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趣闻逸事

2021-07-15
1
601
提交答案
1个回答
弘辰研
2021-07-15
  公元 1881年 9月25日,一个 平凡的日子,却诞生了一个不平凡的人物?? 鲁迅。他的出生给 绍兴城(浙江省)东昌坊口的周家带来一片欢腾。
  实际上鲁迅的本名并不是这个,是他的 祖父 周福清给他取的。周福清是这个小康人家的大家长,这个小男孩出生的时候,他正在京城做官,当抱了 孙子的喜讯传到他耳朵里时,恰好有一位姓张的 高官来访,于是就给这小婴儿取了个 乳名叫阿张,学名是樟寿,字 豫山。可是后来发现,“豫山”的发音和“雨伞”接近,容易引起 笑话,也不太好听,就又改为豫才。到了 1898年的时候,他长大了,要去南京求学,又改名为周树人。
  鲁迅出生的 年月正处于 清朝统治即将瓦解的时期,其时黄昏气息浓郁。保守落后的古老中国,被外国 列强侵略,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耸立在 北京城里的 爱新觉罗皇室的金銮宝殿,也已经不可挽回地快要崩塌了,主宰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就要走到了尽头, 在中国大地上,正酝酿着新旧时代的大交替。
  鲁迅 所处的家庭正如同清朝的统治在 一步一步走向衰败,其辉煌已成为历史,但是还没有完全破落。周家原来住在湖南 道州,本来都是种地的普通农民,后来不断发家致富,有了很多土地,就成了 大地主, 再后来迁居到绍兴,到鲁迅这一辈已经是第14代了。
  绍兴是我国东部近海的一座城市,也是古代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之一。那里 河网纵横交错,土地肥沃,素来被称为鱼米之乡。在城郊不远处,有 兰亭、 鉴湖、 会稽山、 大禹陵等 古迹,是一个风光秀丽、山清水秀的旅游胜地。绍兴古代被称为“报仇雪耻之乡”。2000多年前, 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 国王 勾践曾在这里卧薪尝胆,艰难地复国。后来这里又出了 陆游、 王思任这样有 民族气节、顽强斗争的著名人物。
  鲁迅的家庭在 当时的绍兴来说,还算一个比较体面的家庭,还有水田几十亩和一些房产,他的祖父在京城做官,是个丰衣足食的安康之家。他家的住宅是一所聚族而居的朝南的 大宅院,一进大门,走过铺着土板的 天井,就是一个挂着“德寿堂”匾额的大厅,两旁的柱子上,还写着一副对联:“品节泽明德行坚定,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从大厅进去,是一方块天井,再往里走。北面有几间狭小的楼房,这是鲁迅一家的住所。 楼下两边的一间,是鲁迅的 祖母和保姆长妈妈居住的,东边的那一间,用木板隔开,前半间是吃饭和会客的地方,后半间就是鲁迅父母的卧室。
  这个家里的顶梁柱是鲁迅的祖父周福清,字介孚, 进士出身,被 皇上经过殿试选为 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又被派到江西做知事,在那里当官的时候,因为与 知府不和,终于被免职了。在这之后,不得不卖掉田产,到京城买了一个 内阁中书的小小 官职。
  在鲁迅的童年 生活中,长妈妈给鲁迅留下了很深的 印象,对鲁迅有一定的影响。保姆长妈妈和鲁迅朝夕相处,她是一个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妇女,但也有许多迷信 观念, 满肚子繁琐 礼节。她喜欢给小鲁迅讲 美女蛇的故事、“长毛”(太平天国的军队)的传说,说得绘声绘色很能引起小孩子的兴致。使 幼年鲁迅对诬蔑太平天国的宣传产生了怀疑。
  还有一次,鲁迅从一个远房 叔祖玉田老人那里听说,有 一部叫《 山海经》的书,上面有许多稀奇而好看的 图画,他很想得到。虽然长妈妈不识字,但对小鲁迅念念不忘的东西还是记在心上了。大约10多天或者1个 月后,她探亲回来,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他,高兴地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鲁迅高兴得全身都颤抖了,赶紧接过来,打开一看,啊!多么怪诞和神奇的世界呀:人面的兽,龙头的蛇,独角 的牛,三脚的鸟,还有那掉了头还“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拿着盾牌与斧头狂舞的怪物“刑天”……鲁迅不禁在这 美妙的世界中陶醉了,也被这 劳动人民的深厚 情谊感动了,使小鲁迅深深地记住了劳苦人民的哺育。
