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传统
手机版
关注问题
六炜喆
2021-07-15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 节日, 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 习俗。 古代 帝王有 春天 祭日,秋天祭 月的社制, 民家也有 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 中秋赏月的 风俗在 唐代极盛,许多 诗人的名篇中都有 咏月的 诗句, 宋代、 明代、 清代 宫廷和 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 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 月饼、石榴、枣子等 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 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  关于中秋节的 来历, 民俗专家介绍说,源于古人“秋报”和“祭月”活动。在民间流传中,最有影响 的大概要数“嫦娥奔月了。还有一说法,即中秋节 起源于古代 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八月十五是秋季 收获的季节,各家都要祭拜土地神(古人“秋报),遗传下来就成了的节日习俗。 此外,另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月典礼。据《礼记· 祭法》中记载:“夜明,祭月也。”史籍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收获的季节,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                                           
           中秋节拜月、赏月、祭月、 玩月的习俗 , 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还强调人与人的和谐,喝的酒叫“团圆酒”,吃的饼叫“团圆饼”,互相送月饼,近而达到了人际的和谐。团圆是 历代 中国人的美好期盼,如今强调的“和谐”实际上是“团圆”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表述。中秋节团圆的本质体现出 亲情,现在由于 家庭结构多是 三口之家,亲情展现应由家庭延伸到 社区,通过社区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享受到团圆的 乐趣。总之,,中秋节的文化内涵现已发展成表达美满、和谐、富饶和安康的 美好愿望,也已形成为团结、团圆、 庆丰收的象征,而团圆是中秋节最重要的 内涵。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