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问题
仰文桥
2021-07-14
释义   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由来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答应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族人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伴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 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期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很多贵重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0条评论
取 消 确 定
当前问题最新回答
相关问题互动
沈姓的祖先是谁?
锺文懿
赞0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