  在鲁迅幼年生活里留有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位先生,他就是鲁迅最早的 师父。据说鲁迅生于8月3日,和“灶司菩萨”同天,出生 那年又是闰年,而且出生时的胎包质地薄,俗称“蓑衣包”。老人们都认为, 这样的孩子很少,将来一定有大 出息,就怕难以养大。于是家里人替他去向菩萨“记名”,就是说,报了名,算是“出家人”了。不仅如此,在不到1岁时,还把他抱到寺院,拜龙 和尚 为师,意思是舍给寺院了,但并非真的去当和尚。做和尚的人自己认为将来能成佛,很高超,但 读书人却认为他们不会做官,无家无室,是下贱之辈,所以孩子拜和尚为师,鬼怪也就不来搅扰了。由此得了一个法名“长庚”,也就是长寿的意思。龙师父对人和气,不教鲁迅念经,也不教 佛门规矩。 从龙师父那里鲁迅得到他一些有益的启示,所以直到 晚年,还深情地怀念着他,并尊称他为自己的第一个师父。
  鲁迅的 父亲 周伯宜是个很有 才华的 秀才,他对鲁迅的管教是严厉的,同时也是深沉的。
  虽然 父亲的爱是严酷的,但正是这种严酷的爱,和他在远方的祖父的严格教诲,使鲁迅在 少年时代就已经博览群书,具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为 他日后创造我们 民族的 文学艺术高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7岁时,鲁迅就被父亲送进 私塾。跟远房的 叔祖父 周玉田学习《鉴略》,这位老人 藏书很多,像绘图本的《山海经》和《 毛诗 鸟兽草木虫鱼疏》这些印着奇花异草、飞禽走兽的书,最使鲁迅神往。但是他的祖父认为孩子上学,应该先有一些历史知识作为基础,所以要鲁迅读的书,头一本就是《鉴略》。他常说,这比读《 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
  后来鲁迅又去和另一个 性情乖僻,也是本家远房叔 祖辈的周子京学习。 这个人因为屡试不第,神经有一点不正常了,他曾经把“蟋蟀”解释为“虱子”,被族里的人笑话。因为这个奇特的解释,鲁迅就从那里退学了。这两个私塾都在周家 合族而居的新 台门里。
  12岁时,鲁迅离开新台门,到绍兴城里最著名,也是最严厉的 三味书屋学习,读的是《 四书》、《 五经》一类。他的老师是有名的方正博学的 老秀才 寿镜吾先生。
  先生对鲁迅很好,有一次鲁迅家里的人病了,要用10年的陈米来做药引。鲁迅正为此大费脑筋的时候,寿镜吾知道了,第二天就身穿 长衫,背了一袋陈米到鲁迅家里来,使鲁迅深受感动。
  他对学生的要求严格,教育方法还是封建的老一套,除了背书、 听书、习字、 对课,不让学别的,甚至不让看有图画的 本子,但活泼的孩子们往往背地里不听那一套。那时鲁迅爱画画儿,用一种叫“荆门纸”的,蒙在 小说的 绣像上一个个描下来。 孔孟的书没读成,画的成绩却很不少,最成 片段的是《荡寇态》和《 西游记》的绣像。
  小鲁迅用压岁钱为自己买书。特别是他心爱的 画谱、 画册。他最开始在皇甫庄见到《毛诗品物图考》时,喜爱极了。后来他积攒了钱到 书店去买到一部,爱不释手,偶尔发现有点墨污或别的小毛病,就觉得不满意,赶快拿到书店里去换,换了好几回。最后惹怒了书店的伙什,人家嘲弄地说:“这比姐姐的 面孔还白呢,何必换掉?”
  这种刻薄的话曾使鲁迅很生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 少年对书的痴迷程度。当他买不起书的时候,就自己动手抄,他从小就有 抄书和描画的习惯,三卷《 茶经》、《五木经》他都亲手抄过。
  那时他还在祖父的指点下,读了《西游记》、《 水浒传》等小说,及其他许多古典诗词。祖父给鲁迅 兄弟规定了读诗的次序:“初学先诵 白居易诗,取其 明白易晓,味淡而永。再诵陆游诗,志高词壮,且多越事。再诵苏轼诗, 笔力雄健,辞足达意。再诵 李白诗, 思致清逸。如杜之艰深,韩之奇崛,不能学亦不必学也。”在祖父的影响下,鲁迅除读了《 诗经》外,还读了《 楚辞》及 陶潜、李白、 李贺、 李商隐、 温庭筠、苏轼、陆游、 黄庭坚 等人的诗。小鲁迅聪明伶俐,很受 长辈称赞。有一年正月,那时他刚5岁,过年的时候 大人们在厅里打牌,有一位长辈看他可爱,就逗他,问道:“你喜欢哪一个人打赢?”
