殳逸泽
2021-07-14
祠堂作为崇拜先祖与崇拜神灵的产物,是先民精神和英灵栖息的殿堂.祠堂是历史的教科书,阅览祠堂,如同阅览一卷绵长的历史画轴.而祠堂文化是一种相当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它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 祠堂,旧时又称为“祠庙”或“家庙”,多建于墓所,故把祠堂称为“祠室”.按《礼记》规定,只有帝王、诸侯、大夫才能自设宗庙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开始允许老百姓建“家庙”.后来,祠堂多建于家族的聚居地或其附近.最早由于发族尚不多,便先置祠于宅中,随着族丁的繁衍,便开始专门建起宗祠乃至支祠.祠堂是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象征和民俗文化的代表.从民俗学家的角度看,祠堂是“用自己存在的方式诠释时代文明”.作为中国民间保存最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祠堂留给后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千秋功过,于祠堂可见一斑;华夏祖先,从祠堂可知谱序流传.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不仅独特,而且渊源流长.祠堂文