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辰研
2021-07-15
陆羽(733年-804年),字鸿渐;汉族,唐朝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于
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也很善于写诗,但其
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并不多。他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陆羽隐居
江南各地,撰《茶经》三卷,成为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
全唐文》有《陆羽
自传》。 当然是他在
茶学或茶业方面对我国和
世界文化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一点,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也一直是
后人对陆羽研究、介绍的主要方面。由于大家对陆羽这些方面的贡献并不陌生,因此,本文所讨论的主要是讲他茶学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学术成就。 陆羽之被尊为“茶圣”或我们现在所说的茶叶专家,
基本上是他逝世
以后的事情。在他
生前,他虽然以嗜茶、精茶和《茶经》一书就名播社会或已有“茶仙”的戏称,但在时
人中,他还不是以
茶人而是以
文人出现和受到推崇的。这是因为其时茶叶虽在《茶经》问世以后已形成为一门独立的
学问,但时属初创,其影响和
地位,无法和古老的
文学相比。其次,《茶经》一书,是撰于陆羽在
文坛上已崭露头角之后,即陆羽在茶学上的
造诣,是在他成为著名的文人
达士以后才显露出来的,是第二位的成就。 《茶经》的
成书年代,现在的说法很多,笔者是从
万国鼎撰于公元“758年左右”①说。
天宝五年
李齐物
贬官竟陵时,陆羽还身在
伶界,被李齐物发现后,才弃伶到“火门山邹夫子墅”读书。但至十一年崔国辅谪任竟陵
司马时,陆羽便学成名遂,文冠一邑了。据记载,崔国辅到竟陵以后,与陆羽“游处凡三年”,“谑谈永日”,并把他们唱和的诗还汇刊成集。崔国辅其人据载,在贬竟陵前一年,杜甫献《
三大礼赋》,唐玄宗奇其才,诏
试文章,命崔国辅、
于休烈为试文
之官。崔国辅以
诗词尤其是以
古诗见长。《河岳英灵集》载:崔国辅的诗“婉娈清楚,深宜讽咏,
乐府
短章,
古人不及也。”①陆羽与崔国辅游处三年,不但名声由崔而更加显要,同时也从崔国辅身上,显然进一步学到了不少学问。陆羽不但在撰写《茶经》以前,就以文人著名,就是在《茶经》
风誉全国以后,以至在陆羽的后期或
晚年,他还是以文人称著于世。如
权德舆所记,他从信州(今江西上饶)移居洪州(今南昌)时,“凡所至之邦,必千骑
郊劳,五浆先辣”;后来由南昌赴湖南时,“不惮征
路遥,
定缘
宾礼重。新知折柳赠,
旧侣乘篮送”②。所到一处,每离
一地,都得到群众和
友朋的隆重迎送。社会上所以对陆羽有这样礼遇,如权德舆所说,不是因为他茶学上的贡献,而是他“词艺卓异,为当时闻人”③,在文学上的地位使然。所以,从上面的种种情况来看,陆羽在生前和
死后,似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如果说他死后,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为《茶经》所掩”,成为茶业的一个偶像的话,那么,在生前,相反,他在茶学方面的成就,是为文学所掩,他是以“词艺卓异”闻人的。 陆羽生前和
高僧
名士为友,在文坛上是活跃和有地位的。但可能他受当时社会上某些名士“不名一行,不滞一方”的思想影响,他对文学和对茶叶的态度也一样,喜好但不偏一。所以,反映在学问上,他不囿于一业,而是涉猎很广,博学多能。 过去笔者根据陆羽一生的活动和
著述,曾提出陆羽不但是一位茶叶专家,他同时还是一位著名的
诗人、
音韵和小学专家、
书法家、演员、
剧作家、史学家、
传记作家、旅游和
地理学家①。 如果我们笼统称陆羽是一位
历史学家,除去他编著过《江表
四姓谱》、《南北
人物志》、《
吴兴
历官志》和《吴兴
刺史记》等一些史学
著作外,他还是一位
考古或
文物
鉴赏家。据皎然在《
兰亭
石桥柱赞》的
序文中称,大历八年(773)春天,卢幼平
奉诏祭
会稽山,邀陆羽等同往山阴(今浙江绍兴),发现古卧石一块,经陆羽鉴定,系“晋永和中兰亭废桥柱”。为什么请陆羽鉴定,陆羽为什么有这么多知识?皎然说得很清楚:“生(陆羽)好古者,与吾同志。”①再如我们称陆羽是一位地理学家,细分,他还可以说是一位研究
山水和编写
地方志专家。如
独孤及刺常州时,无锡
县令为整修惠山名胜,“有客竟陵羽,多识名山大川”,②还特意请了陆羽当“顾问”。说明陆羽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对地理尤其是对山水是有研究的。陆羽在
流寓
浙西期间,为湖州、无锡、
苏州和杭州,曾编写了《吴兴记》、《吴兴图经》、《慧山记》、《
虎丘山记》、《
灵隐天竺二寺记》、《
武林山记》等多种地志和
山志,说明他对
方志的学问也是很感兴趣和极有研究的。 茶经 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 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
元初,隐于
苕溪。诏拜
太子文学,又徙
太常寺太祝,并不就职。
贞元初卒。
事迹具《
唐书·隐逸传》。称羽嗜茶,著经三篇。《
艺文志》载之
小说家,作三卷,与今本同。陈师道《後山集》有《茶经》序曰:陆羽《茶经》,《
家书》一卷,
毕氏、王氏书三卷,
张氏书四卷,内、
外书十有一卷,
其文繁简不同。王、毕氏书繁杂,意其旧本。
张书简明,与家书合,而多脱误。家书
近古,可考正。曰七之事以下,其文乃合
三书以成之,录为二篇,藏于家。此本三卷,其王氏、毕氏之书欤?抑《後山集》传写多讹,误三篇为二篇也。其书分十类,曰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其曰具者,皆采制之用;其曰器者,皆煎饮之用,故二者
异部。其曰图者,乃谓统上九类,写以
绢素
张之,非别有图。其类十,其文实九也。言
茶者莫精于羽,其文亦
朴雅有
古意。七之事所引多
古书,如
司马相如
凡将篇一条三十八字,为他书所无,亦
旁资考辨之一端矣。---出《
四库总目提要》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