  结果鲁迅的回答出人意外,他说:“我喜欢大家都赢。”
  一句话引得大家都笑起来,连连称赞他,叫他“胡平尾巴”。这是一句绍兴话,意思是短小灵活,敏捷利落。
  鲁迅不仅聪明,而且勤奋。在三味书屋学习的时候,有一次,因为早晨要去给生病的父亲买药,上学迟到了。老师批评了他,他很后悔自己的迟到,就在桌子的角上,用小刀刻了一个“早”字,用来警诫自己,从此以后他就再也没迟到过。一直到晚年,鲁迅还清楚地记得这件事,并且在一次闲谈中告诉自己的 亲人。这生动地表现了鲁迅自幼严格要求自己和认真学习的 精神。
  鲁迅的 课本上全都是红圈圈,就是老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认为写得好的。这是由于他思维敏捷,学习勤奋,读书多的缘故。
  鲁迅对什么都充满了极大的兴趣,并且酷爱 自然科学。他最喜欢的是一本上面带有许多图的《 花镜》书,这是他花了200多文钱买来的,里面有许多宝贵的栽培经验的知识,还强调通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植物的特性,宣传“人力可以回天”的思想。
  可以这样说,13岁以前鲁迅的生活是无忧无虑幸福而快乐的,这如同 百草园、三味书屋、安桥头一样美好。世界还未将黑暗和肮脏的 一面展示给他,他还是个在温暖与欢乐中过着 士大夫家庭生活的 少爷。他不知道这个社会除了衣食无忧,开心快乐,还是一个黑暗的 人间地狱,更不知道自己会为推翻 这个世界而冲锋陷阵。
相关问题
给祖先上坟有什么禁忌吗
有的。首先,上坟时忌穿颜色鲜艳的衣服,清明节在扫墓的时候,不宜穿得过于显现,因为扫墓本来就是一件比较严肃的事情,所以着装尽量淡雅一-些, 大红大紫的颜色,在中国具有喜庆的意味,所以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出现,当然,清明节除了扫墓以外的时间,比如和亲人一起踏青什么的,衣着倒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主要是看具体的场合吧。 另外,忌嬉笑打闹除了衣着上的讲究,言行举止也要有所讲究,不要在扫墓的时候嬉笑打闹,或者做一些不严谨的举止,因为按照老人的说法,这会惊扰了先人,也是对先人的不尊重的行为。所以扫墓的时候,尽量要恭敬和严谨些,以表达对先人的尊敬。 最后一点就是要注意上坟时的贡品。一般上坟都会带贡品吧,这些贡品是用来祭献祖先的,在没有给先人祭献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_上供之后,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对先人的一种不尊重。没有先人,就没有后人,没有先人辛苦的付出,也就没有后人幸福的现在。所以我们对于先人的尊重,也是需要在清明节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沈姓的祖先是谁?
沈姓在百家姓中排列在十四位,目前来说,其人口是有600万人左右,排列第37位。 其源流很多,但是说的最多的一个源流,大概是出自于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夏朝时,夏人建立了姒姓沈国。至周初,蒋国灭了姒姓沈国,沈人南迁到楚地的沈鹿,其子孙也改姓沈。 西周初年,文王的第十个儿子季载被封于沈(今河南平舆北)。公元前506年,姬姓沈国被蔡国吞并,沈国的后人就称为沈氏。 目前沈姓是江浙地区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周氏有哪些字辈?
周姓,是中国第九大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之一了。周姓最初是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而到今天,周姓主要是分布在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形成了沿长江省份、豫鲁两块高比率的分布状况。 周氏的字辈: 1、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2、四川成都(现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辈:太祖应朝忠,永远世代兴,丕振仙仁月,长源玉厚坤。 3、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4、重庆市永川区邓家坳周氏(尚书公后裔)字辈:尚梦应康世,孙宗道仕友,子均仲忠万,以自时大章,华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在人全,谟烈由今绍,奕叶谱相传,家乘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你还知道周氏有哪些字辈吗?
每年12月10日出生是什么星座?有哪些名人
想问一下每年12月10日出生的人是属于什么星座?在历史上有哪些人是这个星座的啊大概?
出生于12月10日的古今名人有哪些?
在198年前的今天,1815年12月10日 (农历冬月初十),计算机科学先驱爱达·勒芙蕾丝出生。奥古斯塔·爱达·金,勒芙蕾丝伯爵夫人(Augusta Ada King, Countess of Lovelace,1815年12月10日-1852年11月27日),原名奥古斯塔·爱达·拜伦(Augusta Ada Byron),通称爱达·勒芙蕾丝(Ada Lovelace),是著名英国诗人拜伦之女,最著名的事迹为翻译意大利人查尔斯·巴贝奇早期的程式设计书《分析机概论》(analytical engine),爱达对翻译查尔斯·巴贝奇的《分析机概论》所留下的笔记,被认为对现代电脑与软件工程造成了重大影响。 你还知道哪些12月10日出生的名人?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