伯的
王族后代子孙以及
国民遂以
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向氏,世代相传至今。
3、源于
姬姓,出自春秋时期
晋国
上卿
羊舌肸的后裔,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羊舌肸,亦称
叔肸、杨肹,字
叔向,具体生卒
年代还有待进一步考证后再予刊载。他是春秋时期的晋国
贵族,
晋军名将羊舌斗克之后,是春秋历史上著名的
先贤之一。在羊舌肸的其他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字为姓氏者,称叔向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向氏、叔氏(舒氏),世代相传至今。
4、源于
西南夷,出自汉朝时期巴郡“南郡蛮”,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
后汉书·
南蛮
西南夷列传》中记载,
古巴郡(今
川东、鄂西地区)的“南郡蛮五姓”中,有巴氏、
樊氏、瞫氏、相氏、郑氏五个大的氏族群体,其中的巴氏
之子务相为五姓之首,被大家共尊为
廪君,曾聚居在
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一带)。在汉武帝刘彻执政时期(公元~年),在廪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人改为
汉姓向氏。一直到
清朝时期的湖广施南地区,该向氏
家族世为巴地土司,其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5、源于
土家族,出自五代时期
赣西地区原汉族,属于汉姓夷化为氏。土家族向氏,源出汉族。
在唐朝时期,今
江西吉安地区先后由彭氏、覃氏、冉氏、
田氏、向氏等
汉族人组成较大的准军事力量占据。到了
唐末五代时期,
湖南和今鄂西、
黔东部分地区被
楚王
马殷
父子割据,马殷委任
彭瑊为
溪州
刺史,辖永顺、
龙山、保靖等县地。
此后,那些本以征战为目的
西迁的五大姓汉族人就驻留于该地区。此后,因
朝代更迭、
战乱等原因,这五大姓汉族人逐渐与当地著民通婚,逐渐被现代人视为“土家族”。该支向氏,就是这样的土家族人,世代相传至今。
6、其他起源
源于其他
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
侗族、彝族、
苗族、蒙古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向氏族人分布。
希望能够帮到您!
巴东县锦衣村的历史,向氏的起源??
2021-07-15

1

1296

提交答案
1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